“曾卿家先平身吧。”弘治皇帝叹了一口,纵然他不相信,但太皇太后、皇后和金夫人担忧不已,着实是难办。
严成锦心知,看似朱厚照选妃之争,实际上却是文官集团和外戚的争斗,弘治皇帝显然是不信这套,但又没有办法说服。
这时候,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帮弘治皇帝。
说起来自己也有几成把握。
宫女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烧寝宫,他想到了一个人,宁王朱宸濠。
历史上的宁王叛乱不必多说。
重要的是他叛乱的借口,当朝皇帝不是先皇弘治的亲儿子,本王奉太后御旨讨伐,让皇位回归正统!
显然,他对朱厚照的身世耿耿于怀,大婚之日,放一把火黑一黑朱厚照,好像也说得过去。
据史料记载,宁王花十年时间,收买了宫中不少人,上到权臣,下到宫女太监。
正在这时,太后却道:“依哀家看,还是先让金夫人看看八字吧。”
弘治皇帝道:“去通知太子,先不要洞房。”
曾鉴老脸狠狠一抽,忽然紧张起来。
萧敬连忙递上了朱厚照和曾媛媛的生辰八字。
金夫人仔细看了看,还掐起了手指,不知为何,严成锦想起了一个职业,神婆……
推演天象,称骨算命,钦天监应该有两把刷子。
生辰八字应该不会有错。
果然,金夫人掐完手指后:“此女与太子,八字合婚,确无相冲,不过,也可能是命妇看不出来。”
严成锦替朱厚照捏了一把汗,最后一句话严重了,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你来一句可能我也看不出来,把事情又升级了。
不出所料,此话一出,太皇太后和张皇后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一些。
正在这时,一个太监火急火燎跑去东宫传旨:“殿下等等,陛下说先不要洞房。”
祭拜完天地,辛辛苦苦行了一整日礼节,就是为了这一夜。
朱厚照懵逼了。
本宫裤子都脱了,你告诉我先别洞房?
“那本宫什么时候才能洞房?”朱厚照扒开床帘露出脑袋,对外喊道。
“奴婢也不知道。”
朱厚照心中一万头不可描述马奔腾而过,狗皇帝,难道让本宫一直晾着吗?话说这样也挺冷的啊。
想了想,朱厚照穿上衣服,气咻咻地来找弘治皇帝,看看是谁搅了自己的好事。
“儿臣正要行人生三大喜事,父皇为何不让?”
太后劝慰道:“厚照,你先等一等。”
一听是太后和金夫人,朱厚照顿时收敛了许多。
严成锦站出来一步,恭敬地道:“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金夫人,还有尊敬的诸公,可否容许臣发表一下粗浅之见?”
声音突兀,但是却不刺耳,拿捏得恰到好处,诸公听得是极为顺耳。
弘治皇帝抬眼一看,竟然是严成锦,这小子倒是挺多主意的,谨慎近妖,敢站出来,想必是有了主意。
心中狂喜,淡淡地道:“严卿家说便是。”
严成锦道:“太子大婚,臣以为,或是祥瑞之兆。”
朱厚照不乐意了:“本宫大婚,当然是祥瑞之兆啊,老高你加个‘或’是什么意思?”
弘治皇帝和百官的脸上一脸茫然,如今朝廷哪里有什么祥瑞,饭可以乱吃,祥瑞可不能乱放啊。
但大臣们随即转为疑惑,想看看严成锦能编出什么花来,祥瑞?哪里有祥瑞,本官怎么没听说,陛下最憎臣子好大喜功,你偏偏往刀口上撞。
大臣们一副摇头叹息的样子。
第111章 遇难成祥
严成锦作为三元中第之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又算是自己的学生,李东阳正要斥责他,别好大喜功,若犯了律法,一样要受处罚。
正在这时,只听见一声嚎叫:“不能说!那是本伯爷弄出来的,凭什么是祥瑞啊!才不是什么狗屁祥瑞,阿姊,快让他住口,那是我们周家的啊,不能说啊!”
乍看之下,声音是长宁伯那儿传来的,他气急败坏地跑出来。
太皇太后虽然偏袒自家人,但如今在朝堂之上,又不是自家后宫,愠怒:“住口!”
周太后是经历过土木堡之变的人。
当初英宗被瓦剌虏去,她一介女流,在宫中尚能在景泰皇帝的统治下安然无恙,可见其铁腕手段。
周彧吓得不敢作声。
严成锦道:“前些日子,在长宁伯的冶铁场,有人改创了冶铁之法,每炉一次能出的铁量,比寻常多了两倍不止,故臣称之为,祥瑞。”
弘治皇帝身躯微微一颤。
内阁三老震惊了。
平日恨不得关闭的官冶,如今才知道是个香馍馍,能换来大量的粮食。
并且与邻邦易铁,极有可能是个长期生意,供不应求。
周彧在一旁哭嚎着。
守住这个秘密,他的铁冶厂不知能换来多少粮食,再将粮食拿去卖了,白花花的银子流走了……
严成锦继续:“还有炽铁所用的燃料,可用一种煤炭代替木炭,名为铁炭,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焰火极为集中,可大大节省靡费。”
炼铁向来用的是木炭,如今用煤炭也能炼制,煤炭不值什么银子,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如此一来,冶炼铁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若将这个方法推行,官冶和民冶不知能产出多少铁,换取足够的粮食后,就可以开始换白银了,大大加快白银流入大明的速度。
并且铁具多了,铁具价格就会下降,其实就算在大明,也极少有农户买得起铁具。
这样一来,铁具普及之后,还有利于扩大大明的屯田版图。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道:“此等大事,你之前为何不报!”
严成锦有点委屈:“新法刚琢磨出来没几日,或许还存在隐患,臣想多观察一些日子,若不是今日之事……臣或许,还想再观察一年。”
弘治皇帝竟凝噎无语。
李东阳等人面色古怪,从未见过如此不贪功冒进的人啊!别人看见兆头,争着要喊祥瑞,而这个家伙,明明是祥瑞却憋着不喊……
言官们咬牙切齿,此子实在是太过慎重了!
弘治皇帝干咳一声,道:“严卿家啊,日后再有这等幸事,你先给朕通报一声。”
严成锦委屈巴巴:“臣遵旨。”
朱厚照不乐意了:“跟本宫有什么关系?”
严成锦:“改良此法的人,正是曾大人的门生。”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瞠目结舌。
“炸了王恭厂那个?”
“没错,就是他。”
“自太子妃确立之后,就带来了两大幸事,一是改良了蚕法,二是改良了铁法,此乃太子殿下与太子妃,为大明带来的祥瑞。”严成锦道。
曾鉴张着嘴巴,以贤一直在府上读书,何时改良了铁法,他竟不知道。
弘治皇帝露出了笑容:“偏殿起火之事,想必是宫娥不慎所为,生辰八字不必看了,夜深了,先让厚照洞房吧。”
太后和张皇后颔首点头,皇帝出口成宪,自然不能多说什么。
弘治皇帝看向太后:“曾卿家是朝廷重臣,又两次立下大功,还请祖母不要怪罪皇孙。”
太后却道:“你比先皇要刚硬果断,大明不该由女子把持朝政,后宫祸国,纵然哀家心里有气,但你才是皇帝,就这么办吧。”
百官皆面朝太后,跪下齐声高呼:“太后圣明!”
弘治皇帝心中捏了一把汗,若是太后不应允,他也只能当着百官的面,顶撞太后。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以天下奉一人。
大明是百姓的大明,不是朱家的大明。
这一点是程师傅教他的,他始终记得。
弘治皇帝露出慈祥的笑容:“厚照,你回去洞房吧。”
“谢父皇。”
朱厚照喜滋滋地告辞,屁颠屁颠的跑回东宫。
周彧面如死灰,呆坐在地上,好不容易琢磨出了新法,还以为能占为己有,严成锦这狗东西竟说了出来。
市价铁具的价钱不变,但他的冶炼成本要低许多,量又大,一个发财机会就这样在自己眼前破灭了。
弘治皇帝对着曾鉴:“工部先将此法用到军器局,先让我朝廷沿用此法,至于曾爱卿的门生,朕不能封传奉官,就赐他千两白银作为赏赐吧。”
正好让宋景回到王恭厂。
严成锦道:“恐怕匠人们也不懂,不如让宋景回到王恭厂,再建几个炉子。”
弘治皇帝点头:“善!”
周彧死猪不怕开水烫,弱弱地站出来:“说来惭愧,臣也有功,这次用的是臣的冶铁场,陛下不知,耗费了臣多少银子,那煤炭先要从矿场采来,还有铁矿石也要开采,炼一炉铁,要五六个工人,这可都是银子……”
弘治皇帝轻哼一声,岂会不知他的心思,方才竟还想瞒着牟利,不治罪便不错了,他当然是置若罔闻。
曾鉴忍不住道:“不瞒陛下,其实多亏了严成锦向臣举荐了此门生,说起来,严成锦才有大功。”
要是被皇室退婚,顶上克大明隆运的罪名,曾家这辈子,怕是都抬不起头来。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