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太上皇弘治的话,表情僵硬在脸上。
“诸公以为如何?”太上皇弘治开口。
蒋冕躬身:“两朝通贡,互助互利,臣以为,可以给瓦剌发放堪合,让他们入关贸易。”
现在没有战事,天下太平,大明正好可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要是不许瓦剌入关贸易,迟早会爆发战争,北方又将要拨给一笔军饷。
得不偿失!
朱厚照来了兴致,“儿臣以为不可,瓦剌有可汗翁郭楚,迟早还会带兵来犯,不能让瓦剌强盛。”
这厮说得没错。
鞑靼已经瓦解,没人会组织兵马南下。
而瓦剌是一支完整的军队,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若让它们强大,迟早又会攻打大明。
以前,大明屡次向鞑靼开放茶马易市,却被鞑靼攻打,也是因为政权没有瓦解。
严成锦道:“瓦剌售卖之物,比大明高五倍,长此以往,会消耗大明的财力,臣与新皇所见略同。”
王公贵族和士绅,喜欢骑瓦剌的骏马,是这年头的奢侈品之一。
瓦剌的马匹固然好,但售价比大明高五倍。
这是贸易逆差。
朱厚照一副喜滋滋的样子,“儿臣与老高,英雄所见略同。”
太上皇黑下来脸来,不想看这两个打配合的家伙,又转头看向六部。
“诸公以为呢?”
刘宇低着头,踟蹰了片刻,才走到大殿中央,“太上皇,敕封张寅的人查到了!”
昨日,他将张寅带到良乡鬼屋,派人以弥勒装扮。
果然得到消息!
闻言,太上皇弘治已经坐直了身体,双目深深凝视着刘宇:“是谁?!”
诸公回过头,也是满脸凝重。
“武定侯,郭勋!”
严成锦抬眸。
果然……
是个大官!
太上皇弘治和诸公傻眼了。
郭旭的祖先郭英,曾经是高皇帝朱元璋的亲卫,但和别的亲卫不同。
有勇有谋,擅长骑射!
和徐达、常遇春等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后来封武定侯。
“竟会是武定侯?!”
刘宇心中骂骂咧咧,严成锦坑本官,“武定侯如今正在镇守大同!”
诸公眸中微动。
瓦剌大酋率领大军兵临大同,而守将正是武定侯。
这样一来,更要与瓦剌通商了。
第837章 让他来!
刘宇感觉后背黏糊糊的,被汗水浸透了。
没任尚书之前,站在一旁看热闹就好,如今当了尚书,太上皇还要问他意见。
“严大人所言有理,与瓦剌易市,徒然增加驿站人员负担。”
姑且听儿子的,总不至于会害自己。
蒋冕道:“如今天下安定,不宜与瓦剌交兵,等到通商后,再抓武定侯入京,一举两得。”
朱厚照跃跃欲试,恨不得瓦剌攻来京城,这样不用跑去大同,也能御驾亲征。
“朕可以率兵抓武定侯,顺便剿灭瓦剌。”
李东阳凝神看着三尺前的御阶,预料过种种可能,没想到是武定侯。
此人世代武将,对朝廷忠心耿耿,竟腐朽到如此地步!
“刘大人所言为真?”
见被怀疑,刘宇激动得双眼锐利,沉声道:“是,下官也吓了一跳。”
人还关在邢部,不信就亲自去审问。
太上皇弘治抚摸着胡须,眼眸露出凝重的光芒。
他不主张兴兵役,能议和就议和,可如严成锦所言,若易市赚不到瓦剌的银子,就没有必要了。
“严卿家如何知道,赚不到银子?”
“臣推测的。”
百官:“……”
太上皇弘治想了想,又看向张敷华。
“瓦剌领兵多少?”
“大抵十五万,多为从鞑靼收纳的游民和走回人。”
张敷华拱手,瓦剌在草原上收纳鞑靼残部的骑兵。
严成锦说,瓦剌会成为大明的西北大敌人,如今来看,的确如此。
见内阁中有争议,太上皇弘治抬手遣散廷议,让内阁先断。
内阁,值房。
李东阳坐在案首,“诸位同意朝贡贸易,请举手!”
谢迁沉吟片刻,随即举起手。
蒋冕和张升交换一个眼神,随后也举起手。
崔岩看了眼严成锦,他是跟着严成锦的。
只见,严成锦也举起手来,“下官也赞成。”
李东阳板着脸:“你方才在朝堂上,不是不赞成吗?”
“现在赞成了。”
“……”谢迁。
“……”蒋冕。
你要是刚才早这样,何必在内阁重议。
崔岩心中一喜,也跟着严成锦举手,内阁一致通过。
片刻之后,李东阳来到谨身殿向太上皇弘治禀报。
“内阁一致赞成,开大同茶马易市,与瓦剌朝贡贸易。”
嗯?
太上皇弘治转过头,凝重地道:“严成锦也赞成了?”
“赞成了。”
萧敬在太上皇弘治耳边低语几句,太上皇弘治双目中,放出了凌厉的光芒,这个审时度势的家伙。
“让他来!”
李东略感羞愧,这就是墙头草啊,哪边人多往哪边倒,一点骨头也没有。
偏偏是他女婿。
正在这时,东暖阁。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看着严成锦:“老高,你方才举手赞成了?”
“是。”
“没骨气的家伙,朕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臣也不是没有主意,只是……”严成锦看着朱厚照,沉吟片刻:“武定侯的铁卷收回后,要归臣。”
朱厚照瞬间秒懂,让谷大用去拿来纸笔,与严成锦立了一张契书。
小太监推门进来:“严大人,太上皇召您去谨身殿。”
果然召见他了……
严成锦收好契书,“那臣去了?”
“去吧。”
一道人影正不急不缓穿过奉天殿的正庭,走上通往后殿的御阶。
严成锦提着衣摆,神色却不着急。
小太监先进去通报:“太上皇,严大人来了。”
太上皇弘治双眼放光,“你在大殿上劝阻,怎么回到内阁就赞成了?”
“臣劝阻无用,索性就赞成了”
“……”太上皇弘治。
李东阳也能理解太上皇的心情。
此子谏言向来会应验,在太上皇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攻至京城的德胜门,国力不可小觑。
先反对后赞成,反而令太上皇弘治狐疑起来。
太上皇弘治眼中掠过一丝不悦,但下一刻,却慈眉善目,深吸一口气:“先前严卿家为何劝阻?”
严成锦心中一动。
太上皇动摇,只要说服他不开易市,内阁一致通过也没用。
“瓦剌可汗是翁郭楚,此人在弘治年间就在位,太上皇还记得,瓦剌借给鞑靼三万兵马?”
太上皇弘治一道灵光闪过。
达延汗攻打河套时,向瓦剌借过三万兵马,被严恪松击溃。
严成锦继续:“翁郭楚也想灭亡大明,恢复元朝,此人怎会甘于与大明通贡?”
太上皇应该也明白。
只是太上皇和诸公乐享于九边无战事,如同温水煮青蛙,不想动弹了。
瓦剌吸纳鞑靼的兵马,李东阳自知严成锦所言有理,喟叹一声。
“何时是头?”
如今又上演与鞑靼同样的一幕。
虏人不会乖乖就范,就要打几年休几年。
严成锦从袖口中抽出一本册子:“太上皇请过目。”
“这是什么?”
“西北百姓和瓦剌交易的货物,臣命谢玉估算了一番,开易市,朝廷会赔银子。”
“且良乡商会几乎占据了西北的丝绸、茶叶和精盐市场,瓦剌这时插进来,会令士绅手中的银两流向瓦剌。”
午朝,奉天殿。
午膳后,百官站在大殿中,凝神看着太上皇弘治。
蒋冕几人也察觉气氛不对,方才太上皇召见李公,面色就变了。
太上皇弘治严肃:“寡人思虑良久,新皇所言有理,今后江山是新皇的,此事当由新皇来决断。”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双眼放光,想不到,老高的办事效率如此之高。
蒋冕和张升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操作?
内阁不是一致通过了吗?
朱厚照兴高采烈转过身,对着诸公和百官道:“去大同传朕的旨意,就说朕不想与他们通贡,让他们有种,就打到京城来。”
啥?
蒋冕几人满脸乌云,渐渐黑了下来。
太上皇弘治老脸狠狠一抖,刚想训斥这逆子,可想了想,现在不是反驳的时候。
张升犹豫了一番:“内阁商议,结果并非如此!”
太上皇弘治道:“朝廷如今也缺银子,若开易市赚不到银子,还开易市做什么?”
萧敬将一本册子递下去。
蒋冕几人看后面色微动,又看了眼严成锦。
此子倒是有法子,只是下流了一些,先反对,后赞成,又反对……
“传寡人的旨意,对调大同和京营大军,将郭勋押回京城,若瓦剌想开战,便命英国公迎敌。”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