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心中微动,“本官也想到了,故派了非沿运的官兵。”
“正是因为如此,才耽搁了抓捕的时机。”严成锦开口道。
“我……我……”王鏊瞪着眼睛。
“……”刑部主簿。
太上皇弘治面色迟疑,脑海中思索补救的措施,“严卿家,可有办法将这些官员抓回来。”
王鏊道:“严大人是有办法。”
“臣本意先安抚,官员到衙门纳银赎罪,可如今王大人打草惊蛇,不能用了。”
太上皇弘治面露难色。
“况且,如今再派人南下,也为时已晚。”严成锦补充。
京城去江南要五日,人早就跑光了。
但此事,不管是谁来查办,也会有漏网之鱼。
第834章 白话圣旨
京城,街头巷尾沸沸扬扬。
士绅们暗骂王鏊,江南的买家被下狱,原本预定的商货只能卖往他处。
朝廷传出言论,灾祸异相就是王鏊引来的。
“老爷,现在全京城都在骂您呢。”管家小心翼翼的道。
“都怪严成锦那狗官,非要查平江伯,查也就罢了,还让老夫来善后,此事岂能怪老夫?”
王鏊咬着牙齿,死死的抓着轿椅的扶手。
抓走官绅,江南的买卖势必会跌落,从家书中得知,良乡商会去江南做丝绸生意,这小子倒会捡便宜。
“老爷,江南本家来书信了。”
王鏊展开看了几眼,面色忽然凝重。
翌日,奉天殿。
李东阳奏完革除江南各地的冗杂官员。
江南地方富庶,各司、府、州、县的官员也比北直隶多,如同缠在身上的赘肉。
内阁和九卿商议,让他们回原籍,等到有坑了再出来为官。
“前几日,天象异常,山西御史传回疏奏,有弥勒逆贼煽动百姓,太原卫指挥张寅是弥勒细作。”方学道。
大殿的所有人,目光落在方学身上。
朝廷中的官员,竟有逆贼的奸细!
自从弘治十三年扫过白莲,朝中安定了许久,如今竟又有逆贼的消息传来。
王鏊持芴拱手:“逆贼的教义,从西域传入,僧道跟随商贾来到大明。”
朝廷整饬过僧道司,让各地固定名额。
但西域流入的僧道,不在僧道司的管辖范围内,所以,冲击了朝廷的制度。
要压制这些僧道,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入大明。
严成锦思索片刻,突然开口:“本官不是挑衅王大人,王大人此举不妥。”
上来就反驳本官,这还不是挑衅,王鏊捋须,面带微笑:“那严大人以为应该如何?”
“推行白话文。”
王鏊冷脸看了他一眼,“你诰书写得一般,本官看你就是不想写诰书。”
“分到本官头上的诰书和敕书,是新皇写的。”
“???”朱厚照。
王鏊愕然当场,诸公的嘴角不由微微抖动。
太上皇弘治心里清楚,从东暖阁出去的诰书和敕书,是严成锦和朱厚照合写的。
并不觉得奇怪。
看向严成锦的眼神多了几分疑惑。
“严卿家为何要推行白话文?”
诸公也满脸正色的看过去。
尤其是王鏊,他心里对白话文,是鄙夷,那粗俗易懂的文字,与士大夫的身份不符,毫无涵养和身份地位可言。
跟着一群不通经文的百姓说白话文,写白话,有辱名节。
“弥勒传播教义,用的是白话,朝廷发出的诰书,用的却是晦涩难懂的官话,所以教义比政令更容易传达。”严成锦道。
王鏊道:“你怎能拿弥勒和朝廷比较?”
“臣什么也不想说了。”
“……”王鏊。
“……”太上皇弘治。
李东阳觉得有几分道理,文渊阁有一道圣旨,是在岛国倭寇入侵时,高皇帝朱元璋所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是何等粗鄙通俗的语言。
可一战下来,倭寇损失惨重,两千人被大明百姓杀得崩溃逃窜。
白话文虽好,对读书人却不适用。
若是给天下读书人也用这种粗鄙的文体,会被读书人戳脊梁骨骂死,王鏊所言也有道理。
“依臣看,敕封官员的敕书和诰书,应当用官文,昭告百姓农事的诏书,用白话文。”
分开而论,诸公颔首点头。
毕竟,今后写诏书时不必抓耳挠腮,彰显水平,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太上皇弘治沉吟着,细细的琢磨着李东阳的话,手指轻轻放在龙椅的扶手上,有节奏的敲打。
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严卿家和王卿家不必争了,按李卿家所言,分而治之。”
此非大事,而且高皇帝也用过白话文写圣旨。
所以,决断起来不难。
等廷议散去后,王鏊独自留了下来,双目噙泪:“太上皇,臣请乞致仕!”
“王卿家还如此年轻,为何?”
老夫六十了,若是其他人说他年轻,王鏊一定以为是讽刺,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
可站在他眼前的是太上皇,他不敢。
“臣可以服侍太上皇和新皇,乃是天大的恩幸,但臣查办江南之事,如今民怨四起。
臣若再不致仕,士绅怨恨的便是朝廷。”
王鏊老泪纵横,心里把严成锦当成痰盂,浑身上下吐了个遍。
身为忠心耿耿的老臣,替朝廷背锅,说不定还能得恩幸百年。
今日一早,本家来信,许多官绅与本家断了往来。
若不从这个位置上下来,家道就要中落了。
刑部尚书官职虽大,却也不敢和江南的士绅作对,谁抓官绅谁倒霉。
太上皇弘治看向萧敬:“有此事?”
“有,厂卫也听到了风声。”
萧敬巴不得王鏊致仕,这也是为了他好,听闻严成锦在翻王鏊的宗卷,早晚要弹劾的。
“不准乞,南直隶工部尚书空缺,王卿家代寡人镇守南直隶吧。”
太上皇弘治对王鏊颇有了解,性子耿直说话难听。
但却像刘公,刚硬清直,正好替他镇守南直隶。
王鏊听出太上皇弘治有安置之意,叩首:“臣谢过太上皇。”
……
东暖阁,
朝廷要颁布政令,在百姓中推行白话文。
先是科举的三百千的讲义,蒙学私塾先生教书,要用白话文。
老高说这封旨意一下,会名传千古,成为贤君,所以朱厚照打算亲自写。
“爷,给。”谷大用递上狼毫。
朱厚照喜滋滋的趴在御案上,开始写第一封白话文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后对百姓的圣旨,都用白话文,朕这封就是标准,钦此。
“爷,您这圣旨写得真好。”
朱厚照自己也很满意。
严成锦瞥了一眼,无力吐槽,这简直是白到了天际。
“新皇,大人,王鏊致仕了!”小太监进来讨好似的道。
王鏊不致仕,他的弹章也很快要上了。
如今海战还未取胜,朝中能胜任这个官职的人,只有刑部左侍郎刘宇。
严成锦仔细沉思许久,看向朱厚照道:“不如召刘宇来谈谈?”
“去把刘宇找来。”
第835章 与他为伍
刑部,值房。
朝野上下已是群情汹汹,无数官绅和百姓都在骂刑部,把王鏊骂致仕了。
事实上,官绅心里都明白不能怪王鏊。
可谁让王鏊是朝廷的刑部尚书,逮捕令是朝廷下的,人也是朝廷的抓的。
他们不敢骂朝廷,那是造反。
但王鏊代表朝廷。
有一句话叫指桑骂槐,骂王鏊就等于骂了朝廷。
“可怜的王大人啊……”刘宇双目湿润的感慨。
这时候,小太监探头探脑笑嘻嘻道:“刘大人,新皇让您即刻去奉天殿。”
朱厚照想让他顶王鏊的缺?
虽然是升官,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江南还在抓人,王鏊被官绅们骂致仕了,他要真敢当这尚书,也要步王鏊的后尘。
刘宇想了想拿上官帽,很快,出现在东暖阁中。
“新皇宣臣何事?”
“有一件好事,新皇思来想去,还是想便宜刘大人。”严成锦眼睛也不眨一下。
“臣不想当刑部尚书。”刘宇无视严成锦,直接看向朱厚照。
严成锦:“升官,人生三大喜事之首,刘大人为何要推辞,新皇还能害刘大人不成?”
“那怎么不让你爹来?”
“……”严成锦。
“……”朱厚照。
刘宇仔细琢磨过,要等江南的商贸渐渐稳定下来,官绅才不会骂朝廷。
这个过程至少要一年。
谁当刑部尚书,那些家里有人当官的士绅,就会骂谁。
而他已经是左侍郎,只要再有人致仕,迟早会当上六部尚书。
不急于一时。
朱厚照也懵了,“老高,怎么办?这狗官不想当。”
严成锦认真的看向刘宇,“若能入阁呢?”
“入阁本官也不想当。”刘宇站直身躯,颇有骨气。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