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剩下的空白,只能由后人来写,张贤本想悬赏一百两银子,但这样的诗诱以金钱,就俗了。
  ……
  紫禁城,华盖殿,
  弘治皇帝大惊失色,反复念着这首词,浑身热血沸腾,心中激荡,久久不能释怀……
  “竟有如此磅礴意境,光是念出来,就让人精神抖擞!好词啊!这是太子写的?”
  “臣也不知,不过……太子曾在东宫偷偷研究音律,也写过词。”牟斌如实禀报。
  弘治皇帝苦笑摇头:“不可能是太子写的,若是他所写,早就来向朕邀功了。”
  牟斌颔首点头,觉得有道理,难道是严成锦写的?
  也不可能……
  严成锦这样的年纪,怎会有如此高的超脱领悟,写这首词的人,分明是经历了一生,是个老成之人。
  杨府,
  杨廷和念着这两句词,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次又一次惊叹,胸中激动难以平静:“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杨慎从良乡回来,向父亲讨教,谁知道父亲听了,惊叹不已,和他的反应如出一辙。
  杨廷和摇头叹息:“难,接不上来,为父也接不上来,是谁写的?”
  杨慎有些委屈:“朱小寿说,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
  朱小寿……那不是殿下吗?
  杨廷和哭笑不得,太子偷跑出宫,竟是为了同自己儿子斗诗,杨廷和干咳一声,道:“儿啊,日后朱小寿再找你斗诗,你就让着他。”
  “父亲知道他?”
  “他是太子殿下。”
  “……”杨慎。
  ……
  两句词,捧红了良乡藏书馆。
  京城和周围州县的老儒生也来瞻仰这块石碑。
  “只要把后几句接上来,就能名垂千古。”
  严成锦发现,良乡这巴掌大的地方,到哪儿都能看见儒裳纶巾的读书人,比良乡百姓还多。
  “读完书便回去睡觉,也是无趣。”
  “是啊,江南好,江上烟波,夜里正是画舫热闹的时候,咱们进京太早了。”
  街上走几个书生。
  可惜,摩天水车不能开,每日少赚近百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三千两,一座豪华的宅邸。
  这些书生大多家财雄厚,良乡没地方花银子,他们反倒觉得无趣。
  大明是个有想法就能赚银子的时代,热水囊一出来,许多士绅把汤婆子丢了,抢购热水囊。
  秋粮征收在即,张贤对着严成锦道:“大人,秋粮可否缓一缓,下官上疏奏请乞,明年再征收?”
  收上来的秋粮不多,眼下兴修水路,每日要花去三石米粮,两石白面,才能勉强维持。
  新修藏书馆掏空了良乡的府库。
  拖欠税粮在大明极为常见,更有甚者,闹个灾荒,朝廷把新税和欠税全免了。
  “欠着吧。”
  严府也没有多少银子,一下子掏出十五万两开办造船厂,家里的府库空了大半。
  出了衙门,走在良乡的大街上,看哪里都像银子。
  “这座宅邸是谁的?”
  严成锦打量着这座宅邸,常年失修,比严府还要老旧一些,朱漆掉了,露出腐烂的木头。
  “这座旧宅,卖了几年了,价钱太高没人要。”当初买商铺时,王不岁打听过,这么破也敢卖一千二百两。
  地段不好,又是在良乡,给五百两就是天价了。
  就算是在良乡街道上的商铺,最高也只开了一千两。
  “帮我买下来!”严成锦道。
  王不岁以为自己听错了,修缮还要花一百多两银子呢。
  是了,严少爷最喜欢破旧的东西……
  王不岁很快找到这宅子的主人,将地契带回来,严成锦看了眼,竟是那个叫胡恭的旧宅。
  打开院门,里头还藏有三个流民,不用化妆,长得也像鬼一样啊。
  乌漆嘛黑,瘦骨嶙峋。
  有点渗人……
  王不岁正要驱赶他们离开,林松手放在长枪上,家丁也拿起棍子,怕他们扑上来打人,严成锦却拦住他们。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不去草棚那边?”
  “小人刚从河间府来,没有草棚。”
  晚来的流民没有草棚,也没有田地,只能躲在这里过日子,外头冷,抗的住的出去找吃食,扛不住的蜷缩在这里。
  “去草棚那边吧,自会有人安顿你们。”
  几个流民感恩戴德,跪在地上,接连磕头。
  严成锦对着轿夫道:“带他们去找张大人,在草棚区那边再搭一个草棚。”
  轿夫领着他们去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大致了解这房子的结构,房子够大,隔出来能做一个很大的“奇遇屋”。
  严成锦在工部学习的绘图技术,再次派上用场,画着一张草图,让王不岁找匠人来修缮。
  “按这图来修,不就黑了吗?”王不岁怀疑严成锦的画图技术。
  “就是要黑。”
  王不岁找了工匠来,将院子的顶部封上,整个府邸变得阴森起来,大白天吓人。
  更让王不岁不解的,严少爷还买来了棺材、绳索、镜子、冥纸、大锅、梳子、红布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十日过去,整个宅院终于按严成锦的要求布置完了。
  良乡流民草棚,
  忽然举行选丑大赛,王不岁摇摇头:“不够丑,下一个。”
  “长得丑还有人要?”
  “不知道,这不是工坊的大东家吗?他有特殊的癖好。”
  许多流民因为长得不够丑,而自惭形秽。
  自认为长得丑的站了上去,因为看到王大东失望的眼神,信心倍受打击。
  到底要多丑……
  王不岁选了二十个人,带去给严成锦挑,经过严格筛选,只留下十五个人。
  接下来便是排练,流民藏在指定的地方,听着严成锦指挥,什么时候该出来。
  “原来是吓人啊?这个我们会啊!”
  “……”
  这些流民竟无师自通,严成锦从头走了一遍,差点没给他吓死……
  有点瘆人的感觉了。
  “大门要换一下,换得喜庆一些。”严成锦觉得这个大门不行,容易给人吓跑。
  王不岁干脆挂上大红灯笼,跟一般的客栈没啥区别。
  次日,老王书房印出邸报,良乡奇遇屋开门做生意。
  最关心老王书坊消息的是书生,在良乡早就闷得不行了,就想寻点乐子。
  大门外围着书生,特意来看看这奇遇屋。
  “王东家,里头是卖什么的?”
  “里头不卖东西,就是几个流民,装扮一番,吓唬人,想寻乐子的,可以进去看看,一两银子一人。”王不岁笑着把情况如实相告。
  “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这宅子里很吓人,胆子小的,别进去。”


第224章 非人哉
  书生看着这座宅子,跟客栈没区别,红红火火,像年节似的,能吓人?
  不知道里头是什么。
  但一听奇遇屋这名字,就觉得有趣。
  在京城,名字取得好的地方,都是好玩的地方,比如鸣春阁、春风楼、夜笙歌、人间天上等。
  “这种小把戏,能有什么吓人的。”
  “进去看看。”
  几个书生反倒有点瞧不起这宅子,很快排起长队,争先恐后交银子。
  王不岁笑呵呵:“别急,一次只能进十个人。”
  奇遇屋的不远处,严成锦有点吃惊,生意竟如此火爆?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奇遇屋里面,还是挺吓人的,不过想寻乐子的,应该会喜欢,比如说朱厚照……
  鬼屋这种游乐场所,在大明还是头一次。
  大明有旅游业,一些士绅家的子弟,尤其喜欢游历名山大川。
  游历,是一件极为体面的事情。
  增长了见识,又能向左邻右舍吹嘘,若是能在游历中写下一首名诗,更不得了。
  许多在仕途上不得志的人,就喜欢游历名山大川。
  在大明,最著名的有徐霞客和杨慎。
  这些书生碍于明年的乡试,不能游历,却喜欢一些新奇的东西。
  严成锦坐在外头等,不一会儿,只见十个书生失魂落魄,疯了一样跑出来,惊慌大喊:“贵啊!里头有贵!”
  “艹!吓死人了!”
  “吓死老子了,你还说不吓人!”
  十个书生惊魂未定,站在街上,大冬天的,竟汗流浃背,吓得脸色铁青。
  排队的书生吓得迟疑了,看向奇遇屋的目光,露出惊恐。
  “里头有贵?”
  王不岁笑道:“里头没有贵,都是流民假扮的,不信你们等着,我亲自进去,一会儿从后门出来。”
  书生们在后门等着。
  片刻功夫,后门打开,王不岁从里头安然无恙走出来。
  “原来真是流民扮的。”
  “哈哈哈,他们几人被吓尿了裤子。”
  那十个书生满脸羞愧,脸红到耳根深处,在众人面青抬不起头来。
  罗诰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想一雪前耻,咬着牙又交了银子。
  “我再进去一次!”
  “我也是!”
  有六个人重新交了银子,王不岁嘴角笑出花,银子来得真是快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