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停了之后,来良乡的商人少了,只有藏书馆的书生,良乡看上去还有点人气。
谢玉的牙行修了一棑厢房,二十多间,租给来京城赶考的书生,靠收租金赚了许多银子。
走到藏书馆时,两个书生走出来。
“良乡只有一座藏书馆,没有青楼,倒是无聊。”
“梦龙兄说的是,终究比不上京城,去喝两杯酒睡觉吧。”
整日看书会无聊,白日看书,晚上去青楼喝花酒,是江南一些才子的日常作息。
严成锦陷入沉思,青楼他是不会开的。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走回良乡衙门,等了半个时辰。
张贤赶回来了,翻身下马大步走进衙门,寒风吹得耳朵通红,大口呼着白气。
“寻个地方,本官要在良乡开造船厂。”
造船厂?
想想苏北淮安的清江船厂就知道,即便规模小,也要很多银子。
张贤面露难色:“大人,良乡什么都能开,就是开不了造船厂,造船厂要多大的地界,如今仅有的地都分给流民了,剩余全是良乡士绅的,还有造船的工匠,流民肯定不行,也没有木料,要从云南贵州运过来,不知要多少银子,良乡的府库哪里够,全用来修的藏书馆了。”
不管是造一般的漕船,还是稍大的大黄船。
都少不了要雇佣工匠,工匠可不是流民,要专门造船的大木匠、细木匠、锯匠、画匠等众多工匠。
流民尚且可以谈一谈工钱,匠人银子低了都不干。
“先带本官去看地吧。”
严成锦站在码头边上不远,看上一块地,河道再往里挖,弄出一个停泊的湾区正好。
“这些地是谁的?”
“一个叫胡恭的士绅的地,良乡生意好之后,低价翻了好几倍,他们哪里肯卖,况且……府库也没有银子了。”
良乡的地价远远不如京城,很轻贱,但多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后,地价翻上来了。
“那就建商帮,开大船厂,就算良乡府库有银子,也支撑不起来,得成立良乡的商帮,持股开办。”严成锦道。
良乡成了大明的小商品发源地,是大明的义鸟,就算他不组建商帮,日后也必定会自然形成商帮。
现在有名的商帮,有徽商、晋商和粤商。
徽商、晋商和粤商的共同之处,就是贩盐、丝绸、茶叶等,整个大明市场他们都有涉及。
但相互间又有所偏重,晋商在山西一带开采矿业,粤商在东南沿海与邦商贸易频繁。
天底下,难找出可以与他们抗衡的商会。
良乡作为今后大明的义鸟,或许有那么一丢丢机会。
上一世,义鸟的商会是很强的…
尽管良乡的士绅在他眼里,个个都是穷光蛋,跟徽商和晋商的商帮比,等于于丐帮,但好歹有块地皮,给地就算他们入股了。
张贤命人在衙门门口贴出告示,邸报送到士绅家中。
胡家,
胡恭看了一眼邸报,上头说要造船厂的地方,不正是自己家的地皮吗?
“在良乡开造船厂,简直是痴人说梦!清江船厂乃朝廷所设,生意能抢得过清江船厂?咱们这块地皮好,说什么也不卖。”
往下看了几眼,更觉得可笑。
要在良乡建立良乡商帮?大言不惭!
“老爷,衙门请您去一趟。”
“说我没空。”
“张大人说了,今日不去,若是日后有难……”
“吓唬谁呢?”
第221章 人生彻底改变
良乡,顾家,
顾进贤看了邸报后,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竟要在良乡这样的穷乡僻壤建造船厂?
还是商帮合资共建。
造船厂的船只向来由朝廷和坊间共同承担,成化年间规定,造船需用楠木修造,光是木材就得从南方运来,还有桐油、棕毛、芦席等物……
良乡的士绅加起来都不够修几艘的。
“究竟是何人提议?”顾进贤疑惑。
一旁年轻的书生道:“爹,听说是严大人。”
“哪个严大人?”
“孩儿也不知,只是从衙役哪里听说,他叫严大人,这位大人是个奇才,良乡能有今日这番景象,就是拜他所得,并且……良乡藏书馆的藏书,正是他向陛下谏言,才得以向天下读书人开放。”
顾宇对严成锦十分佩服,正是由他向弘治皇帝谏言,才得到观书的机会。
只是衙役知道的甚少,只听说他叫严大人。
他明年要乡试,藏书馆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藏书馆的书不仅丰富,各大儒都有收录,重要的是,那里聚集了许多青年俊才。
一些坊间的大儒也闻讯赶来藏书馆,他才得以讨教。
“老爷,衙门请您去一趟。”
顺风牙行,
方才有人送来一张小纸条,小纸条许久都没有出现了,谢玉连忙关上门,开打一看:天使投资项目,良乡造船厂。
谢玉有点懵,邸报和告示他都看了,开造船厂可不是闹着玩的。
苏北的清江船厂,那得用国库来养着。
良乡的士绅放在整个大明,都排不上号,能凑来那么多银子?
“东家,衙门的人请你去一趟。”
谢玉茫然的来到衙门,张大人坐在高堂之上,没有持仪仗的衙役,两旁座椅一字排开,坐着许多士绅。
“谢东家,你来这边坐。”张贤指着身旁的座位。
搞了半天,那个位置竟是为了给牙倌坐?胡恭等士绅有些不悦。
谢玉是心细之人,察觉到士绅不善的眼神,连声推辞。
“本官让你坐便坐!”张贤低喝一声。
谢玉不敢推辞,连忙坐下。
“诸位都看了邸报,良乡要开办造船厂,凡出资建造者,皆可持有造船厂的股份,且归入良乡商会,记录在名册中,各位自行决定吧,本官不强人所难。”张贤扫视众人。
众人沉默了。
胡恭率先站起来,笑道:“大人,我胡家对商会不感兴趣,也不想造船,这五十两银子,就当是捐赠给衙门了,告辞。”
“张大人,二十两银子,不成敬意。”
“多得张大人照拂,一百两银子,在下对加入商会也没有什么兴趣。”
大半士绅站起来离席。
严成锦坐在后堂,反而觉得很高兴,对着何能道:“让张贤叫他们写一份契书,永世不得加入良乡商会。”
这些人加入良乡商户也是蛀虫。
何能连忙跑了出去,在张贤耳旁低语几句。
张贤厉喝一声:“慢着!在这张契书上签字画押再走。”
胡恭一看契书,反倒乐了,在上头按了手印后,大步离开衙门。
堂上还剩不到十个士绅和商人。
“今后,诸位就是良乡商会的会员了,良乡商会的会长,由谢东家担任。”
谢玉一脸懵逼。
“这个……张大人,商会的会长是不是选得太随意了一些?”顾进贤紧张道:“应当选一个财力出众的人来担任才对。”
张贤淡然道:“开办良乡造船厂,谢东家出十五万两银子!”
嘶!
顾进贤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谢玉脑袋嗡地一声,口吐白沫,胃中一阵翻滚,从座位上栽倒过去。
手脚抽搐半天……
大人,我什么时候……说出资十五万两银子,卖了我也值不了那么多钱啊!
顾进贤等人心服口服,在良乡这种清贫的县城,拿出来一万两银子,就已经是豪绅了。
“谢东家一口气拿出十五万两,这会长非谢东家莫属。”顾进贤由衷道。
张贤早已准备好了商会的名册。
一行人在商会名册上签了名,逐一离去。
谢玉还一脸死灰坐在椅子上,“大人把小的关到牢里吧,小人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这十五万两银子有人出了,只不过要你来担任商会的会长,持股算你一份。”
谢玉双眼渐渐恢复了神采。
自从被天使投资人盯上后,他的人生彻底变了……
他不过是江南的一个小商贩,拼死拼活一年就赚那么一百多两银子,爬过贵州的险岭,也睡过大街,吃过糟糠剩食。
一生经历无数坎坷,何曾想过有这样的际遇。
“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今后你便是良乡商会的会长,本官身为朝廷命官,不方便插手商会的事,今后还得靠谢东家。“
十五万两银子?
谢玉从衙门出来时,还是懵的。
走到街上,随便拉了一个路人,拍着自己的脸道:“你抽我一巴掌!”
“???”朱厚照。
朱厚照兴高采烈,反手就是一巴掌,喜滋滋问:“一个够不够?”
谢玉捂着半边红肿的脸,差点没哭出来。
他被打懵了,你……你下死手啊你!
可他很快又笑了出来,今日之事,竟是真的,他真的当上了良乡商会的会长,还持有造船厂的股份,“哈哈哈,多谢阁下!”
遇上一个傻子,朱厚照觉得有趣,准备去藏书馆斗诗,却在衙门旁的小院,看见林松。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