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严成锦知道,定然是锦衣卫禀报。
  “此事不能让京城的书生知道,还请王大人保密。”
  王越颔首点头,道:“贤侄放心,老夫与他也没有深仇大怨,你告诉老夫一声,老夫看看去他。”
  严成锦信不过王越。
  ……
  教导了几日,程敏政发现,流民宁愿闲聊工坊中的事,也不愿听大明律。
  但他是个执着的人。
  到了傍晚,流民们从工坊回来,他依旧来草棚,开始讲大明律。
  “各处大户家人佃仆,结构为盗,杀官刼库,刼狱放火,许大户随即送官追问。若大户知情故纵,除真犯死罪外,其徒流杖罪及窝贼\\三名以上,属军卫者,发边卫,属有司者,发附近,各充军。”
  流民们嫌烦了,不喜他来这里。
  程敏正垂头丧气回到草棚,梁中送来两张大烧饼,和一碗清粥。
  “青山,你快趁热喝吧!”
  这几日,梁中一顿给他送两张烧饼来,有时还有白白的米饭。
  作为回报,程敏政教梁中的两个孙子读书识字。
  这两个孙子,一个叫梁小一,一个叫梁小二。
  程敏政觉得不文雅,不得父母同意,不好改名字,便给他们取了字。
  取字不能随便取,男子二十冠而字,要到了年龄才能取。
  但程敏政觉得名字难听,偷偷取了,私底下才叫他们的字。
  清晨,东方欲晓,霞光初露。
  流民们去了工坊,梁中去卖烧饼,两个儿媳也干农活去了。
  程敏政带着两个孩子在草棚中识字。
  “老夫先教你们三百千。”
  “青山,什么叫三百千?”梁小二问好奇道。
  青山是你叫的吗?
  程敏政气得大眼瞪小眼,流民的孩子没教养,这倒是真的。
  “从今日开始,你们叫老夫程先生,为师教你们写名字。”程敏政喜欢学生喊他程先生。
  梁小一比弟弟好学,问道:“先生,什么叫三百千?”
  程敏政抚须,颔首点头:“三百千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明昭你记住了吗?”
  梁小一点头。
  “应宁你呢?”
  梁小二点头。
  正在这时,一个流民走进来,程敏政起身道:“你们先习字,为师有事要办。”
  打开信一看,只有寥寥两字:如何?
  写得越多,暴露越多,慎重起见,严成锦总是惜字如金……
  程敏政把这两日的情况写在了信上,包括收了两个徒弟。
  想了想,写上最后一句:教化流民恐难以完成,流民不喜听大明律,昨日老夫讲大明律,还让人撵出来了,让贤侄失望了。
  见字如面。
  这是他与严成锦约定的暗语。
  “可带了银子?”程敏政眼巴巴望着门子。
  “少爷说,不能让人知道您在京城。”门子小声道。
  程敏政扶着额头,买个肉包子吃,竟也成了奢侈的事。
  到了夜里,月华如水。
  梁中卖烧饼回来,儿媳妇做了白饭和烧饼,一家人坐在草席上。
  “今日学了什么?”梁中问两个孙儿。
  梁小一道:“程先生教我们写名字。”
  “大父,程先生在京城的事,不能与人说。”梁小二一副认真的模样。
  “谁说的?”
  “今日有一人来找程先生,说不能让人知道,他在京城。”
  梁中心中疑惑,也觉得程先生有点古怪,再不济也能当个账房管家,不至于当流民,难不成是朝廷钦犯?
  端着一碗清粥,拿着两个烧饼来到隔壁的草棚。
  “青山,吃饭了。”
  黑暗中,一道人影接过烧饼和清粥,连声道谢,梁中看着他,犹豫了片刻:“青山以前可曾做过官?”
  程敏政差点没噎死,连声道没有,梁中心中疑惑,决定明天去衙门跟张大人通报一声,是钦犯就麻烦了。
  次日清晨,梁家两个孩子没来念书,程敏政走过去看,草棚大门紧紧关着,唤了一声也无人应。
  转身看见梁中带着两个孩子回来。
  “误会青山了,老头子还以为你是钦犯,今日一大早就去报了官。”
  “……”程敏政。
  心想今日怎么没给他送早饭。
  梁中嘿嘿一笑,张大人说程青山是徽州的流民,在京城得罪了人,才不方便透露,顿时放下心来。
  程敏政没在意,继续教两个孩子读书。
  “先生,你会讲《狐斋》?”梁小二问。
  “你们想听?”
  梁小一和梁小二眼中放光,欣喜的点头。
  程敏政心中猛地一动,“流民喜欢听说书,却没银子去酒楼,将大明律融入说书里,不就成了吗!”
  傍晚时分,他又来到凉亭。
  流民们聚集在这里闲聊,看见程敏政又来了,顿时不悦:“你怎么又来讲大明律,咱们不想听大明律。”
  “揍他一顿,就老实了!”
  程敏政却自顾自地走到凉亭里,缓缓开口道:“话说河南开封府武阳县,有一人姓叶名广,家中清贫,却娶了漂亮的妻子全氏,生得貌似西施,聪明淑慧,住居村僻处一间草屋……”
  流民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入神的听着。
  周围一片寂静,唯有程敏政的声音。
  讲的是《包公怒判天下公案》,从草棚经过的流民,也坐了下来。
  月洒清辉,片刻功夫,坐在草棚里的流民越来越多。
  一个时辰之后,程敏政清了清嗓子,道:“今夜就到此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讲解。”
  流民们心中难受至极,就好似被人种了一棵草在心里,这棵草不停长大,满脑子都是程敏政的声音。
  “青山,你再讲讲!”
  “还找呢,你又没媳妇,回去也是一个人睡。”
  程敏政心中大喜:“你们今夜且记住,叶广所犯何罪,勿要效仿。”
  回到草棚中,程敏政向梁中借了油灯,写了一封信,可严成锦迟迟不来取。
  没过几日,一个蓬头垢面,穿着破破烂烂的流民来到草棚里。
  “将这封书信交给你家少爷。”
  “爹,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程敏政再抬头,心中一酸:“儿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程子堂抹去眼泪:“严大人说,要扮成这样才能来见您。”
  梁中来草棚送饭,看见草棚里多了一个流民,“青山,这是你儿子?”
  “不是。”
  “……”程子堂。


第199章 明知不可为
  父子两坐在草席上,程敏政递过一个烧饼给儿子:“吃,为父这些日子,全靠它过日子,吃着吃着,就好吃了。”
  程子堂心中五味杂陈,没接过来。
  知道他从小锦衣玉食,看不上这烧饼,也不勉强。
  见父亲吃得起劲,程子堂才撕下来一点尝尝,难吃至极。
  “教化良乡流民,何须父亲如此,严成锦……真是可恶。”
  “呔!”程敏政学着唱戏的呵斥一句:“休要这么说,教化并非易事,其中的难处,为父说了你也不懂。”
  “爹,你多少日没沐身了?”
  “很臭吗?”
  “像江南的臭豆腐。”
  “……”
  “回徽州吧?”
  “回个屁!老夫的教化才刚刚开始!”
  到了晚上,流民们从工坊回来,去草棚却不见程青山,急不可耐地跑来。
  “青山,今夜你要讲什么?”
  “昨夜的断斩王御史之脏,还没讲完呢!”
  程敏政站起身来,拍拍衣后上的尘土:“你们先去,我收拾收拾就来。”
  程子堂去到草棚时,大惊失色,这里密密麻麻全是流民,自觉让开一条小路,等父亲走过。
  讲的是包公怒断天下公案。
  ……
  京城,
  程敏政回京的消息甚嚣尘上,明年又是乡试之年,读书人纷纷破口大骂。
  “幸亏多了一层防备,读书人不知程敏政在良乡。”严成锦在想,究竟是谁将程敏政的消息放出去。
  “不可能是朱厚照,朱厚照不知此事。”
  首先将朱厚照排除了。
  转而想到了王越,便将王越请到府上。
  王越愤然:“老夫说他做什么,程敏政在朝时飞扬跋扈,得罪了不少大臣,定是朝廷中流出来的,不过贤侄啊,程敏政究竟在哪儿?”
  知道邀程敏政来京城,但不知道在哪儿。
  严成锦摇摇头,看来这几日要断绝与程敏政断绝往来。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到户部的疏奏,总会习惯性问一句:“良乡如今如何了?”仿佛良乡的流民丰衣足食,消灭贫困,盛世就来了。
  牟斌答道:“良乡依旧清贫。”
  弘治皇帝叹息一声,站起来走了几步:“程敏政呢?”
  “程敏政装成流民,去了良乡,每夜都给流民说书,似乎在讲《包公怒断天下公案》,但又有些不同。”
  “装成流民?”弘治皇帝诧异看过来。
  “是,为了教化良乡的流民,上次良乡械斗后,臣也发现了,许多流民不知大明律法。”牟斌沉吟片刻,继续道:“京城的书生,似乎知道程敏政回京了,又说起了舞弊案之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