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恪松透过宋氏望远镜,看见鞑靼大部撤回草原深处,立即回到大营写疏奏,禀明陛下这一战的战况,为将士请功。
第194章 扩充
顺天府推行新商税后,以前只有大商贾和士绅去良乡,如今连小商贾也来良乡了。
他们带的伙计只有一两个,车也只有一两辆。
“听闻良乡是北直隶的宝地,有各种神奇的宝贝,只要运到别处,就能卖出极高价钱,就像弗朗机人的玩意儿一样。”
“老爷你看,好大的水车!”
伙计惊讶地望去。
陶五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架巨大的水车,架在良乡旁,比一旁的建筑要大上许多,有半山高。
一旁路过的商队伙计笑道:“那是摩天水车,坐人的,不是灌溉的。”
许多来良乡的人第一反应,这是水车?实在太壮观了。
严成锦撩开帘子,看了一眼,一个小商贾带着两个伙计,赶着一辆马车。
来良乡的人越来越多,竟然堵车了?
良乡的官道不大,林子的路被越走越宽,有一段路旁边是水田,有脚也踩不出路来。
“该修路了。”
下雨后,路上泥泞更不好走。
没有车队的商人从田埂抄近路去良乡,商队堵在路上。
严成锦下了轿子,跟着商人走田埂。
……
房管事从宁夏边陲回来,谁知少爷不在,这些日子定是无人做账了,不知库房的银子还剩多少。
拿着算盘和钥匙来到库房,打开门,差点没吓死。
“少爷……这是把国库搬到家里来了?”
库房又大了许多,四周用了上好的青石板,微黄灯光,银子如谷堆一样乱成一座小山。
有十几座,仔细一看,还有黄金混在里头。
房管事连忙关上门,又打开了一次,终于相信没开错门。
顿时没了算账的心思,听门子说少爷去了良乡,便马不停蹄赶往良乡。
只是几月没回来,竟然大变了样。
一路上看见了许多商队。
“那个是?”房管事目瞪口呆,望着那轮巨大的水车。
家丁道:“是少爷命人建的摩天水车,五十钱一人,咱们严府的家丁,不花银子。”
房管事瞪大眼睛,还真看到有人在上头。
“脑子坏了才坐呢……”
到了良乡,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比宁夏边城丰富多了,房戴东瞧瞧西看看,老爷爱喝茶,一罐罐茶叶极为精致。
伙计笑问:“小罐茶,二两银子一罐,东家要不要?”
房管事拧开盒子闻一下,除了茶香,还有一股炒米香,倒是新鲜,咬咬牙买了十罐。
没走出几步,看见卖棉签的,便买了几盒,何能不会过日子,老爷和少爷一直由他照料。
从街头走到街尾,家丁手上满是采办的货物。
房管事来到小院,推门便见了严成锦:“少爷,小的回来,嘿嘿,少爷又长得俊了一些。”
“边陲可安定?”
房管事乐道:“不安生,鞑靼人来犯了,老爷受了点轻伤,但打了大胜仗,亲兵入宫送疏奏去了。”
“我爹可有书信?”
房管事连忙掏出一封书信来。
严成锦看了眼。
信中虽无提及多少大战战况,却透露了两个重要的消息,敌军主帅是达延汗,还想收买老爹。
看罢,他便把信纸烧了,不用他请功,陛下也会为老爹封赏。
只是不知老爹是否在信中提及收买一事,此事还是提一提好,边军守将大权在握,皇帝不喜欢守将有所欺瞒。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到了宁夏边军传回的疏奏,有些吃惊,达延汗率部奔袭宁夏,浴血奋战一夜,斩杀两千余人?
鞑靼人一向觊觎河套地区。
明初时,河套还是大明的,英宗被瓦剌俘虏后丢失,成化朝后慢慢夺了回来,这是大明和鞑靼的必争之地。
“万人敌是?”
大殿中,大臣们左右看看,一脸茫然,谁敢叫这名字?
工部曾鉴站出来一步:“是新制的火器,可用于守城,也可用于破阵!”
“为何朕不知道?”弘治皇帝纳闷。
曾鉴老脸上洋溢着笑容:“说起来还是第一次用于守城,臣也不知此火器的威力,当初督造红夷大将军时一起督造的。”
能炸死多少人没试过,不能用人和马匹去亲自尝试。
点空炮又看不出威力。
刘健诧异:“九边都配置了?”
曾鉴点点头:“都有一些。”
京营的神机营分为九股,派驻九边,随同红夷大将军一同带去。
弘治皇帝道:“达延汗想收买严恪松,命九边各地监军紧盯着火器,勿要让他有机可趁。”
今日早朝在奉天殿。
早朝鼓声响起,文武大臣便站在左右掖门外,等到钟鸣时,排队从左右掖门进去,穿过金水桥,进入奉天门。
“众爱卿可有事要奏?”弘治皇帝面色急促。
大臣沉默不语。
“那便退朝吧。”
弘治皇帝去偏殿换一身衣服,“朕想去京营看看,去叫上两位阁老,还有严成锦。”
陛下要叫的李东阳和谢迁,留刘健在宫中值守,萧敬快步去吩咐。
严成锦和李东阳二人来到大殿外等候。
陛下微访京营,张懋连忙道:“不知陛下前来,臣接驾来迟。”
“朕随意看看。”
京营人本就很少,减去派去边陲的神机营和种田的屯田营,只剩三万人左右。
“朕想扩充京军。”
历代京军皆在十万人以上,只有三万人,弘治皇帝底气不足。
严成锦四处望去,王守仁这家伙又回京营了。
“臣以为,不如召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兵马,轮番回京师操练,精锐者,留充入京军。”李东阳道。
这些兵马少说有十万人,既省了招募的靡费,又扩充了京营。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
严成锦心想,据史料,驻扎在山东、河南、大宁各地的班军至少有十五万人,剔除老弱病残,能用的不足一半。
“正好扩充屯田营。”
…………
天气渐渐转凉,鸭绒被在良乡十分抢手。
大明除了棉花、兽皮、蚕丝等取暖材料,如今又多了一个鸭毛,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取暖材料的来源。
滋生出一个新的行业,专门有走街串巷的货郎,专门收集鸭毛,卖给良乡的工坊。
客栈和酒楼的鸭毛多,卖给货郎,价钱轻贱。
掌柜们将鸭毛收集起来,等去良乡进货时,再一起卖掉。
严成锦让张贤修路,修宽一些,冬天大雪把路覆盖,货车走在上头,容易打滑。
“去良乡也危险。”
修路占用的田地,用他处的田地弥补。
总之,在下雪之前要修建好,不能影响良乡的交通。
良乡作为大明的义鸟,日后将有许许多多的商人往来,他们将商品带到大明各地。
同时刺激新税法的实行。
“只要良乡有商品流出,商贾们就会将它们运至其他地方。
过榷关或税关时要征收商税,朝廷能收上来银子。
商贾为了早点将货贩卖出去,再返回良乡采购。
年末结余时,陛下就能看到新税法的益处。
但若是岁末结余收上来的银子不足数?”严成锦用思维导图,将事情写下来,以免出现差错。
第195章 械斗
宋景回到京城,在曾鉴的府上苦读,准备明年的秋闱。
曾鉴有意培养宋景,日后推举进工部,前提是宋景得考上才行,故而对宋景的学业十分上心。
“以贤啊,为师今日讲的,你可听懂了?”
宋景点点头,欲言又止的样子。
曾鉴久在官场,察言观色,一眼便看了出来,便道:“有话不妨对为师直说。”
宋景惭愧:“入京已近一年,不成想会滞留如此之久,学生想回乡一趟,明年春,再进京。”
曾鉴皱着眉头:“不可,一去一回便是月余,你若想妻儿,老夫派人接她入京就是。”
“可是……家中还有几亩祖地。”宋景为难道。
曾鉴沉吟几声,这倒是,祖地不能卖掉,便道:“那便留着,为师在顺天府给你寻几亩田地。”
宋景惭愧摇头,不敢受禄:“学生还是不回去了,给家妻写一封书信道明便是。”
曾鉴颔首点头,露出笑意。
……
九月中旬,
张贤命人送来消息,良乡路修好了,严成锦让何能准备轿子,打算亲自去良乡看看。
到了岔往良乡的官道,下了轿子。
新路是一条碎石铺成的大道,比原来宽近一倍,底下是大石作路基,上头是碎石和泥土。
“又花了一成银子,得尽快补充回来才行。”
碎石铺太多,容易打滑,却有一个好处,下雨的时候,车轮不至陷于泥泞里,掺一些土,踏平后会比原来好走许多。
严成锦正准备进良乡看看,却瞧见王不岁玩命的从良乡跑出来,还有商队纷纷掉头跑出良乡。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