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大人请……”
吃饱喝足了之后,夏侯享带着杨峰送给他的二百两银子心满意足的走了。
千户所门外,看着夏侯享和一众家丁离去的样子,耿秉义和一群军官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曹迎矛更是恨恨的说:“指挥使大人竟然亲自跑到千户所来打秋风,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罢了!”杨峰摆摆手道:“这里面肯定是有人捣鬼,否则这个家伙不可能来得这么凑巧。不过他们毕竟是咱们的顶头上司,咱们能不得罪就尽量不得罪,等到日后咱们实力强大之后再给他脸色看也不迟。不过诸位你们也要注意了,本官此次回来后就会全力练兵,希望大家要做好心里准备,要是达不到本官的要求,本官可是真的会实施军法打军棍的!”
第七十七章 练兵开始(一)
杨峰要练兵了,而练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估计不会有太多的争议,一百个人估计有九十个会异口同声的说……银子。
是的练兵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钱,没钱没粮时谈练兵,只是空想。
以江东门千户所为例,由于长期营养缺乏,军士们的身体普遍羸弱。因为平日里连肚子都填不饱,连走路都没力气,你跟这些体能严重不足的人谈严格训练只能是个笑话。
从现代社会过来的杨峰很清楚,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建立在严格甚至是严酷的训练上的,这就更需要充足的营养,而营养是怎么来的呢?说白了就是用银子和粮食堆出来的。
在封建社会里,养兵是一件非常不同意的事情,需要支出的费用非常大,以杨峰定下的标准来说,普通的军士每个月白银一两、粮三升,再加上军官的粮饷这样下来杨峰每个月就要耗费白银1200两左右,粮食336石(折合4万斤左右),而这不过是发给军士们的粮饷,并不包括军官们那份。另外军士们的伙食还需要杨峰自己掏腰包支付,他还要为每名士兵准备好盔甲、兵器、衣服、鞋袜等等东西,光是要养活千户所的一千多名军士所需要的花销就足以把一个富庶人家的家底给掏空。
不过这样的困难并没有将杨峰给吓倒,因为相对于别人来说最大的粮食问题对于杨峰来说只是小问题。因为比起封建社会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别看人们经常能从电视上看到非洲或是战乱地区的儿童那瘦骨嶙峋的画面,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
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全社会的肥胖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人们早就从追求温饱变成了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以前被人们不屑一顾的野菜等粗粮重新被人们拿到了餐桌上并被奉为珍馐,而那些油脂太多的食品则是被人们扫进了垃圾堆。为此给士兵们加强营养,杨峰从市场上采购了上百吨的猪油、肥肉和动物的内脏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回来。这些现代社会的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的“垃圾食品”对于江东门千户所的军士们来说却成了滋补身体最好的东西。
一个多月前,杨峰从军户里筛选出了八百多名年龄在十八到三十五岁之间身体强健的军士,又从流民当中挑选出了三百多名身体强健的青壮编入了军户组建千户所的军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这些军士们的身体条件已经大为好转,原本消瘦的身体也渐渐有了些肌肉,再也不是原来那样站在空地上都担心被风刮走的凄惨模样了。
四月十日,杨峰亲自主持的练兵正式开始。由于千户所隶属于卫所,他们自然不能编成营兵那样的编制,而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卫所的兵制那样分为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所下属十个百户,一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兵员112人。百户所设正六品百户一人,从六品试百户一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56人,小旗管辖10名士兵。
而在练兵之前,杨峰已经跟麾下的军官们强调过,此次练兵会非常辛苦也非常严格,若有认为自己不能承受这种严酷训练的可以事先说出来,他绝不会勉强,但若是参加了训练那么就必须要坚持到底,否则他执行起军法来可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不过让杨峰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军官竟然没有一个退出的,这既出乎了杨峰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只要参加了卫所的军队,每个月就会有相应的军官津贴和粮食发放,这对于不富裕的军官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要训练的前夕,在南京城帮杨峰看守宅子的杨来顺夫妇特地来到了江东门千户所,跟他们夫妇来的还有一个神情面容冷峻神情坚毅的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子。
见到杨峰后杨来顺夫妇给杨峰叩头见过礼,随后便拉过身后的年轻人焦急的说道:“少爷,这位就是小人夫妇的犬子,名叫杨大牛,小人托人寄了封信将二牛给喊了回来,特地在少爷麾下听命,望少爷能够收留他。”
“哦……”
杨峰上下打量了一下杨大牛,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行为举止就跟寻常人有很大的不同,整个人只是站在那里就让人觉得彪悍的味道扑面而来,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杨峰总感觉到杨二牛的身上有股子凌厉的气质,一开始杨峰不明白是什么气质,直到后来他才知道这是手底下有过人命而且还不止一个人的铁血军人特有的气质。
看到杨峰的目光扫来,杨大牛上前两步单膝对他跪了下来朗声道:“原辽东镇左营三队夜不收杨大牛拜见少爷,愿少爷福泰安康!”
看着单膝跪在面前的杨大牛,杨峰微微一怔,随后看了看杨来顺夫妇,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个杨大牛不称呼自己为大人,而是称呼自己为少爷,这本身就说了他们对自己的态度。
杨来顺看到杨峰向自己看来后赶紧说道:“少爷,要是没有您的话,少人夫妇早就饿死在大街上了,小人之所以将大牛叫回来就是让他来报答少爷的,望少爷不要嫌弃。”
“不……杨管家你客气了,能在辽东军里担任夜不收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大牛能来我这里可是屈才了。”
杨峰看着杨大牛,眼中露出了喜色。要说如今大明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莫过于镇守辽东的军队了,虽然他们在跟后金的战争里吃了不少败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否则也不可能在辽东抵挡住了后金军队的进攻,而夜不收更是一支军队的精华,作为专门为大军打探军情和女真精锐生死搏杀的精锐又怎么能平庸得了呢。
想了想,杨峰才对杨大牛道:“大牛,既然你叫我一声少爷我自然不能亏待了你,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当我的亲卫家丁,一个是担任我新组建的骑兵队的队长,你打算选哪样呢?”
杨大牛不假思索的说:“回少爷话,小人愿意在骑兵队里为您效力!”
“好,那组建骑兵队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第七十八章 练兵开始(二)
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日上午,杨峰带着千户所的吏目李革和十多名刚雇佣的小吏来到了军营,在他们的后面还跟着数十辆马匹拉着的大车,这些人一到就摆下了十多张桌子,他们今天将作为临时的执事为军官和军士们登记造册。
他们首先给每名军士填写腰牌,这块腰牌使用硬皮纸先写好军士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编号,从甲一号、二号、三号等等以此类推,随后又将军士的样貌身高简单的写了了一下,随后又用一个杨峰从现代社会来带的小型过塑机把硬纸皮过塑了一下,这样就形成了大明版的江东门千户所的军籍身份证明。
军士们领到了军籍身份证明后被告知,这是他们当兵的唯一身份证明,以后升值、立功乃至升迁领赏都要凭着这张证明才能领取,因此是绝不能丢失的,要时刻挂在腰间或是脖子上。
领到了军籍身份证明后,军士们便排队领取军衣。杨峰为他们每人发了两套草绿色的迷彩作训服、里面还包括圆领T恤、毛衣、一顶圆顶的钢盔,不少军士们领过这些东西后有些傻眼了,大明崇尚红色,所以大明的军服也是红色,像这种绿色的军服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啊,以前杨峰虽然给他们发了一件三色迷彩服,但由于做工相对简陋,这一次发下来的质量明显要比上次发下来的要好多了。
看着军士们纷纷交头接耳,杨峰也显得很无奈。以他跟南京兵部的关系,想要靠他们拨发下军衣以及物资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制作的话江东门千户所也没那个条件,他也不可能花大价钱和精力到现代社会专门定制那么多明代的军服,所以干脆就联系了专门为军队生产服装的厂家买了一大批的军用物品直接就发给军士们使用。
刚被杨峰收留的杨大牛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排在了一名名军士的后面,看着前面的军士一个个领过了东西,他心里的好奇心越来越重。等轮到他的时候他赶紧将自己的身份牌递了过去,一名小吏接过身份牌看了一眼大声道:“杨大牛,军衣两套、头盔一个、脸盆、牙刷、牙膏、面巾、皂角、背包、棉被各一副……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