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这些书详细的阅读之后又将千户所的军官们召集了起来,众人商议了好几天才制定出了一套军规。
比如,**汉人妇女,偷盗他人财物者斩,以上有犯,但系同伙同旗之人有一举首,余皆免罪。首者行赏,若互相容隐,同旗之军俱以军法连坐。
再比如若有两名军士互殴,不论曲直捆了就打,然后查其所由加治。若是军士与别个百户的军官对打,不论曲直先将军士捆了再治其个卑者不守本分之罪,然后另论曲直。若是同个百户中,军士们与上官对打,或是小旗、总旗与百户对打,不论曲直以殴父母论,交行军法从事。
再有闻鼓前进鸣金后撤,旗帜在哪则部队立即相随,鸣笛则要开火。再比如若有军士逃跑地则整个小旗全部连坐,一半送监一半保拿,革去月粮。一年不获,本旗地小旗长从重捆打等等。
杨峰之所以制定出这么繁琐的军规就是要在军队里树立起一套严格的等级尊卑的严格纪律,在他看来军队原本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若是强行搞什么官兵平等的那套只能跟说明这个人是脑残了,这个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平等,在社会艰苦打拼了那么多年的杨峰深知无论是封建社会宣扬的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或是现代社会宣扬的平等自由什么的不过是统治者用来哄骗百姓的谎言而已。
若是世界真的人人平等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试问如果一个皇帝或是总统的权利和生存环境真的跟大街上那些辛辛苦苦求生存的平民一模一样的话那他还那么辛苦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
经过一番努力,军规是制定出来了。可如果谁以为军规制定出来后就万事大吉的话他就错了,后来杨峰又发现,最困难的不是制定军规,而是如何让军士们记住这些军规,因为在这些军士里文盲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这个恐怖的比例简直能让人崩溃。
当军规条例编订成册后,众人才发现这些军规条例竟然多到可以编成一本小册子。制定出了这么多的军规条例,不要说普通的军士们,就连杨峰自己也是看得有些眼晕。为了把这些军规背下来杨峰足足花了五六天时间才把它啃下来,就更别提那些大字不识的军士了。不过熟背军规是军队中必要地领军手段,在这个时代,如果军士连军规都背不了那这些军规制定出来的又有何意义?
看到军士们一个个背得痛苦的模样,杨峰最后发了狠。规定若有军士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熟背军规则扣粮饷一个月打十军棍,若在限期内还不能背出来则要扣粮饷半年打二十军棍,第三次若是还背不出来就要革除出军队,绝对没有人情可讲。
有了惩罚自然就有奖励,军士若能在规定时间内熟记军规的话则会多发三个月的军饷,奖励与惩罚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军士们纷纷咬着牙,每天除了训练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背诵军规了。在金钱的刺激下,军士们发挥出了惊人的毅力,半个月过后,整个千户所除了极个别的军士外,绝大多数的军士竟然把那本小册子军规全都背了下来,这也让杨峰不得不惊叹金钱的威力。
训练很艰苦,即便是那些从小就吃苦的军户和农家出身的子弟每天训练下来也累得不行。
每天,除了生病请假以外的所有军士都要准时进入教场点卯,如果等鼓声敲完之后还不到者,要严格追究。鼓声停下来后,校场就会被封锁,不准有闲人和军士在校场内闲逛,否则都会被军法处的人抓起来打板子,齐岩这个面冷心更冷的镇抚是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的。
经过大半个月的训练,军士们总算是有了一丝军人的样子,不过在列队、鸣鼓前进或是鸣金后撤以及看旗帜行动这些科目上还是不大像样子,还有偶尔个别军士在列队时还是会转错方向,这个时候齐岩率领的军法队就会冲进队列里,将犯错的军士拉出来就是一顿乱走,只打得犯错的军士哭爹喊娘,而齐岩他们也不是只打普通军士,就连小旗、总旗乃至百户做错了他们也照打不误,所以如今可是有不少人私下底将齐岩他们恨得牙痒痒的。
第八十二章 练兵开始(六)
“咚……咚……咚……”
一阵激昂的鼓声在校场上响起,一排排全身披甲的军士随着鼓声踏着步伐一步步的前进,虽然如今已经到了四月份,但天空中依旧还是飘着一丝丝冷风,不过对于正在校场上训练的军士来说,即便是有这些冷风不断的刮过,但他们的身上还是被汗水给打湿。身上顶着三十六斤重的铁甲,手里拿着沉重的兵器,背后还背着装着毛毯、棉被、饭盒、水壶等物品训练了一个上午,任是再强健的人也有些吃不消。
杨大牛手持着斩马刀站在骑兵小队的最前面,看着前方的旗帜不断移动,对于每天都要进行的队列练习说实话他早就烦透了,要知道他们可是骑兵啊,什么时候混到要跟步兵们一起做列队了,不过杨峰却早就有言在先,不管是什么兵种,都要先进行两个月的队列联系,两个月后骑兵小队可以去进行骑兵训练,步兵就惨了,估计要练到退役为止了。
“咚咚咚……”
连续几声急促的鼓声响起,这是下达快速前进的意思,听到这个鼓声后不少人都在心里暗暗叫苦。因为这个快速前进不比刚才的缓步前进,快步前进的要求要高得多,它不仅要求军士们加快速度,而且还要保持队形的整齐,如果是摆开战阵队列的话队列更加不能乱,以往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队列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混乱,到了这个时候总会听见有军士们发出惨叫,那是镇抚官们在对那些排不好队列的军士们执行军法。
这个时代的军法很简单,那就是打军棍。方向站不对要打、走错队列要打、口号没喊对也要打,违反所有的条令也要打,唯一的区别就是打多打少的问题,如果是在战场上他们就不打军棍了,那就是斩首了。
“哔哔哔……”
三声尖锐的哨声响起,杨大牛立即条件反射般的向后转,对着身后的军士们做出了一个散开的手势,下面的49名军士赶紧忙不迭的分散开来。不过远处一些动作慢的军士就遭了殃,他们的动作明显要比周围的同伴慢了不少,站在周围的镇抚官们看到后立刻就冲了过来,不由分说举起手中的军棍打了下去,一时间校场上到处都是惨叫的声音。
这段时间以来镇抚官们成了军队里最不受欢迎的人,每次看到镇抚官不少军士都会下意识的身体打颤,训练那么久以来,没吃过镇抚官军棍的人几乎找不出来,不少军士看到镇抚官要么会打颤要么则是恨得咬牙。
除了镇抚官外,校场上响起的最大的声音就算旁边的军官了,看到自己的下属们排出的队列歪歪斜斜,不少军官们也是恨得直咬牙。是以不时会响起军官们嘶哑的吼声。
“走好,不要乱!”
“蠢货,快散开,你的位置在哪里?”
“说你呢,这个孬货,草I你I妈的快点!”
军官、镇抚官的怒吼,以及军棍的啪啪声构成了校场上的主旋律。
杨峰站在校场的校阅台上冷冷的看着场下的训练,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开始逐渐接受了这一切。今天艰苦的训练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军士在战场上活下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不止是一句口号,等上了战场后它就会变成血淋淋的事实。
“当啷……当啷……”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很快就到了中午。就在军士们咬着牙训练时,一声声锣声响了起来,听到这个声音后不少原本咬着牙坚持的军士们纷纷露出了喜悦之色。果不其然,杨峰的声音立刻就响了起来,“今天上午的训练结束,所有人解散休息!”
听到这个声音后,所有人如同遇到大赦的犯人般纷纷瘫坐在了地上,原本咬着牙坚持不吭声的军士们也都发出了哀嚎的声音,不少人甚至脱下了身上的铠甲和衣服露出了身上的一道道被军棍打肿的伤疤让同伴帮忙按摩以减轻痛苦,一时间校场上到处都是嘶嘴咧牙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个时间可谓是军士们最喜欢的时间了,因为杨峰规定每天的军事训练只有半天,也就是上午军训下午休息。这可不是杨峰大发善心,而是杨峰明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军士们的训练非常辛苦,若是一味的高压训练军士们就会受不了,这对于军队的训练也没有好处。所以每天上午训练完毕,军士们享用了一餐丰盛的午餐后杨峰便会亲自带着军士们在校场上吼歌。
是的,在军队里不叫唱歌而是叫吼歌,因为军队的歌声是用吼出来的。杨峰还特地从现代弄了好些军队歌曲教给军士们,比如北洋时代的《劝兵歌》或是《知识青年从军歌》都被他给剽窃了过来,不过还别说,这些歌曲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军士们学会了这些歌曲后杨峰发现这些歌曲不仅可以感染士兵,激励士气。同时也包含了作战要诀,将步兵操典融于其中,使士兵边唱边学习熟悉作战规范,令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提升,比如这首北洋时代的劝兵歌就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