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对于纪律松弛的明军来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若是上头能把饷银发足,他们能发挥出六成的战力,若是上头只发五成的饷银,最多能发挥出三成的战力,若是上头不发饷银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一开仗的话他们立刻扭头就跑。
  兵丁们为银子而战也就罢了,但老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的大明朝廷和将门才是导致明军没落的最大罪魁祸首。明初的明军为什么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是因为那时的明军上下无论是将官还是士兵都能看到希望。将官们立功可以升官可以封爵,士兵们立功了也可以当官,加之没有文官集团的掣肘,所以打起仗来大家的劲能往一处使。
  最典型的是当时士兵或是军官们立功后,兵部会派出核查官员来到立功的地方进行调查寻访,弄清楚之后兵部才会对立功的军官和士兵进行封赏。可现在的明军晋升的渠道全都被文官和上层的将领们把持着,升官全靠送礼塞银子,没有背景的人即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劳也很难得得到晋升。
  就拿杨峰来说吧,去年他在辽东砍了那么多的首级,最后却被迫分出大半给辽东的众将,这样的事情要是换做在明初,上至孙承宗,下旨辽东的诸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被撤职甚至砍头。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讽刺,在一群鸡群里若是突然出现了一只白天鹅,那么这只天鹅招来的绝不会是崇拜或是喜爱,反而很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仇恨乃至嫉妒的目光。
  可以这么说,今天的阅兵结束后,杨峰和他麾下的江宁军知名度正在以吹气球般的速度飞涨,京城的老百姓奔走相告着,可以说杨峰在京城的百姓人家心中的知名度在迅速扩大,但与此同时,京城里的权贵或是文武百官们也记住了杨峰的大名,不少原本只是听说过他名字的东林党人更是牢牢记住了杨峰这个人并将他视为大敌。
  阅兵式刚结束,回到校场还没来得及换衣服的杨峰就接到了宫里的太监带来了朱由校的旨意,宣他第二天上朝。
  对于杨峰来说上朝是个新鲜事,但也仅仅是新鲜事而已,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那几个女人对于这种事却比他还心急。在知道第二天杨峰要上朝之后,他们吃过了晚饭后就开始准备起来。官袍、玉带、官帽、官靴、玉佩等等一应东西全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最令杨峰感到痛苦的是,他正睡得正香的时候就海兰珠给叫醒了。他睁眼一看,差点没气晕,现在的时间才是寅时过半,也就是凌晨四点钟。
  只是还没等杨峰发脾气,他就被海兰珠,郑妥娘以及哲哲、大玉儿四女给拽了起来,逼着他洗漱吃点东西后便让宋烨等家丁“押着”他上朝了。
  骑在马上的杨峰看着依然黑漆漆的天空,只觉得生活变得了无情趣,这样的日子哪里是人干的,就算给个皇帝也不干啊。
  看着没精打采摇摇晃晃的杨峰,紧跟在他后面的宋烨不得不低声吩咐旁边的几名家丁将他护在中间以防止他们的老板从马上掉下来,否则若是传出来刚从辽东得胜归来并在昨天的阅兵式里大出风头的杨总兵竟然在上朝途中从马上掉下来摔伤,这样的笑话可就闹大了。


第三百一十章 上朝
  明代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以及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举行,其性质是百官向皇帝朝贺。这种性质的早朝一般没有什么正事,充其量只是文武百官向自家的老板贺喜问好,说一通吉祥话后就各自下班回家了。
  朔望朝则是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性质如同大朝,大家一起来打个招呼,闲聊几句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最后一种就是常朝了,这才是后来大家经常说的早朝,也是皇帝和朝臣们见面和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
  上朝,这句话说起来好听,但其实却是一件苦差事。要上朝的官员们每天一般寅时(凌晨三点或是四点)就要起床,洗漱完毕后就要往皇宫赶,五点钟之前要赶到午门排队,由于上朝的人特别多,也非常拥挤,所以经常发生推搡事件。
  大家别以为当官的素质就有多高,每天上朝的官员少则七八百人,多则一千多人,所以每次上朝的时候光是排队就要花很大的力气,推人、踩鞋子相互碰撞的事情时常发生,遇到脾气不好的官员骂人那是常事。后来皇帝看到这种事太有失体统了,又设立了专门的纠察司来处理这种情况,但凡有推人、骂人甚至打架的就要把他们揪出来加以处罚。所以许多官员都说每次上朝都像是跟人打了一场群架一样累人。
  或许有人说了,既然上朝这么累人,那干嘛当官的都盼着能当上京官每天都能上朝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是面子在作祟罢了。这就跟后世的人一样,每当有人问起你是在哪个单位上班啊,被问的人微微一笑,故作淡定而又矜持的摆摆手,“没什么,在国务院上班呢。”
  一句话既出,立刻收获了周围无数人的崇敬、敬仰和羡慕的目光。这应该就是那么多官员明知上朝辛苦,但依然前仆后继的加入到这个群体的原因了。
  我们的杨峰杨大官人就是在这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懵懵懂懂的加入到了这个群体。
  凌晨五点的时候,哈欠连天的杨峰终于在宋烨等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午门,当杨峰来到午门的时候低头一看,整个午门口几乎全都是人,一眼望去几乎全是人头。这也难怪,光是上朝的人就有一千出头,再加上仆人、轿夫和下人,此刻在午门外等候的人少说也得有四五千人,说句不客气的话菜市场都没这么热闹。
  当杨峰来到午门外下了马后首先面对的就是无数密密麻麻的轿子、和送自家老爷来参加早朝的仆役下人,看着这汹涌的人群立刻傻了眼,这特么的让他怎么过去排队啊。
  就在杨峰目瞪口呆的时候,估计是早就得到了几位夫人叮嘱的宋烨等几名家丁低声对杨峰说道:“大人,请跟在小人后面,小人几个立刻为大人“冲”开一条路,千万别跟丢了。”
  说完,宋烨等四人留下一个人看守战马,剩下的三人摆出了打仗时的锥形冲锋队形,朝着人潮冲了过去,所过之处可谓是人仰马翻,掀起了一片叫骂声。看到宋烨等人的举动后杨峰先是被吓了一跳,很快就反映过来,立刻便紧跟在宋烨等人后面冲了过去。
  讲道理,那些护送自家老爷们来上朝的下人仆役也不是什么善茬,若是说他们武艺高强可能是夸张了点,但说他们体格健壮却是绝对不夸张,可在宋烨这几名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人来说这些人却是不够瞧了,经过一番“冲锋”,饶是杨峰这个有着一身非人蛮力的家伙也累得额头冒汗,最后总算是冲到了午门口。
  长吐了口气的杨峰停下脚步后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自己的周围已经出现了一群穿着大红色官袍的官员,这些人正面色古怪的看着自己,那种目光不禁让杨峰记起了自己曾经去动物园参观的场景。虽然杨峰也是在千军万马中厮杀过的主,可面对众人怪异的目光,他还是感到自己就象是一只正在笼子里被观赏的猴子,让他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为了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杨峰讪讪的笑了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站在自己跟前的一名六十多岁穿着绯袍的官员没话找话道:“那啥……今天的天气有点冷,所以就跟着下人们一路跑了过来所以出了点汗,这位大人您年纪也不小了,每天跟着这么多人一起挤着来上朝实在是辛苦了,着实是吾辈楷模,不知能够请教大人高姓大名?”
  这位老头展颜一笑,捋了捋颌下的胡须说了句:“好说……有劳杨大人询问,老夫顾秉谦……”
  “嗯……顾……顾秉谦……”
  一声惊呼顿时响了起来……
  “啪……啪……啪……”
  “众官员上朝……”
  就在这时,随着“五凤”楼上的三声鼓声响起,紧闭的午门大开了,还没来得及吃惊的杨峰顿时被人流挤了进去……
  今天注定不是个平静的日子,当杨峰被推搡着进了午门后,他又出了状况。当杨峰将自己的牙牌交给守门的兵丁检查过后,懵懵懂懂的跟在一队官员的后面进了午门。
  乍一进入午门,杨峰就看到前面有三道门,中间的那道们特别宽大,不过那条却是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旁边的两道门则是站着当值的大汉将军和校尉等仪仗人员。
  杨峰有些迷糊的跟在了顾秉谦的身后走了几步后便察觉到周围的人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不对劲,他这才发现原来在中间三道门之外还有两条不起眼的小门,进入午门后官员们开始自动从两边最靠边的两道小门走进去。
  原来旁边那两道门还有个别称,分别称之为左掖门和右掖门,分别是文武官员上朝时走的通道。当杨峰跟着前面的官员快进门时,他发现自己跟着的顾秉谦这一边的人身上官袍的补子上绣着的要么是仙鹤、锦鸡、孔雀等飞禽,再看看自己官服上清清楚楚的绣着一只狮子,他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