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由于这个时代的电力是个大问题。所以杨峰也跟他们事先说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只能是两个时辰,每个月宫中便会将耗尽电力的蓄电池送到京城的大明皇家商行里更换蓄电池,杨峰相信有了这些肥皂剧打发时间后朱由校的后宫一定会安生许多,也避免了许多的麻烦。
只是杨峰没想到的是朱由校的后宫有没有安宁还不晓得,但他院子里的葡萄架却有些不稳了,刚回到院子里他就被自家四个女人给围住了。
海兰珠率先发难:“相公,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有这种好东西你从来不给我们姐妹看?”
“对……我们姐妹千里迢迢的跟着你来到中原,你竟然连这种好东西也藏着掖着,你对得起我们姐妹吗?你别忘了姑姑还有身孕呢,有了这个东西打发时间她的心情也会好很多啊!”这句话是大玉儿说的。
哲哲和郑妥娘没有说话,只是她们看向杨峰那幽怨的眼神却能让杨峰一个头两个大。
郑妥娘还好点,毕竟这段时间她经常接触无人机,对于显示器这个东西看惯了,如今乍一换成大屏幕的液晶天使也不显得那么突兀,而哲哲自从有了身孕后脾气也有些变了,最近越来越喜欢黏着杨峰了,今天也一样,那幽怨的小眼神看得杨峰大呼受不了。
无奈之下的杨峰最后只能举手投降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想要什么,这东西我待会就让人给你们送一台过去,但是你们要记住了,每天看这东西的时间绝不能超过两个时辰,尤其是哲哲,看太多了对你肚子里的小孩不好,都听明白吗?”
杨峰的话音刚落,收获的则是一顿欢呼和香吻……
在杨峰看来这件事只是一件小插曲,做完这件事后他吩咐在这里看守的家丁们好好保护好几位夫人后很快便赶赴宣武门的校场训练部队去了,但他不明白的是时间还不到晚上,杨峰被朱由校赐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许多有心人的耳中。
对于这件事有人咬牙切齿,也有人冷眼旁观,但更多的人则是震惊,事情到了现在要是谁还不知道朱由校对杨峰的器重和宠信那简直就是白痴了。
而高攀龙等人弹劾杨峰的折子并没有因为朱由校对杨峰的赐宴而有所减少,恰恰相反对杨峰的弹劾反而更多了,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联合了数百名御史、言官等官员几乎是以蜂拥的速度将弹劾杨峰的奏折递上去,而对于这一切作为阉党的头号人物魏忠贤对此只是冷眼旁观,他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每天做的只是将一筐又一筐弹劾杨峰的奏折送道朱由校的案头。
对于这些弹劾,朱由校的应对措施只有一个,那就是留中不发。对于这些奏折他连看都不看,就直接让太监将它们抬到库房里放置,期间他只是派了心腹太监对杨峰说了一句话,“安心练兵,一切有朕!”
天启六年四月初一晴
肆虐了一个冬季的冷风今天突然停了下来,大街上的积雪这几天也融化得七七八八,原本肮脏的街道被官府临时派人清扫了两天,也显得整洁了许多。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又或是大前门。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明朝的时候,正阳门的大街也是北京最大的街道之一,三十多米款两里多长的场所让它成为阅兵的最佳场所。
今天天还没亮,正阳门前的大街两旁就挤满了连夜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对于这年头的百姓来说,皇帝校阅大军那是非常新鲜的事,更何况接受检阅的还是刚从辽东大胜归来的江宁军,要知道这些日子江宁军的大名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就更别提京城的百姓了。
有好事者统计了一下,今天来正阳门外看热闹的百姓不下二十万。当然了,这些人数若是相对于后世的北京城来说似乎显得不太多,但考虑到这这是明朝的话那就不一样了,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北京的人口不过一百多万,光光是这条街附近就聚集了整个北京城五分之一的人口,想想就够吓人的。
上午巳时时分,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通天冠服的朱由校和一身凤冠霞帔的皇后张嫣二人一身盛装率登上了城门楼,魏忠贤和几名太监则是在不远处站立,在他的身后还紧跟着顾秉谦、黄立即等几名内阁阁老,再后面就是六部尚书和被北京的一众勋贵和数百名文武百官。可以这么说,如果今天有人把城门楼的人一锅端掉的话,估摸着整个大明就要瘫痪了。
当朱由校和张嫣现身的时候,城门口外数十万百姓全都沸腾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能一睹皇上和皇后的天颜那是可以吹嘘一辈子的事情,不用人带头,二十多万百姓全都齐齐跪拜了下去,口中称颂道:“草民等拜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看到如此浩大的场面,朱由校心中一阵澎湃,他把手虚抬朗声道:“诸位爱卿,各位父老乡亲们……平身!”
朱由校的声音被站在周围的四名大嗓门的太监同时传了出去,过了好一会整个正阳门大街上的百姓们这才重新站了起来,负责维持的京营的兵丁们又花了好大的功夫这才重新将秩序维持好。
跟在朱由校身后的文武百官们目睹到这一幕后不少人神情都变得有些古怪起来,也有不少人将目光看向了站在距离朱由校不远处一个专供勋贵和大臣的家眷们呆的区域。
在那里站着四名衣着华贵容貌秀丽异常的女子,尤其是其中一名穿着白色长裙的女子更是一股清丽难言的气质扑面而来,令人一见难忘,一些有心人打听之后才明白这四名女子竟然是杨峰的家眷,其中站在最前面的那名女子就是那名科尔沁部落首领之女,也就是害得杨峰被弹劾的“罪魁祸首”。
其实海兰珠一行人的美丽岂止是吸引了男人的目光,就连那些家眷区中的女子也有不少人在偷偷打量着她们。海兰珠那犹如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就不用说了,大玉儿的精灵古怪和骄傲,哲哲的温柔沉稳,郑妥娘那股掩饰不住的书卷气息也让人心生难忘。
海兰珠几人自然感受到了周围众人或是偷偷打量或是的目光,换做一般的女眷或是大家闺秀的小姐早就羞得低下头或是躲到人群后面去了。但海兰珠几女却依旧旁若无人的目视前方。
她们当中海兰珠是天性使然,对于旁人的目光它只当是空气,哲哲和大玉儿在跟杨峰之前怎么说也是当过福晋的,加之草原儿女天生就比较开朗,自然不会惧怕区区目光。郑妥娘就更不用说了,在嫁给杨峰之前她可是在秦淮河上讨生活的,今天这些偷偷摸摸的目光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儿科罢了。
就在众人偷偷打量着四女甚至有人在窃窃私语时,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很快一名骑着战马的杨峰出现在众人面前,今天的杨峰并不像往常那样那样身着铁甲。他只是传了一阵笔挺的绿色军装,脚上蹬着一双擦得噌亮的马靴,头上带着一顶所有人从未见过的大檐帽,腰间还悬挂着一把马刀。
按理说这样的服装会让那些看惯了身着铁甲的人觉得不伦不类,但这样一身服装穿在杨峰身上愣是让许多人觉得异常的英武,不少在家眷区的女眷们看到杨峰的这幕模样后俏脸都变得绯红起来,一些胆子大的女眷更是低声谈论着什么,不时捂嘴发出哧哧的笑声。
杨峰策马来到来到正阳门城门楼下停了下来,他一跃下马大声对着城墙上穿着一身龙袍的朱由校敬了个大多数人从未见过的军礼大声道:“启禀大明皇帝陛下,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阅兵总指挥,南京总兵江宁卫指挥使杨峰!”
受过提点的朱由校在城门楼神情肃穆的点点头,只是简洁的说了句:“开始!”
“是!”
杨峰重新上马,面向北方大声喝道:“陛下有令,阅兵开始,标兵就位!”
随着杨峰的声音,六十名标兵开始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些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军士手中握着上了刺刀的“棕贝斯”燧发枪首先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们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军士,所有人的身高几乎都一样,持枪的姿势也基本相同。
尤其是这些标兵并没有披甲,而是穿上了杨峰从现代弄来的97式礼服,脚上穿着擦得油光蹭凉的马靴,腰间系着武装带,头上带着大檐帽,他们一亮相便招来了无数的目光。
相比后世现代的冲锋枪,这些近代的燧发枪无论是枪身还是刺刀都更长,上了刺刀后刺刀的位置已经达到了人的下巴,这样看起来让人觉得这些标兵更加的威武更加的修长和挺拔。
这些标兵们手持火铳从远处走了过来,他们的走得有些缓慢,但脚步却异常坚定。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格外的新颖。
标兵们是迈着正步进入训练场的。正步,几乎在场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来自三百多年后的标准动作引起了百姓们极大的兴趣。过了好一会第一名军士来到有白点的地方后停步,立正,转身,竖枪。尽管是非常简单的动作,换了任何的正常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他们的动作,充满了阳刚之气,硬朗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