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拈酸吃醋
“文长啊文长!”
隆庆帝哭笑不得的骂道:“回头高师傅找你麻烦,朕可是不帮你说清的。”
“他高新郑找随园麻烦也不是一两天了。”徐渭添上冰沙递给隆庆帝,牢骚道:“就前几天,兵部员外郎吴君泽莫名其妙的被高阁老骂了一顿……还真把兵部、吏部当成自个儿家了!”
隆庆帝虽然心思不够敏捷,处事不够果决,但也不傻,也看得出来高拱为什么至今还占着礼部尚书不肯挪位……其实隆庆帝也暗示两次,但高拱就当没听懂。
高拱也是有理由的,如若礼部尚书出缺,最可能得手的是和随园亲近的高仪,以及投入徐阶门下的李春芳。
隆庆帝计划在一到两年内让陈以勤、胡正蒙、殷士儋等资历老的旧臣陆续在礼部过一道后入阁,接下来才轮到张居正、张四维、林燫、诸大绶等人。
但高拱霸占礼部尚书,导致那些潜邸旧臣无法转入六部,都是走典型储相路的翰林官,谁不想由礼部入阁,从其他尚书位上入阁,天然就弱了一筹。
但隆庆帝有一个疑惑始终解不开,他将陈洪打发去取《清明上河图》,用隐晦的口吻向徐渭询问。
隆庆帝早在裕王府的时候,就刻意的没有缓和高拱和钱渊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登基之后,甚至定下了以随园制衡高拱的长期谋划。
从目前来看,随园中除了科道言官之外,在朝中分量相当不轻,虽然孙升致仕,但靠拢随园的侍郎级别的官员有黄懋官、潘晟、陆树声、高仪,其中三人都走的是储相路线,东南通商事虽频遭侵夺职权,但依旧凭借陆一鹏、孙丕扬掌控厦门、泉州两处口岸。
更关键的是随园一党的凝聚力极强,既有如吴百朋、谭纶这样的大员,有多位侍郎级别的高官,更有大批年纪尚轻,但已经脱颖而出的俊杰,陈有年、吴兑、孙铤、孙鑨、诸大绶早就名扬京师,但这一年来,周诗、杨铨等人也陆续扬名。
隆庆帝的疑惑在于,随园虽然实力不弱,但核心人物大都年轻,短时间内对高拱难以产生威胁,即使是有可能入阁的高仪、潘晟距离高拱也还有遥不可及的差距,为什么高拱对钱渊抱有这么大的敌意?
甚至高拱对攀附随园上位礼部侍郎的高仪都没太大的敌意,反而是和钱渊处处针锋相对?
更别说,早在几年之前,钱渊和高拱第一次起隙,前者在隆庆帝面前自陈不回翰林……所以隆庆帝登基之后只将钱渊放在詹事府,并没有兼职翰林院。
不回翰林,几乎没有入阁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高师傅为什么还要针对钱渊呢?
面对这个疑问,徐渭咂咂嘴,“陛下适才赞臣和展才是知己……”
“说!”隆庆帝无语了,嘴巴太臭应该赞?
徐渭支支吾吾的低声说了句话。
“嗯?”
“……”
“说清楚!”
“呃,臣是说……高阁老那模样倒是有点像拈酸吃醋。”
隆庆帝愣了下后毫不犹豫的操起桌上的玉如意砸过去,“徐文长,你好大的胆子!”
徐渭好悬的接住了玉如意,躬身弯腰,求饶话连番而出,偷眼去看隆庆帝脸上的表情……没太大的怒意,倒是有点脸红。
咳咳,也就高拱那长相……如果是个长得俊的,徐渭难免要想歪了。
徐渭在那边胡思乱想,隆庆帝却陷入沉思,继而恍然大悟。
当年在裕王府,高师傅几乎任何事都要管,每日陪伴自己,即使是离开裕王府就任太常寺卿后,也每日登门,如若商量要事,也是一言而决。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钱渊横空出世。
隆庆帝想起第一次见到钱渊,那句“气运护身,逢凶化吉”出口后,突然传来景王之子夭折的消息,再加上钱渊是父皇遣派出入裕王府,从那之后,自己就对钱渊非常重视。
噢噢,可能还要加上他许诺组建皇家船队,以及随园小厨房的美食佳肴、为裕王府开源的应星糖铺。
不过很快,自己在府内说起钱渊,提到随园,殷士儋、陈以勤、胡正蒙都笑着附和,只有高师傅会冷言冷语……
隆庆帝侧头看了眼徐渭,什么拈酸吃醋那是扯淡……呃,不过,倒的确有几分像。
不然也无法解释高师傅为什么那么针对展才。
虽然贵为帝王,但隆庆帝资质实在一般,又因为常年不见嘉靖帝,甚至年长也没被立为太子,在潜邸时期什么都听从高拱……这直接导致了隆庆帝在操控朝政、琢磨人心方面相当的稚嫩,虽然他努力去做,但能起到效果主要是因为帝王的身份,而不是因为他的手腕。
拈酸吃醋这个词……徐渭其实已经说得够明白了,但隆庆帝没有想到高拱为什么要拈酸吃醋。
关键在于高拱不希望看见潜邸旧臣中,有其他人同样拥有对隆庆帝有极强影响力的人。
徐渭没想到这位皇帝完全没想到点子上,自顾自舀了碗绿豆汤,又说:“陛下,还有一件事,嘉靖三十六年,展才招抚汪直,设市通商,朝中言官群起而攻之……”
“朕记得这件事。”隆庆帝点头笑道:“展才这个鬼机灵,三百根巨木……要不是陆续送来的巨木,三大殿至今难成,说起来这还是汪直进献的。”
徐渭一边喝绿豆汤一边说:“就是那次,高阁老以为展才必败,想让随园改个名字……”
隆庆帝一愣,登时心生不悦,难怪钱渊回京后就和高师傅闹成那样,原来根子在这儿!
让随园改个名字,说白了就是高拱看钱渊要倒霉了,想将随园的人才一网打尽,让他们改换门庭……而随园是钱渊根基所在。
隆庆帝不悦主要在于,明明是高师傅先不讲究,反而处处针对钱渊……真是委屈展才了。
要让徐渭知道隆庆帝在想什么,一定会将嘴里含着的这口绿豆汤喷得隆庆帝满脸都是……这也想的太歪了。
第1062章 是时候了
“陛下,展才离京南下,尚不知成败,高阁老可是对随园处处看不顺眼,除了吴君泽之外,吏部郎中杨朝阳、刑部员外郎周诗、户部郎中陈有年先后被高阁老拎出来单独训斥。”
“要不是臣和孙文中劝着,冼博茂都要上书弹劾高阁老越权了,兵部、吏部、礼部都给他了,还要将手伸到户部、刑部去!”
“陛下,您真不管啊?”
“陛下,要不给高阁老找点事做,不然天天盯着随园,这谁受得了啊!”
自从六月二日,徐渭轻描淡写用一句话让高拱放弃召回钱渊的念头后,高拱就盯住了随园。
不过,随园一党……凶名赫赫啊。
这凶名是一次次打出来的,也是钱渊当年一次次挖坑挖出来,再加上随园前些年背后站着裕王府,纵有高拱撑腰,那些马前卒也没胆子和随园放对,逼的高拱亲自上阵以大欺小。
“朕才不管这些!”隆庆帝笑骂了几句,让侍从摆开棋盘对弈了两盘才放徐渭离开。
“皇爷,可要略略躺会儿?”陈洪近前低声问。
隆庆帝揉着眉心,半响后才缓声道:“召吏部尚书杨博觐见。”
看着陈洪疾步出殿,隆庆帝暗想,的确要给高师傅找点事做,盯着随园倒是无所谓,就怕他盯着东南,盯着钱渊……徐渭并不知道,钱渊在给隆庆帝的密信中提及,应很有把握使大战不起。
若大战不起,钱渊是有能力迅速恢复通商的,恢复了通商,税银就能入京……更别说,隆庆帝还指望钱渊重建皇家船队呢,内承运库也不充裕啊。
徐渭“无意”的话提醒了隆庆帝,已经六月份了,也是时候开始京察了。
虽然京察是吏部天官主持,但这一任的吏部尚书杨博是高拱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高拱也没精力干其他的事了。
当日放衙前,次日京察的消息已经传遍朝中,满朝官员肃然,但随后吏部放出了风声,京察八法,罢“贪、酷”两法,但“浮躁、才弱”两者或降职或革职,再或勒令致仕。
这个消息传出后,京中大哗。
按例,京察中被评定为“不谨、罢软”才会革职,“年老、有疾”才被勒令致仕,而“浮躁、才弱”只是降职而已。
随园中,孙鑨笑着点评道:“高新郑其人,虽跋扈自傲,但确有手段。”
将京察八法改为六法,去掉了“贪、酷”,显示高拱的执政特点,贪财不要紧,行事酷烈也不要紧,只要能做事就合格。
对“浮躁、才弱”加大惩罚力度,显示了高拱对不干事,干不了事的那些混日子官员的不满和排斥。
定为可能只是降职,也可能是革职或被勒令致仕这一条,充分展现了高拱的手段,这几乎是将绳套准确的套进那些官员的脖颈中……满京城有几个官员找不出点漏洞?
浮躁不浮躁,才高才低,还不是吏部……或者说是他高拱说了算?!
而在京察中被革职、勒令致仕的官员是一律不得起复的,但两京官员熬了多少年才熬走了嘉靖帝,好日子即将来了,这时候在京察中被赶走……那前面那些年的苦真是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