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钱渊需要的是时间,因为他知道,高拱、徐阶的政争已经拉开了序幕,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但还没有开始京察。
  怀柔,不意味着联盟,也不意味着钱渊会对朝中政争熟视无睹,如果非要从高拱、徐阶中选一个的话,钱渊一定会选高拱。
  如果董传策送入京中的信能起到作用,那么钱渊将在短期内无后顾之忧,更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刺出最关键的一剑。
  钱渊摩挲着手中长剑,心里暗想,也不知道到时候徐阶能不能认得出这柄剑……
  深深吸了口气,钱渊将这些都抛之脑后,现在首先要确定,会不会打起来……至少今天接到护卫来报,昨日诸军的将领抵达镇海,除了戚继美之外的官军正在向镇海进发,暂时还没打起来。
  卢斌举着粗壮的蜡烛步入帐篷,身后跟着的是前浙江副总兵卢镗。
  “龙泉公……”
  “卢世叔这是做甚!”钱渊赶上两步挽起卢镗,“为其父而离,乃是孝行,若不是东南大变在即,钱某也不会逼着他上梁山。”
  “这是龙泉公给小儿的机会。”卢镗瞪了眼儿子,“背信弃义,乡梓地也多有乡人鄙夷。”
  钱渊叹了口气,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谭七指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但可以确定是台州府太平县。
  在原本的布局中,杨文、张三驻守宁波府,戚继美驻守绍兴府,台州府有卢斌、侯继高,葛浩率水师南下之后,张元勋调入温州,侯继高南下驻守太平、黄岩之间。
  但卢斌投入徐阶门下转任吴淞总兵后,侯继高为护卫通商调驻宁海周边,使得黄岩、太平两县缺少护卫。
  “梁生,地图!”
  片刻间,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在地上,钱渊手持长剑点在地图上,“舟山虽是一岛,但占地颇大,虽未设县,但聚众数万,半数都与靖海伯旧部有关。”
  卢镗常年在东南沿海征战,当年攻陷沥港对舟山也颇为熟悉,指着舟山岛的西侧说:“此为岑港,山岭逶迤,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又有水源,若靖海伯龟缩坚守,官军攻之不易……”
  钱渊嘴咧了咧,难道这一世还要打个岑港之战?
  历史上的岑港之战,胡宗宪、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拼了老命,嘉靖三十六年正月结束就开打,一直打到嘉靖三十七年春节前才收兵……战损比一比三,而且还有相当部分的倭寇逃走。
  仔细问了问卢镗岑港的地形,钱渊历经多年战阵,也勉强算个内行人了,一听就大摇其头,没法儿打,光是类似一线天的地方就七八个。
  更别说这一世的汪直在舟山经营了好几年,人手、储备各个方面都强的太多。
  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钱渊的视线落在了镇海县,招手问道:“董一奎那厮驻扎金鸡山,麾下嫡系多少人马?”
  郭远躬身道:“董家已经决定迁居东南,连同家仆、亲兵约莫千五,再加上卫所兵,总兵力约莫四千上下,不过浙西参将汤克宽,游击鲁鹏、岳浦河……”
  钱渊点点头,手中长剑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杨文、张三、侯继高……两浙水师……王子民、董一奎居然越界调吴淞水师南下。”
  钱渊没想到突然改变计划来陶宅镇还有这样的收获,王本固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卢斌的身上,这是意外的收获。
  “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卢镗插嘴道。
  卢斌默默点头,他久驻台州,知道两浙水师的主帅葛浩虽是谭纶旧部,但和钱渊来往密切,甚至水师船只都是钱渊打造的,两浙水师南下剿倭,后来钱渊还为葛浩弄了个参将。
  王本固、董一奎派人来,无非就是看中了吴淞水师,希望能借此攻舟山,这也证明了他们难以调动两浙水师。
  “不好说,王子民此人……另外,从处州到镇海……”钱渊的长剑缓缓移动,“今日启程,理应后天才能抵达。”
  “差不多,戚继美麾下兵丁脚力颇健,一日之内赶至金华府,第二日沿曹娥江顺流而下,转入姚江,过慈溪,入甬江,三日内能抵达镇海,但船只未必够用。”卢斌低声道:“欲先声夺人,还是两军汇合更有把握。”
  钱渊犹豫了下,摇头道:“不考虑继美那边了,如若浙江巡抚侯汝谅去了镇海,葛浩是顶不住的。”
  这种事不能靠猜,万一猜错了……后果太严重。
  “准备的怎么样了?”钱渊偏头问了句,随后又说:“即刻启程,今夜驻扎金山卫,明日出海南下。”
  “调多少兵丁?”
  “除了亲兵队之外,选千五南下,首选参加过长水镇、桐乡县两场大捷的老兵,次选随你在台州杀倭的兵丁,除狼牙筅、长枪、短矛、长刀外,再携鸟铳、虎蹲炮。”
  卢斌躬身应是,大步出帐。
  三刻钟后,钱渊翻身上马,身后百余护卫跟随,一路向南而去。
  请假
  快结尾了,有点收不住,要想想情节安排,请假一天


第1017章 不能打
  就在钱渊心里火急火燎,但不得不以镇静的神态率军南去金山卫的时候,舟山上的钱锐已经有点撑不住了。
  舟山,虽为岛屿,但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烟,但直到北宋年间才建县治,名为昌国县,元朝升州,后来朱元璋……这位爷的三大仇敌,蒙古、大海、百官。
  所以,昌国县先是由州降为县,然后由县降为乡,昌国卫所也从舟山迁移到象山岛,从那之后,舟山陷入长期的沉寂。
  一直到正德年间,大量海商在舟山聚集设海市,舟山才渐渐昌盛,虽有东南倭乱,但从嘉靖三十六年汪直来降之后,舟山光是人口就将近十万,一个乡比内陆大部分的县都要繁华。
  但在六月一日汪直逃窜回舟山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处处见持刀拿枪的青壮,时时可闻人言沥港旧事……皆言或朝廷背信弃义,或朝廷再度厉行海禁。
  乱糟糟的消息带来的是乱糟糟的场面,人心浮动之下,大量海商头目或者说原本汪直麾下的倭寇头目都在口口声声要开战……大家都是内行人,闹了这么一出,还有可能正式开海禁吗?
  更何况金鸡山脚可不是只有一个招宝村,附近六七个村庄住着大量海商家眷,能逃出来的万中无一。
  再加上三日之内,送来的都是坏消息,浙江巡抚王本固、浙江总兵官董一奎招诸军前来,大战一触即发。
  站在半山腰处,钱锐怔怔的看着下面的集市,再无人来人往的盛况,偶尔几个过路人都手持兵械,警惕万分。
  “方先生。”
  山脚传来高声招呼,钱锐转头看去,是徐碧溪。
  “方先生,义父找你。”徐碧溪喘着粗气,“适才探子回报……”
  没听到徐碧溪继续说下去,钱锐也没追问,自三日前逃窜至舟山后,他就再也没见过汪直。
  钱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有官兵搜捕汪直,但他看的清清楚楚,钱家护卫在城门口力阻追兵。
  看钱锐举步下山,徐碧溪跟在身后,目光闪烁不定,三日前决定暂时留在舟山上,汪直就嘱咐他派人手盯着这位方先生……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他往外递送什么消息。
  三刻钟后,钱锐站在大堂的角落处,听着前面十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汪直虽然是海商头目,但这些年过去了,也冒出了几个后起之秀。
  “喏喏喏,那是老船主身边的方先生吧?”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指着钱锐,“谭七指是徐海旧部,是他带进来的对吧?!”
  坐在上首的汪直招手,“谭七指复叛,攻太平县,详情尚不知晓……”
  钱锐拱手道:“方某虽与谭七指早年相交,但这三四年来并无来往,还请老船主详查。”
  “查个屁啊,官军马上就要打上岛了!”毛海峰斜眼瞪着络腮胡,“现在问题就是,打不打!”
  “不打……难道伸长脖子让官兵砍啊!”
  “但是一打,事情就闹大了……”
  “谭七指攻台州府,早就闹大了,不然那天怎么会有官兵搜捕老船主?”
  “要不跑了吧?”
  “跑个屁,岛上这么多人,能远航的大船也就十几艘,能装几个?”
  “总不会是五峰船主带着嫡系先跑吧?”
  “其他的不说,老子两个儿子还在金鸡山那边,女儿嫁在镇海县城……”
  脾气暴躁的毛海峰拍着桌子大骂,“义父独子还在京中呢!”
  四年多了,这些海商其实已经和镇海县、宁波府、浙江扯不开了,不说别人,汪直的侄女就嫁进镇海赵家,毛海峰的堂弟娶的是一位钱家护卫的妹妹。
  这三日一直没消息来源的钱锐微闭双眼,耳朵耸起,细听各方讨论。
  如今的汪直陷入两难,打,就意味着真的复叛,意味着开海禁通商化为泡影,意味着汪直这些年的努力化为虚无,这是汪直难以接受的,更别说汪直唯一的儿子还在京中,一旦开打,必死无疑。
  但是如果不打,王本固、董一奎调集各路大军,显然是将汪直作为倭寇围剿,难道要伸长脖子等着砍吗?
  一旦反抗,汪直用屁股都能猜得到,官府肯定斥自己叛变……不然,为什么不伸长脖子让他们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