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宝蓝色,挺适合的嘛。”钱渊将绸缎和茶包递给一旁的丫鬟,“今年的明前龙井,很是花了点心思才弄到的。”
  “自己留着喝或者待客嘛,何必拿过来。”
  “嗨,侄儿还是喝惯了松萝茶。”
  “好好好,等下再带一些回去。”陆氏圆脸上满是笑意,迫不及待的说:“原以为你只是被困在嘉定,这几日听说昆山大儒震川公在文章里对你大为赞赏,但直到昨天才听芷儿提起详情……”
  钱芷是陆氏唯一的女儿,前年嫁给了孙承恩的侄儿,所以对内情知晓的比较多,昨日回娘家兴致勃勃的和母亲陆氏聊起。
  陆氏啧啧赞道:“难怪啊,你带来的那些护院,持枪佩刀,个个凶神恶煞,简直就像是从梁山上下来的。”
  这什么比喻啊,钱渊也是无语,“如今东南沿海一带,倭寇四起,家里多些护院是好事。”
  “不过听说你亲自出城,渊哥儿,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陆氏收起笑脸,“这一辈就你一个男丁,如果出了事,你让长辈怎么办?”
  “是侄儿莽撞了。”钱渊叹了口气,“但也是被迫无奈。”
  “是莽撞了。”陆氏端起茶盏抿了口茶,“不过能得震川公一赞,也算有些收获,据说这几日家里访客不少?”
  钱渊耐着性子陪叔母聊了一阵才说起正事,没想到陆氏对此的态度大出其预料之外。
  “为什么要迁居杭州?”陆氏轻描淡写的说:“是为了倭寇侵袭川沙吗?”
  看侄儿点头,陆氏笑道:“大明开国之初就有了倭寇,当年金山卫就为此而设,这百多年来倭寇就没断绝过,渊哥儿你也太谨慎了。”
  钱渊按捺住心里的烦躁,详加解释道:“但这次和之前的倭乱是不同的……”
  “都是宁波、绍兴的海商闹腾出来的,我懂。”陆氏摇摇手中的团扇,“这和松江有什么关系?”
  钱渊的脸色有点难看,虽然没说话,但反对之意溢于言表。
  和谭氏不同的是,陆氏对如今大变的侄儿多了些了解,起身亲自将果盘放到钱渊身边的案子上,轻声问:“就算倭乱闹得很大,华亭必然无恙。”
  钱渊眯着眼问:“为什么?”
  “徐华亭如果连乡梓之地都保不住,哪里还有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钱渊也是醉了,人家徐阶是属王八的,而且还是只没下限的王八,什么事做不出来?
  犹豫片刻后,钱渊低声将自己和浙江巡抚王忬的那番谈话复述了一遍,又说:“之后几个月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若不是俞大猷、卢镗尽皆北上,松江府已是处处烽火。”
  捏了颗葡萄在手上,把玩片刻却没放进嘴里,钱渊在厅里来回踱步,“俞大猷是浙江副总兵,卢镗是浙西参将,不可能长期驻守在松江府或嘉兴府,一旦他们离去,松江府……”
  回头深深看了眼陆氏,钱渊加重语气道:“要知道应天巡抚并不兼任提督军务,是没有兵权的,难道到时候只靠金山卫吗?”
  所谓的应天巡抚理论上管辖南直隶十二州府,但实际上主要的权责范围是苏州、松江两府,所以还有个称呼是“苏松巡抚”。
  陆氏紧紧皱眉思索,片刻后,她拿出了一个钱渊无法拒绝的理由。
  “远赴杭州为父兄复仇,后在嘉定出城击贼得大儒赞誉。”陆氏稳稳坐在椅子上,慢慢说:“渊哥儿,如果别人问起你为什么要迁居杭州,你要如何作答?”
  还没等钱渊说话,陆氏迅速继续说:“百余年钱氏在松江华亭落地生根,别说祖宅祖坟了,父兄新丧尚在孝期,你却要不管不顾迁居外地,渊哥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钱渊面无表情的坐回去,这也是母亲谭氏拒绝的最重要的理由,父兄的坟墓还在城外,要定期前去拜祭,谭氏怎么可能忍心离开华亭。
  但和感性的谭氏不同,理性的陆氏拿出的并不是这个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迁居杭州,因为倭寇避祸?”陆氏嘲讽的笑了笑,“震川公赞你智勇双全,兼有气节,到那时候,何来的气节?”
  面对这种三观完全不同的言论,钱渊无言以对。
  在普通现代人看来,除了生死无大事,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古代人,特别是士大夫看来,气节比生死更为重要。
  钱渊如今名声大噪的主要原因是在嘉定城中力助官兵守城。
  整理兵备,出谋划策,紧要关头的正确决策,以及拒绝逃遁而披甲出城击贼,这些为他赢得了所谓的“气节”。
  在钱渊看来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被陆氏视为其生存的根本。
  有一个两榜进士的父亲,有一个两榜进士的夫君,毫无疑问,陆氏的思维模式向着士大夫方向无限靠拢。


第58章 月饼
  钱渊很烦躁。
  母亲的坚持,小妹的不理解还好说,但在被叔母怼的无言以对后,心里的压抑让钱渊非常不爽。
  不过,钱渊并不会将心底的怒气发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更别说是家人了。
  叔母虽然日子过得安稳,但长期独守空闺,说不上一个好字。
  母亲丧夫丧子,小妹丧父丧兄,再加上长期在床上养病的大嫂,实际上钱家这半年来气氛极为压抑。
  不过在钱渊归乡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毫无疑问,这种改变来自于穿越者身上的特质。
  早在几个月前,张居正就对此很是诧异,这个松江秀才出身世家,自小就有才名,按说应有傲气,却和仆役护院言笑无忌,甚至还很没体面的亲自下厨。
  钱渊需要融入这个时代,但也并不想被这个时代完全吞噬,他希望能保持一些从前世带来的东西。
  说的更明白点,刻意的钱渊对家人更加随意,更加亲昵,也更加没规没矩,随口说出的笑话常常让小妹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响起,这半年来一直苦着脸的谭氏也不时忍俊不禁。
  马上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钱渊早早画了图案让人去订制了模具,在谭氏的指点下在厨房里折腾两三天,才弄出了依稀眼熟,但味道和后世基本区别不大的月饼。
  “还挺费劲。”钱渊看着李四将月饼装入盒子,转头问:“还有哪家没送?
  “都送了都送了。”谭氏笑着搬搬手指头,“你叔母家、孙家、陆家,还有几个族老那都送过了。”
  对谭氏来说,儿子亲自下厨,这是最让她震惊又感动的。
  “别送了,别送了,我都不够吃呢。”小妹在一旁蹦蹦跳跳,嘴边还残留着月饼碎屑。
  “小心你的牙!”钱渊习惯的摸摸小妹发髻,“这样吧,李四你送到杨文那边让他们尝尝。”
  钱家宅院只有前后两进,张三在不远处租凭了一处宅院供护院们食宿。
  自从归乡后,一直陪在少爷身边的李四感觉恢复了以前的地位,低低说:“没必要吧?”
  “你还能替我做主了?”钱渊笑骂了句,想想准备亲自送过去,但门外传来熟悉的叫门声。
  “允执兄来了。”钱渊擦擦手看见孙克弘身后的少年,“与成也来了。”
  少年郎大笑着跳进门,冷不丁看见谭氏,赶紧规规矩矩的行礼,但是一句话都没说出口。
  “拜见婶婶。”孙克弘行礼拜过谭氏,忍不住笑着说:“与成,你也太老实了点。”
  “人家这叫识趣。”钱渊在一旁冷笑,“不然你也得矮一辈!”
  那少年郎小脸红通通的,突然开口纠正道:“不对,是矮我两辈。”
  “你倒是记得清楚!”孙克弘撇撇嘴,“下次平泉公再训斥你,别再往我家里跑。”
  少年郎摇头晃脑的说:“孔夫子曰,小杖则受,大杖则跑。”
  钱渊自小性情执拗古怪,少有人缘,只要这个少年郎从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谭氏笑看这一幕,“正好有刚出炉的月饼,都尝尝吧。”
  孙克弘大笑道:“与成刚在我家把那一盒吃得干干净净还没吃够,这才不得已上门呢,据说是渊哥儿亲自下厨?”
  “哪里是我一个人吃的!”少年郎不服气反驳道:“一共八块,你没吃?”
  谭氏脸上露出几丝心疼,按照钱渊的说法……在杭州吃不好穿不好,不得已亲自下厨,这才练出了这一手厨艺。
  这少年郎名为陆树德,字与成,他哥哥就是嘉靖二十年会元陆树声,字与吉,号平泉。
  陆树声是钱渊叔母陆氏的父亲,换句话说,陆树德是陆氏的小叔。
  而陆氏的女儿钱芷嫁给了孙克弘的堂哥,钱渊又是陆氏的侄儿。
  所以从辈分上来说,钱渊和孙克弘都比今年十四岁的陆树德小两辈。
  而和陆氏为妯娌的谭氏也比其小一辈,所以陆树德拜见谭氏只行礼从来不出声。
  钱渊挺佩服陆家那位刚过世一年多的老爷子,他是在五十七岁那年生了陆树德的,真是老当益壮啊!
  事实上,还不仅如此,今年五十五岁陆树声至今无子,五年之后恰逢六十大寿才生下儿子陆彦章。
  一家猛男啊!
  将母亲和小妹送进内院,又将李四踢出去送月饼,钱渊端着剩下的月饼带着两人去了书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