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接着,又带自己准备好的试卷,前往礼部盖章,就是所谓“印卷”。王渊、金罍这种新科举人还好,往届考中的举人,还需把自己的乡试文章一起带去。试卷上填好详细信息,方便礼部安排考房和座位号。
  会试流程跟乡试大同小异,也是黑灯瞎火就要入场,也是考生自己钉油布防雨。
  历史上这种情况,一直到张居正当首辅才得以改变。
  因为天顺年间贡院曾经失火,监察御史是个死脑筋,不敢擅自把贡院的门锁打开,烧死九十多名应考举子,伤者无数。张居正吸取以往的教训,又认为考棚条件太过艰苦,于是就拆除京城贡院的木考栅,全部改成砖墙瓦顶的考屋。
  从此之后,会试考生终于不用再自己钉油布。
  今年的竞争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激烈,考试人数有三千五百多,比三年前那场会试居然还少了三百。
  当然,主要看录取多少。
  这谁都说不准,进士名额经常变动,上届录取了三百五十个进士。
  半夜,三更天。
  春寒料峭,众士子苦等在贡院之外,不少人冷得瑟瑟发抖。也不知是真冷,还是因为太过紧张。
  此时的贡院座位有九千个,提前两天便看了座位图,以防止临考时找不到位置。
  王渊与邹木挨得不远,中间只隔了八十多号。
  这并非巧合。
  两人都是治的《礼记》。
  按照明初的规矩,《易经》、《春秋》、《礼记》、《尚书》和《诗经》,同考官分配比例为1:1:1:2:2。
  其实这个比例,到了正德年间已经很不合理。
  就拿弘治十五年的进士来举例,《春秋》、《礼记》各二十一人,《易经》七十六人,《尚书》七十人,《诗经》一百一十二人。
  看出异常没有?
  《春秋》、《礼记》二经的进士太少了,这并非个别现象,年年如此!
  原因很简单,《春秋》、《礼记》经义太杂,考试的时候容易懵逼。《尚书》虽然公认的学起来最难,但只要学会了,考试其实是非常好考的。而《春秋》又难学又难考,《礼记》学起来容易考起来难。
  长此以往,治这两经的士子越来越少。而治《诗经》的则多到爆炸,因为《诗经》学起来容易,考起来就更容易。
  王渊当初哪知道这些,纯粹是被王阳明和沈复璁带坑里了。
  但谁让王阳明和沈复璁是余姚人,那里许多世家祖祖辈辈都治《礼记》。如果按照地域划分,余姚《礼记》天下第一!
  这次会试一共十七位房官,其中两人负责《礼记》。
  而这两人,一个是王阳明,一个是温仁和,他们共同批改《礼记》卷。
  王渊的试卷,百分之百会被王阳明看到,因为两位房官必须重复阅卷,并且要各自给出批阅评语。
  敲敲打打把油布钉好,王渊小睡一会儿,便在迷糊中被人叫醒。
  拿到题目之后,王渊直接看《礼记》题,因为“科举重首艺”。这句话,在清代被理解成“第一场”,其中包括四书和五经,而在明代特指第一场的五经题。
  只要五经题答得好,四书题稍微差些,也很有可能名列前茅。
  另外,明代科举并不强制要求做八股文,你牛逼可以自己随便写。不过嘛,八股文是历代士子总结出的文体,只要按照这个格式作文,就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简洁的文字把文章写好,而且最方便考官快速批阅。
  明代进士的《春秋》答卷,就偶尔有非八股文出现。
  这是因为《春秋》有时出题太难,并且经义非常复杂,不易概括成一句话来破题。遇到这种情况,治《春秋》的士子就选择不写八股,而是以“论”的方式进行作文——风险很大,遇到不负责的阅卷官,这份答卷直接判为不及格。
  第一道《礼记》题为:“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联系经义前文,可翻译如下:“审查声,可以了解音;审查音,可以了解乐;审查乐,可以了解政治,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完备了。”
  当然不可能是字面意思,这里边另有深意。
  它跟伦理纲常有关,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
  审乐,即观察天下社会之情况,从而找出治政当中的各种问题。某音不对,代指某个方面有问题,比如宫音微弱、商音杂乱,意味着君臣关系不稳,而且隐隐带有兵戈之象。
  盛世之音乐,中正和谐;乱世之音乐,怨怒乖戾;亡国之音乐,困顿哀伤。
  礼和乐有教化之功,只要能使礼得其节、乐得其音,就能让国家社稷正常运转。
  这道题讨论的不是音乐,而是天下之治。
  题眼在《礼记》的另一句:“惟君子为能知乐。”
  只有君子,也即士子、读书人,能够听懂音乐的内涵,能够通过倾听世间之乐,来审查、纠正政治得失。
  想明白这些,那就很好破题了,王渊提笔写道:“君子观乐之深意,而为治之理得矣。”
  为什么说《礼记》难考?
  这道题便能体现一二。
  《礼记大全》里这一段,朱熹是没有批注的。编撰者引用邵雍的批注来阐述伦理纲常,引用方逢辰的批注来阐述五音之别,关于治政的内容则只字不提。士子们需要结合上下文,自行去揣摩理解,非得有个好老师不可。
  而科举的时候,最好还要把邵雍和方逢辰的批注,随便摘下些关键词,用在八股文里做举例论证。这样才能在考生当中脱颖而出,展现自己学问渊博又不脱离考试大纲——《礼记大全》的批注太杂了,而且多得让人头皮发麻,这种批注引用纯粹折腾人。
  所以,治《礼记》的士子越来越少,而《春秋大全》比《礼记大全》还恶心!


第093章 礼经魁预定
  作为本次会试的同考官,王阳明已经住进贡院好几天。
  在他被确定为考官的那一刻,就必须立即前往贡院,不得中途回家,不得中途拜访。而提调官、监试官还要挂锁,只许进、不许出,此为“锁院”,是为了防止考官串通考生作弊。
  直至确定进士榜单之后,王阳明才能离开贡院,他大概要在此处住半个多月。
  这几天,王阳明被烦透了,因为宴会太多。
  主考官、同考官到齐之后,贡院要举行宴会。出题的时候,也要举行宴会。考完第一场,还要举行宴会。
  历史上,严嵩担任正德十二年的会试同考官,在《南省记》中如此叙述:“出帘宴,出题宴,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
  本来出题、阅卷就时间紧迫,考官们居然还喝得醉醺醺。
  王阳明只在出题宴时喝了一场,随即就一直咳嗽(装的)。旧友知他有肺病,也不敢多劝,终于逃过喝酒的苦差事。
  第一场考完之后,誊抄好朱卷就要送来批阅。
  王阳明与温仁和属于《礼记》房考官,批改的全是本经为《礼记》之举人试卷。
  温仁和,字民怀,四川华阳人,此时为翰林院编修。他比王阳明年轻几岁,比王阳明晚一届中进士,官职也没王阳明那么大,所以这一房自然是王阳明为主。
  朱卷呈上,王阳明与温仁和抽签分卷,批阅完毕之后再把取中的卷子交给对方重复阅卷。
  两人给出的评语很有意思,就拿士子毛宪的试卷为例——
  王阳明的评价是:“经义贵平正,此作虽无甚奇特,取其平正而已,录之。”
  温仁和的评价是:“讲两如字,回护掩印,明白简当,读之足以起人仁孝之心。”
  似乎没有文章能入王阳明的法眼,每次都评价为“气颇平顺”、“取其平正”,偶尔还加个“无甚奇特”、“无甚出彩”。他对进士文章的要求也不高,能写得平顺,把道理讲通就可以了。
  而温仁和总是能找出文章亮点,夸耀赞叹一番,跟王阳明的批阅风格正好相反。
  大概在第一场考完的隔日下午,王阳明终于批阅到王渊的卷子。
  只看到第一篇四书文,王阳明就想起自己在贵州的弟子,风格实在太相似了。
  不过他也不敢确定,因为朝廷对会试文章有规定,必须写得朴实简洁,不得用生僻字、不得卖花俏,所以大家写出来的都差不多。
  但王渊的文风论述精密,承转严丝合缝,而且不累赘用词,特色还是非常强烈的,所以王阳明一看就觉得似曾相识。
  “此作旨趣虽无甚奇特,胜在语论卓有根据,气颇平顺,故录之。”这是王阳明对王渊第一篇四书文的评语。
  而温仁和的评语则是:“认理真而措词不拘不泛,论据详而主旨吻合传注,行文周密而次第转承无隙,此题作者当为道学精深之辈也。”
  仅看温仁和的评语,似乎王渊已经成为儒学大师,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只要温仁和看好的卷子,评语全都这样夸赞,他总能找出文章的精妙之处。
  直至王阳明阅到王渊的第三道《礼记》题,脸上突然浮现出古怪笑容。
  他终于能够确定,这就是自己学生的卷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