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京师南郊火光冲天,王二郎打马赶至,大喝一声:兀那贼人,纳命来!他取出五石强弓,七百步外,飞矢而出,一箭将那贼首射死。你问那贼首是谁?正是逆寇军师赵鐩之亲弟赵蟠!众贼大惊,几欲溃逃。又有一贼首,自负勇力过人,策马杀将过来。王二郎手起刀落,平地炸出震天霹雳,将那贼首斩于马下……”
  “好!”
  茶肆内喝彩声四起,他们已经听腻了《三国演义》,今科状元的话本才显得新鲜嘛。
  只要不讲负面内容,官府都懒得管这些,否则刘伯温的段子哪能风靡全国?
  就连大才子杨慎,偶尔也要去听书,不然他怎知说书人乱讲?还写文章进行抨击。
  王渊就此成为京城街知巷闻的人物,其粉丝数量比刘伯温还多。毕竟半仙刘伯温时隔太久,不能帮京城百姓杀死刘六刘七。
  咱们回到凯旋之日。
  豹房。
  王渊整理衣襟,下马跪拜:“臣不负陛下重托,已斩二刘首级。”
  “哈哈哈哈!”
  朱厚照亲自将王渊扶起:“卿乃朕之卫青,不必多礼,且随我吃酒去。”朱厚照又对其他将士说,“你们都来,朕在豹房设有庆功宴,咱们今日好好庆祝一番!”
  “谢皇爷(陛下)!”将士们笑着答谢。
  朱厚照完全不顾君臣之礼,居然跟王渊勾肩搭背,如同市井之徒结交一般。走出几步,复对奏报军情的张永说:“你且去。”
  张永躬身退下,大有深意的觑了朱英一眼。
  翻开《明武宗实录》,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描述。
  正德六年四月,张永还是司礼监太监,渐渐变成总督三关军务太监。再后来,同时提到张永和谷大用,就是御马监太监张永、大监谷大用。
  这厮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从司礼监跳到御马监。而且观其排名,多半还是御马监的掌印,期间靠着清缴反贼也捞到许多军功。
  只能说,整个正德朝的无数太监,只有张永是最牛逼的。捞权、捞钱、捞功一样不少,还能获得文官认可,长久得到皇帝信赖,甚至在史书上都留下美名。
  刚刚当上御马监少监的朱英,还不知道自己被大太监张永盯上了。
  并非羡慕嫉恨,张永很可能悄悄笼络朱英,寻机在谷大用背后捅刀子。
  豹房之内大摆酒宴,朱厚照精神奕奕,举起酒杯说:“来来来,诸位将士,且满饮此杯!”
  “为陛下(皇爷)贺!”众人致敬行礼。
  酒过三巡,朱厚照突然让随侍太监拿来宝剑,跃身跨过桌案,来到众将士中间。他已经喝得有些醉了,身体摇晃道:“尔等杀敌报国,朕心甚慰,今日且剑舞助兴!”
  若有文官在场,怕不要当面劝谏。
  哪有皇帝亲自舞剑,给将士助兴耍乐的?
  嗯,好像王渊也是文官。不过他才懒得劝谏,一边吃肉一边看皇帝跳舞,看到高兴处差点撒银子出去打赏。
  “好!”
  “皇爷剑法入神!”
  “陛下若上阵杀敌,必将贼寇杀得落荒而逃。”
  “皇爷天人之姿,乃古今少有之明君!”
  “……”
  舞罢收剑,朱厚照还抱拳致意,顿时马屁声如潮水般涌来。
  等吃得差不多了,朱厚照亲热的搭着王渊肩膀:“二郎,跟我去骑马,我要亲自统率骑兵杀敌!”
  “陛下今日醉了,改天吧。”王渊不得不劝,如果皇帝醉驾摔死,他肯定也是要背锅的。
  朱厚照哪里肯听劝,抓住王渊的袖子往前扯,扭头朝将士们说:“不用改天,就在今日。儿郎们,牵马来,随我冲杀!”
  “皇爷醉了。”将士们胆子再大,也不敢让皇帝酒后骑马。
  朱厚照突然把王渊推开,抽出剑胡乱挥舞:“我没醉,谁敢说我醉了,朕当即砍死他!”
  这酒疯子。
  王渊不顾君臣礼仪,抓住朱厚照的手腕,一把夺过其宝剑,笑道:“陛下,我知道一个更有趣的游戏。”
  “是何游戏?”朱厚照问。
  王渊唤来随侍太监,让其准备一些草纸,又将草纸折成纸牌,在纸牌上写出如下内容:军旗、提督、总兵、参将、游击、千总、把总、兵长、士卒、民夫、陷坑、火炮。
  王渊又画出一个棋盘,把朱厚照拉来坐下,解释规则道:“陛下,这叫行军棋。一级压一级,大吃小。只有民夫才能填平陷坑,任何棋子都能吃掉军旗,火炮与其他棋子相遇就同归于尽。”
  这玩意儿就图个新鲜,远远不如围棋和象棋考究,但朱厚照要的就是新鲜!
  朱厚照只下了半局,就已经摸清规则,撸起袖子大呼过瘾,似乎真的来到厮杀战场。
  到了傍晚,其他将士各自散去,朱厚照却越玩越精神。
  让太监端来宵夜,朱厚照笑着说:“王二郎,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拿出来啊?”
  王渊回答道:“只是粗劣游戏耳,不值一提。”
  “哪里不值一提,我觉得很有意思,”朱厚照高兴道,“今晚别走了,就留在豹房陪我下棋!”
  王渊问道:“陛下不回后宫安歇吗?”
  朱厚照说:“后宫哪有下棋好玩?”
  王渊说道:“陛下可以教皇后下行军棋啊。”
  朱厚照灵光一闪:“这是个好主意,下次我被催得烦了,就带着行军棋去后宫。”
  王渊顿时无言以对,深深怀疑朱厚照某方面的能力。
  一直陪皇帝下棋到大半夜,两人打着哈欠直接睡觉。这时差不多该去早朝了,但皇帝没空,状元也没空,君不君,臣不臣,毫无体统可言。
  反正有军功在身,王渊也不怕被指摘为幸进之臣。
  第二天醒来,朱厚照还不放王渊离开,吃了早膳继续下棋,王渊只能苦笑着奉陪。
  刚学会打牌的新手都这样,估计过几天就没新鲜感了,到时候求着让朱厚照下棋都懒得玩。
  这边耍着乐子,李三郎和沈复璁,在济宁城可是彻夜难眠。反贼已经架好浮桥,又做了无数云梯,眼看就要开始攻城了。


第138章 私田与佃户
  反贼如果能打下济宁城,那才真是见鬼了,大明朝还没窝囊到那个份上。
  不说济宁的城墙有多高、护城河有多深,只说这里的兵力吧。此地有京操军一千六百余人,运粮军二千三百余人,城守军六百余人,屯田军四百余人。
  以上只是纸面兵力,肯定有空饷现象,而且吃空饷的还不少。
  但是,就在半个月前,临清指挥使宗敏,带着临清守备兵力全过来了。满打满算,前后相加,济宁州的纸面兵力高达八千!
  济宁的这些兵卒,山东巡抚是无法调走的,因为他们还肩负驰援兖州的责任——兖州是鲁王驻地。
  当代鲁王叫做朱阳铸,青史留名,只不过留下的名声不太光彩。
  三十二年前,鲁王、王妃与外人同饮。酒醉之后,宫人朱花荣、军人袁彬、王妃兄长张时举,居然在鲁王宫里搞多人运动,被栖霞郡主撞见并告发。
  鲁王和王妃究竟有没有参与,谁都不知道,史书无载。但鲁王被革去三分之二的禄米,王妃张氏被废,袁彬斩首示众,张时举、朱花荣被绞死,其余人等发配充军,长史以下全部被论罪。那些王府官吏才真的冤枉,比如说鲁王长史,纯粹躺着也中枪。
  鲁王朱阳铸从此消停下来,修身养性,超长待机。熬死儿子,熬死孙子,后来直接由曾孙继承鲁王之位。
  前不久,反贼攻打兖州,鲁王与守城将士杀退逆寇。但害怕反贼再来,于是请求朝廷增加兖州守备。朝廷就把临清州的士卒扔到济宁,一来可以保护漕运通道,二来可以迅速驰援鲁王。
  此时此刻,济宁有三个指挥使,四个指挥同知,六个指挥佥事,一个兵备副使,一个漕运参将,两个经历,两个镇抚,十多个千户,七十多个百户!
  只这些文武将官,就能单独组成一支百人队。
  杨虎带领手下去攻城,直接被打懵逼了,只坚持一天就选择撤退。
  离开的时候,杨虎抢了百余艘漕船,顺手烧掉一千二百余艘漕船,把济宁南城码头烧得火光冲天。
  城楼上,沈复璁脸色惨白。
  主动协助守城的李三郎,拍拍沈复璁的肩膀安慰道:“沈先生,不必太过忧虑,这么大的罪责你真背不了。”
  沈复璁看着不远处的漕运参将梁玺,苦笑道:“看来,官小也有好处。”
  梁玺已经一屁股坐到地上,喃喃自语道:“完了,全完了!”
  梁玺还算幸运,真正的倒霉蛋,是都水分司主事王宠。这位老兄太过负责,反贼来了,他还带领手下抢运漕粮,结果被反贼当场抓住。
  赵鐩亲自审讯王宠,发现这位主事没有劣迹,反而还是一员干吏。赵鐩打算将其招揽到自己麾下,专门负责给反贼督粮,结果王宠宁死不从,赵鐩一声叹息便把王宠给放了。
  被反贼抓住,又被反贼释放,怕是说闲话的不少。
  杨虎、赵鐩率众离开之后,李三郎立即带着豹猫北上,生怕走得慢了又被反贼堵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