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骑龙攀天)


  吃完一顿晚早饭,李南池回到办公室。
  老板办公间就在三层小楼的二层,三个偌大的仓库,李南池并没有把办公室安置在仓库里,即便是二号仓库只有录音室、三号仓库完全空置。仓库的这些空间,是预备留着公司事业发展拓展的,这是一条红线。为此,李南池是将公司的行政岗位办公空间压缩在三层小楼,而给与各制作性岗位以足够宽敞的空间。
  办公桌上,打开电脑,李南池浏览着网上对于《三毛从军记》的舆论。
  有着三毛的漫画打基础,又有动画通过央视的第一动画时间去扩散影响力,首映的聚焦目光自然少不了。李南池看到,一夜之间随着一场又一场《三毛从军记》电影的播出,官脖、论坛、热搜榜的相关话题讨论度不断攀升着。
  观众的抒发观感很直白:
  “看完之后,作为漫画迷的我想说:因为漫画,怀着期待而来,又充满惊喜而去。三毛电影脱胎于漫画,但带来了很多漫画动画上没有的惊喜。”
  “或许已经可以大声的喊出:池大出品,必属精品!三毛电影可以说是近些年改编最成功的知名IP作品吧。”
  “......”
  至于片中明里暗里的条条镜头寓意,也在纷纷跟帖议论中,被网友拿了出来,分析了个底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民的一波波分析力道也是巨大的,各种解读、过度性解读,都如同雨后春笋的冒了出来。
  尤其是【扛大枪】这首歌,绕口令式的歌词本是调侃。
  但不少网友集词创作,甚至于出现了“村长镇长县市长.......通通不如——宇宙区长!”这种段子。
  不过,由于涉及到敏感官位名称,李南池过了一段时间刷新页面之后,这种类似的歌词,已经在主流社交平台上消失了......
  而圈内的众多影评,相比于评论区的简单情感表达,就显得篇幅大段了不少:
  “如《地雷战》、《地道战》一样,主角光环依旧,飞机上吊下来都能不死。
  不一样的是,打鬼子的方式愈发的不靠谱,三毛迫降丛林,本以为有一场紧张刺激的丛林追逐战,结果却是在惊世骇俗的学动物叫之间,就轻而易举的打死鬼子。
  可以说,这已然是比抗日神剧还抗日神剧了。可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去关注这是不是一部抗日神剧?
  因为,这已然不是一部军事抗战电影了,而是一部哲理片。
  它反英雄主义,因为英雄的三毛合影时只能露出三根毛,只能给师长擦皮鞋、打杂。
  它探讨了大人物和小把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原来也只是生活的小把戏......
  每一个哲理,何尝不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遭遇?
  若说《地雷阵》《地道战》是在讲人民智慧,那《三毛》就是在讲人民挣扎了,小人物的生存挣扎,在立意格局之上,是高出不少的。”
  诸如这些影评,李南池大概浏览了一下。
  最后发现,每篇影评的切入角度虽是不同,但殊途同归,对于三毛这部电影的成功,是没有多少质疑的。
  .........
  当老板还是很舒服的。
  电影正式上映、李南池把宣传的任务指派下去后,自己就舒舒服服的每天定点往返于学校和红星厂,也没有接受圈内采访。
  一周之后,《三毛从军记》以破三亿的票房高居榜首,超过第二名整整一个亿。
  于是,其他跑宣传的六一档电影同行,就发现位居票房榜首的擂主,都没亲自撸袖子下场,就吊打了自己!
  六月首周票房统计出来后,李南池美滋滋的准备接收第一波票房结算时,“舆论风控组”送来了一本杂志:《京城文艺》。
  这是一个C刊扩展版来源的期刊,如今C刊难发已经成为共识,甚至连带着普通学生想要在C刊扩展版上面去发文都得排队一两年。不过期刊也有邀请写文这么一说,比如在扉页上写通讯稿的这位,作者单位就是传媒大学的一位老师。
  这种扉页专业文章没有正式文章那么有理有据有模型,基本都是以抓住当下热点为主,纯文字叙述。而这篇扉页文章,就以《三毛从军记》电影为分析的热点素材,作为专栏文章。
  文章题目起的就很有意思:【开怀大笑成经典】
  从名字就能看出撰文者的看好态度,李南池想着,这应该是以三毛为素材的第一篇登上有份量杂志的文章了,所以饶有兴趣的看了下去:
  “《三毛从军记》已经不是片方所宣称的‘儿童电影’,而是一部后现代喜剧风格的代表。说起喜剧的代表,或许都会想起周氏喜剧风,但笔者可以肯定的说,《三毛从军记》一定是迄今为止大陆喜剧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是大陆喜剧电影迄今的巅峰之作。”
  开头的一个小段落,两句话,就给出了十分高的评价,直接拉到堪比星爷的程度。
  文章继续往下:
  “笑,是观众认可的情感表达。如何勾起观众的笑呢,有故意搞怪、极度夸张、前后反差等等。在三毛这部电影里,你可以发现,这些手法全都有,而且融会贯通、信手捏来的用在一起。
  ......
  除了后现代主义的喜剧手法外,从军记的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三毛从军记》出场人物数目一如既往的多,依旧是群体构像的手法。
  三毛,流浪孤儿,头上三根毛,谁见谁都笑;兵油子老鬼,相当于京剧里的丑角,同样是一个底层的小人物,数次参过军的老兵油子;牛师长,一师之长,面临抉择,只会“再议”;官太太,民国沪上的官夫人,穿旗袍,做头发,相信很多观众对其“看与不看”的四句台词记忆尤新......
  一个个人物,走马灯似的,所难得的是,人物虽多,但片中的一个个人物,都各有鲜明的特点,而且主角成色还依旧凸出。着眼于时代背景来看的话,这些角色的特点,就是时代中一批人的特点。这些角色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就是在讲那个时代的点滴和光怪陆离。
  所以,笔者认为打着‘儿童电影’旗号的三毛电影,就是在用小人物讲述大时代的故事。而这部让人开怀大笑的作品,一定会成为华语喜剧电影的代表之作。”
  从头看到尾,李南池看得心花怒放。
  双腿快乐的抖动着,被一个并不认识且又有权威的人物夸奖,这种心中满足感跟影迷的好评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230章 电影频道的独家采访
  “乐什么呢?”
  李南池快乐的吹着口哨时,姜苗苗探头探脑走进来问道,旁边还跟着负责外联工作的陈婷。
  见有人进来,李南池一下子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漫不经心的合上杂志,做人还是要谦虚的,尤其是在员工面前。
  端正了坐姿,李南池问道,“有什么事嘛?”
  姜苗苗说,“刚才有两家很是著名的港澳影视公司联系我们,想要引进《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的播放权,是很有名气的影视公司哦。”
  李南池眉头一挑,“绍氏还是嘉和?”
  港澳有名气的影视公司,李南池脑海里一下就蹦出这俩。
  站在旁边的陈婷将打印出来的意向函递了过来,“嘉和,还有蔡氏,两个地区的公司刚刚来了意向函,他们就有在驻京办,随时都可以面对面沟通。”
  李南池手指着意向函上这个叫做“蔡氏影视”的问,“这个蔡氏影视是什么个说法?”
  陈婷解释着说,“妈港最大的影视公司,院线遍布全妈港的大商场,平均方圆六百米内,就有他们公司旗下的院线......”
  听陈婷这么一说,李南池撇了撇嘴,“这没啥好吹的,妈港就那么一点大的地儿,海淀区的四分之三而已。”
  接过意向函,李南池上下扫视了一眼,然后翻在桌子上。
  陈婷见自家老板看完意向函后似乎兴趣并不是很大,于是问道,“老板您的意思是?”
  李南池手指滴答着桌面,“合作可以,但不是一次性打包授权,至少要参与票房的分成。”
  “这...可能有些难,大陆的很多小成本影片,都是一次性授权打包交给这些影视公司去运作的,尤其是没有走出去经历的影视公司。通过一两次的合作之后,彼此才可能建立起分成的合作关系。这次合作,要是能谈成,会是我们红星厂走向大陆之外的第一部 作品。目前,我们红星厂也缺乏走向大陆之外的经验......”
  陈婷的这些话倒是不错,三毛要是能走出去,那将确实是红星厂向大陆之外输出的作品。而之前《地雷战》和《地道战》两部电影虽然帮助自己在国内打出偌大的名气,但由于题材等缘故,只是在大陆圈内播映,没能有机会走出去、走向更远的海外。现在,《三毛从军记》确是看到了一些苗头。
  只是——
  “我们没必要为了所谓走出海外的虚名,而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价。”
  在李南池心中,红星厂是一家立志于走向伟大的公司,是不需要去舔着脸损耗自己的利益去求合作求拓展的,而是将靠着一部一部作品的扎根下去,有多大的力量就去扩散多大的渠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