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
“六折房租”突兀出现的四个字直接像是给底下观众的思维拉了一个手刹,观众脸上的表情满是错愕。
自己刚才听到了什么鬼?
眼睛凝神向屏幕,报纸上的“六折房租”字样不断放大,显示着自己刚才并没有听错。
呃...
这一下子思维跨度太大了吧,怎么一下子就扯到房租之上了呢?
错愕之间,就听到旁白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自顾自的说道:“呃...等一等,鱼目混珠了。这也算是非常时期的一种非常手段吧。”
最后一句,旁白声音里,带着调侃,又有些自嘲。
一众影评人、同行、自媒体营销号思维回溯着旁白的声音。
无厘头?
这些算是影评界专业、半专业的人士,脑海中自然冒出了这个词语。
这种思维的跳跃性过渡、前后没有任何关联系的台词相承接,似乎与那些年港式风格喜剧片十分相似!李南池这个年轻导演这一次是把“港式无厘头”喜剧风格融入到《三毛从军记》这部电影中了?
观众席上,不少专业影评人脑海中冒出了这种想法。
荧幕上的画面并没有给他们的思维回溯多长的时间,转眼间,画面直接变黑:“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上下两行字幕呈现在屏幕之上。
大多观众,突兀看到这样的一句话,直感觉摸不着头脑。但又感觉到一些亲切,因为地雷地道那两部红星厂出品的姊妹篇电影里,也在片头用上了黑幕白字直引伟人的话。
虽然这次不知道引用自哪里的话,但华盛顿也是美利坚的开国伟人嘛,这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些熟悉的李式电影味道:开头就是大人物语录。
四秒之后,黑幕白字散去。
马小伟饰演的委员长正叉腰挺胸、一身戎装白手套的站在话筒前作训示,训示画面中,旁白声音再起:“......这就是一位无名岳武穆的英雄经历。”
随着第一段旁白的最后这一句,“三毛从军记”五个红色大字出现在荧幕之上,直接点题。
底下观众们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无名岳武穆”指的是三毛,或者说,三毛是无数“无名华盛顿”中的一个。
但随之,疑问又起——“有名的华盛顿”是谁呢?
带着这种疑问,大荧幕上正式进入正片。
真人版三毛很快出现,光脑勺、麻布衣、耷拉草鞋,标准流浪儿童装束,此刻正背景对着大家伙往对面商店走去。
视野正关注着真人版三毛的时候,阳光下,“宇宙无线电商行”霸气十足、金光闪闪的招牌名又一下子撞入眼帘。
属实是无厘头了。
各地台下的影评人们,在看到这个店名之后,在心中给这部电影下了一个风格定义:大概率是走无厘头喜剧风格了。
噗嗤——哈哈哈!
当三毛跟在两个岛国浪人身后左右摇摆的邯郸学步时,怪异的鸭子走路姿势,直接引燃了现场观众的第一次全场笑点。
笑了之后,播映厅内的笑声就停不下来了。
三毛学步被发现,扔鞋击中治安警察,帽子直接被打掉——治安警察人在墙中靠,鞋从头顶来!
三毛抢小孩四轮车逃窜撞翻路边摊,警察摔了个趄趔。
巷中逃窜到梯上,一脚踩空却被竹竿挂住......
一幕幕场景,不断挑逗着观众的笑点神经。
“不行了,不行了,眼泪都快下来了。”
“爆米花我不吃了,刚才差点儿被呛死。”
观众席上,观众边笑边喘着气儿讨论。
这整个“治安警察追抓三毛”的片段过程里,播映厅内被激发出来的笑声就没有停下过。
这些多是因为漫画动画吸粉而在零点档过来支持的观众,在笑着眼泪直飚的状态里,忽然意识到,这些场景,都是漫画动画中没有出现过来的!
漫画书中倒也有三毛被警察痞子驱赶的类似情节,但眼下这些呈现出的场面,实实在在是没有出现过的。
这让他们感觉到新鲜。
本来以为三毛电影就是对漫画从军记部分的真人化呈现,现在看来,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一开始,就是全新的场景塑造。
还别说,这些重新编造的场景,倒也挺有意思的,笑得自己肚皮有些疼。
开局已经这么好笑了,这让他们更加期待这部三毛真人电影接下来的故事发展。
第227章 有多大见识,就有多深感悟
他们的期待没有让他们失望。
接下来的情节,甚至于让他们有些目瞪口呆、大脑有些转不过弯儿:台上征兵队长明明是个男的,怎么说话声音这么怪异——有点娘哎!
不过配音怪异,并不影响他们的笑看下去的心情,因为侯永饰演的“兵油子老鬼”很快走上了征兵台,一身蓝褂子、留着寸头,表情里就带着好笑。
一出场,就让他们跟印象中的对应不上。
摆开其他不谈,在影视表演这一道上,侯永可是国家一级演员,在诸多影视作品中都塑造过经典的角色,况且前几年《人义》的大火犹在眼前,所以即便是年轻的漫画迷们,也记忆尤新。
而这些尤新的记忆中,不少都停留在“侯老师吃炸酱面、磕冰箱”的场面上,现在大荧幕上此刻饰演的形象,让他们一时间感觉很是新颖。
同时还有牌面感。
一级演员哎,来饰演“兵油子老鬼”这个漫画形象,让漫迷以及动画迷们,都产生了这种感觉,谁说池大的作品只会请学生和龙套过来拍片的?
大牌,这可不就来了嘛!
“这可能是侯老师生平饰演的角色中,最底层的一个了。”
“可不是,这造型,跟三毛的一身拉胯有得一拼的。”
“咦,这征兵为什么还要看牙口的?”
“不知道哎......”
大荧幕画面上,侯永拿过征兵队长手中的香烟,一手捏住旁边龙套的下巴,然后自己又被娘娘腔的征兵队长一手捏住下巴看牙口。
不少观众,看到这征兵队长看牙口的举动,很是不能理解。不过不能理解,也就过去了,因为他们又被侯永敞开衣服、拱起胳膊的来了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台词做派给逗笑了。
这其实就是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习惯。
大多数观众看电影,是被动接受的。电影播什么,他们就看什么,遇到好笑的情节就咧开嘴笑,遇到或推断或铺垫的细节他们也不会去主动思考,而是等着电影后面揭示结局。简而言之,就是不会主动去思考影片细节中的门道,单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不会因此去浪费脑细胞。
《三毛从军记》可以轻而易举的满足这些观众的观影习惯,不用动脑子,也会笑得很欢乐。
然而,还有一批观影人,比如影评党和嘴炮党。
他们是会去代入自己的理解去思考的,思考有所得了,才能在社交账号上鼓吹自己的见解。
《三毛从军记》同样满足了这些人的要求,就像此刻“征兵看牙口”这个举动,学识驳杂一些的就知道买牲口时才有看牙口这个行为,现在这征兵看牙口,岂不是在讽刺挑壮丁当兵就跟挑选牲口一样?
想到了这一点,众多影评人之一的苏凯,感觉自己这才是进入了观看这部电影的第二个层次,即从电影表面感受到了一些这部电影正在要表达的东西。
苏凯发现,相比于李南池这个年轻人出品的那两部姊妹篇作品,三毛这部电影的呈现手法显得更加多样化和间接化了。主要体现在,李南池以前的征兵镜头,就摆个台子走个过场就完事儿,最多再来个热血沸腾的讲话,哪像现在,又是看牙口,又是岳武穆的......
这让苏凯想到了李南池那个《举起手来》的剧本,那个电视剧里,种种鬼子的死法也是在不断玩梗,现在就眼前的这场征兵戏而言,这是指上亦是一种玩梗,只是手法变得隐晦了许多。不过这也一惯符合学院派的风格,镜头不明着来,明着来的镜头也能挖出点其他的解释来。
正如苏凯所想的这样,想要真的拨清楚三毛这部电影,是存在见识上的门槛的。
因为随着情节的不断往下播放,各种明喻暗喻反讽的手法更是一环套着一环,跨不过去,就停留在表层。
但即使有门槛,也并不妨碍每个观众的获得感。
看得浅的观众们,乐呵的笑声就没有停下,单纯图个乐呵,也挺好。
而透过表面看到电影要传达一些东西的观众,也在笑,只是眼中多出了“了不得”的神情,自然也免不了跟旁边人吹嘘一番,然后就听到恍然大悟的声音。
就像,头角峥嵘的团长出现在荧幕之上的时候。
一出场,播映厅内的大多数观众因为“头角峥嵘”的怪异造型而叽叽喳喳。
而意会到“头角峥嵘”含义的,则向旁边人小声吹嘘着自己“了不得发现”的见解。
整个播映厅内,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契合自己的爽点,笑声、感觉自己发现“了不得”东西后的小声解释交织在一起......
相似小说推荐
-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起点VIP2021-08-25完结4289总推荐灾蝗有毒!不能吃!炒钢法?汉朝就有!土豆玉米远在美洲!来到大唐的姜云明觉得自己...
-
垃圾食品援助蜀汉 (吴老狼) 起点VIP2021-07-12完结131.5万字 8.08万总推荐随手选择了末日级难度,张志被坑爹系统带回最后的三国时代,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