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姜云明独自一人瘫在茶座上。
后院,孙思邈孤身一人坐在原本热闹的桌子旁。
两个人,一墙之隔,各自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
一个人面对的可能是整个天下,很多时候都是无力的。姜云明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少人支持,但是他觉得不可能就自己有这样的想法。
当一个人面对所有人的怒目相视时所能做的事情真的不是很多,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想要移除这座山就要付出长久的努力,这种努力或许不值得,或许有一天姜云明回想起自己以前的努力会后悔,但是他还是想试一下。
后悔,那是他垂垂老矣之时在躺椅上才会有的情绪。
孙思邈什么时候走的姜云明不知道,李丽质也没有说。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两个人就停止运行,生机勃发的日子里大唐的春耕依旧在继续着。
程咬金带着那些要保证大唐底层百姓们一整年口粮的红薯种子奔走各地,按照各州县上报的名单去分发指定数量的种子。
和以前的恐惧相比,如今程咬金带领的唐军所到之处百姓们皆是夹道欢迎。以前军队的出现就意味着有战事,那些在家中耕作的府兵就要披上破旧的甲胄跟着军队前行,所以百姓们在见到军队时只有对权贵的敬畏和上战场的恐惧。但是如今,这只军队在他们的眼中象征着的是未来。
世家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程咬金带着军队行走在关中各处却没有任何办法,即便是现在的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妄动。程咬金带着军队给各州县分发亩产近五十石的新粮种这个消息几乎已经传遍了关中,其中有百姓们自发的传播,也有朝廷在背后的助力。虽然世家常年鱼肉百姓但是他们知道百姓们愤怒起来产生的力量有多大,高产的粮种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收入,这就是他们和他们后代子孙的命!
世家毫无办法,现在已经失去了皇权支持的他们不敢再去惹怒那些百姓们,他们现在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不能再去堵上可能会有用的唯一一条退路。但是即便是早有消息,等到廉价书籍慢慢铺开的时候他们还是感到绝望。
新粮种子是按照州县、按照户籍来发放的,其实每户人家到手的并没有多少。随行在军队里的田家村人是李世民授意、姜云明挑选的,新粮除了田家村的人之外没有人种过,这种块茎繁殖的种子李世民害怕百姓们不会种植而浪费。本就不多的种子很快就被耕种了下去,所有的百姓们都精心呵护着这个可能会改变他们未来的东西,即使是程咬金他们已经交代过这红薯不需要太多的打理。
红薯种子并不是姜云明在这春耕之时办的唯一一件事,紧跟着程咬金之后下去的还有一个批次的人,这批人虽然也有少量士兵保护但是却并不是什么官员,而是姜云明教过的田家村人,他们带下去的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和程咬金一样也是红薯,但是却是切片晒干过的红薯。
这些被士兵保护着的村民下去是为了一件事,一件和姜云明此时正在做的事情。
皇宫,御花园。
这里汇集了很多植物花卉,几乎是被人们所知的、能在长安这种气候下生长的这里都有,但是就在这皇宫的后花园里此时姜云明却正在做一件以前绝不会被允许的事情。
李世民让人架起了一个火堆,姜云明带着一个鏊子进了宫,是李世民叫他来的。姜云明拿着一块木片作为厨具正在摊煎饼,没错,就是摊煎饼。
切片晒干的红薯磨成粉,摊在鏊子上就成了煎饼,这是姜云明在后世时鲁省的标志性食物。虽然被人们认为是标志性的食物但是其实姜云明在上大学之前却从来没吃过这东西,登州那面从来不吃煎饼。
“这就是你想要推广的食用方法?”李世民和长孙就坐在一旁,李丽质则是在姜云明身边拿着扇子给他扇风。
“没错,这是其中的一种。”在火堆的炙烤下姜云明的脸有些发红。摊煎饼的动作有些生疏,这也没办法,后世的他连吃都没吃过更别说做了。
第280章 煎饼卷......黄瓜!
煎饼很薄,很容易熟。属于杂粮类的红薯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简单方便还耐饿,在姜云明看来红薯是应对饥荒的最好食物。
没有生菜,至于煎饼卷大葱也不知道李世民吃不吃得惯,所以姜云明只是在煎饼里包了些黄瓜,再加上一点酱后就递给了李世民(历史上周朝就有酱,早期的是用肉做的,大豆是后来才用来做酱的,至于时间不可考)。
没有理会旁边的太监的欲言又止,李世民直接接过了姜云明递过来的煎饼送入了口中。在后世人们的印象中煎饼都是很费牙口的,但是这只是片面的看法。刚出锅的煎饼是脆口的,还带着那属于红薯独有的香气,而之所以后世人觉着吃煎饼很累腮帮子是因为煎饼放粮之后会变软变韧,但是却能存放很长的时间。(取自舌尖2,刚出锅的煎饼啥口感作者也不知道,烟威地区真的不吃煎饼)
“不错不错。”卷着黄瓜蘸着酱,这样的煎饼吃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第一次吃的李世明更是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没有理会老丈人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姜云明又动手给丈母娘卷了一个。李世民两口子对于姜云明还是放心的,起码现在是。
长孙也没经别人手,直接从姜云明手里接过了煎饼,而姜云明这才开始给自己和媳妇儿做。一时之间谷物特有的香气弥散在皇宫的御花园中,就连站在一旁侍候的太监和宫女都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新奇的食物总是招人喜欢,更何况煎饼这种带着谷物香气的食物在这个时代已经算的上是很好的主食了。一块煎饼很快就被李世民送进了肚子里,吃完了的他看着正在给自己女儿包煎饼的姜云明脸上满是笑意。
“这红薯朕本以为就是煮着吃或者像你在庄子上那样烤着吃,但是没想到你还有这种做法。”
姜云明也没在意老丈人话中的揶揄,之前偷吃红薯的事情他就没打算能瞒着李世民,毕竟李孝恭吃过之后肯定会向李世民汇报的,红薯的产量大育种也快,李世民还不至于因为姜云明的一点口腹之欲就去责怪他。
“还有另一种也很好吃,但是那种需要的器具一时半会儿的搞不出来。这煎饼在儿臣的家乡是一种很普遍的食物,它是饥荒之时最好的食物。高产、耐储藏还顶饿,以后只要大唐不遇到特别巨大的灾害应该是不必担心会有人饿死了。”姜云明一边啃着煎饼一边和老丈人介绍红薯的好处,据说后世那场伟大的战争中还有着煎饼的功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您现在觉着好吃,那是因为这煎饼是刚出锅的,等到放粮之后牙口不好的人都不一定能咬得动,不过这倒也不是问题,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泡着吃。”刚出锅的煎饼吃着没有放凉的那种那么费劲,姜云明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一张。
“不错,果然是好粮食!”李世民哈哈大笑,他几乎可以预见这波他能在民间收割多少声望了,这让声望一直陷在玄武门的他怎么能不高兴。
“这粮种的发放和新粮食用方法的推广都已经开始了,剩下的粮种父皇可不要忘记让人找块地方种下,等到百姓们的粮食收获之后这些都是有大用的。”虽然不觉得老丈人会得意忘形,但是因为这件事的成果确实是老丈人现在最需要的,所以姜云明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哼哼,这些还用你操心?知节走的时候朕就已经吩咐下去了。”高兴过后的李世民哼哼了两声。
李世民知道姜云明的担心,因为他也很担心。虽然他很高兴但是这份喜悦并没有冲淡他的担忧,姜云明三令五申地强调新粮的坏处也让他重视了起来。如今这剩下的红薯种子就是以后控制粮价最好的方法了。市场是平衡的,发放下去的红薯等到收获的时候并不能做到百分百回收,这时放出大量廉价的红薯和红薯制品就能把市场的框架定下来,等到以后完全开放红薯的时候就不会有大量的百姓去种植了。
红薯的高产能保证百姓的口粮,但是有着低价的红薯制品在前百姓们的收获就很难卖出价格,相反的小麦却依旧还是以前的价格,这样才能确定百姓们的种植习惯。
红薯做粮,小麦出售,这就是姜云明想要达成的格局。
这个时间段的大唐百姓们还在为了吃饱而挣扎,姜云明脑子里很多的经济作物都没有办法也没有空闲的地去种植,只有等到口粮问题解决之后才会有土地空闲下来,那时候才是大唐经济腾飞的时候。没有那个实力去搞化肥和杂交水稻,姜云明能依赖的就只有红薯这种高产的粮食了。
就在姜云明和自家老丈人谈论着红薯的事情时丈母娘长孙已经悄声拉着李丽质站了起来,并且带着太监宫女一起退走了,作为皇后的她向来都是有分寸的,有些时候没人说不代表着不需要去做。
“对了,最近好像有不少人到了长安周边,据回报应该是世家那边的人,你小心一点。”吃完煎饼之后多少有些口干,李世民一边喝着茶水一边似是漫不经心的说着。
相似小说推荐
-
革清 (绯红之月) 塔读VIP2021-07-17完结本以为P2P平台是种创新,回到清朝康熙末年却发现这模式其实历史悠久,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
盛唐陌刀王 (夜怀空) 起点VIP2021-07-06完结228.98万字 5.28万总推荐一场大唐盛世的际遇,自由搏击选手李业附身为大唐李嗣业,一个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