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革清 (绯红之月)


  霍崇真的惊了,这特么是什么意思。怪得不大牲口在中国数量并没有如同欧美那样疯涨,这缴税的事情或许就是最大影响吧。
  而此时人口又暴增,劳动力比饲养耕牛或许还便宜……
  等等……霍崇觉得有件事以前一直隐隐在心中,此时才突然有点清晰起来。粮价啊。
  从收集到的少数情报来看,粮价一直在上升,最重要的是,市面上的粮食销售并没有出现因为粮价提高而出现的暴增。这是霍崇从数据里面分析出来的。
  当时霍崇还有太多破事要处理,此时终于有了时间来考虑。现在看,这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
  想到这里,霍崇就请杨友芳介绍几个认识的粮商,想和他们喝喝酒。
  喝酒当然要喝,却不是为了喝酒。粮商虽然不太理解霍崇为何对粮价变动这么有兴趣,却还是讲给霍崇听。
  粮价从120斤不到一两银子,涨到了1200文,
  鱼价一般是每斤20文左右,猪肉是每斤30至35文,牛肉约每斤25文,鸭蛋银1钱(100文)45个,鸡蛋1钱(100钱)54个,折合制钱百文合买鸭蛋四斤或鸡蛋四斤半,每斤约合25与22文。。
  “还能卖牛肉?不是说不让杀牛么?”霍崇惊了。
  粮商有些不屑的说道:“那些牛肉都是老死或者病死的牛,霍爷就没看到牛肉价钱比猪肉还便宜么!”
  原来如此!霍崇算是明白了。
  这边正在喝酒,突然来了个外人。竟然临淄县的捕头。他说着和淄川县的李捕头很有交情,非得来。弄得大伙也不敢再说什么。
  捕头说着说着就暴露了来意。原来临淄县这边也知道有霍崇这么一个能给十四爷直接供货的家伙,对霍崇非常有兴趣。
  而最新朝廷的消息中,康熙对于十四爷是格外的重视。
  胤禵出征之时,康熙帝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康熙都这么说了,那帮官员们怎么会有任何误解。当然,他们很可能是误解了。反正上下官员都认为十四爷就是下一任皇帝了。
  最近又传出了更加刺激的消息。
  胤禵西征之后,康熙帝不仅赏赐给他10万两银子,还将他的几个儿子时常带在身边,并多加赏赐,胤禵虽然爵位只是贝子,但他几个儿子结婚和几个亲王哥哥长子一个规格,此外,康熙更是对胤禵赏赐频繁,兄弟中无人能比。
  霍崇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后世一直有雍正篡位的传说。正常来看,有这样待遇的皇子,必然是下一任的皇帝。不会有其他可能性。


第68章 种福宝(八)
  “霍爷,只要你肯按时交税,兄弟就敢说句话。在临淄县,你随便开牲口圈。”临淄县的刘捕头露出那种俺能做主的神色。
  “刘兄弟,你这税不会是把俺当肥羊宰吧?”
  刘捕头连连摇头,“霍爷,你这么说就是看不起人!俺说的税,就是官府定下的税。俺怎么敢对霍爷乱下手。”
  霍崇听到这话,觉得有点和地方拉投资的味道。不过这时代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经过一番讨论,霍崇表示自己要在临淄开牲口圈。不过为了能满足牲口圈的草料,霍崇还得再买些地。
  “不能买草料?”刘捕头很是不解。
  “买草料,万一人家不卖给俺可咋办?让牲口饿着么?”霍崇笑道。
  刘捕头还是不太理解,霍崇只能再做解释,“刘捕头,草料啥的肯定要买。但是俺自己有草料场,别人就不会轻易对俺下手。俺这是给自己留个后手。”
  这下刘捕头算是明白了。便不再对此做什么质疑。
  霍崇说干就干,直接找上了放贷的兄弟。听说霍崇要买地,这兄弟当即来了精神,“霍爷,俺正好知道有要卖地的。还是很近的地。”
  “中间被谁的地隔开了?”霍崇直接问要点。既然要地,自然是连片的最好。虽然连片地会引人注目,也会成为焦点。但是霍崇半个小时前算清楚了一件事,也放弃了治疗。,
  “霍爷,俺先把话说头里。这几片地本事淄川县的徐举人想要。只是朝廷在山东试推行了摊丁入亩之后,这几块地说是每年田赋八分二厘。加上火耗,一年一亩地一钱银子。”
  杨友芳被这个数字给惊到了,“一亩地一年要交一钱银子。这些地有多大?”
  “现在的有五十亩,若是能把连一起的地买下来,得有一百二十亩。徐举人可是想买的更多,按他的那个意思,把周围的都给买下来,会有两百亩上下。”
  “鬼鬼,两百亩地,这不是一年就得交二十两银子么?”杨友芳叹道。
  “一亩地又得多少钱?”霍崇直入主题。现在一头驴怎么都得卖五两。两亩地大概能养活一头驴,按照最高效率来算,两百亩地就是两百头驴,一千两银子。二十两银子根本不算什么。
  放贷的兄弟也有些惊讶,却也不多问:“霍爷既然这么痛快,俺就帮你联络。”
  等放贷的走了,杨友芳很是不解的问道:“霍爷,俺看你以前不是这么做事的。”
  “杨兄弟,俺想明白了一件事。”
  “什么事?”
  “怕事是没用的。”霍崇坦率的答道。
  最近霍崇已经发现周围的人对他有种莫名的好,到了临淄县之后算是彻底明白了,这根本不是对霍崇有什么好。而是大伙误解了一件事,霍崇与十四爷之间关系很深。
  霍崇当然不可能去解释,自己和十四爷有什么从属关系。在十四爷风头正盛的时候,霍崇这么说的结果就是自寻死路。
  其实霍崇与十四爷关系如何也不是那些人在意的。那些人在意的是老十四有没有可能是康熙继承人?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很多人认为老十四就是康熙看中的继承人。
  太多人基于对此事的误解而对霍崇高看一眼。所谓站得高,摔的重。霍崇如果趁势而起,结果就是老十四完蛋,霍崇跟着倒霉。
  霍崇知道历史结果,所以不认为老十四在这种正常历史局面下能够获胜。
  如果想知道雍正上位到底是篡位还是康熙的安排,霍崇就运用培训中学到的逻辑学做了一个逻辑推理。
  如果老十四是康熙认同的继承人,老十四没能登上皇位就意味着康熙是个无能之辈,一个连自己的继承人都保不住的皇帝。
  康熙的的能力决定他认定的继承人能否登上皇位。这就是逻辑关系。
  从历史记载中看,康熙并非无能之辈,这么多年来他打击争夺大位的儿子们,尤其是拥有了庞大势力的八爷党推举的八皇子。并且让老八彻底失去夺位的机会。可见康熙是有能的皇帝。
  如果认定康熙有能力,那就意味着康熙决定的继承人最终登上了皇位。事实上,即便经历了艰难的过程,雍亲王还是继位了。这就是符合逻辑的判断。
  既然逻辑判断得出了结论,霍崇也只能认命了。自己这运气真的差啊!差到几乎没办法形容。
  没有皇帝会放过政敌,清扫政敌又都是从外围入手。康熙在位61年,霍崇好歹还听说过。今年是康熙五十八年,自己倒霉的时间大概都能确定。也就是三年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事情大概就会如此发展,自己貌似除了做好全面准备之外,真的别无他法。
  先在临淄县搞了这么一把,霍崇也不管杨友芳的不解,立刻返回淄川县。开始做收购的准备。把消息放出去之后,霍崇就先回张店。
  只是一进屋,热情迎接的师弟们还好,钱清本来也看着很自然,慢慢的,看向霍崇的目光里就有了疑惑。
  “老七,你准备做些计划。”霍崇直接给钱清分配了任务。接着让师弟们把那帮大概算是学徒的少年青年们都给叫来。让他们去村里,把霍崇想扩招学徒的消息放出去。
  几天后,刘家村这边已经有穷人试探着来找霍崇,询问那些消息是不是真的。
  尤其是刘猎户,更是直接问:“霍兄弟,俺家的老大已经十三岁,能不能让他跟着你学门手艺。”
  “刘大哥,你家娃来我这里学手艺不是应该的么。”霍崇笑道。
  就这么零零碎碎的,各个村子又送来了十四五个孩子。加上之前有钱人家的孩子,霍崇手下的少年和青年数量暴增到二十余人。
  霍崇立刻制定了一个学院规划,把这帮孩子先给组织起来。每天早晨,早操开始了。清晨的训练之后,开饭。
  吃完饭,就是文化学习。现在已经没办法根据年龄划分,直接按照是否认字学习。
  几天后,这帮孩子至少都听过了霍崇常用的标准用词,霍崇就拉着他们找了块地,亲自带着他们拔草,清理,修建房屋。
  以前霍崇还在意不要惊扰大家,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所有的流程全部按照现代模式操作,也就是说,每一个项目确定之后,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参与者都要分到工作。而且是尽量相同的工作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