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崇摇摇头,历史上到底谁当上了皇帝,霍崇还能记得清楚。康熙能跑到老四家里,也说明康熙对老四的器重。不过此时却不能这么讲,霍崇只能从道理上说:“诸位兄台,靠着大树好乘凉。可谁能继任,咱们怎么可能知道。俺只求能平平安安的生活,这种时候再去贴十四爷,或者狐假虎威,岂不是自掘坟墓。”
举人们都露出些讶异,却没人就这么敏感的话题说什么。
“诸位兄台,俺方才问能不能探个底。只是不想多出,想着能用出最少的钱,求得最大的平安。既然兄台们指点了小弟,俺就会按照兄台们的指点做事。诸位兄台切莫误会小弟,俺一直是个草民,根本不懂上头的路数。这些事,以后还请诸位兄台多指点。这里先谢过了。”
举人们对视几眼,张启贤笑道:“既然霍兄弟这么讲,我们就明白了。县里交给的事情,咱们能办的就办。县里要咱们出银子出粮,咱们可不能因为他们说了什么,咱们就按他们说的做。那些人喂不饱。”
霍崇连连点头。心中对这帮上层斗争有了些新认识。看来官员与士绅在压迫百姓的时候沆瀣一气,互相支援。但是在内部斗争的时候同样泾渭分明,针锋相对毫不让步。
这不,面对吕知县这信任县官,这帮家伙们已经串联起来。
会议散了,霍崇回到乡里就发动起自己的力量向乡里宣传吕知县要霍崇宣传的内容。那帮富人们大多听说过捐功名,倒也不是很在意。反倒是普通百姓们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东西,全部都当个事情认真听。也提出了许多问题。
得知捐功名需要起码一百两银子,而且每三年一次的考试都得参加,考试成绩不好就会被拖去打屁股,登时放弃了自己捐功名的想法。
却有些人对于啥时候会打板子来了兴趣,询问霍崇手下搞种福宝的人员,打读书人的屁股是不是真的,在啥时候啥地方能看到这等场面。
除此之外,霍崇没有做任何其他事情。修小清河的确是个不错的工程,但是这和霍崇有个毛的关系。这又不是建设***,霍崇凭啥要为一个封建君主国家捐助?这个封建君主制国家还是个少数压迫的制度,是个能出‘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国家。
现在霍崇没有实力搞掉满清,那自然得老老实实以自家小命为主。若是再为清朝出钱出力,真的是完全超出霍崇能接受的范围之外。
元旦一过,就是正月十五。霍崇召开了村里的会议,此时种福宝的业务范围覆盖了三个村子里七成以上的人口,很快就要交税,霍崇当然要就此商议一下。
那些在种福宝里面余额还够的百姓自然无所谓,他们拿到了结余数,就等着霍崇说啥时候交下一轮。
余额不够的家伙们可紧张起来。霍崇摆摆手,师弟和手下抬来几块板子,上面写了霍崇现在手里的几大项目,包括运输、建筑、土地平整等工作。每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钱,都明码标价。
“大伙,你们若是觉得现在就有空闲,现在就可以选一项干了。工钱缴足种福的余额,剩下都发给大伙。若是现在没空,那就把什么时候能干约定好,俺可以先预支大伙的钱。”
霍崇终于走回到自己的老本行,觉得说话都变得流利许多。
村民们看完这些工作项目,对于不明白的自然有工作人员负责解释。霍崇看着接受过培训的年轻人们开始能承担起工作,心中着实高兴。
以前还觉得办教育是为重工业服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想到教育同样可以立竿见影,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看来自己还需要多招些人手,手下的人真的是多多益善呢。
安排完工作,霍崇又去巡视了自己的产业。四个兔子饲养场,确保不会出现兔子一次发病统统死绝的局面。
酿酒厂这边朱二牛与朱大爷家即便谈不上相见甚欢,至少也不再弄得见不了面。
李童山这边稍微有点问题,琉璃生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霍崇索性和李童山摊了牌,不如直接生产透明镜片,在济南开一个眼镜店拉倒。
第一次听了霍崇对于磨制镜片的说明,李童山赞道:“霍兄弟,俺见过那种眼镜。觉得咱们的琉璃也能造。却不知道要害竟然是磨制。”
李童山这么精明,让霍崇也很高兴,就给李童山加油打气,“烧透明的琉璃也不是难事,难的是琉璃的品质必须纯净,还有就是透光角度不能有问题。加上磨制。这可都是慢工细活。所以眼镜的价钱不便宜,就是贵在这里。”
李童山听到这里,却有点鸡贼的笑道:“看来还得霍兄弟出钱么。”
“要是俺拿出钱就可以变出镜片,俺可就高兴死了。出钱只是第一步,后面全得李大哥花费心力才行。俺到时候可就得天天求到李大哥门上,请李大哥多费费力气。”
“哈哈。”李童山忍不住大笑。看来他对于自己拥有一定的主导权相当满意。
从李童山这里离开,霍崇心中觉得有趣。人类的本质之一就是‘主导权’,据说这是几亿年前从鱼类时代就出现的某种物质导致的结果。正因为有了主导权的这种感觉,才能更有效面对世界的残酷争夺。一个纯粹的被动型人格,真的别指望他能够开创出什么来。
造醋的部分此时还在做,却没什么额外进度。霍崇现在对醋精的需求量大减,只是维持已经建造成的内容继续运行而已。
剩下的糅革部分也因为原材料部分而陷入停顿,霍崇考虑着能否大规模养牛。可养牛有个极为讨厌的地方,就是杀牛这件事并不合法。至少霍崇担心在清代杀牛是违法的。
想到这里,霍崇觉得可以先去找人询问一下。
到县里一问,说能否杀牛吃肉。李捕头登时就被吓到了,连忙问道:“霍兄弟是回回?”
“俺当然不是。”霍崇连忙否定。
李捕头这才说道:“牛杀不得。”
之后李捕头怕他解释不清楚,就请了县里管法律的吏员向霍崇解释。
清代明文规定,禁止宰杀耕牛,因为耕牛是开垦田地,播种粮食的必需牲畜,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世间可以吃的食物何其多,又何必宰杀耕牛呢?
吏员直接告诉霍崇《大清律例》中规定,所有宰杀耕牛、私自开圈店或是贩卖耕牛的人都要受到一定的刑罚。第一次犯法的人,戴枷两个月,杖刑一百;再犯,发配到附近充军。即使杀的是自己的耕牛,也会按照盗窃耕牛的罪行来判。如果宰杀别人的耕牛,那受到的刑罚就更重了。
“不许私自贩卖耕牛?”霍崇看到了商机。
“当然不许私自贩卖!”吏员强调道。
“那要怎么才能卖牛?”霍崇觉得卖牛是个很不错的行业,自己已经养了不少兔子,虽然兔子与耕牛之间有巨大差距,但是好歹都是饲养业。
制作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霍崇看过好多说明文档。里面不少都颇有能轻松执行的部分。
吏员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打量了霍崇几眼,这才说道:“霍爷,可别说俺没说在头里。你若是想养牛来卖,可得交税。”
“哦……交税么?”霍崇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连忙追问,“不知道得交多少税?”
“养牛交税可不低。这得县里,保不准得府里都得备案。这不是小事。”
霍崇连忙退而求其次,“若是养牛不成,养驴养马,这个总行吧?”
“霍爷,俺不是看不起你。你这么弄,可别等俺们去收税的时候,你又说东道西,弄得大伙下不了台。”
没办法,霍崇只能先回去再想想。想肯定是想不出什么来,霍崇就跑去了临淄县,去见了还算见过世面的杨友芳。
听霍崇说居然想养牛,养马,养驴子。杨友芳立刻问道:“霍爷,难不成你和官道上的兄弟们有交情?”
“俺从来没和吃官道上生意的兄弟们打过交道。”
杨友芳微微皱起眉头,“若是没打过交道,霍爷怎么就想吃这一路了?”
“不是想挣点钱么?”霍崇笑道。
“挣钱吃这一路可不容易。”杨友芳叹道:“现在谁家能有马匹,可就是富户。这人吃马喂,一点都不便宜。”
说着,就给霍崇介绍了一下现在的市场价格。清代马匹一般15两左右,但是好的战马可以贵上一倍。
霍崇也忘记了自己在哪里看到的。好像是普通短工,相当于今天的兼职,一天一般最少30文;高级技工一天100-200文左右;按月领取的普通工人,月薪在300-1500文之间,一个月连1两银子都拿不到;地主家的长工,年薪也不过10两左右。
从杨友芳的介绍里,这时候一个养马的马场工人,也就勉强能够拿到这个价钱。至于那些普通村落里的人,根本就没有如此收入。
最重要的是,马匹得卖出去才能值钱。正如吏员所说,官府要向霍崇收税,还有各种天知道什么来历的苛捐杂税。所以农民们即便拥有自己的牲口,也都是在下面饲养。一户人只要有了牲口棚,就要缴税。如果牲口的数量很大,那更是要缴更高的税。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17KVIP2021-05-23完结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名将,美女,地盘...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