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革清 (绯红之月)


  雍正认为年羹尧的祈命折子里面之所以这么写,是抱着养寇自重的心思。捧出来一个厉害的贼寇,把这贼寇吹上天,让朝廷觉得除了他年羹尧之外没人能解决霍崇。然后年羹尧就能活命。
  对这样的手段,雍正是极为看不起的。
  然而从极少几个逃到济南城的登州大营后队以及中军的败军所述,霍崇的手下使用的火器无比犀利。官军也已经准备好了火绳枪,连一枪都没能放,贼军的火器就已经如雨点般打了过来。硬生生在官军中打出一条通道。
  等贼军杀入官,一些贼军手中的火器竟然能连发。官军舍生忘死的想肉搏,却顶不住这样近距离的杀害,一排排被打倒。硬是被贼军用火器正面杀的不剩什么人。
  本来看到谢赐履的遗表,雍正已经感觉不能再小看霍崇。至少得稍微信一下年羹尧对霍崇的评价。
  看了官军败兵的陈述,雍正又觉得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误会,甚至是阴谋。
  初见霍崇之时,雍正印象最深刻的乃是霍崇手里的迷药。能让人完全失去意识,连拉开骨头碎裂的腿,把碎片复原都不会清醒的蒙汗药是雍正想都不敢想的。有这种玩意,不是江洋大盗又是什么。
  这种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记的蒙汗药与败兵描述的火器一比,就毫无令人震惊的地方。能造出这般火器的工匠,雍正已经无法想象。
  最后雍正只能下旨,要陈世倌收拢败兵,将他们都尽快送到京城。
  给陈世倌下旨之后,雍正又命刑部再审霍崇师父的那些儿子们,要把他们对霍崇所知的没一点都问出来。
  刑部接到雍正的手谕,知道此事绝不容有丝毫马虎。立刻派遣积年的官员以及行刑的好手,将刘叔的儿子们分开来仔细拷问。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次秘密会面的两人,负责办事那人有些紧张,“八爷,皇上下旨仔细拷问……”
  “不用担心。天牢里头那帮黑心胚子们这么多年干了多少坏事,各个奸猾似鬼。这次是说出去,他们会有什么下场?那些奴才清楚的很。”
  听八爷这么讲,办事的人也觉得没错。若是雍正没有如此重视,天牢狱卒们或许还会不慎走漏了口风。现在雍正如此在意霍崇的来历,狱卒们铁定死了心。以雍正这活阎王的性子,对于贪腐官员不仅杀官员,家族也得受连累。小小狱卒们岂不是要被千刀万剐么?
  放下心来,办事的人忍不住问道:“八爷,为何要……那么做?”
  “连霍崇这厮尚且知道父皇死的不明不白,我这当儿子的,怎么能让父皇落得如此下场。”
  屋内沉默下来,再没人说话。


第149章 风险与机遇(二)
  不管是满清还是在外作战的部队,都以为霍崇此时正在准备着战争。在霍崇心中,耕战是一体的。部队在外作战,几乎搬空了淄川县与临淄县库房里的粮食。
  为了能尽快让仓库能够装满,为了让生产食物的作坊能够再次运营起来,霍崇只留下了最低限度的防御部队,其他人都派去经营从那些进士家族夺来的土地。
  以前霍崇对地主的印象来自于国民党当政的时代,那个时代充满了土豪劣绅,各个在地方上恶行累累,吃人不吐骨头。
  在康熙和雍正年间,局面完全不同。满清的统治阶级还有活力,这种活力直接体现在对于地主能有效管理。更直白的讲,在这个时代,官绅是一体的。
  官,指的是有实缺的官职。绅,指的是你得有土地有功名。士绅们不是简单的土地主。如果家里没人有功名,没有举人、进士、官员,地主们是很难做大的。
  能找到好老师,考取功名的几率就大增。所以地主们得先读书,考虑功名。有了秀才这么一个起码的功名之后,才能直接与官府对话和博弈。
  考上举人,等于是拥有了县议员的身份。只要有机会,把钱使到了,就可以当官。
  譬如登州镇总兵谢赐履,他是举人出身,当了官。最后当上了登州镇总兵,当上了山东巡抚。这在满清里面是举人能当上巡抚的第一人。
  如果两样都不具备,普通的土财主会遭到了‘官’和‘绅’的合力压制。不用搞别的,光是买不成地,就可以限制住土财主扩大家业。
  就拿霍崇为例,虽然霍崇本人有身官皮,可霍崇不是官也不是士绅,他只是个‘大户’。
  所谓大户,指的是霍崇这类因为某些意外的原因获得了机会,能够掌握更多土地与资源进行营运。但是一有了事情,就会被官府勾结士绅将其杀猪吃肉的极少数的另类。
  此时大汉政权地盘上,官员被荡平,进士级别的士绅们被撵走。光是两个县,直接就空出来起码三十万亩连片土地。把这三十万亩土地经营起来无疑是霍崇心中的当务之急。这……无疑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平台最擅长的。
  从霍崇明白自己不可能逃脱雍正魔掌的那一刻,他就从制定计划开始准备。
  情报部门的辛苦工作,意料之内与意料之外的广大平台成员提供了大量数据,加上天灾的筛选。平台已经拥有了一个名单。
  亲自向一个站点的人讲完准备的稿子,霍崇看着这班人反应。信用+资金,就是资本营运的基础。
  霍崇自认为平台不缺乏资金,也不缺乏技术与合作渠道。然而平台本身不可能凭空创造出这么多有信用,能将计划执行完毕的人。眼前的这些人里,又有多少能成为这样的执行者呢?
  “霍爷,你是不是看不起俺们?”一位兄弟很爽快的表达了观点。
  “这位兄弟,俺相信你和在场的,都知道怎么使用自己的力气。既然知道怎么用力气,都知道得悠着点。身体用坏了,往后可用不成啦。所以,俺要是看不起你们,俺才不会费这番力气请大伙来。俺不是说你说的不对,俺要说,俺很看得大伙。俺是真的看得起大伙!”
  霍崇表达完自己的立场,继续看着这位汉子。他身材并不特别壮硕,但是充满了生气。那种眼神看着就靠谱。
  汉子稍微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才继续说道:“霍爷,俺知道你的名声。你不肯占大伙便宜。可你说的种地的法子,俺们不吃亏就能大赚,可俺们要是吃亏,只怕要赔完吧?”
  “这位兄弟,你说得对。要是俺做不到说的那些,你们的力气花下去,差不多跟白花一样。凡事都得串成串,连成链。一个事过不去,前面干的都荒废了。俺一直以来都没有骗过人,俺只能说,俺的东西要么备好了,要么已经在备。剩下,就是看兄弟你愿意不愿意信俺。”
  这几十万亩土地上的佃户们大部分都选择了继续佃。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不敢和霍崇在一起混。毕竟霍崇造反了。所以空出来的土地其实不少。霍崇是没有足够人手种这些地,所以请来的这帮人,一人起码要种几十亩地。
  这就意味着,霍崇这边也得提供大量农业服务。种子、农具、肥料,甚至是一部分水利工程。人家对霍崇有疑虑并不意外。
  众人又低声商议片刻,最后一位比较年长的起身问道:“霍爷,你愿意不愿意先发个誓言。”
  “俺!霍崇,若是想了有这件事之外的盘算,天诛地灭。俺!霍崇,若是能做不做,故意不给大伙许下的东西,天诛地灭!”霍崇爽快的举手向天,发下誓言,不就是动动嘴么?霍崇才不信什么天诛地灭,要是发个誓就管用,投身P2P的人只怕得死9成以上吧。
  然而见到霍崇如此郑重发誓,
  便是霍崇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最终肯参加这个大项目的也只有不到一千两百。距离满员一千五,还有三百的空缺。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霍崇得知钱清击破了登州镇总兵谢赐履率领的四千清军,俘虏重伤的谢赐履的第二天,来自南边的敌情消息也传到霍崇这里。李树德率领两千清军,杀向了临淄县。
  从参谋部的计算来看,李树德或许三天内就能抵达临淄县边境。
  这是个很简单的计算题,就是先跑,后跑,再提供两者之间的速度差,最后算出一个理论上的数据。霍崇稍微验算了一下,对于参谋部的整体水平表示了一定认可。
  之后就是如何迎战的问题。霍崇手里真正能打的不过三百,三百人里面还包括新招收的六七十号。这帮人出身也没啥问题,但是他们投奔的理由貌似不那么正经。
  活不下去,想当兵。
  这时代有如此想法就比较意外。这可不是新中国,军人本身就代表着道德、荣誉、进步、纪律。满清时代,八旗兵代表着压迫者。绿营也不是啥好鸟。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观念。带着这么一点人去对付2000人,真的不太合适。
  正在想,参谋部拿出了一个防御计划。霍崇觉得不行,想了想,索性答道:“部队得出去,拖延住李树德一阵。钱清他们大概还要五天才能回来。”


第151章 风险与机遇(三)
  霍崇看完了通讯员送来的报告,叹口气,对着旁边有些焦急的临淄县县令杨望富说道:“钱清说,她得晚三天才能回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