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是刘争手下鼎鼎有名的大将。
每一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统领一军的大人物。
他们口中才最有发言权。
了解了,这井阑车的厉害之后。
他们甚至连着井阑车的利弊都已经分析了出来。
毕竟这东西可是几百年前的墨家巨子,墨子所创造出来的东西。
能力自然非同小可。
黄承彦听见几位将军的话后。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这几个人所说的弊端。
“几位将军这济南车虽然能够给攻城的一方带来极大的优势,不过制造起来颇为复杂和麻烦,而且对材料极为讲究,想要大量制造,怕是难以进行。”
“而且制作工序复杂,需要人手颇多,就算是墨家这些人一起动手,一个月也未必能够造出几架,所以普通的攻城战,只怕没办法满足诸位将军了,都是只能给你们用在关键战场上了。”
井阑车毕竟还是珍贵的东西。
如果那么容易制造的话,也不可能在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诸侯去将它折腾出来。
之所以没有一来是因为制造工艺负责,懂的人不多。
二来也是因为制造起来麻烦,需要耗费极多材料,制造一架已经消耗大量钱财,想要多做几辆可不是一般诸侯能够承受得起的。
只有刘争这样财大气粗的人才敢去想。
不过就算如此想要燥起来,也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行。
本来众人还有几分兴奋,可现在听黄承彦这么一说,立刻就如同浇了一盆冷水一般。
这东西好就好,但难在难以制作的话,对他们来说帮助性可就没那么大了。
毕竟如果只是那么一两台井阑车,在战场上没办法起到压制性的作用,顶多就是锦上添花的能力了。
不过话虽如此,虽然没办法用太多的井阑车,但能有一两台,对战场上也是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的。
“井阑车虽然难以制造,但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还是能够造出来给大家的,大家稍安勿躁,不过刚才我们所展示的另外两件东西新式投石车以及诸葛连弩倒是已经完成了构建工作,接下来便可以投入生产。”
“想必要不了多久,生产工坊便能够大量生产出诸葛连弩以及投石车。”
黄承彦略微有些尴尬。
马上开口解释了一番,并且说投石车和诸葛连弩能够批量生产。
如此刘争,总算听见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好,诸葛连弩一旦投入量产势必要开始重新组建一支连弩兵团了,这件事情就交给黄忠将军去做吧。”
“一来黄忠将军驻守在荆州,迫切的需要兵力补充,二来上一次汉中之战,黄忠将军手下损失严重,趁此机会好好增加一下手下的兵马。”
其实刘争交给黄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便是黄忠本就擅长射击。
虽说这连弩兵团,所使用的诸葛连弩并不需要士兵练习射击,但瞄准总归还是要的。
黄忠手下的士卒大多有射击的底子。
一旦诸葛连弩分批下发下去,他们上手的速度是最快的。
所以让黄忠的人马第一批使用诸葛连弩也能够尽快让诸葛连弩投入到战场上,从而根据士卒们的使用反馈出来的意见,进一步进行加强与改良。
等到黄忠手下的兵马人手装备了一支诸葛连弩后,再将诸葛连弩整个投放到其他兵团之中去。
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北方大定
195年开春。
军事学堂的事情,开始步入了正规,许多新的学生来到军事学堂里之后,却发现这学堂里,开设了一门新的学问,叫做墨学。
有一些大家族的弟子,从这墨学两个字上,就立刻猜测到了,这是几百年前,曾经能够和儒家相抗衡的墨家流派。
有人激动的想要加入其中,有人则是一脸的狐疑,根本不知所措。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家族的弟子,还有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那么多知识和文化。
在向同学们打探到了一些关于墨家的消息,并且得知了墨家的理念是兼爱非攻之后,那些寒门弟子,对于墨家的好感极为赞同。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墨家的事情感兴趣,都选择了修习墨家之法。
可惜,墨家流传到现在,所传承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有许多的东西都失传了,到现在黄承彦继承的也不多,他只能将自己所掌握的这些东西,教授下去,让更多的人明白墨家的理念。
成为墨家的信徒。
刘争对此,并不反对,毕竟他心中对墨家的理念也是很赞同的。
毕竟,墨家反对战争,而刘争同样不想要战争。
而和平的最快办法,便是利用战争,解决战争。
只有你足够强,足够厉害,才能够没有对手,天下才能够太平。
墨学之事,一直持续到了三月份。
北方终于传回了消息。
幽州的那些势力,终于扛不住了。
太守邹丹,一家独大之后,他开始有了野心,不断袭击原本的袁家子弟,同时对附近的其他几个小势力,进行打击。
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在邹丹的袭击之下,根本挡不住。
没几个月的时间,鲜于辅兄弟就被邹丹打的连地盘都没有了,只能够去投靠了,和他们交好的阎柔。
阎柔乃奴隶出身,早些年被那些游牧民族的人抓去,在草原上长大,他能够混到现在这个地步,全靠自己。
背后没有强大的世家大族,能够混到这一地步,已经不容易了,不像邹丹,他本就是幽州当地大族,在袁熙身死之后,他能够在短时间里就接管整个幽州的地盘,就是有背后的家族在帮忙。
而本来阎柔能够从乌丸人和鲜卑人的身边,左右逢圆,借助这些异族的力量,占据一些优势。
可自从去年刘争派人击杀了轲比能,瓦解了中部鲜卑的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鲜卑部落也就此散落。
跑的跑,死的死,阎柔也没办法从他们的身上借助到一些力量。
只能是依托幽州的力量和邹丹对抗。
可邹丹有幽州当地大家族的扶持,他要钱有钱,要兵马有兵马,就算他联合了鲜于辅兄弟,也不是邹丹的对手。
特别是在去年冬天,被糟蹋了好几年的幽州,已经搜刮不出什么粮食了。
没有粮食的阎柔,依然坚持了几个月的时间,到了春季,仅剩的一些粮食也被下了地,当了种子。
他们已经快要吃不上饭了,所以走投无路的之下,他也只能够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刘争的身上。
最后一条路,那就是去投靠刘争了。
不管刘争同不同意,至少投靠刘争,他们还有一些话语权,不至于在幽州饿死。
而刘争之前就留下了公孙度这些锦衣卫,在幽州一直密切关注这些人的私斗。
公孙度的作用,不是带领兵马,将幽州的乱局给搞定,而是等时间,顺便在这背后推波助澜,将本来能够安定下来的幽州,再次搞乱。
让一方出现溃败,最后倒入刘争。
刘争也好顺势入主幽州,将反抗的势力消灭。
从而将幽州也纳入自己的地盘。
如今,机会终于出现了。
阎柔和鲜于辅兄弟,派人联系了在幽州的百户公孙度。
公孙度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刘争。
刘争知道了之后,对于幽州的事情,他甚至都没有打算亲自去过问,只是派遣了袁舟这个锦衣卫统领,前去接管幽州。
一方面,让镇守在冀州的徐晃和青州的太史慈随时派遣兵马协助于袁舟。
好让袁舟有足够的兵力,发动对幽州的袭击,一举平定整个北方。
将幽州也纳入刘争的统治之下。
虽然刘争去年才刚刚发动过一场大战,不过刘争作用荆州和扬州两大粮仓,手下并不缺少粮食。
所以他有足够多的粮草,再次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有徐晃和太史慈的这些人手,袭取一个没主的幽州,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没一个月的时间,幽州这边,便传来了消息。
拥兵三万的邹丹,在徐晃的铁蹄出击之下,仅仅坚守了半个月,就在城楼上自刎而死。
一个月的时间,袁舟便让锦衣卫的人,直接全权接管了整个幽州的郡县,一方面,直接委任了阎柔,鲜于辅等人为幽州各郡的太守,袁舟自己则直接被刘争暂时任命未幽州刺史了。
收拾了幽州,让刘争的心情,高兴了不少。
正式将幽州接管了之后,幽州的北方可以算是彻底平定了,虽然幽州已经被折腾了几年,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但等太平日子到了之后,幽州的百姓也会很快就恢复的。
刘争为了尽快让幽州恢复往日的光景,还在北方推行了一个政策,便是养马制度。
他利用钱庄的钱财,低息贷钱给那些百姓,让他们养马,然后等这些马匹长大了之后,刘争在高价收购回来,充当军马。
这样一方便,给了百姓们惠政,又增加了刘争的需求。
他手下缺少骑兵,准备的说是缺少战马,他的战马一直都是从鲜卑和乌丸购买,如今鲜卑人和乌丸人都被他给消灭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起点VIP2021-07-31完结229.37万字 3.41万总推荐穿越唐朝,成为太子李承乾。是谨守本心,放弃太子之位,追求自由,还...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