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看着这一副景色,陈佑不知怎地,突然想到了太祖同志的《采桑子·重阳》。
  那样一首词,配合着眼前的景色,顿时让陈佑心中斗志昂扬。
  这时,宋敏贞突然道:“如此景色,如此佳节,怎可无诗无酒?”
  说罢,他当先吟道:“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赵元昌笑道:“这首我却是听过,乃是那卢升之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宋敏贞也是拱手笑道:“殿下博学。”
  见此情景,潘美也插嘴道:“某也记得一句诗,诗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听了这诗,赵元昌一时没想起来,不由轻轻皱眉。
  陈佑也仔细回想,感觉这两句有些熟悉,感觉就在嘴边,但就是说不出口。
  眼看赵元昌可能答不上来,赵普连忙道:“我记得好像前两句是: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听到这两句,陈佑脑子里灵光一闪,终于想起来了。
  另一边,赵元昌也抚掌笑道:“我也记得,这就是那孟襄阳的《秋登兰山寄张五》!”
  又是一阵赞叹。
  陈佑能看到差点让赵元昌下不来台的潘美悄悄擦了擦额头,不免心中暗笑。所以说,不必要的风头不要乱出。
  正想着,甘靖宇突然开口道:“大家说的都是前人的诗句,未免不美。何不自舒胸臆?”
  “此言有理!”赵元昌拍手附和道,“定邦可有好句?”
  听到赵元昌的问话,甘靖宇略一沉吟,便开口道:“却是心有所感。”
  说着,他不等旁人开口,转身看向远处,缓缓诵道:“重九登高望青山,宴饮投箸举盏欢,秋风吹尽黄金簪,将士征战几人还。”
  只是,诵完之后,却没有出现他预料中的赞扬和点评,此处一下安静下来。
  他有些惊诧的转头,只见赵元昌勉强笑道:“此诗虽好,未免有些过悲了。”
  听到这话,甘靖宇才反应过来,顿时一脸懊悔。
  陈佑在一旁撇撇嘴,虽然自己没学过作诗,但也能感觉出来,这诗别说是好了,就是说它不差,都是抬举了。
  真要说起来,生搬硬套、为赋新词强说愁用来评论,也算是恰当。
  “将明一直没则声,不知心中可有锦绣文章?”
  冷不防赵元昌突然这么说,陈佑正要拱手告饶,却突然心中一动,便开口道:“好叫大帅知晓,我作诗是作不出来的,不过我之蒙师却有一词与此甚合。”
  “哦?”听到他的话,赵元昌不由一挑眉,“且说来听听。”
  陈佑稍稍酝酿,缓缓吟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陈佑话音未落,赵普就忍不住赞道:“好!好一个人生易老天难老!好一个寥廓江天万里霜!”
  宋敏贞也是道:“此诗气象宏伟,一扫衰颓萧瑟之气,正符合我大军征战的豪情壮志!”
  赵元昌更是指着陈佑帽子上的金菊哈哈笑道:“这可不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嘛!”
  便是杨光义、潘美等武人也参与进来,诉说自己的感受,一时间,山顶上的哀颓之气一扫而空。
  好一会儿,赵元昌才朝陈佑问道:“却不知将明这蒙师身在何处啊?”
  虽是问句,但他的神情却不是正经的问问题,看来是不相信陈佑正好有一个蒙师能提前作出符合眼前情景的词。
  陈佑却是十分认真地解释道:“我那蒙师却是早早离世,只是其对我影响甚深。”
  见他如此,赵元昌也不再问,只是道:“这首词若是传开了去,怕是要开一个咏秋的新流派了!”
  “却是不止!”宋敏贞补充道,“我听这调,却非是此前所有,怕又是司马独创的新调。”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或者“罗敷媚”,曲调一开始是出自唐教坊曲《杨下采桑》中的一段,之所以称为“采桑子”也是因此。
  后来,和凝根据这个曲子创立了“采桑子”这个词牌,以他的《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调,之后的李清照、朱淑贞又发展出两种变调。
  当时南唐后主和宰相冯延己也曾根据这段曲子写过词,不过他们分别命名为“丑奴儿令”和“罗敷媚歌”。
  说起来,这个和凝也是五代时期名相,更是刑狱案例集《疑狱集》的作者。同时,历史上赵普的继室就是和凝之女。
  只是,此世的和凝不知何故,名声不显,这世间的读书人自然也就没听过“采桑子”这个词牌的调了。
  当然,陈佑是不晓得这些的,故而道:“这首词的词牌乃是《采桑子》,非是我所创。”
  只是旁人却不理他,各自琢磨一时,赵普突然抚掌笑道:“原来如此!却正合《杨下采桑》!”


第九十六章 治民抚兵制度齐
  他这么一说,一众人也反应过来。毕竟现在唐教坊曲还有市场,尤其是《杨下采桑》这一段不少人都喜欢。
  见众人讨论的热烈,陈佑也只好报以苦笑,不再多谈蒙师之言。
  景也看了,诗也谈了,一番宴饮之后,众人尽兴而归。
  回到城中,陈佑重新投入繁杂的工作中。
  重阳一过,基本上就要忙着秋收了,来年会不会出现饥荒就看这次秋收的成果了。
  陈佑不敢放松,请示了赵元昌之后,借调驻扎各县的军兵,由各县令、丞、簿、尉带着到处巡视。
  这期间,驻守丰都的李继勋安排了几次袭扰黔、涪二州秋收的行动。不过沈军也早有准备,所以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双方来来回回互相打了几次,就默契地停了下来。
  除了秋收,就是对地方豪强的清洗。
  这件事一直在做,只不过前期立足未稳,只是除掉几个明刀明枪站出来反抗的家伙。现在战事停歇,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毕竟新占一地,对平民可以秋毫无犯,但对原本的地方豪强,必须筛选削弱一遍。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扶植新的利益阶层的空间。有了既得利益者,对此地的统治才能稳固。
  往年不过就是主动逼反几家大户豪强,或者直接栽赃某家勾连敌国,然后动用军兵将之翦除。金银浮财收缴上来,土地商铺则给跪舔彻底的几家分掉。
  但是现在有了陈佑,那就不一样了。
  陈佑仿照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给赵元昌上了一道《治民策》。
  《治民策》所说不过三点:
  一:简单地将居民分成三类,靠被雇佣以及拥有少量土地或一个铺子作为收入来源的划分为平民;拥有大量土地或铺子的划分为小豪强;有用大量土地或铺子,同时家中有担任州、县官吏的划分为大豪强。
  二:团结平民和小豪强,将不得人心的大豪强翦除掉,将配合的小豪强扶持为新的大豪强;发动平民状告民怨甚大的小豪强,将其土地分给少地或无地的平民,商铺分给配合的小豪强。
  三:受伤无法再战斗的伤兵,愿意留下的就分给土地,安排进州县做一小吏。
  这么做,有利有弊。
  好处是区别对待,不会让当地豪强兔死狐悲,同时又拉拢了底层民心。安排伤兵担任小吏,则让周国对州县事务控制力度加大,避免某些人通过拉拢控制小吏来阻碍州县行政。
  坏处就是不能像之前一样短期内获得大量浮财和粮食,毕竟对那些配合的豪强,总不好强压着他们给出太多的“劳军”钱物。
  当然,陈佑也知道,这样的法子对底层平民来说,并不能获得多少好处。
  只是现在真正控制县及村镇的还是那些豪强,一旦在此地将所有豪强都除去,再到下一个地方,知晓自己没有活路的豪强要么卷起浮财逃走,要么奋死抵抗。
  便是陈佑提出来,赵元昌也不可能同意。故而他也只能想法子从分给豪强的好处中扣一部分下来分给平民。
  《治民策》递上去之后,赵元昌立刻召集幕府众人讨论。
  果不其然,争论最大的就是“发动平民状告民怨甚大的小豪强”这一条。
  赵普更是直言,前罪从无,只要没在周国治下违法,就不可惩处。
  宋敏贞也是担心,一旦这么做了,那其它地方犯下事的豪强会不会坚决抵抗周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毕竟善良的豪强是不存在的,所谓“民怨甚大”,这个线怎么划,别人心里没准。
  吵了一会儿,陈佑只好建议,凡是沾了三条以上人命官司的,划分为“民怨甚大”。
  然后甘靖宇又补充说,人命官司不包括行宗法、打杀签了死契的奴婢、买来的小妾等。
  这一点取得共识之后,赵元昌便让陈佑重新拟一份条陈,然后传达到此次攻下的各州县。
  这两件大事定下之后,剩下的就是督办了,这事安排下去自有那等干活之人去忙。
  只是陈佑也不得闲,根据赵元昌的消息渠道,官家已经下诏令各州县发解,以备来年春闱。
  诏令还没传到此处,不过既然这些地方已经被占下,就不可能区别对待。故而赵元昌也命令负责各州事务的陈佑、王朴等人先行准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