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了两句,重新回到之前的话题:“要说大郎君在岭南做下的事,也是个好的。虽会使得豪富权贵离心,可也算是起了个头。若是兴国旧政一概罢免,说不得就会有百姓怀念兴国年间。名声好坏,还得看百姓过得怎样。”
陈孚连连点头,之后问道:“大人叫我同各家商议此事,先生以为我当如何去做?”
“二郎可赞同大郎君在爱州的做法?”
“若是开国之时,自是赞同的。毕竟人皆为利,农田之利最是直观。”
“那便是了。”苏文彦笑道,“现在并非开国时。”
“总归得安抚人心。可人家未必信我。”陈孚苦笑不已。
“若是那么容易,梁王也不会把这件事交给二郎了。”
第八百一十四章 刀兵皆为青蚨事
“倒也是。”
陈孚笑了笑,继而叹道:“惜哉是吾兄长。”
“二郎骂几句,旁人才会安心。”
“这不是骂不骂的问题。”陈孚摇摇头,“总得拿些好处出来。”
根子就在这里,拿多了人以为你软弱可欺,拿少了又生怨。
偏偏是多是少只看个人感官,一群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过了一阵,陈孚再次开口:“我在襄汉教书也有些时日,先生以为我该另寻一个去处,还是就此辞官?”
稍稍沉默,苏文彦反问:“二郎为何要辞官?”
“在此处呆了三年,得了些许薄名,再留下去也是无用。”
“二郎莫非不知梁王将你安排在此处的用意?”
“无非是当初防着……罢了。”中间几个字含糊过去,陈孚摇头道,“现在朝局稳定,大人坐镇开封,二叔领兵西北,小叔又督政江南,襄州这边也做不得要紧处。”
“二叔”是潘美,“小叔”是庞中和,三家关系非是等闲。
“再者说,襄州这边还有李节度在,有我无我,一个样。”
听完陈孚的话,苏文彦直接点破陈孚的幻想:“二郎今日所为,是在为十年二十年后做铺垫。若想三五年后就能派上用场,只能去领兵打仗。”
陈孚默然。
苏文彦语气清冷:“天子不会同意。”
“便是去处置家中产业,也好过在这里教书。”
说是这么说,但真要他回家,他是不乐意的。
许久之后,陈孚长出一口气,开口问道:“待那批人抵达此处,我预备同大哥切割,先生以为如何?”
“善!”苏文彦笑着点头,“大郎君若只是空谈便也罢了,既然动手,必会遭到反对。梁王将安抚诸家之事交托给二郎,想来也是存了分家的心思。”
“若是这样,恐怕得想个法子阻一阻大哥了”
……
盛德三年不是个好年份,春旱夏涝,西北动兵,岭南乱起,一场饥荒近在眼前。
银钱仿若流水一般花出去,原本准备从十月份开始的新一轮严打也在廷议中无限期推迟。
更为艰难的是,今年需要承兑一千万缗纸钞!
现如今在市面上流通的纸钞足足有五千万缗。
单从数字上看,朝廷一年收入承兑全部纸钞绰绰有余,但朝廷每年的支出没算进去。扣除支出后,别说五千万缗了,一千万缗都很困难!
好消息是,今年为了救灾发行了一千万缗纸钞,这一笔现钱就省了下来。
太府估算之后,建议把承兑时间放到秋税送京之后,最终定在十一月。
这些年岁入越来越高,支出也越来越多,今年应当承兑的纸钞还没兑完,户部已经在筹算下一年需要发行多少纸钞了。
走出闹哄哄的都堂议事厅,赵普整个人都有点晕。
立国二十多年,已经有那等“君子不言利”的腐儒迈入佩金服紫之阶。
今天本来在讨论来年纸钞发行事项,赵普已经做好了多发派和少发派之间吵到不可开交的准备。没想到,支持不言利的官员突然向光禄寺开炮。
光禄寺在改革后承担了管理国有资产的任务,所有收益全部进入国库,除了和民商抢生意,还同少府抢钱。
最重要的是,光禄寺是一个最方便捞油水的衙门。
腐儒们这一开炮,一群同光禄寺有联系的官员立刻反击,到最后,甚至有人喊出严禁官员亲属经商的口号来。
光禄寺留不留还能讨论,严禁官员亲属经商这一条是万万不能任其复活的。
无奈之下,赵普只能宣布再议,结束本次都堂议事。
他刚回到书厅,天子遣武德司送来陈家商行拒收纸钞的消息。
也不算拒收,只是原本不管交易额大小,都接受纸钞付款,现在内部规定交易额必须大于十万缗才接收纸钞。
相反的是,这几家商行不论交易额大小,都在对外支付纸钞,甚至愿意以稍高一筹的价格或者先款后货的方式进行交易。
若是只有其中一个措施,也就罢了,但双管齐下,任谁都能看出来他们想要出手纸钞。
赵普震怒之下,遣人叫来参知政事沈义伦。
沈义伦是作为梁王代表入的两府,涉及到梁王府,赵普第一个想到沈义伦。
很快,沈义伦赶到首相书厅,进门立刻问道:“相公寻义伦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赵普也不让沈义伦坐下,盯着沈义伦,沉声道:“你可知陈家商行当前在作甚?”
沈义伦仿佛没有感觉到赵普十分具有侵略性的目光,呵呵笑道:“梁王家事,义伦又从何处得知?”
“陈家商行在出手纸钞。”赵普语气不善。
沈义伦闻言一怔,随即皱眉:“竟有此事?”
“此举于国大害,顺仪当知晓罢?”
微微一顿,沈义伦呵呵笑道:“不过商贾行为,能有何害?况前些年纸钞承兑时多有豪商收拢纸钞以便朝廷,今年也当是如此。”
两人目光交汇,赵普抿唇不言,沈义伦笑而不语,一时之间无人说话。
好一会儿,赵普再次开口:“此举当是底下商贾瞒着梁王,否则梁王怎会不知如此行事可致使纸钞贬值?”
沈义伦收敛笑容,缓缓道:“王府事,我等岂可揣测。且,太府官员已然换了一茬,或许商贾们知道太府有应对方法。”
“太府有没有法子,顺仪你不清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太府诸事,我向来不过问。”
赵普气急反笑:“沈顺仪!莫非以为我动不得你!”
“相公为首揆,在下乃参政,总得官家点头才好罢免在下。”
孰视良久,赵普微微颔首:“既然如此,你且去吧。”
沈义伦躬身一礼,退出书厅。
赵普靠在椅背上抬头望着房梁,好一会儿才喃喃道:“那就只能动周山书院了。”
不管沈义伦的应对是不是陈佑授意的,既然沈义伦代表陈佑,陈佑就要为沈义伦的言行负责。
沈义伦已经替陈佑拒绝了“商行不得拒收纸钞”的要求,赵普也就只能想法子迫使陈佑同意。
情理说不通,就讲利益交换吧。。
第八百一十五章 灾饥连绵候瑞雪
在襄阳之会中,陈孚表示对陈衡在岭南的行为完全不知情,且梁王府上下皆持反对态度。
最后商讨的结果是,陈家商行将加大与参会各家的合作力度。同时,为了保证各家在岭南的利益不受损,陈家名下的平安商行出面主持建立岭南保安会,为各家产业提供安全保障。
同时他保证,将尽力说服陈衡交还各家产业。如果陈衡不同意,在岭南保安会站稳之后,将从陈衡手中夺还被没收的产业。
参与襄阳之会的大多数都同意这般处置。
也有几人不满足于这般处置,想要更多补偿,最终是不欢而散。陈孚直接写信给母亲,希望母亲调派各大商行围剿那几个不听话的。
先动商贾手段,要是他们老老实实认输,虽然保不住现在的产业,但至少能维持衣食无忧的生活。若是那些人胆敢动用衙门关系,就无需留手了。
总得让天下人看看,梁王府可不是任人欺辱的!
襄阳之会结束没几天,国子监博士奏请规范私学。
奏章中称各地大力发展官学,但是教师和学生被私学抢去,导致大部分官学都未能发展起来。教育乃国家大事,应该限制私学规模,增强官学实力。
总而言之,如果能把各处私学的教学规模控制在十人以内,将大大促进官学的发展。
这是自严查寄应之后,又一把砍向周山书院的刀。
最终,陈家商行选择让步,联络各大商行收购今年需要承兑的纸钞。
国子监请求规范私学的奏章仿若泥牛入海,再无踪迹。
但朝臣们都明白,如果梁王系的官员无法在朝廷占据优势,私学这件事会被一次又一次地拎出来作为靶子。
形象点来说,周山书院就是梁王的脸,当朝廷需要梁王退让时,就拍一拍脸。
就在那些期望靠打脸梁王来刷天子好感的官员们蠢蠢欲动时,那位博士被委以重任,前往岭南担任学政。
虽然岭南现在骚乱不断,但那里有最需要接受教化的獠狄,任重道远,不过如此。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