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四月初七,到五月初七,你教育监必须让河南一半禁军开始识字。”
虽然近三分之二的禁军全都在边疆,但河南府身为帝都所在,依然驻扎有三十万禁军。
扣除其中缺额,再扣除被临时带出去的数万兵马,河南禁军也有二十万。
一半就是十万,按照每一百人配一名教员来算,教育监至少要招募一千名教员,才能满足需求。
而今年科举考生有近八千人。
因此李昉信心满满:“只要吏部能保证教员任教期满后确授实职,教育监就能保证五月正式推进教学计划!”
刘熙古当即回应:“吏部这边有问题。”
得到魏仁浦允许,刘熙古开始说自己部门面临的困难:“天下七品职事本就不多,除非今后不再召开科举,否则吏部绝然无法在五年后提供一千个七品实职。”
李崇矩插话道:“如果这些人愿意参军,禁军也好,团练也好,七品校尉随便挑,正好增加识字率。”
他这话一出,惹来一阵笑声。
且不说那些书生的体格是否符合标准,单说人家有能力通过秋解,哪怕科举没中,也不可能跑去当一个大头兵。
再说了,文官七品好一点能做一个百里侯,说出去是一县之主,一地之尊;武官七品不过是旅都指挥使,孰优孰劣不必多说。
陈佑笑了笑,开口询问道:“吏部能接受什么品级?”
刘熙古显然早有准备,听到问题立刻回答:“五年八品,三年九品。至于是正是从,是上是下,得参加吏部试。”
说完,他又补充道:“科举及第也不过是授官八品,甚至还不一定是实职,用五年时间换八品实职,有得是人愿意。”
陈佑稍一思忖,不等李昉说话,直接拍板定下:“就照此施行。至于教育监内部,你愿意破格提拔到七品,只要理由充分,吏部不会拦着。”
刘熙古率先应下:“教育监愿意自己提供职缺,吏部这边没意见。”
毕竟有求于吏部,李昉也只得答应下来。
此事定下,魏仁浦才接着分配任务。
“吏部方才已经说了,教员授职要做好,军队普遍识字之后,不能叫朝廷失了信誉。”
刘熙古躬身应下,魏仁浦转向李崇矩:“选阅司这边重在把关。刚开始就算了,等执行一段时间后,提拔将校要考虑下属士卒识字率以及其本人识字水平。你同教育监商议一下,看看定一个怎样的标准比较合适。”
李崇矩先是答应,后又问道:“若有类似党进者,当如何?”
“这就看你的标准是否合理了。”魏仁浦不急不缓地回答,“不能因为识字率把优秀将校拦住,但也不能叫识字率完全成为摆设。朝廷还是希望能多出几个识字的党进。”
李崇矩闻言不由自主地咧咧嘴。
这种标准实在是太难确定了。
他转向李昉,脸色十分真诚:“有劳李监帮衬一二。”
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
李昉点头回应:“职责所在。”
这件事就算定下了,具体细则魏仁浦不关心,只要方向是对的就成。
他终于说到大家最关心的“钱”。
“户部这边预算如何?”
户部尚书空缺,目前是左侍郎方文韬代行尚书事。
听到问话,方文韬立刻翻开手中本子,虽然没去看,但这样做似乎给了他勇气,他直视着魏仁浦:“户部仔细筹算之后,发现教育监移交过来的申请远远超出户部的承受范围。”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艰难的一句话:“户部拿不出这么多钱粮交给教育监。”
这已经是修饰后的好话了,户部自己筹算的时候,内部官员直接喊着“绝不会让教育监拿走这么多钱”。
毕竟教育监的申请是魏仁浦批准的,户部不愿意拿钱就算了,面子上还得软一些。
被克扣的李昉没有说话。
当初递交预算申请的时候他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否则也不会说服魏仁浦签字。
现在就看魏仁浦的态度了。
魏仁浦稍稍沉吟,开口问道:“户部能拿出来多少?”
方文韬低头看了眼手上册子,随后给出一个数字:“今年的话,每个月能拿出三百万钱。”
三百万钱,单用作俸禄的话,一千教员,每月三千钱。
比九品官员远远不足,但真要说起来,这批教员只能算吏职,一个月拿三千已经算是优渥了。
毕竟历史上宋初灵台郎才拿三千月俸——至于禄粟之类的收入,暂且忽略不提。
可以说,户部在这件事上做了极为精准的计算,三千分到一个人头上看起来不算少。
但问题在于,教育监招募一千教员,要花的钱不仅仅是教员俸禄!
“每个月三百万太少了。”李昉肃容道,“根据教育监估算,初期只在河南道,每个月至少要五百万,后续往边疆各处去,至少还要再加五百万。”
“不可能!”
方文韬立刻反驳。
“去年岁入缗钱不过三千万缗,你这一年就要用去十二万缗,用兵调度如何?百官俸禄又如何?再有各地水利、道路,以及备用赈灾,哪一项不要花钱?
短短一段话,方文韬把岁入往少了说,把教育监支出往多了说,最终得出来教育监一个部门一年要花去岁入的二百五十分之一,这还不包括税务监本身官吏俸禄以及日常运行支出。
只是,陈佑三人分明记得年关时候说的数字都快接近四千万,他这一下少去几百万,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魏仁浦同陈佑交换眼神后,轻咳一声没让两个部门继续争辩下去,直接开口:“先按照一个月四百万来给。户部想法子挤出一些来,教育监也收缩一下各项支出。”
宰相都让步了,方文韬不好再拒绝,也不管身后同僚什么想法,直接点头答应下来。
那边李昉有些不满意,不过一开始提出五百万就是往宽裕了说,现在四百万也能接受。
魏仁浦微微颔首,继续道:“教育监五月初七要开始动作,户部这边安排一下,至少本月底要把第一个月的钱粮转给教育监。”
先就这么安排,有困难的地方两个部门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宰相协调。
“等教育监重新换一份预算申请过来,户部这边就立刻行文太府。”
哪怕有宰相发话,方文韬也要等教育监走程序。
现在支出全都是通过户部审核记录,然后拿着户部的公文找到太府领钱领物,要是户部留档的预算申请和太府发放记录对不上,承担责任的大都是户部。
“教育监这边会给出头三个月的预算。”
李昉木着脸说出一句教方文韬面色大变的话。
“无论如何,四百万绝对不够后期支出,除非我们就保持目前人手,放慢计划。教育监要根据前三个月的情况,来评估之后该如何去做。”
方文韬当即不愿意了:“无论如何,今年户部都不可能突然拿出这么多钱来!各项开支早有计划,现在的一月四百万还是从备用钱粮里抠出来的。教育监想要钱,可以,等明年!”
李昉还要说话,陈佑突然出声:“此事暂且搁置,等两个月再说。”
首相开口,李昉和方文韬只得闭嘴。
其他人不知道,巴宁泰和魏仁浦却知道,虽然因为丁骁等人遇刺导致周军报复性进攻,但日本已经开始求和了,过不了几个月就会停战,省出一大笔军事开支。
至于北面契丹,现在该称为辽国了——两府已经达成共识,承认辽国是一个平等的政权,派出使者和谈,减少双方边境冲突。
如果辽国也愿意和平,至少未来两三年内北面军事开支不会太大。
两府决定逐步减少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行动,把大部分精力用到国内发展上来,也就意味着军事开支降低。
无论如何,回到眼前,户部和教育监不吵了,魏仁浦终于开始说军备司的事情。
“教育监各项物资运输到时候全交给后勤案负责,所有教员的食宿也由接受教导的部队来负责,具体怎么做,你们两个沟通协调。”
李昉当即好声好气地朝权军备司司正李善文笑道:“这一千多口人,有劳李司正照顾了,一应花费会在月中转至军备司。”
李善文笑着回应:“后勤案定会让教员们安心教学,不被俗务干扰,”
别看两人现在笑嘻嘻,之前为费用是在月前还是月后支付给军备司吵了六七次,最终两人各让一步,定在月中。
到这边就算结束了,李善文坐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听一句话,说一句话。
魏仁浦先是说了一句“那就这样”,之后看向陈佑、巴宁泰:“平章和枢使可有要说的?”
“我说两句。”
巴宁泰接过话头,扫视全场后沉声道:“吾等代天子牧民,所思所想者唯三:保民生,安民心,开民智。
“昔太祖皇帝肇启基业,太宗皇帝扫平六合,民生遂保。后当今承继大统,鄣忠襄公顾命辅政,夙夜难安以治天下,及至陈平章与我等秉政,上下同心一体用命,民心方安。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