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疏绮还没消气,见陈佑过来,瞪了孩子们一眼,起身向陈佑解释。
陈佑闻言皱眉。
一见他如此,本来一副可怜样的陈清韵和陈元立刻缩回脑袋,像哥哥们一样老老实实做一只缩头鹌鹑。
陈佑顿了顿,握住李疏绮的手,另一只手依次敲在四个孩子头上,同时嘴里说着:“说多少次了,危险的事情不要做!”
“知道了。”孩子们此时十分乖巧。
他这才转向李疏绮,安抚道:“毕竟新年,不能刚开年就教训孩子。”
在他俩没注意到的地方,四个孩子互相看了看,一脸轻松。
然而,陈佑下一句却是:“等年过了,再好好教训一顿。”
此言一出,孩子们一个个生无可恋地耷拉着眉眼。
李疏绮瞅了一眼孩子,忍不住笑出声来,随即道:“既然你们爹爹都这么说了,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大一点的两个孩子答应之后老老实实走出去,年纪小的两个却是一面喊着“好”,一面奔跑出门。
“真是不省心!”
“小孩子嘛,都这样,再大一点就好了。”
陈佑丝毫没放在心上。
虽然这个时代有十二岁就上战场的神童,但大多数孩子都是到十四五岁才开始懂事,那个时候勉强可以当作成年人看待。
说话间,一直在厨房看着厨师们忙活的南桑进门指挥仆役们把饭菜摆好,一边还抱怨两个小家伙横冲直撞差点撞到人。
陈佑无奈地长叹一声:“看来得好好教育教育了。”
李疏绮和南桑听了,满脸赞同的神色连连点头。
吃完早饭,陈佑一家换上朝服。
虽然大朝会没了,但还得入宫参拜。
不过推迟参拜时间这一点,获得了宫里宫外大部分人的赞许。
今年元日参拜从巳初开始,大致要持续到午正,然后部分官员和外命妇会分别被天子和太后留在宫中进餐。
一家人在宫城门口分开,李疏绮、南桑带着孩子们去寝殿区,也就是常说的后宫,陈佑则要前往同明殿。
走在殿阁间的甬廊中,陈佑突然想起来,按照他的推算,今年应该是公元九百六十年。
公元九百六十年,显德七年春正月甲辰,赵匡胤于陈桥驿得将士推戴黄袍加身,当日回京受禅即位。
史称“陈桥兵变”。
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
呼喊声中,一艘长约十丈,宽约四丈“民用船”划破海浪缓缓靠近栈桥。
西海镇守吕端穿着公服站在岸上,目光越过先行下船的护卫,直接看向正在朝下走的一众官员。
打头的一位身着赤色公服,样貌看上去要比吕端大上一轮。
见其下船,吕端连忙上前几步:“西海镇守吕端见过白少监!”
少府少监白茅连忙回礼:“吕镇守不必多礼。”
随即,白茅一一为吕端介绍身后众人。
传法院令贾黄中、太湖水军第一旅都指挥使苗崇安,即将上任的石见令焦守节,以及被任命为日本道录令的五松道人和道录丞释圆成法师。
吕端招呼僚属安排后续船只靠岸以及随行将士护卫住处,他自带着白茅等人回城中官邸。
据吕端所言,西海城内有不少日本商人和贫民,为了展示国威,众人将仪仗摆开。
但几人没有各自分开,而是一同坐在一辆巨大的木制马车中,三面障尘重重放下,前方则只放下一层挡飞尘的薄纱。
此时正是秋收季节,一路看去,路边农田不少衣着破烂的农夫正在弯腰收割。
白茅不由感叹:“此间夷民,颇类中国!”
吕端闻言笑道:“正是如此,且此间百姓多祭淫祀邪神,故下官请求朝廷委派道释二教法师前来传法。”
说着,他扭头朝贾黄中笑笑:“当然,日本世家贵族还要仰仗贾院长的传法院。”
贾黄中等人尽皆点头,其中五松态度最为平淡,贾、释二人要热情一些。
不过吕端并不在意。
白茅一行人刚出海,他就知道了这一行人的身份。
少府少监白茅,周山书院的学生,当今首相在京兆府时的旧部。
石见令焦守节,参知政事焦继勋嫡子。
苗崇安,枢密使巴宁泰远亲。
五松道人是首相旧识,先后师从彭晓、陈抟。
就连释圆成,也是在洛阳文武将官圈子里出了名,才会被选中来西海镇守府。
这里面,背景最小的也就贾黄中了,即便如此,他也有一个做过前朝宰相的祖先和一个神童的名头。
西海城是一座新筑的城池,严格按照中原规制,执行兴国元年颁布的《天下城池营造法式》,注重防水、防火以及守城战。
穿过城门,一眼就能看到碎石路另一头的镇守衙门。
路两旁普通的临街商铺,能看得出来大部分都是国人。
而从主路分出去的街道就全都是普通的土路,房子也都高低不同,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从主路这边看去,看不到木制结构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土木混筑,偶尔能看到砖石建筑。
这是营造法式里面的要求,城内禁止连片的木制建筑。
新筑的城池要遵循此条,老城池则要逐步用土木混筑甚至砖石取代木制建筑。
即便是再古板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按照营造法式整修城池之后,水火之灾似乎要比以往来得少。
其弊端,大概就是麻烦与花钱,因此许多城市出现了一个被称为“房产建筑”新行当,专门买地建房然后或租或卖。
能干这行当的,基本都有官面上的关系,还有一些本就是当地任侠组织的,然后搭上官府。
西海城这边没有这样的人,建房卖房都得镇守府自己来干,比如临街的这些店铺,全都是镇守府的产业,那些商人只是租了下来。
虽然算起来租肯定不如买划算,但中原人担心朝廷什么时候就会放弃这里,自然不愿意花钱买;日本人则是觉得如果周国放弃这边,他们就能白得一间铺子,也不愿意花钱买。
吕端在给哥哥吕胤的信中时常自嘲浑身市侩。
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过半座城池抵达镇守府。
镇守府大堂里早已摆好桌椅舆图。
谦让一番,吕端坐在主位,白茅坐到主宾位,其余人等依照尊卑长幼落座。
喝茶闲谈一番,吕端起身走到地图前。
“白少监和诸君远渡重洋而来,本该叫诸君好生歇息一二,只是局势紧急,不得不尽快叫诸君知晓现状,有失礼之处,还望原谅则个。”
白茅身为职位最高的,直接开口道:“吕镇守不必如此,我等来此是为朝廷公事,非是为了享乐宴饮。”
吕端点点头,侧身站在地图前,目光主要放在白茅身上。
“渤海海军第一舰队和第四都、第七都现在位于石见,第一都、第二都、第五都位于石见长门,按照日本的郡国划分,大概在阿武郡和鹿足郡境内。
“年初的时候,日本国主成明和左大臣藤原实赖为了获得朝廷支持,同意将他们的西海道进献给朝廷,周边各地虽对朝廷怀有敌意,可少有交恶之举。”【1】
他说的简单,但实际上,哪怕中枢争权,第一反应也该是驱逐敌人,而非割土求援。
日本中枢选择进献土地和民众,纯粹是之前屡战屡败,甚至被渤海海军威逼都城!
为了不让对手有投靠周国的机会,成明和藤原实赖不约而同地选择率先示好周国,没料到两人想一块去了,割地一事就进展得十分迅速。
“海军主力基本都用在镇压西海镇守司境内匪军上,不过自从六月发现石见、安艺境内有金银矿,海军丁都监力排众议出兵石见,周边各国现在都有异动,据传要组成联军进攻我等。”【2】
金银矿!
这是白茅过来的主要原因。
兴国以来,大宗交易中的金银使用越来越频繁。原本钱钞署发行纸钞能够用于大额交易,可惜平章事严令钱钞署发行的纸钞必须能够随时在国库兑换成足额金银铜,限制了纸钞的数量。
当海军发现金银矿之后,太府卿立刻找到少府,然后联合少府监一起上奏,让少府少监白茅亲自来负责日本金银矿事宜。
或者为了制衡,也或者为了其它,于是一个没有确定县界的石见县成立了,县令焦守节孤身一人上任。
白茅直接询问:“可知敌军有多少人?”
“据参谋估算,日本所谓一国,可纠集兵力三千至九千人,只是因日本国国政混乱,且西海依然进献给朝廷,兼之丁都监拿下金银矿之后未有其它动作,周边各地一直没能下定决心与朝廷为敌。”
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二)
焦守节闻言挑眉:“吕镇守,我有疑问。”
“焦县令且讲。”
“西海、石见周边有几多敌军?”
“若周边各地尽起兵马,当有七万余。”
……
沉默。
尴尬的沉默。
好一会儿,苗崇安开口询问:“请问吕镇守,我这第一旅的任务为何?”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