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第四百八章 鲜血淋漓投名状
  “可是,咱们家这样的,便是不动,新的县令估计也不会放心。”
  张金仁好歹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令,即便现在情绪有些激动,也能感觉到大哥计划中的不妥之处。
  不过张金善却表现得毫不在意:“没事,我自有办法叫他们放心,你明天就出发吧,家里有我在,你不要担心。”
  既然大哥都这么说了,张金仁也只好点头。
  话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兄弟二人一同起身收拾桌上的金银。
  才放好机关,张金善突然开口:“对了,你家老三留在家里别带过去,我担心他给你惹祸。京城可不比富平。”
  张金仁闻言一顿,随即点点头:“我听大哥的。”
  “嗯。”
  张金善手上动作没停,继续收拾。
  “以王彦川的速度,大概三天后会到富平县。”
  府衙书厅内,陈佑和李仁信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两人之间就隔了一个高木几。
  李仁信是孤身一人来上任的,他这个勾当刑狱事同法曹没有关系,理论上来说独立于京兆府衙之外,所以他也有自己的僚属名额。
  只不过没规定他的幕僚是什么级别、什么职事,通俗来说就是没有定编、没有定岗,这也导致了李仁信招不到人。除非他专门为自己的僚属行文吏部,定下级别取得告身。
  李仁信现在是一个官僚机构的掌舵人,而官僚机构有为自己减少麻烦的本能,所以他并不准备去做这样一件麻烦的小事。
  这时候陈佑就派上用场了,刚好法曹参军事被调走,中枢也没任命新人,显然是留给陈佑自己任命,于是陈佑就把李仁信推荐的一个名字递到吏部去了。在吏部回复之前,此人已经就任京兆府司法开始梳理法曹人事。
  也就是说,府衙法曹诸人同时是府尹和勾当刑狱事的僚属,传说中的双重领导。
  梳理几天之后,李仁信决定为法曹找些事来干,好决定接下来哪些人留哪些人走,于是他就来找陈佑了。
  “富平县么?”
  听完陈佑的话,李仁信略一沉吟,就明白陈佑的目标了:“是富平县雨金堡?”
  “嗯。”
  陈佑点头,正要开口,响起敲门声。
  “使君,富平县送来的信。”
  正谈到富平县,就有信件从那边送过来,实在是有些巧。
  陈佑同自家大舅哥对视一眼,微微抬头朗声道:“拿进来。”
  范昌佑推开门,快步走到陈佑面前将手中拿着的那封明显被揉捏过的信递给陈佑。
  陈佑接过信封拆开,很快就看完了,轻笑一声随手递给李仁信,同时对范昌佑道:“你先去忙吧。”
  门很快又关上,陈佑这才笑道:“看来没必要去富平县了。”
  过了一阵,李仁信将信纸放到木几上,面带感慨道:“没想到这张金善竟有这等魄力。”
  这信是金长顺写来的,但不止金长顺一人,信尾还有其余三人的附署。
  根据信中所言,金长顺等人抵达富平县的第二天下午,一支百多人的队伍押着数十首级和数车钱粮大模大样的进城。但有人问,皆言是新上任的金明府安排的地方乡兵剿匪归来,取得大胜。
  金长顺等人还没反应过来,远近闻名的雨金堡张大善人就赶到了县城,一见面就高声感谢金明府为民除害,紧接着宣布要为明府刻碑记功,还要捐钱捐物支持明府剿匪。
  表现出来给百姓看的就是这样了,进了内室,张金善绝口不提这次莫名其妙的剿匪事件,而是一个劲地保证绝对支持金明府施政云云。
  而核实之后也发现这些首级不说百分百,至少一大部分被人看到过出没于盗匪之中,其中还有几个匪首。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投名状。
  金长顺等人捋清楚之后,不敢耽搁,立刻写信将此事来龙去脉说清楚,派人紧急送来长安。
  都说得这么清楚了,陈佑自然也能想明白,闻言摇头:“这也说明京兆府隐患不浅,一个小小的地方豪族明面上有一两百家丁,暗地里还豢养数十人的贼匪,若是各地联起手来,人数怕是要比府兵都多!”
  府兵剿匪都十次有四五次扑空,豪族家丁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唯有一个解释:这些盗匪即便不是张家养的,也同张家关系匪浅,借着这一层关系,张家才能突起发难将盗匪堵在寨中。而且一个活口都没留,显然是灭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仁信轻蔑一笑:“他们若是能联起手来,怕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
  “哈哈!”陈佑闻言笑道,“我倒是希望他们联手!”
  “哦?”李仁信有些疑惑。
  陈佑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但这笑容看上去却有些寒意:“长安城里这些兵马可不是摆着好看的。”
  手握强兵,陈佑不怕摆明车马的战斗,就怕软刀子割肉的不配合。两种斗争适用的规则不同,陈佑此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无视规则的程度,除非他愿意为了王事放弃未来。
  听到陈佑这么说,李仁信有些无奈,他可是十分清楚陈佑在锦官在洛阳用得最熟练的手段就是“此人从逆/通匪”,然后抄家论罪。
  也就是他每次都能找到无法推翻的证据,不然早被冯道教训了。
  此事略过不提,李仁信开始考虑自己的任务:“既然不去富平,那我先去鄠县?”
  “鄠县往后面放一放,先去咸阳吧。”陈佑有别的考量。
  “怎么?咸阳出事了?”
  “咸阳主簿是我的一个学生,好歹能帮衬一把,尽量混一个开门红,免得被人看轻。”
  “行。”李仁信直接就答应了,既然是妹夫的班底,不论是去寻求帮助还是去撑腰,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反正是自家人。
  此事定下,陈佑起身送李仁信出门。
  走到门口,陈佑叮嘱道:“出发之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安排府兵护送。”
  说着他笑了起来:“要是大哥在京兆府掉了一根头发,回去我得被三娘骂死。”
  李仁信指点着他,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啊,怎地就不见了从前的稳重呢!”


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
  陈佑在京兆府的行动只能算是一隅之变,目前来看与大局无关。
  当今天下的大局,在于北辽中周南宋三国之间的战与和。
  史书记载:天禄六年夏四月,宋帝遣使送蜡丸书。
  四月,收到宋国送来的蜡丸书后,本该于去年九月被叛军所杀的辽帝耶律阮整军至中京,召集辽国诸部族。
  同样是四月,宋帝戴延康召集南部各地兵马入京,意图安内以攘外。
  还是四月,周帝赵元昌以枢密使王朴留守,带兵南巡。
  当今天下的形势就是周辽宋三国之战,若是周灭宋,则南方可传檄而下。尽得江淮膏腴之地的周国稍稍整合就可以挥兵北上,将幽燕之地握在手中进可攻退可守。
  而若是周灭宋之前,辽国灭燕,则可趁势南下迫使周国放弃南征,之后只要时不时南伐中原,长期袭扰之下周国崩溃也不是不可能。
  真到了这种地步,周国想要翻身,就得寄希望于辽国内乱无暇南顾,一如陈佑所看过的史书那般。
  而如果是周国先完成中原统一,辽国要想翻身也只有期待周国内乱。两强对峙,想要获得胜利并不需要我变得比对方好,只要我变烂的速度比对方慢,就有续一波的机会。
  当然,这种天上掉馅饼的胜利未免让人感到憋屈,就会有人想要把国家这个大公司扭亏为盈,有些人会成功,有些人却会造成更大的亏损。
  不过不管怎样,面对未知,敢做出改革的决定,要么是鲁莽之人,要么是真的勇士。
  陈佑现在就在朝勇士的方向努力。
  不过这位预备役的勇士现在处境并不好,他坐在自家客厅中,用尽量轻柔的语气问道:“你总得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吧?”
  坐在下手,一脸气愤模样的是卢仲彦。
  他接到调令,要赶往颍州,正好经过京兆府,就顺便来找陈佑了。
  不过现场似乎不怎么好,地面一片狼藉,瓷碗破碎,汤水撒了一地。原本应该站在门外的两名护卫也走到了离卢仲彦不远的地方,手握刀把警惕地看着他。
  显然在客厅之内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不过看陈佑衣冠整齐的样子,卢仲彦应该是心有分寸,没直接对陈佑出手。
  “你别告诉我你什么都不知道!”
  听到陈佑的问话,卢仲彦顿时压抑不住怒气,直接就吼了出来。
  陈佑这时候才想起来,也不能说想起来,准确地说是排除了其它可能令卢仲彦表现得如此鲁莽的原因,剩下的那个就是他一直想要躲避的——卢云华。
  两人一直没断了联系,本来在卢刘两家议亲的时候曾不再有信件往来的,那时候卢云华有事要同陈佑商议,都是由卢仲彦转述。后来亲事没成,两人才恢复直接联系,但也只限于正事。
  只不过两个人都不是普通人,即便是一本正经的谈正事,也会被对方勾勒出大概的生活轨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