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一脚把一个受伤惨叫的路人踹到薛盛面前。
他这一番动作,叫原本没注意到他的薛盛盯上了他。
然而薛盛闪过路人,又挡下一贼人的劈砍之后,混乱间又跟丢了他的身影。
薛盛拼杀之间已经知道贼人数目不下于自己带的这一都。西城墙全都是他所在的这个营来负责,三个都守三门,其余两都用作后备。
但事先金光门遭袭,甚至都来此处求援,显然一时半会延平门这里是没有援军的。
心思急转,薛盛往后一瞧,手下兵士已经聚集起来,当即丢下对手,向城内跑去:“长枪上前!把贼人捅出去!”
“杀!”
留了一道口子放薛盛入城,持着长枪的府兵们大喝一声,踏步上前,身子前倾,双手猛然向前一送,长枪齐刷刷捅向前方。
不拘平民乱贼,在长枪阵下都讨不得好,有那等动作迟缓的,直接被穿了个通透。
现在的府兵都是上过战场的,就算没亲手杀过人,也见过各式死状的尸体,即便有些难受,却也紧紧抓着枪身。
“刺!”
薛盛终于能够指挥了,一声令下,收回长枪的府兵们再次踏步。
训练的作用就在此时,不管是扎到人了,还是扎到空气,所有府兵都按照训练时的要求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
便是有躲过长枪试图上前砍杀枪兵的贼人,也有薛盛这般持刀府兵来对付。
终究是临时纠结起来的贼盗,又试了两次之后,见那三爷都躲在后方不上前,这百多名贼人随着一声“跑啊”轰然散去,只留下城门洞内二十余具尸体以及七八个倒地不起的伤员。
说来可悲,死伤的这二三十人,一大半都是当时等着出城入城的无辜民众。
薛盛没有追击,吩咐将不属于府兵的尸体扔到城外,死亡的府兵则暂时摆在城内空地上,伤员尽皆绑起来,然后关城门。
乱世之中,命如草芥,若不是亲近之人,哪怕当场横死,也不会吸引多少关注。
陈佑实在自家府宅之中接到贼人攻城的消息的。
说是攻城,实际上只不过是袭击城门罢了,总共也就持续了一刻钟左右。
先是近百名贼人冲击金光门,紧接着百多名贼人意欲通过延平门混进城内却被把守延平门的薛盛拦下。很显然,这是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战死府兵自有功曹兵曹处理后事,陈佑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放弃整个外城墙。
现在的长安城不比盛唐时期百余万人,城内民众加上诸军商贾也不到三十万,其中大部分人都住在北城区,南城区除了少量坊民村落外,大多成了菜地或者荒地。
唐末韩建节度京兆使面临和陈佑一样的问题——长安城大,手中兵少,难以守御。便准备放弃外郭城,缩回皇宫内,推倒皇宫建筑重修新长安城。
历史上他真的完成了这一举措,不但修了新长安城,还在两侧修了长安万年两座县城——城区都在老长安城内,实际上就是筑起城墙分隔开来。
但在这条时间线上,他只来得及推倒皇城平整土地,官廨才只立了一个地基就爆发战乱,没过多久他就被刺杀身亡。
陈佑现在就想接着他的工作来重修长安。
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
从韩建身死到现在近四十年,期间也不是没人想过缩小长安城规模,但基本上都是刚动土就因种种原因无暇顾及。
到现在老皇城之内也就多了几处粮仓,还有塌了一半的新府衙。
如果要筑造新城,首先就得解决住在外郭城的这些民众。
仅仅依托于老皇城来筑造新长安城的话,无法容纳长安城这么多的居民,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外敌来攻,除非临时将这些人放入城中,否则就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不能保境安民,这对陈佑的名声来说,损害有些大。
但不依托老皇城,就得多筑城墙,这个大工程,陈佑担心自己也遭遇刚动工就出事的情况。
考虑一阵,陈佑起身取出一副图卷。
图卷名为《长安图》,乃是他令人在修复坊墙水渠的时候绘制的,总共有三份,一份存在编纂院,一份留在府衙,另一份他自己使用。
展开这一副绢帛画卷,长安城面貌尽在眼底。
只见城内北部诸坊皆有个墨圈,部分引进城中的河道上也有墨圈,画了墨圈就代表这些都是已经整修好的。
南部那些坊,零零散散住的人都被强制迁入北部诸坊填充人数,整修北部坊墙的材料都是推了南部诸坊得来的。
盯着《长安图》看了许久,陈佑注水研墨,提笔在图上画了一条线,将长安城一分为二。
长安城面积缩小一半,总的来说需要守御的城墙只减了四分之一,陈佑手下这不到一万人的队伍,想守住仍然比较困难。
既然决定缩小城池,那就要做到一万人也能守住,否则陈佑干这事就没有任何意义。
到这时候,陈佑才觉得自己之前让人整修坊墙有些太鲁莽了,应该量力而为才是。现在修好的各坊基本上都集中在东市和西市周围,往南去是被废弃的部分,往北去是军营。
要想最大限度借用旧城墙,就得放弃大部分修好的坊;要想保住这些坊,就只能借用很短的一段城墙。
如何抉择,这是陈佑需要考虑的。
次日,京兆尹陈佑下令于延平门北修筑城墙,城内诸民可参与工事,记工可得南城荒地。
同时,又令兵曹至各县招兵,组建防务营。
总之就仿佛没受到贼人攻城的影响一般。
至于战死的那几名府兵,除了抚恤,每一家都会有都头以上校尉带人送去府衙签发的嘉奖令。其实嘉奖令没什么实际意义,但多了这个,就是足以刻到墓碑上的光荣事迹,算是培养府兵荣誉感的一种方式。
泾阳城外一处庄子里,三爷等人重又聚在一处。
一见面,脸上多了一道疤痕的老狗就指着自己的疤痕怒吼道:“贼你老娘!讲的倒好,俺(nge)脸皮多了一道疤!这次还来算逑!”
三爷被喷了一脸唾沫,也没人来劝架,其余诸人就双手抱胸看着两人。
这三爷也不是一般人,颇有唾面自干的风范。只见他抬手擦掉脸上的吐沫星子,平静地开口:“既然哥几个还肯过来,上次的事肯定是没放在心上。至于老狗你的伤,我自有赔偿。”
上次几家两百多人总共才丢了不到二十个,以后吹出去也能说自己是攻过长安城还能全身而退的,死两三个人不算什么。
就是老狗,之所以这么愤怒也是因为自己受了伤,想借此捞点好处罢了。
果然,听了三爷的话,老狗面色稍缓,但还是恶声恶气地道:“我倒要看看你能拿出什么赔偿来。”
“五把手刀,如何?”
虽是问句,但三爷却显得十分自信。
别看是战乱年头,或者说,正是因为战乱年头,似刀剑弓弩这般有技术含量的武器反而难寻,大多数人用的都是木枪木矛。两者比起来,差不多就是鸟枪和三八大盖的差距,至于能工巧匠打造的刀剑,那就是狙击枪一样的东西了。
手刀,一种短柄单刃刀具,根据《武经总要》上的图画,差不多相当于电视剧中常见的鬼头大刀,是军中常用的武器,同将军校尉们那种带刀鞘的腰刀形制上有差异。
五把手刀,诚意满满。
老狗反应不慢,立刻就瞪着三爷:“此话当真?”
“我彭三说话,哪次有假?”
此事就这么定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狗得了好处,气势一下就弱了下来,揣着手缩着背不再开口。
彭三爷刚要继续说话,皮肤黝黑的二黑皮连忙道:“三爷,上次你叫咱们攻城,咱们听了,可是一枚铜子儿都没拿到。我敬三爷你是好汉,不在乎什么,可我们东家不认得你彭三爷。这次要是没个说法,我也只好回自家寨子里好好待着了。”
“没错!”
“三爷你可得说好了,不然我回去交不了差。”
彭三爷清秀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听了诸人的话,他抬手虚压,缓缓道:“哥几个能来,那是给我面子,也是你们东家给我家主人面子,那我自然也不能叫你们吃亏,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无人说话,但他丝毫没有尴尬,继续道:“这京兆府是越来越难活了,你我在这里,目的不就是不让京兆府好过么?上次虽只是在城门处打斗一时,没能入城,但说起来也是攻了城,我们是没得钱粮,但背后东家应该是满意的吧?”
几个人都下意识地点头。
彭三爷见状,笑容更甚:“我回去仔细想了想,上次会失败,纯粹是因为长安城里有不少府兵。但京兆府总共就这么点人,他放到长安城里来,其它县城总没了吧?”
说着,他看向二黑皮:“二黑皮,我记得你起家就是在咸阳县吧?”
二黑皮听到问话,脸色更黑了,似他这般人,肯定不希望自己底细被人知晓,当即语气不善道:“三爷你说这话是甚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