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行仁,双流百姓才有了如今的好日子。”罗强这话说得是真心实意,“若不是行仁你,恐怕陈使君走后,这双流也变得同其它县一般了。”
说到这个话题,宁强脸上笑容也消失不见,无奈摇头:“只怕我走后,双流县就跟当初陈使君走后的锦官府一样。”
说着,他叹了口气,认真地看着罗施:“双流走向何方,就看惠慈你了。也不知道下一个县令是从哪里过来的。”
沉默一阵,罗施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行仁何必担心,便是你走了,双流也不只是剩下我一个。而且,就算失败了又怎样?陈使君不是说过么,一时的挫折不算什么,时间会挑选出正确的道路。”
“是啊,时间会挑选出正确的道路。”宁强有些感叹,“只不过能坚持下来的却不多,就连陈使君,他在河南府的时候也不复锦官府这般为民着想了。”
“或许他只是想当一名山长。”罗施言语间有些不满。
宁强摇摇头没有接话,至少目前他还是很崇敬陈使君的,虽然对陈使君近期的作为有些失望,但至少还没彻底背离一开始的初心。
跳过这个话题,宁强叫来县内亲信,开始叮嘱他走后诸人该如何行事。
一直到天黑,他才回到家中,收到消息的妻子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就等着明天乘船出发。而双流县,即便再不舍,也只能暂且先放下。
吃完晚饭,问了问三岁多的女儿识字情况,心情平静下来,宁强重新走进书房。
拿起桌上的书册,合上之后看着封面许久未动。
借着昏黄的灯光可以看到书册封皮上有四个手写的毛笔字——陈山长集。
这是书院里的学生整理出来的,宁强托关系拿到了这份手抄本。
毕竟是陈佑在书院中的教学记录和质询问答,文采什么是别想了,存在漏洞也就算了,有些地方甚至前后矛盾。
但即便如此,这本书也让宁强珍视不已。因为这书里面的某些内容,让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重重出了口气,将这书册放下,开始整理书房内的文书典籍。
每日例行议事结束,京兆府一干僚属皆是面容严肃地离开正堂。
最后一个出来的是少尹高启,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到,脸色阴郁的高启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京兆府的每日例行议事,陈使君称之为“衙会”,府衙的一众僚属之所以面容严肃,是因为今日的衙会上,府尹陈佑公布了一件大事:参军事权守兵曹事安岳文押着各地逮捕的寻衅滋事游行示众的时候,在富平县内遭到袭击。
逮捕的泼皮死了两个,随行府兵死了十三人,安岳文本人也是伤了胳膊。
先不说安岳文本身的立场倾向,单论府衙僚属和府兵在京兆府境内遭袭,就足以让府尹大发雷霆了。
整个京兆府衙,上至少尹高启,下至司法金长顺,都被陈府尹好一顿斥责。
骂完人之后就是后续处理,司录梁关山急匆匆地离开府衙,他现在要去府兵驻扎的营地。
新任的司兵吴竹林尚未到任,所以接应安岳文的任务就交给他这个录事参军事。
虽然这是他本身的职责,而且他在府兵内部说话还算有分量,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骤然遇到这种事情,梁关山不由得就想揣测陈府尹的决定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在其中。
才发完火的陈佑走进书厅之后,脸上怒容顿消,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神情。
他立刻叫来刘河,开口第一句就是:“富平县内可有大股盗匪?”
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
“富平县内因有雨金堡,故而只境内几座险山之中有零散盗匪,且这些盗匪止于山周,等闲不会走远。”
刘河十分平静地诉说着自己得到的信息:“雨金堡目前是富平张家所有,因富平令是张家族长胞弟,在富平令庇佑之下张家有大约四百壮仆家丁。”
现如今,手底下有四百兵员,基本上就是一个指挥的名额。由此可见,雨金堡在富平县是多么强势。
“这次安参军遇袭是在富平县西南的怀德故城边,此处正好在西北群山和东南雨金城之间。”
陈佑仔细听完。
刘河说得这些,看似没有倾向,实际上所要表达的内容已经很明显了。
西北山里面的盗匪平常不离开山周太远,县里势力最大的雨金堡有族人出任县令,可以说是富平县名副其实的主人。这两个地方,如果没有外力促成,是不可能会无端袭杀府兵的。
只不过这个外力不好找。
富平后唐时曾被划为耀州,晋末被永兴军控制着,析分永兴军时直接就划到了京兆府来。耀州一直想把富平要回去,有理由对京兆府动些小手段。
除了外部因素,京兆府里还有一个嫌疑比较大的高启。至于有没有其他人,还得查。
考虑一阵,陈佑开口:“我不限定时间,你让人去查,这件事后面究竟站着谁,又是谁下的手。”
“是。”刘河点头应下。
“我会叫吕云帆也去查,你看着点别叫他闹出事来。”
“明白。”
这是陈佑给吕云帆的第二次机会,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刘河跟在陈佑身边四五年了,虽然陈佑现在同四年前有所不同,但一些行事手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很显然,如果这一次吕云帆依然表现不佳,他将再也得不到仕途上的帮助。运气不好的话,要么在七八品蹉跎一辈子,要么早早看开,重新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刘河很快退去。
虽然他只是陈佑手下负责情报的几个人之一,但他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是收集情报,有些涉及到情报工作的商行实际决策人正是他——当然他只负责大方向的选择,具体经营有专人负责。
四月丙戌朔,日有食之。秘书省灵台郎郭思奏,日食卜为小咎,兵事不靖。诏以黄世俊为关西宣抚使,王彦川为副使,宣抚关西诸军。知大名府事康自观权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承泽兼判三司使。
大名府是之前试点的五个州府之一,大名知府升入中枢给其他人三地带来了希望。京兆府就别提了,府尹被罢免,少尹贬出京,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丁亥,特进、枢密使阎俊臣请辞,诏不许。如是再三,阎俊臣加开府仪同三司,罢枢密使。接任枢密使的是王朴,而接王朴位置的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周敬思。
原先一个王朴还不算什么,哪怕陈佑也只是一个特例,但从周敬思开始,即位三年的赵元昌终于能够用自己一手提拔的新人来汰换中枢重臣了。
借着阎俊臣罢相,多个职事调整的契机,赵元昌提拔了很多新人。
这些原先同中枢重臣没多少关系的文官武将骤然而起,打乱了朝堂上渐渐成型的小团体,至少半年之内朝廷中枢不会出现两派相争的情况,最多就是几个人之间的争执。
而半年之后,有句话怎么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朝廷也是一样,新提拔上来的这些人,要么抱团成为所谓的“皇党”,要么同原先的重臣们拉关系投入其门下,最后还是会出现派系之争。
这一次的朝堂风波,陈佑就仿佛不知道一般,老老实实守着京兆府的一亩三分地,各类人事安排一概不发一言,只是还像以前在锦官府一般,隔一段时间就上书说一说自己的新思路新想法。
在此期间,吴竹林抵达长安接掌兵曹,在崔翰的帮助下花了半个月笼络住五百多人,加上安岳文的两百亲信,总共七百多人。
于是,原本准备让安岳文立威的盗贼给了吴竹林。
鄠县鸡头山,二百余府兵散布在一处山坳中。
鸡头山位于鄠县县城东南三十里处,后赵宗室石生被当时还是丞相石虎击败后,逃至鸡头山被追兵杀死。
当然了,吴竹林是不知道这一条史料的,他只知道,陈使君对他这次剿匪非常看重。
为了防止有人通风报信,府兵这七百余人是进了鄠县靠近鸡头山之后才知道目标的。这还不止,因为不知道鄠县是否有人同盗匪勾结,所以在宣布目标之前,安岳文带着一百多人去寻求鄠县协助剿灭牛首山盗匪。
牛首山在县城南边,若是县衙有人勾结鸡头山盗匪,安岳文的行动正可麻痹其人。
吴竹林召集两个都头,就站在一棵大树底下再次确认进攻计划。
按照计划,近六百府兵分成四个部分。其中一百余人绕到贼寨侧翼潜伏,两百人守住各个路口以防有人通风报信,之后崔翰带二十多人入贼寨劝降。若是能劝下来当然是好,如果劝不下来最后刀兵相见,则通知吴竹林这两百余人和侧翼的那一百多人一齐强攻。
近四百府兵,即便这个贼寨是长安周围声势最大的一处,也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这样还有太大损失甚至失败的话,陈佑在京兆府就别想安稳了。政治上做得再好,也得有武力来支撑。
就像国家一样,武力强盛无人能敌,你就是人类希望文明灯塔。哪怕你是原始的奴隶社会,文人们也能给你吹成“从古至今始终如一,这是历史选择的最正确的道路”。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