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不等若有所思地两个人回神应和,他又爽朗地笑出声:“哈哈!扯远了、扯远了!说回眼前,我看金司法久在京兆,放在法曹有些屈才了。”
  说着,他看向田从善,收敛笑容指点着田从善:“这也是你们功曹的职事,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你这个司功,任重道远啊!”
  被他这么一说,金长顺、田从善一个说着“不敢当使君夸赞”,另一个则连连说“使君放心”。
  薛盛家中,京兆府录事参军事梁关山带着两个医学生来给薛盛诊治。
  这两个医学生没能见到薛盛,早就收到招呼的薛家人奉上财物将两人请到客厅去喝茶,而梁关山则在书房见到了薛盛。
  说是书房,其实没有几本书,反而摆着一排兵器,房间也比较大,更像是一个练功房。
  梁关山走进书房的时候,薛盛只穿着一条犊鼻裤用温水擦拭身体,看起来健康无比。
  见梁关山进来,他瓮声瓮气地开口:“七哥,你怎么来了?”
  “我要不来,你这心气能顺了?”
  梁关山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拉过一条板凳坐在墙边。
  薛盛听了他的话,脸上更是不服,手中布巾直接摔进木盆,哗啦一声溅了一地地水。
  “我是不顺!七哥你来了我也这么说!”
  他双手挥舞,神情激动地喊道:“叫我称病是他高千里的主意!好,我同意了!之后呢?七哥!我薛小乙跟着你,跟着老节使,拼了命才得来的职事,就因为他高千里的一句话丢了!丢给那个安婆娘了!”
  梁关山双手抱在胸口靠墙,冷眼看着他,也不出声打断,就这样任他发泄。
  薛盛吼了一阵,见梁关山不理他,气势一下子低了下来,目光有些躲闪地看向梁关山,带着些委屈道:“七哥你倒是讲句话啊!”
  “我的话都给你讲完了,你叫我讲什么?”
  刺了薛盛一句,见他垂首不语,梁关山才叹了口气劝道:“你说这些,我都理解。但现在毕竟不是老节使在的时候了,我们兄弟几个,就你我二人留在长安,你以为我不想护着你?”
  “七哥,你知道我......我不是怪你。”薛盛突然有些紧张,急忙解释,“我就是心里面不舒服。”
  “我知道你不怪我。但你不舒服,我就能舒服了?”
  梁关山站了起来,压低嗓门道:“别看你手里面有府兵,只要不想造反,就还得听他高千里、陈将明的!”
  薛盛闻言,脸上落寞:“现在府兵已经不是我的了。”
  “谁说不是你的?兵曹参军事不还是你薛小乙?”梁关山走到薛盛面前,“那安岳文只不过是临时的,府兵里面至少有一半是你我带过的兵,你还怕他夺了权去?”
  听到这话,薛盛眼睛亮了,挺起腰背,把胸膛拍得啪啪响:“七哥你放心,我定叫那安婆娘不好过!”
  梁关山瞪了他一眼:“别整天叫人家安婆娘!高少尹说了,他保证安岳文不会动你的人,你也别叫安岳文难堪。等你‘病好了’,这府兵还是你的!”
  见薛盛没有反驳,他松了口气,拍了拍薛盛的肩膀:“你就当是得了假,这些日子就好好歇一歇,有七哥在,还能亏了你不成?”
  薛盛略一犹豫,恨恨点头道:“我听七哥的!”
  与此同时,洛阳高宅,高启和韦三桥相对而坐,一旁作陪的是京兆府士曹参军事韦棁。
  韦三桥和韦棁虽然同出京兆韦氏,但当初韦氏本家在黄巢逃离长安之前受损严重,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韦氏各支之间的联系也没那么紧密了,两人属于出了五服的远亲,关系平平。
  但再怎么关系平平,那也是同出一族,现在还常一同祭祖,真要有事一个都躲不开。
  “想来延秋你也知道陈使君在锦官洛阳所做之事,不论你我,肯定都不愿这等事在京兆府再演。”高启神情轻松,就好似谈的是今晚吃什么一般,“某以为京兆府不能乱,延秋怎么看?”
  韦三桥看着酒盏,缓缓道:“我这长安令,自然是使君和少尹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至于使君要怎么做,那就不是我一个小小县令能插嘴的了。”
  高启看了一眼韦棁,韦棁立马开口道:“延秋兄何必自谦,以兄长之能,韦氏族长也能做得,这京兆诸事,怎能绕过兄长?”
  这是要支持他小宗入大宗?
  韦三桥眸光闪动,认真地看着高启和韦棁。
  不得不说,这对出身贫寒的韦三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但韦氏已经败落,他韦三桥目前是韦氏中官职最高的一个,区区一个韦氏宗主还不足以让他站出来。
  思忖一阵,他最终开口道:“虽然这么说,但陈使君毕竟是陈使君,听说李副枢已经回了洛阳。”
  “这也没什么。”高启呵呵笑道,“北面粮运有吾侄拙之总领,现无战事,李副枢回京也是正常。”


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
  意思十分清楚:别看陈佑有一个枢密副使撑腰,我侄子那也是总领一方的大将!
  至于这个“总领一方的大将”成色怎样,韦三桥并不清楚,但看高启自信的样子,即便比枢密副使差,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
  心中快速权衡,韦三桥露出诚恳的神色:“高将军乃是老节使之子,担此重任实属正常。就如高公久在京兆,京兆府务自然该多问问高公。”
  高启呵呵一笑:“也不能这么说,你我之辈,都是京兆人么,都要出力!”
  一时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然而送走两名韦氏子之后,回到自家书房的高启脸色沉了下来。
  原先他权知府事的时候,韦三桥不说多么恭顺,至少不敢像今天这样同他分庭抗礼。
  可一旦他亲自下场相争,韦三桥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两人不再是主与从的关系,在京兆府尹之下,两人是平等的。
  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不舒服,但高启却无可奈何。除非他跟陈佑在河南府一般,除了少尹之外另有三品职事,甚至在名义上掌握一府兵权,那时候能同他相争的就是陈佑这个府尹,而不是其他人。
  高启坐到书桌后的椅子上,从一册书本中抽出一张写满了姓名的纸,提笔在“韦三桥”三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夜幕降临,早就准备好的接风宴会照常开始。
  在宴会上,陈佑见到了几个早上出现在城外十里亭的熟面孔,他们都是出自京兆当地大族。
  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的所谓大族,同以前完全不能比,就连同时期的江南蜀地家族,也远好过这些人。
  怎么说呢,连年战争对民生破坏十分严重,但无形中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更替。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地方家族想要发展壮大比较困难。而江南和蜀地,相比中原要平静许多,地方上的大户和朝中重臣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家族势力。
  只不过,中原地区的大族,除了政治上配不上“世家豪族”的称呼外,对当地的影响却不弱。毕竟能发展起来的家族都同官府有关系,而借着官府的虎皮,他们也成了事实上的基层管理者。
  只不过这些人似乎并不知道陈佑与京兆府原本势力的争斗一般,一个个争着向他示好,倒叫他有些惊疑不定。
  宴席之上,田从善同几名参军一齐向陈佑敬过一杯酒,便端着酒盏来到高启坐席边上。
  他借着敬酒的机会压低声音道:“高公,今日下午陈使君叫了我还有金长顺一起在城内转了转。”
  “哦?”高启笑着抿了一口酒水,“说了什么?”
  “有三件事,第一个就是陈使君想让金长顺离开法曹,听他的意思是要升迁,只是不知道目标是哪个。”
  “无非是功仓户兵之一。”高启垂眉,伸出筷子夹菜放入嘴中仔细咀嚼。
  田从善嗯了一声,就听咽下食物的高启问道:“第二件是什么?”
  “据陈使君说,他曾对韦长安说不要仅想着在京兆府当一个县令。”
  听到这话,高启眉头一挑,下意识地朝陈佑看去。
  正巧陈佑此时正在同韦三桥交谈,似乎感应到高启的视线一般,陈佑扭头看向高启,遥遥举杯示意。
  高启也连忙在脸上堆满笑容,举起酒杯喝了一口。
  放下酒杯的时候,正好见到被陈佑动作提醒的韦三桥朝这边笑着点头,似乎是要高启不必担心,但他紧接着就又扭过头去同陈佑热烈交谈起来。
  高启收回目光,微胖的脸上只剩下平静:“还有呢?”
  目睹了两人无声交锋的田从善咽了口唾沫,扯着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才小心翼翼地道:“陈使君还说功曹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不知怎地,他没敢说出陈佑也曾把‘不要局限于京兆府’的那番话说给他们二人听。
  高启面色平静地点点头:“什么才叫合适,这就有得说道了。”
  另一边,陈佑刚刚才对韦三桥说出那番话。
  而韦三桥的反应也很有趣,他先是提到了自己出身于京兆韦氏,之后又说自己才疏学浅,能侥幸当一任长安令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