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这一次回答的人就更多了:“有!”
  “也有!”陈佑站定在桌前,目光灼灼,“遍寻古今,可有一党之内意见相左、互不相让之例!”
  沉默,长久的沉默。
  陈佑话语中这个“党”,非是政党,而是利益团体。根据所涉范围的不同,同一个人或许可以划分到不同的利益团体中,但在某一个利益团体之内,各成员所追求利益必然相同。如若内部意见相左,这个利益团体必然要分裂成两个甚至更多个次一级的团体。
  没有让大家思考太久,毕竟临时发言,真要细究,总有漏洞,回去之后可以仔细讨论,但现在最好不要让大家注意到。
  陈佑一个深呼吸调整了一下情绪,总结道:“可见陈某非有结党,诸君也非是陈某之党。某自问心无愧,诸君愧否?”
  “我亦无愧!”“我无愧矣!”“吾亦问心无愧!”......
  一连串的声音响起,陈佑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抬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
  “某即将赶赴京兆,这为政之学到今天算是结束了。然某为政之路尚在继续,诸君以后是与吾同路也好,异途也罢,切要记得,为官之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至于即将出京的十二人,吾也有一言相赠。”
  顿了顿,他开口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佑与诸君共勉之!”
  说完这话,他径直走下讲台,走到汪弘洋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平远,书院就交给你了!”
  汪弘洋微微欠身:“山长放心。”
  陈佑点点头,看了一眼站起来的师生们,最后道:“还望诸位诚心向学,莫要辜负大好时光。陈某就此别过。”
  话音未落,就听一人喊道:“山长!我欲跟随山长前往京兆求学!”


第三百六十二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三)
  陈佑的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无需他仔细分辨到底是谁说的,因为所有人都看向了同一个人,一个有些窘迫,眉眼之间却露出坚定神情的少年。
  看到这少年,陈佑脸上浮现温和的笑容:“韩三郎要同我一起去京兆?”
  韩三郎,名陶朱,陈府管事韩二柳三子,进入书院学习之后因为表现良好被陈佑选到身边做文书。
  “是!”韩陶朱被这么多人注视,原本还有些紧张不安,但听到陈佑的问话之后,他下意识地挺起胸膛,大声道:“学生欲跟随山长学习!”
  他的这个选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诚然,按照所签订的契约文书,韩陶朱并非是陈家的附庸,而且以他现在的境遇,能否出人头地尚不可知,但家庭情况更上一层楼却近在眼前,好好留在书院学习才是最稳当的做法。
  可是别忘了,韩陶朱的出身经历决定了,在外人眼中他天然就站在陈佑这一方,除非彻底背叛给陈佑重重一击,否则“陈系”标签是去不掉了。
  从这方面来说,似乎在陈佑面前表现出值得重视和培养的价值才是上上之道。
  当然,这是纯粹理性的考虑,现实中很多人考虑事情并不全是从理性出发,情感因素也占很大比例,除了韩陶朱本人之外,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许,其中缘由连他自己也无法肯定。
  不管怎样,他这样的表现,确实让陈佑有些欣慰。
  陈佑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继续道:“你可要想清楚了,要说经义算法,我比不上书院里的教授,而且政务繁多,也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教导你,跟在我身边,只怕耽误了你。”
  韩陶朱这时候终于镇定下来,他目光坚定地回答:“留在书院学的是为人处世,跟随山长学的却是济世安民,学生驽钝,却也想为朝廷尽一份心力!”
  陈佑一愣,没想到韩陶朱会是这样一个回答。
  随即他收敛笑容,颔首郑重道:“汝之志,吾知矣,吾不才,唯倾囊以授而已。”【1】
  这就是同意韩陶朱跟随了。
  不等韩陶朱兴奋,离他不远的另一个少年听完两人对话之后,当即也下定决心举起右手喊出声来:“范昌佑亦欲跟随山长!”
  范昌佑同韩陶朱一样,也是陈佑在书院里的文书。
  他这一声喊,惊醒了不少人,也纷纷开口要跟着陈佑去京兆府。
  最终,经过筛选,跟随陈佑前往京兆府的总共有二十人。
  除了韩陶朱和范昌佑,其余十八人无不是完成了书院八级的学业,升入九级甚至三舍的学员,这代表他们基础已经打好。
  因为临时多了这二十个人,陈佑不得不在书院停留了一晚,以等待众人收拾好行李。
  好在这里是在城外,只要他不是一直留在这里不走,就在允许范围之内,否则那些御史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弹劾机会。
  “陈长阳离开周山书院朝西边去了。”
  翌日,赵普散朝归来刚刚走进府衙,他的幕僚就跑了过来在他耳边小声说出最新收到的消息。
  在去年冬天考课结束之后,赵普就卸了侍御史的职事,守河南府尹。凡注官阶卑而拟高则曰“守”,虽然没能参知政事,但任了河南府尹的赵普也算是一只脚迈进了中枢两府。
  他担任江陵知府期间招揽的幕僚在上一次去职后或是另寻举主,或是安排到州县,一时半会调不回来,身边这个是江夏青介绍的。
  赵普不是傻子,江夏青也不是杨邠那般黯然罢相的处境,给他推荐幕僚,绝对是另有所图。
  原本他是本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收下这个幕僚,准备过段时间就寻个借口辞退了,没想到中间遇到点事,就一直留用至今,而且在可以预测到的未来,还会一直留用下去。
  原因么,自然是因为考察了赵普四五个月之后,江夏青终于摊牌了。
  说摊牌也不太妥当,总之就是把赵普请到家中吃了一餐饭,而后顺理成章地让小女儿露了一面,再提到赵普现在鳏居家中,家里还有子女,总得需要妇人主持后宅云云。
  然后,赵普就表达了对江相公的敬仰与敬佩之心,同时谢过相公的关心,只是现在还在服哀,暂不考虑这些事。说到最后,他还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以后要多向江相公请教等。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对,应该是郎有情妾有意......也不对,总之,到现在这种情况,就等着赵普齐衰杖期结束,然后开始议婚程序。
  都要成为一家人了,未来岳丈推荐的幕僚只要不是那种会惹事的,赵普怎么也得留下来,大不了就当是养了一个闲人。
  陈佑离开的消息,只是让赵普脚步顿了顿,片刻之后点头道:“我知道了。”
  这一次陈佑被贬出京,无非是引起了官家的猜忌。而且江夏青在其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没想到会把李明卿招惹回来。
  至于陈佑,原先赵普还有一些疑虑,但昨日那番话语传开之后,他就知道,陈佑迟早会回来的。
  陈佑走后第三天,枢密副使李明卿归京,即时入宫奏对。次日,制加特进。
  这个消息传到陈佑手中时,他已经到了京兆府范围内。
  二月二十八,陈佑入住长安城东灞桥驿,遣人入长安通报。
  当晚,陈佑在驿馆房间内翻阅刘河送上来的文书。
  这些文书都是正常的往来信件,不是收集的情报。
  陈佑这次来京兆,只带了刘河,丁骁被留在洛阳,起的是外藩进奏院的作用。至于张昭,他是开封县尉,不好贸然调动,所以还留在汴梁,但张家二郎却进了书院求学,以后可以借着这层关系来运作张昭的职事。
  送来的文书没有什么大事,陈佑随便翻了翻就放到一旁。
  “钟青昌怎么说?”
  “钟家派人传信说钟青昌现在去了河东,现在正在朝京兆赶来,不日就会拜见使君。”


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
  陈佑点点头,由于他的存在,钟家商队不说遍布全国,至少比较重要的州县都有涉足,在和宋、汉、吴越、燕,甚至吐蕃、辽国、大理等国的交易中都有钟家的身影。
  限制钟家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就是人手太少。不过人手再少也比陈家多,若是陈佑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有足够多的族人帮衬,他也不至于要扶持一个外人。
  陈佑的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很难确认钟家还会不会保持之前的态度。纵然钟家反水对陈佑来说不是不可接受的损失,也会给他带来不少麻烦。
  多想无用,钟青昌愿意大老远跑过来,就证明还不想翻脸,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过几天就能知道。
  而且,陈佑对钟家也不是全无防备,牛三在锦官府可没有光吃饭不干活。
  一个还没有强大到能影响整个国家的商人,不可能占据陈佑太多心思,尤其是现在还没到和平的时候,暴力手段总是很管用,而陈佑,向来不惮于使用暴力。
  拿起放在左手边的一份文书翻开,一边仔细阅读,一边开口问道:“城内是什么情况?”
  城内,指的是长安城。
  谈到这个话题,刘河脸色严肃:“城内诸官多有勾连,只是具体谈了什么无法探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