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第299章 笨蛋孙思邈
  如果是以前,李承乾多半要觉得这些御史言官没事儿找事儿,纯粹就是来彰显自己存在感的。但是现在的话,他只是选择无视就行了。  当官吃皇粮的,其实都很不容易。皇帝下令,凡御史言官,必须三天一小奏,每月一大奏,而且,上奏还要言之有物,不能瞎掰扯。  说到底,官员们只要混迹到朝堂里,基本不会出现徇私枉法的蠢货,因为京官跟地方官不同,特别是身在朝廷要位的,不求上进才是最佳的做法。各个争着做好事儿恨不得变成菩萨的他们,哪会给御史言官落口实的机会。  可是,说到底弹劾的奏折还要上,官员们没有犯错的,就不能无中生有,皇后弹劾不得,弹劾了容易被皇帝发配到边远地区。既如此,还是太子好欺负,因为就算弹劾错了,也不会被皇帝过多指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如今的李承乾也有了点当工具人的自觉,那些官员不过是借着他这个机会给皇帝展示一下自己没白吃饭,算不得大事。  —————  哪怕是入冬以前,其实也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事情。  银行现在已经有了合格的管理阶层,不管是皇帝老爹还是户部,都不约而同的重视银行,派遣了心腹或者真正的人才加入,用不着领导者操心。岭南的海港已经建设完毕,有些海船已经开始在海港停靠了。至于造船厂,恐怕还要两年才能正式开始造船。在木材的选择上,船匠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木材选择就费时间,阴干更是浪费时间。至于李承乾提出的建造自然烤房的建议,也被他们无视了。在那些船匠看来,急功近利时造船的大忌,宁可老实等木材阴干,也不能太早造船。  建议被反驳回来,李承乾也不生气。大唐工匠的精益求精是一个良好的品德,怎么维护都不为过。什么时候新买的东西,隔三差五都出毛病,找售后都没用的时候,才是悲哀。  处理完事情,就已经是深夜了,茶壶还是温热的,里面的茶水已经换成了白开水。  能这么体贴的,也只能是苏媛或者是秀秀。  喝完白开水,李承乾长舒一个懒腰,就回了卧室。  苏媛还没睡,抱着汤婆子等在桌子边。  “怎么还不睡啊,身体不舒服就早点睡,用不着等我。”  见李承乾走了进来,苏媛就放下汤婆子,笑道“哪有不等您自己去睡的道理?您回来的正好,正好有水洗脚。”  说完,苏媛就打开汤婆子,把里面的水倒了出来。  所谓的汤婆子,其实就是古代的热水袋,不过跟现代的热水袋相比,不仅笨重,还有漏水的风险。  见苏媛要给自己洗脚,李承乾就阻止了她“身体不舒服就别做这样的事情了,我自己也能洗,咱俩还用得着做这样的事情?”  把苏媛抱回床上躺好,挑了一个温度适中的汤婆子塞到她怀里,李承乾自行洗脚起来。  以前只觉得电视剧拍摄的有点过,王公家庭的少爷王爷,连洗脚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如今穿越过来,李承乾才发现还真是这样。吃奶的时候有母亲给洗,小的时候有宫女给洗,成婚以后有妻妾给洗。像他这样从小的时候起就一直自己洗脚的,简直是怪胎。  虽说妻妾给丈夫洗脚是一种表达亲昵的方式,但是李承乾还是很抗拒。  躺到床上,发现苏媛很是不高兴的样子,李承乾只能说“其实我特怕痒,尤其是脚,除了自己碰不难受以外,别的人谁碰都受不了,你也是一样啊。”  听李承乾这么说,苏媛才松了一口气,蛆一样的拱两下,就伸手抱住了李承乾。  伸手把被子里的汤婆子扔下床,李承乾才反手抱住了她。  作为正妻,苏媛可以算是满足了宅男的所有梦想。长相没得挑,身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性格也很好。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睡觉的时候,睡相实在是差。抢被子、蹬被子,甚至八爪鱼一样的纠缠过来,都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李承乾并不在意这些,结婚嘛,就是彼此适应,能忍就忍,忍不了就抗议,让一方退步。互相迁就才是和和美美的秘诀,实在忍受不了的,倒也用不着离婚,大不了在小妾那里过就是了。  所以在这一点上,古人男子还是比现代男子舒服的。  一样的夜晚,皇宫里的皇帝,却怎么也睡不着。明明敦伦这种事儿也是很耗费体力的,可是疲惫之余,他却总感觉格外的空虚。想了好长时间,才发现空虚的来源是皇后。整个后宫,估计也只有皇后,跟他是最贴心的,别的,哪怕是杨妃,在他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  “明天得去学院行宫看看皇后了啊!”  感慨一声,推开身边的妃子,李世民起身,喝了一壶酒,才终于有了睡意。  一样的夜晚,工学院办公室里的李泰,一样睡不着。如今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木快,还有细细的绳索。李承乾的本子,给了他一把钥匙,打开密封的大门以后,他才发现自己发现了一个多么辽阔的世界。  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世间各种东西都是可以计量的,哪怕力量也是一样。当初制作滑轮组的时候,他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今,才终于找到了一点门道。  “老子要把各种力都计算出来,让一切都可以度量。秦朝的时候统一度量衡,之后的朝代虽然有变化,却也不明显。既然大唐要开万世基业,这方面不统一如何能成!”  重重的砸了一下桌子,在门口侍卫担忧的目光中,李泰拿起凉了的饭菜,大口的吃起来。有了目标,李泰顿时觉得自己又有了奋斗的心情。相比较之下,封地的事情简直不值一提,都是些没用的事情,交给长史管理就好了,他想要做的事情,对整个大唐而言,更有用处!  一样的夜晚,已经住在登州随时准备回长安的张亮,也是睡不着。书桌边的火盆里,几张纸上是橘黄色的火苗。他很难把这样的信函跟侯君集联系到一起,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让侯君集变成了这样?什么叫“静候天时”?什么叫“吾辈应奋发”?  他张亮也不是蠢货,虽然出身一般,但是人在登州还是请了饱读诗书的先生教自己认字的。这几句话里,无不透着浓浓的悲愤,甚至于,还有反意。  蠢货啊!你造太上皇的反也就罢了,当今的陛下也是你能谋算的?  张亮深信,一样的信函,不止自己收到了,恐怕别的不如意的官员将军,也收到了,甚至于,没准有些家族  不敢再想下去了,将纸张的灰烬捣碎,张亮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同袍的义务,至于侯君集会不会因此而走上绝路,关我屁事!  一样的夜晚,睡不着的还有一个笨蛋。  医学院的实验室里,孙思邈用特制的针头,配合消毒的注射器,往自己胳膊的血管里注射了一针大蒜素。  这些天看诊的病人有点多,他感觉自己有被过继风寒的危险。正好大蒜素应该对这个也有效果,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拿自己做了实验。  针头是工学院最顶级的工匠历时几个月制作出来的。两大箱的针头,只有少数的几个能用。至于这个剂量的大蒜素,这段时间来他也拿兔子试验过。兔子既然都死不了,那人也不会出事情才是。  捂着胳膊等候剧痛的来临,可是过了好长时间,也没等到剧痛的来临,站起身走走跳跳,身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殿下说的果然没错,用盐水稀释了大蒜素以后,果然不会给人带来疼痛!”  兴奋莫名的孙思邈顾不上外面明月当空,当即坐下,边给自己诊脉边记录感受。彻底将太子的告诫,抛之于脑后。  一夜的时间过去,第二天,当李承乾陪着老娘媳妇找孙思邈诊脉的时候,在老孙的卧室里发现了浸泡在酒精里的针头,和沾血的麻布,如何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顶着熊猫眼的孙思邈见露馅儿了,只能强自笑着说“不碍事,老道我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兔子都毒不死的剂量,人也不会有事的。而且,大蒜素这东西很有效,本来老道还觉得嗓子不舒服,如今熬夜一晚了,嗓子不仅没有恶化,反而痊愈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孙思邈,李承乾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他看来,就应该把老孙跟神农摆到一起才行。为了医学,连自己命都不顾的人,最难得的是没有一点功利心,这样的人不受人尊敬才是没天理了。  “您别解释了,既然您心里有数,给自己用点药不是问题。不过啊,您想要推广,还是很难,咱们现在没有保存药的方法,毫不夸张的说,这东西只有现制作现用才成。估计只有长安周边的百姓,能享受到了,您想要彻底的推广开,还是想办法把医学院的分院开设出来吧!”  。


第300章 武勇的重要
  看了看进屋来送饭的弟子,孙思邈莞然一笑:“过两年,再过两年,等这些孩子都成长起来,分医院也就能开了。”  孙思邈从来没想过自己也有亲眼见证医学院,这么一个系统学堂加医院整合的组织出现的时候。什么时候选择医院看病成为百姓们选择的主流时,好多医者就用不着行脚天下了,百姓们也不用再愁有病无医。  只是展望了一下未来,孙思邈就重新回神了。在这一点上,他比学院的老先生们都看得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孙道长悲天悯人,将来医院扩张,本宫必助道长一臂之力。”  孙思邈谢过了长孙,才请长孙做好,开始诊脉。  诊脉、听肺音以后,孙思邈才点点头,说:“皇后娘娘的病情已经无碍了,如今已经快要入冬,也没有复发的情况,可见这病情是能缓解的,只要注意不复发,于寿数无忧。”  听孙思邈这么说,李承乾才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好,这样,长孙应该就不会过早的离开了吧。其实就他看来,李世民后期的暴虐,未必跟长孙早逝没有关系。放眼整个大唐,能降得住皇帝的,还只有长孙了。至于魏征,也只有在正式的场合能够堵住皇帝,皇帝一旦放弃了自己“明君”的恶心形象,用不着第二刀,魏征就没了。  “既然如此,那皇后是不是能回皇宫了?”  听到这个声音,李承乾和李泰惊讶的回过头,就看到了一身常服的皇帝。  看了看窗外的太阳,李承乾断定这家伙绝对是天不亮就从长安出发了,否则,不可能在刚过早饭的时间就出现在了这里。  本来要整体矮一截的众人,在皇帝一句“不必多礼”中,就恢复了正常的身高。  孙思邈点头道:“皇后可以回皇宫了,只是皇宫的保暖也得做好,这种病受不得过冷,也受不得过热。殿内要是能保持温暖,会让复发的可能降低不少。”  李世民点了点头:“虽说加装炉子等东西会惹得礼部官员非议,但为了皇后,朕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长孙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伸手握着皇帝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讨厌别人在自己面前秀恩爱了,哪怕是老爹老娘。  李承乾伸手把苏媛推到了孙思邈面前说:“这次月事,我看已经恢复正常了,就是肚子还是会疼,您再给看看。”  只是一句话,就羞臊的苏媛恨不得把脑袋低到桌子底下,另一边的李世民,也撇了撇嘴。就算是他,也做不到对妻子的月事都这么关心,这苏氏,真的是被太子宠上天了。  孙思邈倒是没有疑惑,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把李承乾也看做一个医者的,太子说的这些,恰好是医生需要知道的。妇人害臊,男人家说出来就坦然的多。  伸手给苏媛号了一会儿脉后,孙思邈捋捋胡须说:“已经无碍了,太子妃的病症,应当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不过好在不严重,以后只要注意一点,就无碍。至于医嘱,就用不着老道跟你说了吧!”  李承乾点点头,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虽然两世处男,但是这并不阻碍他了解女人的那点事儿。  来月事的时候,注意不吃冰冷的东西,不吃辛辣的东西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多喝热水!  “既然皇后和太子妃都没事儿了,那就一起回宫吧,过两天孝恭他们就要回来了,这一次他们平灭了高昌,自身损耗却甚微,可以说是一场完胜啊!”  说起战事,李世民就感慨不已。现在的他是皇帝,注定了只能在后方等战场的情况,没法亲自上阵。不是自己带领的战斗,哪怕赢了,也缺少那么点意思。  回宫的路上,东宫夫妇二人就变成了蹭车的,苏媛跟皇后一起上了凤辇,李承乾就跟着皇帝上了御辇。  才进车里,李世民就搓着手说:“火药武器当真是攻城的无双利器,咱们这一次的折损,基本都是在王城外跟高昌兵力短兵交接的时候损失的,真正进攻王城的时候,麴智盛龟缩不出,拒绝投降,于是,孝恭动用了皇命雷,只是一发,就炸毁了高昌的王城,让守军溃不成军,麴智盛也被活捉,高昌,覆灭矣!”  听到这里,李承乾才表明自己的疑惑:“父皇,高昌王不是麴文泰嘛?怎么变成麴智盛了?他不是太子吗?”  ——————  说起这件事,李世民就乐不可支:“哈哈哈,这也是朕想跟你说的事情,当初朕下命令,命麴文泰来朝,可结果麴文泰称病不来。咱们给高昌下征讨文书的时候,麴文泰还对左右人说,高昌有戈壁荒漠作为屏障,等大唐军队抵达的时候,一定人困马乏,可一鼓而下。  可是,孝恭并没有走最近的路,而是兵进碛口,一战平灭了高昌一万兵力。而吐谷浑和突厥,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听到这个消息的麴文泰,惊惧交加,结果就此一病不起。等孝恭他们兵近王城的时候,麴文泰正好下葬。如果不是孝恭认为趁着别国国丧进攻不合问罪之师的身份,他们连据城坚守的机会都没有。”  李承乾无奈的笑了笑,麴文泰这个人还真是富有阿q精神,身在一个小国国王的位置上,眼界都不够宽。没经历过绝望的他借着吐谷浑和突厥的庇护,还敢跳到大唐的面前拔胡子,直到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愚蠢。站错队,就得付出代价!真要论实力,大唐才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唉!孝恭把这些当笑话讲给朕听,可是,朕多么希望带兵征讨高昌的是自己啊。自从当上这个皇帝,虽然呼风唤雨,能一言断人生死,可是亲自握剑的时间,就只有晨练。呵,朕都不知道每天早晨干嘛要温习武艺。”  失落的皇帝很少见,至少李承乾还是第一次见他没有保留的展现对皇位的厌倦。  “父皇,晨练不是没有用处,强身健体是每个人都要在意的事情。真要说,儿臣不也是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可是儿臣也没有放下武艺,虽不至于寒暑不侵,可是身体是真的好啊。”  “也罢,你说的也没错。”  长舒一口气后,李世民立刻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经事上:“孝恭亲自实验了火药武器的威力后,上奏说这种武器应该大规模的制作,不仅仅是攻城守城,用得好了,兵团作战也能抢先一步,奠定胜利的基础。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承乾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说:“儿臣觉得,火药作坊的规模就这样了,用不着扩张。火药武器固然是对敌的利器,但是,用惯了这样的武器,也会导致将士的松懈,忽略人力而过分追逐器具的武力,是不对的。现在火药武器才面世,所以能起到效果,可是以后呢?有出招的就有应招的,别的不说,突厥人只要分散战线,化整为零,火药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更何况,火药武器本就是一次性用品。将士们在边境炸的舒爽,可是工匠们用辛劳换来的。所以,儿臣的建议是,只要再一支大部队中,维持一支使用火药武器的精锐就好。”  李世民也点点头说:“朕也认为将士的勇武才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火药武器的出现而有所改变。不过,火药作坊还是要扩建一下的,从这次装备军队上就能看出来,遇到突发的情况,火药作坊难免要临阵抱佛脚。”  “那就是您的事情了,儿臣可不想干涉这些了。”  “啧,你这个太子当的舒心啊,海运的事情和银行的事情只要给出命令就好,用不着亲手做什么。”  “话说,您这个皇帝不也是这么干的?”  “哈哈”  马车经过东宫,将太子夫妇放了下去,就回了后宫。  入冬的天气就已经格外阴冷了,拽着苏媛一路小跑的回到了室内,才算是回了魂儿。  这样的天气不吃一顿火锅真是对不起自己,顺便叫李泰李恪来聚聚,人多吃着才开心。  李恪如今已经卸了学院的差事,回到了吴王府。不出意外,年后,他就要成婚,开春的时候,就要去吴地就藩。在这一点上,长孙的安排没人敢反抗。就算明知道这是皇后对吴王的提防,也没人说得出不是来。  “我要宴请青雀李恪,你就跟小雪她们一起吃吧。冬天多吃点羊肉对身体有好处。”  苏媛答应一声,就起身去了宜春北苑。  如今宜春北苑边,又起了一座阁楼,名为秀丽阁,是秀秀的住所。作为良娣,她能享受的规格也就这样了。  吴王府就在长安,李泰今天也久违的回魏王府,想要住一晚,所以兄弟三个顺利的碰了头。  “母妃那里已经跟我说了,看样子明年开春就藩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李恪也知道太子皇兄叫自己来东宫用餐的原因,所以开门见山的说了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