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看,竭尽全力的促进农业发展,农业产量大幅提高,使粮食产量和国家财政,都成长到足以承担每年一千万石军粮支出的程度。
在这期间,为了适当解放边防守戎部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汉室还需要达成一次对匈奴的战略获胜,以此减轻长城一线的防守压力。
除此之外,为了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同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刘弘需要在农业税之外,另寻一个收入来源。
想着这一桩桩,一件件,刘弘不由感到身心俱疲——真想不通那些争破脑袋,都想要坐上那九五至尊之位的人,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做皇帝很累的好不好!
见刘弘满脸疲惫的揉着眼角,柴武适时的止住话头,悄悄打量着刘弘。
“朕无妨,将军继续。”
对于刘弘‘免除边防士卒农税’的想法,柴武引经据典,全方位分析了其利弊。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绝对不行!
偏偏柴武指出的漏洞,刘弘还无法反驳。
其一:边防部队二十万,若免除农税,国家财政收入将直接减少三万万钱,但应该拨付给边防部队的军粮依旧要给,这如何解决?
刘邦搞出三铢钱,汉室经济大崩盘不过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刘邦死后,通过吕后的一系列举措,汉室中央财政,才在几年前勉强达到收支平衡。
至于每年的财政收入,更是每一分钱都早在收上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去向。
突然因为免除边防将官的农税,而使得财政收入减少十分之一,九卿有司根本不会买账——既然是减免了边墙卫卒的农税,那就从军费开支里扣!
也就是说,免除边防战士的农税,非但不能安抚吃不饱肚子的边防战士,反而会使得本就少的可怜的军粮进一步减少。
其二:边防部队农税免了,那飞狐军这样的常备野战军,将士的农税免不免?
地方郡国的卫卒郡兵,衙役门卒,长安九卿守卒,乃至于南北两军的农税,要不要免?
如果不免,岂非厚此薄彼?
下意识吐出一个‘免’字之后,刘弘就被柴武摆出来的数据吓得肝胆俱裂!
如果将郡国地方的守卫部队、官府的武装力量,以及乡村青壮全都算在免税行列,那免税范围,将覆盖一半以上的农户家庭!
也就是说:如果免除所有武卒家中的农税,那中央财政收入,将直接下降三分之二!
直到此时,刘弘才体会到后世那句‘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是怎么来的了——汉室天下,说是全民皆兵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给军人免税,根本就是刘弘完全不顾实际状况的幻想!
柴武提出的最后一点,则更是让刘弘抛却了所有侥幸,承认自己这个‘免除边军农税’的计划,比‘五年之内扫灭匈奴’还要天真。
——免税,只会减少中央的财政收入,却并不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日常运行!
中央下令免除军卒家庭的农税,地方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将本该由‘军户’承担的税收,压到那些没有从军入伍的百姓家庭!
这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会越来越低,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向着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要么,所有的人都挤破脑袋,将家里子弟送到军中,借此免除农税;国家最终面临无人纳税的局面,然后宣告灭亡。
要么,被压的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掀翻这个不给他们活路的暴政!
想到自己千思百想,甚至百般查阅资料档案,才‘保守’提出的方案,其结果却很有可能让政权走向灭亡,刘弘就感觉一股深深地挫败感涌上心头。
——这还只是柴武一个武将能看出的问题!
要真把这个方案拿到政务娴熟,对民生经济有更深认知的陈年老吏面前,恐怕能发现的问题还要更多!
“陛下?”
一声轻唤,将刘弘从无穷的沮丧中唤醒。
本瘫靠在御塌边沿的刘弘稍稍直起上身,整了整面色,稍一拱手:“幸将军在,方使朕未酿成大祸···”
经此一事,刘弘心里那份自穿越时起,便一直未曾消逝的、专属于穿越者的优越感,终于在现实面前被敲的支离破碎——穿越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即便拥有超过两千年的视野,刘弘依旧与一个刚坐上百石小官的菜鸟一样,一切都要脚踏实地的学。
想到这里,刘弘目光中的沮丧便缓缓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烈火般澎湃的斗志!
——他还年轻!
最重要的是,两世为人积累的丰富阅历,足以保证刘弘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保持绝对冷静的头脑。
看着刘弘在片刻之前,就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柴武正要出口的慰勉之语戛然而止,不由捋须陷入沉思之中。
第0136章 借鸡生蛋
春二月甲子(初一)的朔望朝中,一系列彻候、关内侯的封赏,被新任御史大夫张苍提出,廷议表决通过。
治粟内吏刘揭,因为在诛灭诸吕过程中,夺取吕禄手中虎符的功劳,被封为阳信侯,食邑千二百户。
除此之外,刘弘还提出:凡跟随太祖高皇帝征战,现秩二千石以上者,皆封关内侯,以嘉其功!
对此,朝臣们自然是满口赞同。
——寻常人要想封侯,那起码要独领一部校尉,并在战斗中获得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才有那么些许可能!
这对绝大多数朝臣而言,都不是轻易能达成的目标。
不过,这秩二千石···
只要被脑子抽抽,牵扯上什么‘谋反’‘大不敬’之类的事,那顶多熬个几年,二千石的位置,熬都能熬出来!
——千石级别的京官外放,起步就是二千石的郡守、郡尉!
有了这么一个‘二千石尽为关内侯’的先例,那将来,朝臣们就多了一条封侯的路子——待等将来新帝登基,苦于大权旁落于权臣之手的时候,自然也可以为了安抚功勋阶级,玩一出‘尽封孝x皇帝功臣为侯’!
而刘弘这一手,是陈平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在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元老们中,如今还活着,并爬上二千石位置的,基本都是各地郡守!
有了这么一出,小皇帝在实际上,已经达成了对起码二十个郡主官的拉拢!
而且这二十多个郡守,可不是寻常任丞相府宰割的阿猫阿狗——这帮人的位置,可都是秦末汉初,楚汉争霸之际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撇开功劳高低不论,这帮人的政治成分,并不比陈平差到哪里去!
朝堂、地方,甚至于军队,双方权利的争夺,都在一点点向着不利于陈平的方向发展;这让陈平忧心忡忡。
为此,陈平和周勃甚至还闹出了一点不愉快!
——周勃认为,当初在安门之上,就应该一不做二不休,先把小皇帝推下城墙,然后将飞狐军归为叛党!
对于周勃的马后炮,陈平则表示相当无语——如果真的有那个胆子,周勃当时早就如此做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而刘弘此举,却不尽是为了打击陈平一党,争夺对地方官员的掌控权。
实际上,刘弘这一出,学的还是历史上的文帝故智——以恩赏功臣为名,掌握数十个对自己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且手中握有实权、资历,随时有资格进入中央,出任九卿的高帝勋臣。
而刘弘此次的封赏,比历史上文帝那一次,多了两个人:汉中守田叔,以及,谒者仆射汲忡。
汲忡的封赏,自然是早在一月初,刘弘就已经放出风;田叔的封赏,则算是刘弘突如其来的一个想法。
当然,其余那二十四个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的勋臣当中,也不乏熟悉的面孔;例如——淮阳郡守:申屠嘉。
比起封刘揭为彻侯,所需要做的选择封地、遴选租户等繁杂的工作所不同,关内侯只得食邑,不具有对封地的任何权利。
而彻侯,除了不具备对封地百姓的治理权,以及封地军队的执掌权外,其一应权利,几乎与诸侯王如出一辙!
如诸侯王会有朝廷委派的王相、内史、中尉一样,西汉的彻候,同样会有朝廷委派侯相,代表朝廷,替彻侯治理封地;但由于彻侯封地普遍不超过一县之地,所以侯相的职权,与县令大致相同。
与此同时,彻侯对于自己的侯相,几乎不具备任何管理权;侯相只负责这块封土中,原本属于县令的治理工作,直接对丞相府负责,并不用鸟彻侯。
所以,彻侯侯相,也被舆论在非正式场合戏称一句‘县相’,秩六百石。
而在封土之上,彻侯拥有的权力,包括兴建与食邑相符合的府邸,征召封地百姓为其义务劳动——即徭役;以及掌握一支不超过五十人,武器装备符合民间持有武器标准的私人卫队。
除此之外,彻侯还会拥有一个秩三百石的‘家丞’,可以自己选人担任并上报丞相府备案;彻侯家丞存在的意义,才是替彻侯管理封地的管家,负责替彻侯收取封地租税。
西汉绝大多数彻侯,都普遍不常住于自己的封地,而是聚集于长安,寻求着入朝为九卿,甚至三公的机会。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