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可让人无奈的是,长安的小皇帝年纪不大,脾气倒是不小······
  “黄口小儿!”
  暗地里啐口唾沫,赵佗便不得不换上一副诚惶诚恐的面容,来迎接进入宫殿的萧延、曹奇二人。
  ············
  “南越王召吾二人,可欲以称臣事相商?”
  刚坐下来,萧延便满面庄严的望向赵佗,毫不畏惧的对上赵佗那略带些祈求的目光。
  作为汉天子的代表,奉命出使南越的正使,萧延对自己的使命有着十足明确的认知。
  ——不堕陛下威仪!
  只要撑住‘天子使’的架子,其他的事,就都和萧延没有太大的关联了。
  无论赵佗最终决定低头称臣,还是继续执迷不悟,萧延都能凭借这一点,圆满完成此次使命。
  反倒是一旁的副使曹奇,看着赵佗面容上的哀求之色,流露出了一丝孤疑的目光。
  “在长安之时,每每提及南越王佗,陛下总言其乃巧言令色,暗怀鬼胎。”
  “如今这般面目,也不知赵佗是果真敬畏陛下,亦或是刻意做作······”
  对于曹奇面色上的孤疑,赵佗并没有想太多,只凄然一拱手,对萧延一拜。
  “陛下雷霆震怒,寡人诚惶诚恐,不敢冒犯天颜······”
  “及称帝一事,实乃奸诈之人污蔑寡人,以祸乱岭南······”
  如是说着,赵佗便沉沉一叩首,以表明自己的顺从之意。
  只要不想明着造反,赵佗这个态度是一定要表的。
  别说光明正大的称帝了,就连‘受人蛊惑,行差就错’的说法,都不能有半个字从赵佗嘴里说出。
  原因很简单:为名与器不可假人!
  只要赵佗承认自己确实曾称帝,那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件事都将失去所有转圜的余地。
  但若是将其归为‘谣言’,那事情的本质就不一样了。
  听闻赵佗此言,曹奇顿时瞪大了双眼,满是不敢置信的打量起一脸戚戚然,做悲惨老人状的赵佗!
  ——还能这么玩儿?
  反观年近花甲的萧延,却是听出了赵佗此番话语的真正含义:我低头认错。
  既然如此,那后续的话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南越王既为小人所害,陛下胸怀仁义,自不至以此怪罪大王。”
  “然空穴未必无风,大王平日当谨言慎行,以彰恭顺之道也。”
  淡然的替刘弘训诫赵佗一番,萧延便向长安的方向摇一拱手,将话题拉入正轨。
  “既称帝事不实,南越王便当有所举,以证自身清白、恭顺陛下之心。”
  “及太中大夫以公谋私、中饱私囊一事,大王也当有所答复,鄙人回转长安,也好答复朝堂诸公。”
  听闻此言,赵佗自是拱手道谢一番,便组织起语言。
  萧延的反应,显然在赵佗的预料之中。
  道理再简单不过:要是长安朝堂真的想平灭南越,大军根本不会在梁都睢阳停留!
  此时坐在赵佗面前的,也不可能是当朝九卿、功侯之后,而是替刘弘质问赵佗因何谋逆的寺人了。
  既然大军在睢阳停留,长安又派出了梁中尉薄昭南下,就表明此番,长安只是做出了一个强硬的姿态,想以此逼迫赵佗就范。
  而这,也是让赵佗愤恨之余,对小皇帝刘弘正视起来的原因。
  ——如果大军真不管三七二十一南下,那岭南大地如何且先不说,必然会有关中子弟埋骨长沙。
  只要这样的事发生,即便最终汉军攻下岭南,小皇帝在关中的威望也将受到一定的损失。
  至于攻下南越的开疆拓土之功,关中人则未必会买账。
  ——赵佗当年跟随任嚣攻下南越,关中就曾出现‘不过蛮夷之地,竟埋秦骨数以万计’的言论。
  如今虽然事已境迁,秦亡而汉兴,但生活在关中的,还是前秦时的那批百姓后代。
  反观现在,大军只是在函谷关外数百里的睢阳停留,每天吃吃喝喝,晒晒太阳,赵佗就不得不赶紧低头。
  兵不血刃,不外如是。
  想到这里,赵佗也只能强忍着不甘,苦涩一拜。
  “前时之事,实乃太中大夫威逼寡人,寡人惶恐,只得以金玉为献,唯太中大夫之命是从。”
  “太中大夫既已伏法,寡人自当唯陛下之命以为圣诫·······”
  “及质子、朝贡之事,皆当如故,寡人当另备厚礼,以谢陛下训诫、规教之恩。”
  言罢,赵佗便深深一叩首,等候萧延的答复。
  萧延之后的答复,大体与赵佗的预料一致,但仅有的两点有出入,却让赵佗彻底陷入凝重。
  “大王既恭顺如旧,便当如是。”
  “然鄙人临行之时,陛下另有交代,以问大王。”
  说到这里,萧延庄严的面容明显缓和了些,嘴角也带上了些许笑意。
  “大王既为汉藩,则一应制、度当比诸侯;既如此,南越当行陛下新定之推恩令。”
  “鄙人此番前来,便欲携大王之诸孙回转长安,以教之家国大义;待大王百年,则诸孙当裂南越土以王之。”
  “另此间之事,陛下遣大军十万以出函谷,军粮所耗者甚巨,陛下欲取南越之稻,以补关中明岁米粮之缺。”
  “大王以为如何?”


第0391章 大战前夕
  当九月的气息悄然来临,秋末的代北,陡然陷入一种诡异至极的氛围当中。
  对于农耕文明的绝大多数百姓而言,秋天,往往意味着收获、意味着喜悦,意味着一年当中,少有的能敞开肚子、吃顿饱饭的幸福时节。
  但对身处汉室北墙的百姓而言,九月秋中,往往意味着危险、战争,以及死亡。
  这其中,又尤其以身处如今长城防线庇护之外,且无太大自保能力的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为其中之最。
  大约二十二年前,即后世纪年中的汉六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于洛阳正式称帝,旋即遍封异姓诸侯。
  当时,马邑还不属于代国,而是属于当时的韩国。
  韩国当时的王都,恰恰是如今的代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带),南离马邑数百里。
  在得到高皇帝刘邦‘保卫北方防线’的命令,以韩王的身份就国之后,韩王信便上奏高皇帝,称王都晋阳距离北方防线太远,不利于防线部署,请求将王都北迁。
  最终,高皇帝刘邦认可了韩王信的提议,并最终将韩国的国都,定在了位于赵长城以外的马邑。
  在随后的一年当中,彻底结束与东胡的草原争霸战,正闲着没事干的匈奴,便盯上了马邑这座位于长城之外的城池。
  在韩王信就国后不久,匈奴单于冒顿得知:汉人的皇帝派了一个韩王,到故赵长城一带防备自己。
  没的说,之后的一年,冒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攻打当时的韩国北方边界,故赵长城一带之上。
  这一年的时间,韩王信是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仅有的几次‘胜利’,也只是目送冒顿大军趾高气昂的离开,而后‘重新掌控’失地。
  慢慢的,韩国的军队也还是具备对抗骑兵的经验,虽然还是打不过匈奴骑兵,但韩国北部的攻打难度是越来越高,越来越难啃。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冒顿得到了一个让他喜出望外的消息:暴露于长城之外的孤城马邑,居然是韩王的新王都?
  确认消息来源之后,匈奴单于挛鞮冒顿在汉元七年秋天,即韩王信迁都马邑不到数月之后,亲自率领大军十万,兵临马邑城下。
  在自己刚北迁而来,连王宫都还没开始动工的都城固守许久,韩王信几次三番向长安请求支援,却始终没有得到答复。
  韩王信身陷苦战,对援军翘首以盼的时刻,长安朝堂甚至开始出现‘韩王屡战屡败,还将王都北迁,恐怕是和匈奴狼狈为奸,养寇自重’的说法!
  至此,韩王信万念俱灰,直接改变了先前‘假装求和稳住匈奴人’的策略,决定真正投降,并以王都马邑为献。
  见韩王信把自己的王都拱手让出,诚意十足,匈奴单于冒顿便也接受了韩王信的纳诚。
  原本敌对的韩王信大军,也随之与冒顿合为一军,一同南下,向着太原一带发起攻势。
  之后,便是那场著名的平城战役,以及刘邦与挛鞮冒顿的‘王对王’!
  在韩王信投降匈奴,调转枪头近逼太原,以及太原以南的晋阳一带后,高皇帝刘邦雷霆大怒,率关中三十二大军御驾亲征,抵达晋阳。
  刘邦大军踏上太原郡之后,面对冒顿与韩王信的联军是连战连捷,特别是铜鞮(今山西高官治市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使韩王信遭到重大打击,其部将王喜被阵斩,韩王信逃奔匈奴。
  现如今已经抵达马邑,并等候长安使者前来安置的准弓高侯韩颓当,便出生在彼时,韩王信逃亡草原的路上,一处名为‘颓当’的城邑。
  ——在逃亡路上的韩王信,连给新出生的儿子想个好听点的名字,都已然是顾不上。
  韩王信溃败北逃,冒顿只能集结韩王信的部分溃兵,继续对抗刘邦大军,却一次次战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