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暴虐,天下群雄并起,共逐秦失之鹿。”
“终沛公起于草莽,得天下、立社稷,位登九五之尊。”
“此虽非人臣所为,然亦属顺天应命之举,故今天下归汉,亦当乃天下苍生黎庶之幸···”
念到这里,刘弘胸中的滔天怒火,已然是有了些许迸发的征兆。
但刘弘地脸色,却依旧勉强维持着先前那一丝戏谑。
“嘿···”
“赵佗老儿,也不怕岭南风大,闪了他的舌头!”
怒到极致,刘弘甚至吐出了一句上一世的口头禅,那双锐利的眼眸中,也已是带上了无法掩饰的怒意。
“朕虽已加冠亲政,然年齿不过一十有六;南越王书中之意,朕甚为不解。”
以一副还算淡然的口气说出这句话,刘弘便满是轻松写意的直起身,将手中的竹简向御阶下的陆贾晃悠了两下。
“莫如,太中大夫屈尊,为朕解此数言之惑?”
说着,刘弘便做出一副果真‘困惑不已’的神色,指着手里的竹简,对着御阶下的陆贾问道:“敢问太中大夫。”
“吾汉得天下,乃承先周之社稷,于暴秦何干?”
“何以南越王字里行间,竟以暴秦共主之身,同朕言以天下大事?”
第0343章 自有制度
随着刘弘语气中的凶气愈发浓烈,陆贾也是逐渐回过未来,不由跪的端正了些。
但在心底里,陆家还有着最后一丝侥幸。
“陛下年不过十六,如何知此等军国之大事···”
暗自给自己打了打气,陆贾便强自镇定下来,又是沉沉一拱手。
“陛下。”
“此间之事,还望陛下允臣细细道来。”
看着陆贾依旧强装出一副咬牙硬撑的模样,刘弘若有似无的轻扬起嘴角,只那双冰冷无情的双眸,直勾勾看向陆贾,却并未再开口。
自认为‘得到默许’的陆贾稍一措辞,便将自己苦思而出的‘解释’,摆在了刘弘面前。
“陛下,南越不恭之事,乃自高皇帝之时便有之;然纵高皇帝、吕太后,及孝惠皇帝、孝怀皇帝莅位,皆无发兵征讨之举。”
“此何也?”
“此乃高皇帝慧眼如炬,知五岭之险阻、吾汉室之疲敝,又以南越之民多以开化,故以圣王之道,行徐图之事也。”
说着,陆贾做出一副回忆的神色:“遥想高皇帝之时,赵佗称帝于岭南,臣便奉高皇帝之令,往南越而温劝。”
“果不然,赵佗闻臣之劝而去帝号,北面而称臣,以为吾汉之藩属也。”
“及至吕太后驾崩,赵佗复行称帝事,出入称警、行文用制,制黄屋左纛,吕太后闻之大怒,遂以隆虑侯将兵十万伐之。”
说到这里,陆贾不忘做出一个沉痛的表情,摊开手跪行上前,满脸泪痕的反问道:“隆虑大军于长沙所遭之难,陛下莫非不知?”
就见陆贾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无力’的瘫软在地。
“陛下~”
“隆虑侯所发之关中良家子十万,无伤残而归师者,不过十之三四啊~”
看着陆贾声泪俱下的哀嚎捶腿,刘弘面上怒容反倒是一敛,旋即流露出一丝思索之态。
见此,陆贾心中稍一安,继续补充道:“陛下莫非忍关中子弟,每岁以成千上万之数埋骨岭南,至使南山五岭,成吾汉家血流不止之恶疮余?”
听到陆贾终于说到了点子上,刘弘暗地里冷笑一声,再稍敛回面上怒容,换上一个还算淡然的表情,朝御阶之下轻轻压了压手。
“太中大夫年老,无久跪之理。”
说着,刘弘便侧目瞥了一眼一旁的王忠。
“赐座。”
听闻刘弘此语,陆贾高悬着的心,才算是安稳落地。
“呼~”
“总算是逃过一劫···”
暗自长出口气,陆贾被晃晃悠悠站起身,狼狈的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便在殿旁的筵席之上跪坐下来。
却见刘弘依旧是一副不冷不淡的面色,背负双手走下御阶,来到了陆贾的身旁。
“如此说来,太中大夫于南越之事,另有高见?”
闻言,陆贾下意识抬起头,就见刘弘并没有正对着自己,反倒是负手远眺向殿门出,只给了自己一个略有些萧瑟的侧脸。
见此状况,陆贾迟疑着放下了‘再添把火’的打算,稍一沉吟,便又是一拜。
“陛下即问,臣自知无不言。”
说着,陆贾便深深一拜,抬起头时,却看见刘弘依旧是侧身遥望殿门,只下颌微不可见的轻轻一点。
就见陆贾稍一沉吟,便试探着开口道:“南越之事,诚错综复杂···”
“臣以为,陛下或欲知太祖高皇帝之于南越者,乃何感官?”
“又因何有先欲起兵,后行伐谋伐交之决断?”
习惯性的发出一声反问,为自己接下来的解读做下铺垫,陆贾便双手环抱腹前,带上了一副回忆的神色。
“遥想高皇帝当年,何等英明神武,关中异姓诸侯但有不轨,高皇帝必以大军伐之!”
“纵匈奴北蛮凭骑射之力,亦未能使高皇帝之烈稍熄分毫!”
“及至南越事起,乃鲁王项羽生死乌江,天下传檄而定,高皇帝诏令有司测话图册,知定疆域之时。”
说着,陆贾不忘抬眼瞥一眼刘弘,见刘弘依旧是先前那副模样,方又继续道:“彼时,尊汉去秦之檄文,沿楚、吴、淮南、越一路南下,至五岭而止。”
“高皇帝闻之惑矣,遂以此相问于长沙文王,方知岭南之地,尚有前秦之余孽尚存。”
“知此,高皇帝遂以起兵平之,朝堂诸公卿可谓群起而谏,乃以伐越之弊,言与太祖高皇帝···”
说到这里,陆贾神情中的回忆之色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略带些说教意味的温笑。
“陛下可知,当年酂侯、留侯等公卿大臣,谏言高皇帝者何?”
见刘弘丝毫没有搭话的意思,陆贾只微微一笑,便带着极富感染力的语调,将一个自认为‘没人知晓’的秘密,摆在了刘弘面前。
“酂侯、留侯言高皇帝:汉卒伐越,无异于秦卒伐楚!”
陆贾此言一出,刘弘的身体顿时肉眼可见的一紧!
就连颌骨,也因为刘弘紧要的后槽牙,而肉眼可见的高高隆起。
陆贾嘴中的‘楚’,自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熊楚、荆楚,亦或是后来的项氏西楚。
而是秦末战乱之中,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陈胜所建立的张楚!
后世妇孺皆知的那句‘大楚兴,陈胜王’,说的就是此‘楚’。
作为推翻秦之暴政,为汉室夺得天下打下基础的‘义王’,被高皇帝刘邦追谥为‘楚隐王’的陈胜,在汉室舆论中自然是正面人物。
但陆贾此语中的意味,却几乎称得上是‘居心叵测’了!
作为第一个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灭秦’一说的首倡者,陈胜在秦末起义军中,拥有者无可比拟的地位。
对于当时的秦廷而言,陈胜之死,看上去确实引发了天下各地诸侯并起、群起而伐秦的风潮。
但真要了解秦末汉初的历史,就不会有人认为,陈胜在秦末起义中,具有多么重大,或者说,多么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如刘弘在前一世,听老教授发的牢骚一样:秦末的时代背景,早就是一个装满TNT的的炸药桶了!
就算没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也会有李胜张广、赵胜孙广起兵造反!
退一万步讲,哪怕全天下的农民,都没能出一个吼一嗓子的某胜、某广,那些本就蠢蠢欲动、为乱地方的故六国残余势力,也早晚会发起对秦政权的冲锋号!
说到底,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只是给了天下人一个提醒,以及一个借风燎原的火星而已。
真正在反秦起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项羽、楚怀王这样的故六国贵族之后。
只一点,就足以证明此说。
——从陈胜于大泽乡起义,到占据陈留、建立张楚政权,到陈胜败亡在秦将章邯手下,前后不过才六个月时间!
而不费吹灰之力,就见陈胜起义大军扫了个一干二净的章邯,却是以多打少,摆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之下。
说白了:在前后将近三年的反秦起义斗争中,总共蹦跶了半年的陈胜,只是起了个‘打样儿’‘起头’的作用。
后面的关键性战役,如歼灭王离长城军团、章邯大军的巨鹿之战,以及其他面对秦廷主力的战斗,都是由楚怀王领导下的‘六国贵族集团’完成。
而起义发起者陈胜,则只是举了个旗,沿途打下了几个县的乡丁村勇,在陈留自立为王,然后就狗带了。
在刘弘对此有明确认知的情况下,再去听陆贾方才那句话,其中意味,就不可谓不深了。
按照陆贾的话意,秦最终败亡的原因,是因为陈胜被章邯击败生死,从而引起了天下人的‘反秦斗志’!
光此一点,就足以看清陆贾的屁股,究竟有多歪了。
——合着陈胜吴广揭竿造反,秦廷应该灭其军而得其王,却不杀乱贼头子陈胜?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