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即便是在后世,大黄也属于中医最常用的泻药之一。
  对于饱经‘便秘’之苦的匈奴人而言,任何有通便功效的东西,都配得上‘神药’之称。
  但刘弘却从秦牧目光中的愤恨中,看出了另外的东西。
  ——如果单单是冒顿侥幸没被粑粑憋死,秦牧断然不至于怒火中烧,甚至在刘弘面前,都无法按捺住胸中愤怒。
  只怕除了此事外,秦牧还从那个走私商人嘴里,得到了其他情报。
  没让刘弘好奇多久,秦牧便将那个令刘弘骇然失色的情报说出。
  “陛下,如今草原传言:馆陶主外嫁随行之人,有一寺人,名曰‘田丹’;馆陶主入胡之后,此人便投效狄酋冒顿,深受信重!”
  “臣闻而惶恐,复以此相问于云中守,方知确有其事···”
  当秦牧说出‘外嫁使团有太监投靠了冒顿’时,刘弘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掉!
  ——历史上的大汉奸中行说,不是已经把自己招安了吗?
  怎么又出了个大汉奸?
  田丹?
  这又是个什么鬼?
  就听秦牧继续咬牙切齿道:“据传言,田丹此人本于宫中做事;于省御监中行说结怨,故为监吏加卫馆陶主外嫁之随行。”
  “俱云中守所言,此人极狡;至胡而面敌酋,以攻汉之事相说,更教胡以清点牧畜、丈量草场之技!”
  说到最后,秦牧面上愤怒已是喷薄而出。
  “更有甚者,其离长安之时,于北阙所立之奸言,如今竟于草原流传着甚广;狄左贤王闻之,亦以国士之礼相待。”
  等刘弘下意识问出‘那贼子说了什么’后,那句记忆中尤为清晰的名言,从秦牧的最终次第吐出。
  “田贼将行,于北阙立言:此我行也,必汉患者···”
  ※※※※※※※※※※※※※※※※※※※※
  怅然若失的与秦牧结束交谈,刘弘来到平日里最喜欢的瞭望台,目送秦牧的身影自司马门离去。
  “田丹,中行说···”
  苦笑着摇了摇头,刘弘便将此事,归为历史的必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原本的历史中,中行说作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名垂青史的汉奸,对于匈奴的强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凭借中行说所教授的清点牧畜、丈量草场、以比例向各部族征收‘贡献’等方式,匈奴方得以在老上单于统治期间,完成了整个文明的升华。
  而这一世,中行说虽未被送往草原,却也将另外一个‘比汉患者’的太监,亲手送上了青史留名的不归之路。
  虽然这个田丹,刘弘从未在史料中见到过,但毋庸置疑,此人的意外出现,将使匈奴如历史上那般快速强大起来,对汉室造成更大的压迫。
  ——中行说在历史上的所作所有,又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事儿!
  左右不过是给匈奴人教算术,然后拼命怂恿匈奴人攻打汉室,在汉使前往草原时,趁机羞辱一番罢了。
  这点事儿,但凡是个太监,都做得出来。
  不过对于此事,刘弘此时却也没有愤恨,或者遗憾了。
  刘弘也想明白了:历史上,中行说喊下那句‘此我行也,必汉患者’,并十分硬核的将之付诸行动,其实和他本身的性格关系不大。
  无论是谁,被强制送往国外,一片仍旧野蛮的大草原,心中都会有怨气。
  再加上太监这个群体,本就因身体的缺陷,性格普遍偏激;突然遭遇如此变故,黑化的概率自然小不到哪去。
  说白了,无论把谁放到中行说在历史上的位置,只要那人是个太监,又多少沾点激灵,就必然会做出和中行说同样的决定。
  这与他们的性格无关,甚至与他们的主观意愿,关系也不是很大。
  就如同历史的滚滚车轮,能把一切螳臂当车的人碾碎,历史的车轮,也能把人逼上本不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就足以道明这一切。
  想到这里,刘弘便释怀了。
  ——自己在历史上看到的,只是几个冰冷的字,一个刻板的结果而言;至于造成这个结果的前因后果,刘弘一概不知。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因历史上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的仇视某些人了。
  如吴王刘濞、下一代楚王刘戊,甚至于即将成为齐王的刘遂等。
  他们在历史上反叛,主要因素,还是大势所趋。
  ——刘濞反,是因为手头钱太多,才让他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想要过一把皇帝的瘾。
  刘戊反,也同样是安生日子过太久,朝廷也确实有意削夺楚国封土,刘戊不愿坐以待毙。
  至于历史上的刘遂,那更不用说——即便撇开‘赵王’这个风水极差的王位,光是赵国所处的战略位置,就足以让大多数心智不坚定的人萌生反意。
  说白了,刘濞并非天生叛贼,刘戊也非谋逆专业户,刘遂,也并非先天性叛乱综合征宦者。
  所以,与其对这些人先入为主,以历史上的固有印象作为参考,对其严防死守,倒不如理清这些人在历史上反叛的根源问题,并将其解决。
  总的来说,田丹的出现,还是让刘弘有了一些感悟。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历史上,中行说助纣为虐,帮着匈奴打汉室,天下人骂中行说的架势,都快赶上川建国在位时期了!
  结果怎么样?
  屁用没有!
  中行说该吃吃,该喝喝,没事儿羞辱一下汉家君臣,在草原待的不亦乐乎。
  但在老上亡故,军臣上位之后,中行说被右贤王‘叛乱’所牵连,被军臣流放到了北海。
  便是如此,中行说也属于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说白了:光生气、咒骂,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田丹取代历史上的中行说,成为新一代大汉奸已经是既定事实;作为掌权者,刘弘所需要做的,是针对性的制定反制措施和方案。
  比如来年开春,刘弘就很有可能受到一块长宽各一尺二寸,比常规规格长一寸的国书。
  再比如后年的河南战役,刘弘很可能要先面对匈奴派使团敲诈,在‘如愿以偿’的遭到刘弘拒绝后,匈奴人便将大举入侵,掀起河南战役。
  如何解决这些事儿,才是刘弘应该考虑的。
  总的来说,田丹的意外出现,对刘弘地计划造成的影响并不大。
  而在秦牧离开之前,刘弘怀着万般无奈,终于将那句羞死人不偿命的话,在秦牧面前道出。
  “卿家中,可有适嫁之姊妹?”
  即便是此刻,秦牧那喜出望外的神情,也依旧在刘弘脑海中眷恋不去···
  但没办法:召回韩王部一事暂时被搁置,秦牧没能从中捞取功劳,要想让秦牧成功登上卫尉的位置,就剩下这一种办法了。
  ——幸为外戚。
  这样的手段,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
  高皇帝刘邦感念于小老弟石奋勤勤恳恳,又苦于石奋没什么能力,最终只能是收个石奋的姐妹入后宫,给石奋安一个外戚的头衔。
  至于文帝一朝,那更是不用说——若非外戚的身份,薄昭无论有多么才华卓绝,都不可能官至车骑将军。
  收某个臣子的姐妹进后宫,在汉室属于较高规格的‘恩赐’——高皇帝一朝,甚至有不少臣子把姬妾乃至于妻子送给高皇帝,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而秦牧的状况又比较特殊:能力基本够,但资历不丰,家世不显。
  在这种情况下,刘弘若强硬的将秦牧扶为卫尉,那必然会让那些正在排资论辈,或以显赫家世行走于朝堂的功侯贵勋感到不满。
  任命秦牧为卫尉一事,甚至有可能在朝堂遭遇巨大的阻力,从而诞生变数。
  资历不够老,身份不够高贵,这个问题,也就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收个秦家妹子入后宫,让秦牧成为外戚。
  外戚的身份虽然谈不上多高贵,但也能勉强赋予重任了——皇帝给小舅子封官,朝堂也没法说什么。
  对于如此高规格的恩赏,秦牧自然满是欢喜,连忙道出了不下十个家中姊妹的人名、长相。
  此番回家,秦牧就要开始准备送某个姐妹入后宫,从而捞取一个外戚的头衔了。
  当然,从现在开始,此事就不由刘弘做主了——后宫入嫔,加封外戚,都属于太后的职权范围。
  按照正常的流程,秦牧回家会先和家中长辈汇报此事,等长辈同意,再亲自去长乐宫拜见张嫣:太后啊,陛下想娶俺妹子,俺家里长辈也都没意见~
  到了那时,张嫣就会先让秦牧回去,暗中派人打听秦氏女的脾性。
  旬月过后,张嫣便会派人至秦家,考察一下选定的女子,并将结果告知刘弘。
  作为儿子,刘弘自然是只能说一句‘任凭母亲做主’,而后,张嫣便会派人将那位女子接回长乐,教导其宫中礼仪。
  虽然只是‘纳妾’性质,但如此繁杂的程序走下来,等那个秦家妹子进未央宫,也得是来年开春之后的事儿了。
  而刘弘最近最为头疼的事,恰巧也与此有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