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作为禁中宦官的审查机构,省御卫对宦官群体的一切核查,都得到了皇帝刘弘的背书;而汉室独特的政体当中,还有这很大一部分继承于秦的部分,即:绝大多数九卿属衙,都有宦官为主的部门。
  在这次大核查中,首先遭到打击的,便是少府名下的宦官部门:尚食!
  根据郎中令、卫尉两个部门的合力调查,最终查出刺杀代王太子的凶器,乃是通过少府属下,负责于宫外采买菜蔬吃食,输送禁中的尚食属衙。
  而尚食作为少府六尚,其实是由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部门组成;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官僚尚食’和‘宦官尚食’。
  两者虽统称尚食,办公地点也紧邻,但在具体的运作中,却近乎完全没有来往。
  官僚尚食,负责从市集购买物资,核查物资是否有问题,最终将没有问题的物资送入少府府库。
  而宦官尚食,则是等官僚尚食将物资送至府库,再前去将物资调出,再进行一次核查,确认物资没有问题,再将物资送入皇宫内。
  由毫不相干的两个群体先后进行两次审核,以及官僚与宦官群体的天然矛盾,才可以保证输入皇宫的每一批物资都毫无问题。
  就如同此次,代王太子遇刺于石渠阁的事件发生时,少府六尚这种独特的运作模式,将使调查工作简单无比。
  ——宫中出现违禁物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通过少府的渠道!
  因为除了少府,其他渠道几乎完全没有向宫内送入任何物件的权力。
  物资流入皇宫的渠道,在少府之内也可以直接锁定到六尚,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
  而物资流入少府府库,证明少府外六尚有问题,出现在皇宫之内,则证明内六尚有问题。
  再加上少府自数个月之前,正式推行的全新记账方式,使得调查进行的无比轻松。
  根据刺客的供词,凶器是在大约十日前,刺客自东厨拿到手;那么,只要从少府府库的账本中,查十二日前到八日前,都有哪些人从府库调取物资送往东厨,就能将范围缩小到一个不到十人的狭小范围之内。
  实际上,调查过程比这轻松得多——少府新推行的记账方式,使得每一个东西的进出,都白纸黑字记录在册。
  而郎中令从少府的账本中,直接发现了一条关于‘废弃短剑’的调取记录。
  涉嫌这次调取的内宦,则因‘试图外逃出宫’而被杖毙。
  紧接着,就是少府府库管理者:库令受到调查。
  原因很简单:一个尚食属衙的内宦从府库调取一柄剑,库令却只将此事记录预测,而丝毫没有对此表达疑惑?
  如此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做法,令少府属衙深受打击,由此次事件引发的大清洗,顿时将少府上下全面覆盖。
  最终,少府长监一人,少监二人尽数被贬,五属、三监、六尚大半被免;宦者六尚尽数杖毙,少府内部被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清洗。
  随着少府令田叔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请求皇帝刘弘治罪,太后出面为少府求情之后,少府之事才逐渐走向尾声。
  即便如此,皇帝刘弘也给少府田叔下达了戴罪立功的任务:积极配合省御卫属衙在少府内部建立监管部门,以防此等事件再次发生。
  而少府令田叔,最终也只能应下这个要求。
  作为汉九卿最为特殊的一个部门,少府与皇宫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少府钱库,完全独立了整个政权中枢,全权由皇帝掌控;少府作坊的一应产出,也具由皇帝执掌。
  作为同一个政权下的部门,少府的独特性尤其体现在物资的流出。
  按道理来讲,同为国家部门,少府作室所产出的一切物品,如武器军械、布匹物件,乃至于器具,都属于国家财产,用于国家建设丝毫没有问题。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少府所造的每一柄剑,每一把弓乃至于每一支箭矢,都并非无偿交于军方之手,而是需要丞相府掌控下的国库出钱购买,再分发到各地部队手中。
  至于布匹被褥,军粮等物资,也同样需要国库出‘军费’购买,才能分发到士卒手中。
  这也是少府能独立于整个朝堂,只对皇帝负责的底气由来——除了皇帝以及太后之外,汉室绝对不存在第三个人,可以凭借一纸命令调动少府物资。
  就连丞相都不行!
  而少府独立于朝堂外的地位,使得朝堂对少府的遭遇大都持有‘幸灾乐祸’的态度;即便是少府此次跌的大跟头,也只是让外朝对省御卫属衙提起了一丝警惕而已。
  直到事件以‘少府内部立省御卫’为结局画上句号,外朝才慌忙开始为少府求情,祈求皇帝刘弘三思。
  但最终,少府令田叔强硬的表示‘这都是罪有应得’,愿意接受这样的监视,外朝才如丧考妣的接受现实,转而将火力转向省御卫的首官:宦者令王忠。
  半日之内,足足数百封弹劾宦者令‘不修私德’‘收受贿赂’‘任人唯亲’的奏疏送入皇宫,将刘弘的御案塞了个满满当当。
  而就在王忠承受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扛起省御卫属衙前所未有的灾难之时,一个身影藏在王忠宽大的臂膀后,悄然无息的进行着朝臣百官的调查工作。
  一年之后,那人的名讳就将响彻天下,令无数官僚闻之丧胆,见之避目。
  ——省御刺史,中行(háng)说(yuè)!


第0209章 御驾亲征
  夏六月初一,朔望朝。
  经过半年多时间,汉室朝臣基本将态度端正了过来,朔望朝再不复往日‘嘴炮大会’的氛围,而是向着类似工作总结会议,以及重大决策表决会议的方向转变。
  而对于如今的汉室而言,或者说自四月,齐悼惠王诸子起兵叛乱开始,朔望朝的内容,就基本用于平叛事宜的方案讨论和决策。
  四月十五的朔望朝,朝堂表决通过:由大将军灌婴率军出征,太尉周勃留守关中,以应不测。
  五月初一,则是刘弘针对和亲匈奴一事,与朝堂达成共识:馆陶公主刘嫖外嫁,汉匈重获二到三年的和平发展期。
  五月十五日,朝堂则是针对叛乱导致农耕受到影响一事,拟定了应急补救方案:由地方郡县派官吏下到县乡,帮助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孤寡老人尽可能的将春耕工作完成。
  按照朝堂原本的推测,今日的朔望朝,原本应该是用于商讨睢阳战役的具体安排,以及后续粮草辎重的筹备工作。
  但代王刘恒起兵于箫关之外一事,彻底打乱了汉室中央对叛乱镇压工作的节奏。
  在这种突逢变故的微妙时间点,丞相陈平高调出席朔望朝,且身后带着内史刘揭,以及立场一直保持中立,充当透明人的典客卿,则让朝臣百官闻到了一丝诡异的气息。
  而在大将军灌婴引兵出征,太尉周勃罢官免职,在家闭门思过,车骑将军柴武驻守北墙,上将军周灶驻扎丰沛的情况下,朝班右侧的武将班列,出人意料的出现卫尉虫达拄杖而立,携侯世子虫捷领衔的场景。
  虫达一副临近油尽灯枯的模样,让朝臣百官心中更加笃定:领军出箫关镇压代王叛乱的,恐非周勃莫属。
  再结合朝班之中,许久没有出现的安国侯王陵再次出现,看似古井无波的面色隐隐带着些忧虑;御史大夫张苍,少府田叔,奉常刘不疑,廷尉吴公,郎中令令勉等皇党成员,更是不约而同的眉头郁结,满是忧心忡忡的神色。
  反观丞相陈平这边——陈平稍显些萎靡的身形,仍旧掩盖不住那胜券在握的信心;内史刘揭更是喜形于色,与前段时间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看着皇党一系与丞相一系做出的反应,有些聪明人也逐渐回过味来,对此次两地诸侯王同起反叛,自两个方向进逼关中之事,有了全新的认知。
  大概推演一番前因后果之后,聪明人们无一不倒吸一口凉气,满目惊骇的望向朝班最前,那道苍老,而又在此时那般挺拔的背影。
  骇然过后,这部分聪明人没有丝毫孤疑,赶忙考虑起自身在此次事件过后的前途。
  至于那些没回过味来的,则只当这压抑的氛围,是因为如今中央遭遇重大危难所致,故而纷纷低下脑袋,选择在大汉帝国中枢最高会议上划水。
  在朝臣百官翘首以盼,等候刘弘拿出关于代地叛军的应对方案时,刘弘正在宣室殿外,等候着一辆马车的到来。
  那辆马车说特殊也算不上太奢靡,车厢以朴素的木板制成,除了礼法范畴内的装饰物之外,可谓毫无点缀。
  但要说朴素,那辆由八匹同色骏马拉着的马车,天底下却再也找不出第三辆——至于第二辆,此时正停在宣室殿以南数百步的未央厩吃灰。
  御辇,又名法驾。
  所谓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属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周礼所规定的各种身份所乘之车因配备的马匹数量。
  华夏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为后世神州大地打下统一基因的秦始皇,饶是在成为始皇帝之后,也仍旧是严格恪守周礼关于辇车马匹的规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