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周勃、灌婴政治成分敌对或存疑;王陵、虫达年纪太大;柴武更是全掌边关战事,根本无暇抽身于对内的叛乱镇压。
  就连在汉室开国功侯中排名第十九位,不在第一批受封名单中的博阳侯陈濞,都已是年近六十。
  无可奈何之下,刘弘甚至将目光撒向了郎中令令勉,寄希望于年不足四十的令勉能够站出来,为刘弘撑起局面。
  但刘弘心里清楚:令勉如此‘年轻’的资历,根本无法支撑令勉以平叛大军统帅的身份,统领全局。
  被刘弘直勾勾盯着,让令勉不得已稍稍走出,躬身一拜:“若陛下所忧,乃梁、河东、河内之安稳,臣确有遇见一二,可为陛下斟酌之用。”
  话虽如此,但令勉庄严中略带些苦涩的目光,也同样提醒着刘弘:别说是成为平叛主帅了,就连撇开本职率军出征,令勉都觉得很不妥当。
  “郎中令且言之,朕自无怪罪。”
  得到刘弘许可之后,令勉再拜,走到了堪舆面前。
  在令勉的详细解释下,齐军的行军路线,战略目的,乃至于会遇到状况,都一一展现在了殿内君臣面前。
  与历史上吴楚所面临的路线不同,齐国军队要想进逼关中,只有两种选择。
  其一,自临淄出发,取道济南一路西进,攻下平原郡,自东进入赵国境内。
  只要齐军选择了这条路线,那此次叛乱就将使汉室大半个北方陷入战火之中。
  对齐军而言,好处自是很明显:同样没有诸侯王坐镇的赵国军队,将如琅琊军队一样,‘加入’到叛军行列之中。
  与好处相比,弊端也同样直白:取道赵地,就意味着齐军与最终战略目标——函谷关的距离,较之于临淄更远。
  兵贵神速,乃兵家古往今来的硬道理。
  拉长战线,延长进军路线,意味着齐军一路上将会遇到更多阻碍,也意味着长安中央将具有更多的时间,对战役做出反应,以及动员。
  光从这一点来看,历史上无论是高祖时的黥布,还是景帝朝吴楚之乱时的刘濞,都没有选择这条绕远路的叛乱路线,是十分正确的。
  ——以弱击强,以一国之地对抗坐拥天下的长安,对胜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便是时间。
  所以齐军的行军路线,其实只剩一条。
  ——自临淄出发,一路南下,沿经鲁地直扑丰沛!
  只要丰沛落入齐军之手,那刘弘就等于输一半;即便长安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刘弘也将蒙上无法洗清的污点!
  龙兴之地落入叛军之手,刘襄能做的事也就更多了——比如祭奠一下刘邦的庙宇,做出一副‘为高祖皇帝扫除奸臣’的姿态,稳固大义旗帜之类的,都能把刘弘恶心死。
  即便没能攻下丰沛,亦或不取丰沛,叛军也同样可以绕道西进,直逼梁国。
  如此一来,刘弘需要做出的战略部署就很明确了:第一道防线,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守的丰沛!
  这一道防线的战略目标,不以阻挡叛军为主,而是以护卫汉室龙兴之地,保留刘弘最后一丝颜面为首要任务。
  第二道防线,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之乱时,将天下目光全部吸引过去的梁国,准确的说,是梁都睢阳。
  睢阳,才是肩负起将叛军阻挡于关外,确保关中不被战火波及的防御重点。
  除此之外,长安还必须出于稳定人心,打击敌方信心的目的,派大军驻扎于函谷关和睢阳之间的军事重镇:荥阳。
  盖因为荥阳自设立之日起,就肩负着统一政权最重要的战略防守任务:护卫敖仓!
  自秦收天下米粟屯于敖仓之时起,敖仓便充当着政权命脉的作用。
  如果说,秦之咸阳、汉之长安,是中央政权的大脑,那说敖仓是政权的心脏也毫不为过。
  秦末,起义军遍地而起,秦廷甚至不惜将北方长城军团召回,赶往赵国境内平叛之时,敖仓没动一粒粮食。
  半年前的诸吕之乱,诸侯大臣共诛诸吕,身为长安政权实际掌控者的吕氏外戚,可谓是内忧外患;但敖仓还是没有少一粒粟米。
  即便是原本的历史上,吴楚联军兵临睢阳城下,梁国军队在短短数日便阵亡上万,梁孝王一日七封求援血书送往长安之时,由大将军魏其侯窦婴镇压的荥阳,同样没有让敖仓少哪怕一粒粮食。
  敖仓的存粮,便是整个汉室军队心里的强心剂,长安朝堂心中的定海神针。
  无论状况糟糕到何种程度,只要敖仓还在,那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反之亦然——只要敖仓失守,胜利的天平就将迅速向叛军倾斜,关中人心惶惶,民心军心大乱!
  到了那个地步,刘弘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秦三世子婴。
  想到这里,刘弘目光中的沉重便缓缓散去,转由一股自信所取代。
  “即刻拟诏:加隆虑侯灶卫将军衔,许便宜行事;令即刻率征越大军北上,限夏五月戊寅日(十五)前抵至丰沛,以护太祖龙兴之所!”
  周灶带着征越大军滞留南方,已经快半年了。
  大军因水土不服所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也早已严重到此次征越战役进行不下去的地步。
  借此机会,以一个合理得由头将大军召回,在解决如今长安中央‘无可用之军’之困局的同时,还能将此次征越失败糊弄过去。
  如今不过四月初,最晚再四月中下旬,周灶就将受到长安的命令,启程北上。
  实际上,刘弘也早已从柴武口中得知:周灶大军早在春二月,就已经遭受不住长沙的湿闷,而稍稍北撤至长沙-南郡交界了。
  得到消息之后,刘弘虽没有立马许可周灶班师,但也委婉的下令:大军北撤五百里,驻扎待命。
  若不出意外,周灶大军现在应该是在淮南、汝南交界处,距丰沛不足千里。
  在齐军同样距离丰沛上千里,且沿途有地方军队阻挠的情况下,周灶早于齐军抵达丰沛不是什么大问题。
  哪怕周灶暂时丢下伤员辎重,挑选精兵数万北抵丰沛,也足以将丰沛围个水泄不通。
  如果刘襄真的砸十几万大军死磕丰沛,那长安中央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战斗动员,发动民间武装力量,为此次战役的胜利增添砝码。
  这样说来,丰沛就算是保住了。
  言罢,刘弘不顾殿内众人怪异的目光,继续下令:“着淮阳守申屠嘉领淮阳郡兵一万,于奉诏次日启程,星夜进军,抵荥阳,护敖仓周全。”
  既然开国功勋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央也没有可堪一用的成熟将领,刘弘便也只能如历史上的文帝一样,将注意力锁定到了申屠嘉身上。
  别的不说,申屠嘉为人清廉正派,没有太多私欲,军功、资历也够扎实,负得起护卫敖仓的重任。
  此次动乱之后,不出意外,陈平就将彻底告别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最起码,也将告别汉家政坛,告别丞相大位。
  如果不出意外,刘弘会用审食其过渡几年,趁机将某些‘离经叛道’的计划提上章程。
  待等两年之后,审食其病死于丞相之位时,身为‘亚相’的御史大夫张苍就将大概率成为继任者,官拜丞相。
  届时,申屠嘉也可以凭借‘保敖仓不失’,以及首倡尊立太后的功劳,顺理成章的升任为御史大夫。
  撇开这些遥远的因素不谈,刘弘选择以申屠嘉作为荥阳,即敖仓的守备将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淮阳郡与梁国直接接壤,距离荥阳得直线距离更是不超过六百里。
  如果不考虑中央军和地方郡兵的战斗力差距,淮阳到荥阳的距离,甚至比长安到荥阳的距离还要短!
  至于淮阳郡因为申屠嘉领兵出征而陷入危险,则完全不用刘弘担忧:如果刘襄真因淮阳空虚而转头攻打,那和先打赵国没什么区别——浪费时间!
  法统根据地保住,战略重地也有了着落,剩下的,便是最重要的抉择了:梁都睢阳,派谁去驻守?


第0195章 战鼓轰鸣
  关东急报传至长安第四日,未央宫虽然依旧没有传出正式的回应,但战争的气息,已经将这座璀璨的城市笼罩在内。
  原本看上去懒懒散散,像是打卡上下班的少府作室,在战争即将到来的时刻,一把撕开那层人畜无害的表皮,将真实的面目展露在了世人面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未央宫一声令下,少府眼皮都不眨一下,闭着眼睛拿出了数万柄刀枪弓弩,数以十万计的箭矢,近百万石的米粮!
  在朝堂还没有完全做好针对此次战争的战略部署时,少府就已经将战争所需的一应物资准备好,并做好了随时运走的准备。
  这也意味着战争机器,已经在少府的号角声中正式启动!
  午时前后,天子对于此次战事的粗略安排,也大致传出未央宫。
  ——征越大军暂缓南方战事,北上丰沛,筑起第一道防线!
  ——淮阳郡守申屠嘉领淮阳郡兵,火速进抵荥阳,守卫敖仓!
  这两则,还只是朝堂针对突发战争的应急反应,真正的戏肉,还在后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