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百官心中自然是收起这段时间的漫不经心,以及在‘皇党’和‘陈党’之间的摇摆;张苍也是丢下心中最后那一丝‘再如何也不过才十四岁’的轻视,旋即跃跃欲试起来。
  ——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官僚而言,一个政治手段合格的皇帝,都是‘至君尧舜上’的远大理想所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一个在如此年纪,便表现的如此老练手段的皇帝,足以让张苍满怀期待!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要不开心了。
  比如此时,正满脸拧巴的躬身领命的陈平。
  ——廉政建设,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便决定了封建时期的官员监督手段,永远不可能达到后世那般‘全民监督’的程度;杜绝贪腐,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封建时期!
  人性的贪婪,将使得‘掌滔天之权而不牟丝利’,变得几乎不可能。
  除此之外,时代的局限性,也使得此时的官僚阶级,根本无法接受‘不贪不拿’的高压监督。
  ——这么低的俸禄,再不趁机捞点油水,老了能拖家带口饿死!
  寻常一县之令,年俸禄不过粟米六百石,折合成钱,也才五万余钱而已。
  这点收入,在长安别说是往来应酬了,就连日常生活,都不一定能完全保障!
  且先不说暗地里礼送往来,谋求高升了,光是正常范畴的开销,就足以逼得一个县令无奈伸手!
  ——上司邀宴,要不要送礼?
  ——宴请下属,要不要摆席?
  ——逢年过节,要不要给属下发点肉、布,邀买人心?
  ——作为一县之父母官,出门要不要有点排场,家里养十来个家奴,出行时护卫左右?这些护卫要不要喂饱肚子,腊祭冬至包个红包?
  一桩桩一件件,统统都是钱!
  几乎每一年,官场上都会出现物论:某某官一生清廉,家中发妻苦于米不足食,以县令夫人的身份在家缝布,然后到市集喝喊叫卖···
  更让人心有戚戚然的是,清廉一生,待等致仕归乡之时,连肚子都吃不饱!
  这就使得,通过职权牟取私利,变成了绝大多数官员的唯一选择——不贪不拿,根本就活不下去!
  再者说,如今的官场虽然提不上如后世那般,需要寒窗苦读数十载,但若想为一县之长吏,那也是需要识文断字的能力,以及拿得出手的军功。
  可千万别觉得,在汉时识文断字,是什么寻常的事——在这个没有纸,没有印刷术,且刚经历过秦末战火的年代,所有在‘书’范畴内的竹简,其价值都不比同等重量的黄金低!
  ——关键是你出钱,人家也不卖!
  要想大致做到对常用字‘能写会认’,那走人脉通关系,再拿出一笔不菲的‘谢礼’,找家中有藏书的高门大户,借书抄录。
  甚至于就算这样,人家都很有可能不让你抄,只允许你在他家看一会儿!
  就更别提什么找老师教导了——能请得起先生读书的,除了极少数天赋极高,才华溢在脸上的人能侥幸得之外,正常人都只能斥巨资,去求人!
  如此巨大的投资用于知识积累,再加在战场上拼命换来的功勋,换来那么一官半职,不图升官发财,图什么?
  图样图森破吗?
  所以此时的思想观念,对于官员贪污这件事,根本没有后世那般深恶痛绝,顶多认为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有些‘不好’罢了。
  封建官员,只有在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才会为了名声,为了羽毛,适当注意影响,停止通过职权捞钱——说到底,对那些到了足够高度的官员而言,钱,已经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弘如果真一头扎进‘廉政建设’,那陈平做梦都要笑醒——没有高皇帝的威势,小皇帝胆敢得罪整个官僚阶级,那绝对是自绝于天下!
  陈平都不用亲自动手,朝堂就能分分钟再演一出‘上非惠帝子’!
  但问题是:刘弘正打算掀起的反腐运动,是陈平的‘提议’···
  从刘弘理智的给出一定缓冲时间,明显表态不扩大打击范围来看,小皇帝也没有陈平理想中的那么蠢,这次时间,很有可能就是一阵风。
  这样一来,掀起这阵风的小皇帝,就可以合理地将官僚阶级绝大部分的怨恨,转移到‘首倡’者陈平身上···
  欺软怕硬的道理,不只是后世官僚的专利——能找到第二个出气筒,绝对不会有人选择记恨一个封建皇帝!
  而陈平作为丞相,还偏偏不能否认这件事是‘自己’的建议,为了彰显自己百官之首的担当,陈平只能将这口黑锅背过来,与这件事的导火索刘揭,一同承受官僚阶级的怨念。
  更要命的是,陈平已经顾不上如何甩掉这口黑锅了——内史从关中‘粮商’收上来的那笔商租,此时就躺在曲逆侯府的库房之中呢!
  从刘弘在‘诸侯大臣归还赏赐’那件事的变现上来看,张苍很有可能会在清查长安有司官员时,‘顺便’到丞相府,过问一下这笔商税的去向。
  为了避免这次反腐运动第一个遭重的老虎,陈平现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这件事摆平,将自己从这次反腐运动里摘出来。
  ——事情,并不是陈平将家里那几千块金饼,原封不动放回国库那么简单的!
  刘揭送来的,是已经被封存于钱缿①中,并被内史府库记录在册的铜钱!
  而陈平则是另寻了一个‘支出’为掩护,从国库取了与这笔铜钱价值相近的黄金回家!
  如今国库的账面上,已经清楚地写上了一笔‘内史所输钱千五百万’,以及紧随其后的一句‘丞相府取军厩养马钱二千金’!
  陈平如果把这笔钱直接送回去,那国库的账本上就会多一笔‘丞相府退回军厩养马钱两千金’···
  如此诡异的账目,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陈平真没偷!
  如今,陈平不但要让这比钱真的用到‘兴建一座新的,用于为军队培养战马的马厩’之上,还要给刘弘以及朝堂必然会提出的一个疑问,给出合理得解释:国库如此拮据,发俸禄都很是勉强,丞相为什么要那这么一比巨款,去兴建马厩?
  如此大事,为什么没有报于陛下知,报与朝堂共论?
  ·
  ·
  ·
  PS:缿:通‘銗’,亦通‘匣’,一般指官府用于收税的钱罐,或是用于放匿名告发举报文书的公文盒,二者都有‘可进不可出’的特点。
  《二年律令·金布律》规定:官为作务、市及受租、质钱,皆为銗,封以令、丞印而入···勿敢擅用。
  其中指出的‘受租’,指得就是商税。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中的《关市律》,对于“缿”亦有如下解释:受钱器也······古以瓦,今以竹。
  《汉书·赵广汉传》则记载:缿,若今盛钱臧(藏cáng)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
  结合出土的秦简、汉简,以及《汉书》中所记载,“缿”,其实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存钱罐,地方官府将收上来的钱,存放进类似存钱罐的竹盒之中,由主官和副官一同用印封存,再上缴中央。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地方收上来的钱税被挪用,或是被私吞。
  1603467108


第0153章 定时炸弹
  散朝之后,百官朝臣皆次序在温室殿门口处踩上布履,再从门口侍卫里的郎官手中,各自取回自己的佩剑,旋即向着宫外走去。
  看着人群径直向着未央宫外而去,田叔微皱着眉,手下意识的放在怀口处,摸着怀中的奏疏,为如今朝堂的‘礼乐崩坏’而感到忧心。
  ——汉室‘以孝治天下’最根本的两个理论基础,便是刘邦在位时五日一朝太上皇,以及孝惠朝的太后临朝。
  刘邦五日一朝太上皇,最终演变成了朝堂‘五日一常朝’;又因为每月初一十五,刘邦朝见太上皇时,刘太公都会将在京宗室召集在一起,举行家宴,故而每月初一、十五,朝堂举朔望朝,由所有在京彻侯、关内侯,及六百石以上者与会。
  而孝惠朝的太后临朝,则为整个西汉奠定了‘两宫制’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无论皇帝年长或年幼,朝臣百官都需要在散朝过后,由未央宫东宫门径直往长乐,给太后请安。
  这里的‘请安’,可不是跪地叩首,拍两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马屁就完事儿的——朝臣们给太后请安,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告诉太后:方才的朝会发生了什么。
  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在汉初根本行不通,作为‘以孝治天下’的汉室,根本不会允许皇帝‘叛逆’的自行其是,在太后不知情的情况下乱来。
  武帝爷登基之初,可谓志得意满,撸起袖子就想要干一番大事业;随后发起的建元新政,更是将朝堂上下,自文帝晚年开始逐渐安稳下来的政治秩序,给搅了个一团糟。
  武帝爷甚至丝毫不顾及太皇太后窦漪房对黄老学的青睐,连连做出亲近儒家,而疏远黄老学的举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