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红马冷静下来,放慢脚步。
从奔跑变成快走,又变成慢走。
李笠从另一边靠近,段玉英见险情化解,对李笠点点头,随后骑马向前奔跑,向马场的另一端跑去。
那边,几位妃嫔正和子女们骑马散步。
今日无雪,多云,略有微风,正是出来走走的好天气。
“没事吧,莫怕。”李笠问,冯小怜一听,眼眶瞬间发红,泪眼汪汪的样子,楚楚可怜:“陛下,方才妾差点就坠马了……”
眼泪说有就有,真不愧“小怜”之名。
李笠只觉这位勾人魂魄的本事,不比年纪相仿的张丽华差。
他策马贴近,摸摸冯小怜的面颊:“莫怕,这些马不是野马,就算受惊,也不会撅人下来,只是跑,你扯住缰绳即可。”
周围有随从,众目睽睽之下,冯小怜不好得寸进尺,便骑马跟着李笠向前跑。
跑着跑着,却见前方尘土大作,仿佛有万马奔腾。
她定睛一看,却是许多“身材一般”的马汇聚成群,从北面而来,要进入马场外围跑道。
因为有围栏,所以这些马进不到马场里。
马群旁边,多有身着戎服的骑手,骑马跟在左右,抑或是在前方开路,作为引导。
“这是马场的日常训练,带着群马绕圈跑,练习耐力。”李笠适时讲解起来,指着这一大群马:“总共要跑五十圈,中间可以休息、吃东西,累计路程二百里。”
“要跑这么多圈?”冯小怜十分惊讶,李笠点点头:“这是必要的运动量,锻炼马的耐力,不需要跑多快,但至少要坚持下来。”
“为何是跑二百里呢?”冯小怜再问,她当然是没话找话,皇帝关心马,她就得问马的问题,这样才能有话题。
“因为一般情况下,骑兵的作战半径是一百里,所以姑且认为,一匹马每天跑二百里是必要的。”
“当然,这样的训练并不频繁,不然马吃不消,场地也不够,所以需要轮训。”
李笠说完指向另一边,汴水畔的一处建筑群。
“那里的运动器械,譬如马用跑步机,遛马机,才是维持军马运动量的利器,确保每一匹马,每天都有基本的运动量。”
冯小怜参观过那片区域,觉得很疑惑:“陛下不是说,这些马,都是消耗品,上了战场,死了就死了,为何还这么大费周章训练呢?”
李笠回答:“让没有受过作战训练的人,赤手空拳上战场,对己方打胜仗没有任何帮助,纯粹是送人头,甚至会误事,马也是如此。”
“消耗品,即便死,也要死得有意义,在它们死之前,要把将士送到战场,要把辎重车拉到目的地,平日不锻炼,怎么行?”
冯小怜察言观色,觉得或许能扯起另一个话题,便小心翼翼的问:“陛下,官军将来收复长安,距离不算远呀,哪里用得着这么多消耗品?”
李笠摇摇头:“关中是不远,可陇右地区呢?那地方可一直不太平……”
“那里,西有吐谷浑,北有突厥,还与西域诸国联通,地势平坦,无论是过路客,还是地头蛇,骑着马,来去如风,将来地方官府光靠堡垒群,哪里镇得住?”
冯小怜为了抓住皇帝的心,可是煞费苦心,不光学习各类声乐技艺,还尝试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好歹和皇帝能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聊。
真聊起来后,她并不需要发表什么真知灼见,也不指望影响决策,只是想让皇帝觉得自己是个贴心的倾诉对象,这样就够了。
语言上的倾诉,就是心理上的发泄,接着是生理上的发泄,最后如同疲惫的公牛,在她怀里舒舒服服的睡着。
皇帝需要一个舒舒服服的窝,她就要营造出这样的窝。
如此一来,皇帝对她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大。
果不其然,冯小怜成功打开李笠的话匣子,他侃侃而谈:
“拿下关中,并不是结束,陇右地区,也就是西凉地区,是必须拿下的,但是,在地方上建立秩序,不容易。”
“你知道么?后汉时,西凉地区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此起彼伏的叛乱,弄得朝廷为此头痛不已。”
“每年投入大量军费,不断派兵讨伐叛乱,但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西凉地区的叛乱,几乎把朝廷的财政都拖垮了。”
“到了元魏,关、陇地区爆发的叛乱,也让当时的朝廷头痛不已,所以,对付周国,目光不仅仅要放在关中,还得注意陇右。”
“以为攻克长安,拿下周国中枢就万事大吉,那可不好。”
“陇右地区若是不服管,三天两头有叛乱,地头蛇勾结吐谷浑、突厥乃至西域诸国搞事,朝廷的财政可吃不消。”
冯小怜其实听不懂李笠说的这些,但还是装作饶有趣味的样子问:“官军那么厉害,怎么会压不住陇右的地头蛇呢?”
“突厥不是已经被陛下打得抱头鼠窜了么?怎么还敢来?”
李笠笑起来:“河西走廊最外端的沙州敦煌,走官道至长安的路程,至少三千里。”
“三千里什么概念?从北方幽州蓟城走陆路,抵达洞庭湖畔的湘州临湘,路程大概也是三千里。”
“陇右地区形势复杂,若长期在那里驻扎大军,三千里距离上的后勤开支,会把朝廷弄破产的。”
“所以,陇右地区,常备军数量多不到哪里去,那么,地头蛇勾结外敌,来个抢劫式的反复入侵,朝廷是受不了的。”
冯小怜大概听懂了,李笠做了总结:“所以,官军对周国的攻势,准备要充分,一旦发动,就要尽快控制局面,不能留隐患。”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推心置腹
傍晚,李笠和儿女们共聚一堂,准备用餐。
今日是“活动日”,皇子和公主们都能“自由点菜”,所以一个个期盼不已,等着自己点的“大餐”端上来。
不一会,宫女和内侍们鱼贯而入,为这一大家子人送来期待已久的“大餐”。
因为是分餐制,各人面前自有一个食案,所以放到各人面前的食物都有不同,各种香味混杂起来,大大小小的食欲都被勾起来。
李笠看着自己面前的佛跳墙,又看看儿子们面前那一碟碟红彤彤的“辣条”,只觉无奈至极。
不管点了什么菜,却一定少不了辣条?
果然小孩子最喜欢吃辣条么?
这个时代的中原,没有辣椒,但辣味作物是有的,最常用的辣味作物是茱萸。
重阳节时,男女老少佩戴的“茱萸囊”,里面放的就是茱萸。
辣条的制作也很简单,先做出干豆腐条,然后和浓缩茱萸汁一起煮,制成的辣条不但有嚼头,辣得还很爽。
直截了当的口感和味道刺激,让小孩子无法抗拒,类似的食物还有“香辣锅巴”。
锅巴做得很脆,又香又辣,在小孩子的眼中,是最好的美食之一。
至于那些山珍海味,他们不太会品尝,吸引力自然就要小一些。
李笠看着儿女们放着主菜不吃,先吃辣条、锅巴,吃得津津有味,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
今日是“活动日”,孩子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若是家长这样不许,那也不给,就没意思了。
不一会,压轴主菜来了:烤得香喷喷、金灿灿的烤全羊。
内侍将烤全羊放在李笠面前,李笠拿出刀,开始为儿女们分肉,但动刀前,却特意申明:“这可不是一般的烤全羊,你们要注意看。”
拿着碟子、围在面前的皇子和公主们,仔细看着父亲拿刀割羊,却见羊肚子被割开后,里面竟然藏着几条鱼,和一只鸭子。
一只散发着热气、色泽金黄的鸭子。
“注意看,还有惊喜哟!”李笠说完,将鸭子的肚子剖开,只见里面有一只鸡。
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声,为这“羊里有鱼鸭、鸭里有鸡”的食物感到惊奇。
但还没完,李笠剖开鸡肚子,里面有一只鸽子。
剖开鸽子,里面有几粒鹌鹑蛋。
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让孩子们的食欲大增,有的要吃鹌鹑蛋,有的要吃鸽子。
或者鱼、鸡、鸭、羊肉。
因为有趣,加上味道确实不错,所以皇子和公主们吃得津津有味,李笠见这道菜如此受欢迎,很满意。
孩子的思维和成年人不太一样,对于“好吃的菜”的理解,就是直截了当的“味道香、口感好”,加上有趣。
羊里有鸭(鱼)、鸭里有鸡、鸡里有鸽、鸽里有蛋,这如同套娃一般的菜,从一开始就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自然就有吃的欲望。
李笠等孩子们吃完,开始有奖竞猜:“这一道菜,可以用成语来形容,你们能说出是什么成语么?意思到了就行。”
见孩子们一个个茫然的看着自己,李笠又补充:“成语有羊、鸭、鸡、鱼、鸽、蛋(卵)就行了。”
“成语里,包含这其中一个字的,成绩合格,奖励餐饮兑换券一张。”
“包含两个字的,成绩优秀,奖励餐饮兑换券两张。”
这么一说,孩子们回过神来,并且喜上眉梢,因为奖品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