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高纬想和贴心人说话,寻求一些安危,做不到。
  胡太后整个人都蒙了,不要高纬来安慰就不错了,而同为阶下囚的弟弟高俨,骂骂咧咧,高纬见了就烦,自然不会去见。
  宠妃穆黄花,虽然在身边,但穆黄花受了惊吓,和胡太后一样,呆呆地,高纬指望不了对方来安慰自己。
  至于皇后斛律氏,被软禁在其寝宫,高纬并不喜欢自己的发妻,相互间无话可说,也不想见对方。
  至于儿子高恒,一个两三岁的小家伙,由乳母带着,高纬没放在心上。
  他虽然当了父亲,但虚岁刚满十八,向来是只顾自己逍遥快活,如今自身难保,哪里有心思去想儿子现在如何了。
  高纬见穆黄花哭伤着脸,心中不悦,又不好发作,毕竟旁边宦者,是楚军安排的,他要是发火,只会让外人看笑话。
  不一会,外面响起说话声,应该是有人要进来,和守卫在外的楚兵交谈。
  高纬以为来人要抓他出去砍头,吓得面如白纸。
  片刻,有人入内,其中之一,却是唐邕,另外几位,是陪同的楚国官员。
  唐邕当然算是被俘,不过,楚军这边让唐邕留在宫里陪伴高纬,省得高纬心不安,所以,唐邕此来,是给高纬带来一个消息:
  他(高纬)会连同亲眷,以及被俘的齐国官员,随班师的楚军前往开封。
  距离启程,还有一段日子,请他(高纬)在宫里安心居住,吃穿用度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等日子一到,他和亲眷就会随班师的楚军一道,前往开封。
  高纬听到这里,心定了些:至少在抵达开封前,他的性命无忧。
  唐邕问他有什么需要的,楚军这边可以尽量安排,高纬想了想,问:“都督呢?”
  在高纬的语境里,“都督”一词专指韩长鸾,韩长鸾当年以库直都督(禁卫官职)的身份,陪伴年幼高纬,所以高纬把韩长鸾视作至亲。
  唐邕见高纬现在还念着韩长鸾安危,心中无奈,回答:“都督……南军已另行安置,性命无忧,至于其他,微臣暂时不知。”
  高纬闻言,稍微放了心,虽然皇宫被攻破时,韩长鸾已经没了踪影,但高纬觉得,“都督”一定是去调集兵马来救他,只是没赶上而已。
  至于另外一个可能,他不会去想,也不敢去想。
  ……
  晋阳城内某私第,现在已经被征为楚国官员的临时下榻处,而这私第目前的“住客”,是来晋阳处理善后事宜的娄定远。
  娄定远要协助司马消难安抚晋阳民心,但另有任务,现在虽然入夜,却在接见客人。
  “娄公!!韩某的小命,如今都在娄公一念之间,还请娄公不计前嫌,救韩某一命!”
  “韩老弟,你的性命,我可做不了主,全在陛下一念之间,我就算想帮,也帮不上忙呀!”
  “娄公!韩某只求娄公帮忙在天子面前说句话……”
  “哎呀,你真是……”
  “娄公,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房间里,韩长鸾跪倒在娄定远面前,哀求娄定远“行行好”,救自己一命。
  如今已是楚国大官的娄定远,看这个有些陌生的熟人,以及旁边那几袋金银珠宝,只觉颇为遗憾。
  可惜,可惜,若是和士开跪在面前,求我救命,那该有多好。
  当年,楚军入邺,和士开随高纬逃到晋阳,但后来被杀,为邺城失守担责。
  所以,当年与和士开做交易大亏本的娄定远,此刻的愿望已不可能实现。
  现在,投降的韩长鸾,得知娄定远在晋阳,便苦苦求见,携带金银珠宝,求对方帮帮忙。
  求娄定远在楚国皇帝那边,说说情,保他一条小命。
  韩长鸾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之前为非作歹,名声狼藉,所以生怕自己被楚帝当做收买人心的“牺牲”给杀了,早就给自己备下了“买命钱”。
  而娄定远被皇帝派来晋阳,除了协助司马消难稳定城内人心之外,另外还肩负着一个职责,就是替朝廷干脏活。
  向韩长鸾这种名声狼藉的齐国投降官员,及其走狗,收“买命钱”。
  收来的钱,一成归内库,也就是归皇帝,二成,归他。
  三成,事后分润给行军总督和几位行军都督等行军高级文武官员,算是“辛苦费”。
  剩下四成,入国库。
  所以,娄定远已经把刀磨好了,准备好好招待招待那些肥羊。
  而如今,最肥的肥羊就在眼前,娄定远觉得若不狠狠的宰上一笔,怎么对得起皇帝的信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他看着韩长鸾,笑吟吟:“老弟,要说动陛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不知老弟准备的诚意如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喜讯
  午后,开封,税关交易市场周边街道,食肆、茶肆、酒肆里,一如既往的热闹,食客们听说书人讲报纸上的新闻,议论着时事。
  前日,有捷报传来:官军攻入晋阳,俘虏齐国国主、宗室及文武高官,所以,齐国完了。
  高氏齐国的国祚,也就二十来年。
  消息传开后,开封城沸腾,人们很快意识到,距离天下统一,又近了一大步。
  近三百年的乱世,或许真的就要结束了!
  当日和次日的报纸被抢购一空,哪怕报社加印报纸,都供不应求,一时间,“开封报贵”。
  人们涌入各类饮食、娱乐场所,听说书人念报纸,了解关于晋阳大捷的详细内容。
  从中,他们知道了晋阳城是多么的坚固,齐军的防御是多么的森严。
  从中,他们知道了官军将士是如何的英勇奋战,突破城内各街垒,控制城中各处要害。
  从中,他们知道了新式兵器“克虏伯”、“忠勇伯”的大名,及其协助官军破城的赫赫战功。
  还知道了一件喜讯:第二期“国债”,即将发行。
  因为灭齐之后,朝廷需要在河东地区进行大规模重建,加上河淮运渎的开工需要大量费用,且和周国的战争还在进行,所以,朝廷要借钱周转。
  同一期国债那样,认购债券所用的“通货”,可以是钱(限定贞元五铢、贞元通宝),以及粮食。
  这个消息,比起官军收复晋阳,更让人激动,因为这事关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朝廷拿下晋阳,寻常人兜里不会因此多一文钱,但寻常人若能买到国债债券,兜里的钱真的会变多。
  于是,各处饮食、娱乐场所里,客人们听说书人讲到“二期国债即将发行”的新闻,耳朵都竖起来了。
  人们关注一点,那就是这“二期国债”,是否会向个人开放认购,还是如一期国债那样,只对钱庄、柜坊发售。
  但说书人手中的报纸,关于国债的报道内容,并未细到具体操作,只是含糊其辞的提到“有司考虑降低认购门槛”、“个人认购或许可行”。
  这就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按如今朝廷的信用,以及财力(饶州乐安大铜矿年产量超千万斤),他们买国债债券,到期后真的能立刻拿到本、息。
  如此,就是稳赚的买卖,但前提是略过钱庄(柜坊)这一道。
  因为一期国债的发行,朝廷限定只有登记在册的钱庄(柜坊)才可以认购,其他商家及个人是不能买的。
  而如今,钱庄、柜坊以支付利息的方式,吸纳储户的资金用于放债盈利,这门买卖,越来越流行。
  许多大户人家,选择将一定数额的钱财(也可以是粮食),存入钱庄、柜坊,来个‘钱生钱’,由此每月获得的利息,也是不错的收入。
  至少不会亏本,也比自己放债省心不少。
  但在国债这件事上,对于个人来说,自己要先成为某钱庄、柜坊的储户,才能从朝廷发行国债这件事中,获得好处。
  在钱庄存钱的利息,当然要比直接买国债债券的利息低,其差价,被钱庄、柜坊们赚去了。
  所以许多有钱人,包括没有钱庄、柜坊产业的豪商们,对于二期国债能否放宽“认购限制”,十分上心。
  至于官军“收复”晋阳,齐国灭亡这一系列事情,对于这些人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已。
  毕竟,齐国、周国灭不灭亡,不会影响他们兜里铜钱的数量。
  而新一期国债的发行,其认购限制是否放宽,才是这些人关注的重点。
  ……
  行宫,从洛阳赶回来的皇太子李昉,一大早入宫,向父母请安,却被黄姈催促着回去:
  “宫里一切如常,太子妃就要临盆了,赶紧回去陪着!”
  “呃……可是孩儿有事要向父亲……”
  “如今能有什么急事?齐国完了,周国无力反击,仗,自有前线将领去打,如今能有什么急事,比陪着你内人重要?”
  “娘,这……”
  “这什么这,你父亲让你赶回来,不是让你赶着汇报什么事,是让你陪着内人!走,赶紧回去!!”
  李昉被娘这么催着,只能让左右将带来的资料留下,让娘转交给父亲,自己随后便出宫,往东宫而去。
  太子妃武氏临盆在即,李昉其实也想候在房外,等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降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