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儿子退烧了,这是好事,但是,皇太子呢?
  李笠看着摇曳的烛光,陷入沉思。
  截止昨晚,他收到的消息有两个:
  第一,九九重阳节当日,皇帝遇刺身亡。
  第二,重阳节当晚,皇太子守夜时,有刺客来袭,皇太子受了轻微伤,后来发烧,第三日起高烧不退。
  这是他在明面上收到的消息,实际上是数日前建康的‘旧闻’,此时此刻皇太子情况如何,消息要过数日才能传到徐州。
  而徐州这边,因为皇帝驾崩,公廨一片缟素,李笠也按照规矩,着孝服,与同样打扮的文武官员一起,遥拜建康。
  该走的流程,都已经走了,李笠停了府邸的音乐、歌舞,且自己不近女色,出入头戴白帽,且一身素白。
  如此做派,既是做给别人看的,也是处于本心:皇帝当政期间并无大错,结果遇刺身亡,身为臣子的他,默哀就得有默哀的样子。
  毕竟,他和皇帝遇刺一事毫无关系。
  而皇太子生病、高烧不退,一旦发生不测,后果很严重。
  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来,对于皇位由谁来坐一事,接下来有得折腾了。
  李笠没有想到,事态的发展竟然是这样。
  先前,他在建康城里的耳目,打听到了一些风吹草动,并通过多方努力,发现有暗流涌动。
  譬如,有人暗中购买环锁铠,意图不轨。
  譬如,湘东王妃的新欢可能有问题。
  仔细观察了大半年,结合手头上收集的消息,李笠判断今年重阳节会出事:有人要刺杀皇帝,行大逆不道之事。
  于是,李笠有两个选择:其一,基于利益来个袖手旁观,等皇帝驾崩,新君即位之后,至少短期之内不会让他离开徐州刺史任上。
  其二,基于良心,阻止刺杀发生,或者让刺杀失败。
  李笠觉得自己心不够黑,所以让身处建康的手下于重阳节前密告,提醒皇帝做好防范。
  由此,把逆贼揪出来,届时皇帝来个大清洗,收拾那些乌烟瘴气的宗室,正是李笠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他才会对黄姈说,重阳节会很热闹。
  结果,皇帝倒是防范了,还抓获了混入乐游苑的几个刺客,只是谁也没想到,竟然有刺客扮做湘东王妃,成功实施了刺杀。
  皇帝遇刺身亡,李笠收到消息后,和其他人一样,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而皇太子当晚负伤,后来发烧、高烧不退,在这没有退烧药、抗生素的时代,熬不熬得过去完全看天意。
  负伤、发烧,李笠判断这可能是伤口感染,打仗时常见,所以皇太子极大概率不久于人世。
  其嫡子年幼,即位的话必然“主少国疑”,也压不住一帮成年皇叔、宗室藩王。
  而按着兄终弟及的‘替代方案’,萧大器的同母弟、南郡王萧大连该即位,但这位却有派刺客刺杀嫡兄的嫌疑。
  如此一来,围绕皇位,诸皇子、宗室以及各方势力会斗得头破血流,建康的政治环境会“升温”。
  围绕最高权力的斗争,自古以来都很残酷、血腥,一旦争斗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搞不好,这大梁要完。
  这是李笠的判断,按说水越混就越好浑水摸鱼,但他不觉得自己有把握摸到大鱼,因为搞不好摸上来的是一条剧毒水蛇。
  他在建康有耳目,耳目将重阳节当天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整理成资料,送来徐州,李笠仔细琢磨了几天,发现当日建康城里发生的事情有些诡异。
  他认为,当天动手的‘参赛队伍’,除了行刺逆贼团伙、严加提防的皇帝一方,以及他这种‘打辅助’的小角色,还有一支‘队伍’,参与了当日的交锋。
  之所以有如此判断,依据之一,就是那日被伪造调令调动的几支兵马。
  这几支兵马,不可能是逆贼调动的,也不是皇帝调动的,李笠的人,也没本事伪造调令调动兵马。
  所以,是另一股势力做的手脚。
  这股势力要坏逆贼的好事,至于此举目的是为了皇帝,还是为了他们的别有用心,不得而知。
  但李笠最关心的不是这股势力的动机,而是其能力。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哪天他被这帮人视作眼中钉,会不会某天被刺客行刺,当场身亡?
  他想着想着,忽然冒出个念头:伪造调令,这套路感觉有些熟悉啊……


第一百零一章 光影
  寒山寺,梁淼夫妇正在参观,并陪着张铤给上香。
  梁淼是梁森的弟弟,年初娶了张铤的外甥女,所以成了张铤的外甥女婿,算是一家人了。
  夏末,梁淼带着内人前往徐州,赶在重阳节前抵达沛县,与兄长梁森一家团聚。
  重阳节后,于前几日返回寒山。
  而张铤因为最近事情比较多,所以直到今日,才有时间带着外甥女及女婿在寒山走走、看看。
  ‘著名景点’寒山寺,当然是必来之处。
  梁淼夫妇在鄱阳时,就听说了寒山的许多事情,自然也知道寒山寺和许仙祠的大名,今日来寒山寺,果然进门就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此时,一行人已经出了大殿,回到双树前,看着这一枯一荣,以及树下的一老一小雕像,感慨万千。
  张铤见外甥女的注意力全在双树上,便向梁淼说道:“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你回到鄱阳,定要多做准备,以防有变。”
  “一旦时局纷乱,切记,莫要受人蛊惑,譬如组织义兵去平乱,此为人火中取栗,白白担风险。”
  “鄱阳不能乱,李家不能出事,只要稳住鄱阳,君侯这边就从容许多。”
  “建康那边一旦乱起来,肯定会有人打鄱阳的主意,毕竟鄱阳今非昔比,你们要多听、多看、少说话,轻易不要被人赚了。”
  “具体怎么应对,君侯自有安排,你只需要帮着李昕守住产业,就是大功一件。”
  “莫要急着立功、做大事,来日方长,只要君侯这边稳住了,你们往后多得是立功的机会。”
  梁淼已经二十出头,不再是小孩子,知道了许多事情,也知道鄱阳的安危很重要,所以对于张铤的嘱托,用心记着。
  张铤见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不再复述,毕竟听者若听得进去,说一遍就行,若听不进去,就是成日里说也没有用。
  今日阳光明媚,张铤抬头看着眼前双树,看着地上的树影,不发一言。
  钟声回荡在耳边,耳边泛起回音,那是李笠之前与他闲聊时说的一些话,零零碎碎,却记忆犹新。
  “历朝历代,铸币是亏的,铸币的成本比所得钱币面值高,所以铸得越多,亏得越多。”
  “且好钱会被人拿去熔了当做铜料卖,所以铸多少钱币都不够用。”
  “但若用水力机械压制铜钱,且将铜的含量适当调低,确保大规模压制的铜钱能有效降低成本,即成本低于面值,那么死结就化解了。”
  “在这前提下,朝廷铸币、让铜钱流通是赚钱的,可以如同收税那般获利,此为铸币税,可以如同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形成正循环。”
  “朝廷有了钱,就可以做很多事,譬如办实业、组织青壮开荒,但首要之务是募兵,组建一支强大的中军,即直属中枢的常备军。”
  “有了军队,首先在三吴清查田亩,清查隐户,无爵位、无军功者,名下田产必须足额缴纳田租,青壮必须服劳役,谁敢造反,族诛。”
  “有了充裕的税收和田租,中枢的力量才能增强,三吴富庶之地,才能真正为朝廷的粮仓,而不是摆设。”
  “这么做,能拉拢寒族武人,以及有爵位的士族、武德充沛的寒族,却必然得罪大量高门甲族、各地强宗着姓。”
  “无所谓,反正这帮人对朝廷的忠心高不到哪里去,如果不愿臣服,就不要占着地方不交租了。”
  “让新军将士在富庶的三吴之地杀豪族,分田地,他们会犹豫吗?他们的忠心,才是朝廷稳固的保障!”
  “朝廷的根基在军队,有了军队,有了产出粮食的土地,还有能赚钱的产业,这帮士族、地头蛇算什么?!”
  “他们不出来做官,不要紧,朝廷以考试选拔人才,考四书五经,而不是什么玄学,让同样有才学的寒族子弟有机会当官,当流内官!”
  “什么名士风范,什么装点门面,朝廷的脸面,是兵强马壮的军队,是面无菜色的百姓,是充裕的国库,士族的风流要来有何用!!”
  振聋发聩的声音,在张铤耳边回荡,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朝代更替。
  没错,自晋以来,刘宋、萧齐、萧梁,朝代更替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如同一座房屋换了主人,住在房屋里的人变了,但房屋还是那个房屋,正在渐渐腐朽,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以张铤所见,朝廷正在腐烂,国家依旧隐患重重,侯景之乱前的种种乱象,现在依旧存在,再这么下去,只会越来越乱。
  若改朝换代,也只是皇族换了一拨人而已。
  可“他”不一样。
  “他”有神兵利器,所以军队绝对能打胜仗,稳住局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