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呼声中,又一个黑点飞了过来,正好命中寨墙,只听“嘭”的一声,夯土寨墙腾起一阵尘土,并且猛地一震。
寨墙上的人们几乎站立不稳,东歪西倒,勉强站住,原本就惴惴不安的青壮,愈发惊恐起来。
寨子守不住了,梁军攻进来,男人杀光,女人抢光,财物全都带走,然后一把火烧了寨子……
庞庆想到祠堂里列祖列宗的牌位就要被付之一炬,脸色发青,如今对方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再不做决定,一切都完了。
他走下寨墙,来到一处角落,示意小儿子庞靖近前:“去,带着人出寨,去和梁军说,他们的条件,我们照办。”
“父亲!他们要的粮食可不少啊!”庞靖急起来,庞庆一瞪眼:“是粮食重要还是人重要?”
“祖宗基业都在这里,寨子破了,什么都没了!”
“寨里拿出这些粮食,还能剩下一些,能熬到明年秋天,快,快去!不然一会祠堂被砸了,你晚上睡得着觉么?”
庞靖点点头,赶紧点了几个人,从侧门出了寨子,竖起一张白布,向聚来的梁军游骑走去。
庞庆再次登上寨墙,看着儿子及随从被梁军骑兵带走,前往西面远处营地,不由得紧张起来。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这帮瘟神拿了粮食就走……
……
次日清晨,梁军营寨,军吏们清点着庞氏在夜里送来的粮食,巡营的李笠,刚好路过,看着一袋袋粮食,很满意。
此次出击,他先击溃齐国北徐州兵马的试探性进攻,逼得对方收缩城池、求援。
然后,梁军开始到北徐州境内、泗水两岸地区的地头蛇堡寨‘串门’。
前方堡寨,是庞氏宗族的族产,一如河南、淮北地区无数堡寨那样,是宗族的庇护所,也是屯粮处。
那么,‘不事生产(种田)’的梁国徐州刺史,带着兵来这里秋游,庞堡主该怎么办?
梁军沿着泗水北上,用船运来大量石块,用投石机给各地堡寨送去‘友谊’和‘祝福’,躲在堡寨里的人们若不想被族灭,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道问答题:
春天的时候,我们在打仗,你们在播种。
夏天的时候,我们在练兵,你们在给麦田除杂草。
秋天的时候,我们在磨刀,你们在收割麦子。
秋天就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手里有兵,你们手里有粮。
请问,我们和你们,到底最后谁手上有粮食?
李笠旁观了片刻,继续前进,往大帐走去。
彭城周边已经变成‘彭城湖’,大量农田淹没,所以无法利用现有农田种粮食供养驻军是不可能的。
开荒、屯田又需要时间,靠屯田解决粮食供给,近一两年是指望不上了。
只会挖矿、炼铁办水力作场的李三郎,要靠后方运粮,才能养活徐州军以及大量脱产人口。
所以,必须不断派兵到齐国地界打劫,只有这样,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
此为擅开边衅,极易引来敌人报复,导致两国再次爆发大战。
敢这么做的边将,若朝中没有靠山撑腰,必然会被谏官弹劾到生活无法自理。
不过,文艺范满满的皇帝,看在神器——钢琴的份上,允许李三郎‘便宜行事’,其中就包括‘打劫’。
所以李笠现在是奉旨打劫。
在秋收结束后,赶在齐国反应过来之前,带着兄弟们到齐国境内武装秋游,向大小地头蛇,收保护费。
走完这一圈,靠着地头蛇们上缴的‘保护费’,可以极大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
李笠既然带着兄弟们收保护费,还收到了,此刻当然要唱起金曲——友情岁月,歌以咏志,于是哼起歌来:
“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对……”
“来忘掉错对,来怀念过去,曾共渡患难日子总有乐趣……”
粮食清点现场,庞靖看着梁军军吏送来的一箱子‘铁锅’,觉得莫名其妙:“这是?”
那军吏回答:“这是炊具铁锅,生铁锅,很好用的炊具,可以炒菜,省柴禾,就当是给你们的辛苦费,带回去吧。”
“是自用,还是转卖,随你们处置,噢,对了,这尺寸略小的木箱里,是铁针,有数万枚,你们是自用还是转卖,随便。”
说到这里,军吏笑起来:“若觉得不错,欢迎到徐州联系购买,要多少,有多少,价钱好商量。”
庞靖看着这两箱“辛苦费”,心中悲愤:强盗!抢我们的粮食,给两箱铁锅、铁针就行了?
我们庞家,再怎么缺钱,再怎么手头紧,也不会去徐州,找你们买这什么铁锅、铁针!!
第五十四章 真香
寒山,午后,刺史府邸后院花园里,一条草花蛇四处乱窜,所到之处,侍女们吓得双腿发软,四散奔逃。
但有几个总角,拎着树杈跟在后面,大呼小叫。
年纪最大的李平安,挽着袖子,拿着树杈去挑蛇,成功将其挑起,激动地大叫“快来看!”
小几日的李安宁,同样拿着一根树杈,拨弄着姊姊树杈上盘着的这条蛇。
旁边,李昉同样拿着根树杈,既害怕又激动,和庶妹李三娘一起,试探着用树杈去拨弄那草花蛇。
最小的“李三郎”李旿,则被一名侍女抱着,站在一旁看。
这侍女见那草花蛇不断扭动身躯,只觉后背发凉,双腿打颤,几乎要站不稳。
“蛇、蛇!”
李旿年纪小,话说不利索,指着那草花蛇,兴奋地手舞足蹈。
身材魁梧的刘犊子站在旁,两眼盯着那条蛇,提防出意外。
蛇是他抓来的,是他奉命放出来给女郎、郎君们戏耍的,现在如此提防,不是怕蛇咬人,而是怕人咬蛇。
毕竟小郎君、小女郎们玩疯了的时候,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一条草花蛇,给小家伙们带来了惊喜和欢乐,院子里充满了笑声。
屋檐下,大腹便便的黄姈坐在‘椅子’上,看着儿女们闹腾,面带微笑。
旁边,同样大腹便便的赵孟娘也坐着,一起看着儿女嬉闹。
好不容易一家人团聚,小家伙们精力充沛,成日里在一起玩耍,所以府里十分热闹。
只是稍有遗憾,李笠带兵出征,如今暂时不在府里。
微风吹来,赵孟娘觉得有些冷,便紧了紧身上披着的裘皮披肩,喝杯茶,暖暖身子。
黄姈等她放下茶杯,问:“机器都调试好了?”
赵孟娘赶紧回答:“调试好了,第二批共十台雷迪奇,已经调试好了,后日就能正式投产。”
“铁丝跟得上么?”
“勉强跟得上,不然,第二批机器的数量,就不止十台。”
“有十台投产也不错了,开动起来,本息就能还上了。”
黄姈说着说着,感慨起来:“我们向商号借了这么多钱,本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不上的话,天都要塌了。”
“怎么会呢,如今各家作场、产业都运转起来,只要水流不断,那收入就源源不断……”
两人议论着,谈起自家以及大伙的‘钱景’。
李笠是徐州刺史,但梁国的徐州就几座孤城,为了御敌,还不得不蓄水淹了彭城,将彭城周边地区变成‘彭城湖’。
如此一来,就没有多少现成的熟地可以种粮食,那么多将士、官吏和百姓的口粮,都得从淮南运来。
不仅如此,徐州州廨没有田租、户调收入,既然没有收入,也就无力承担各项支出。
而支出却不会小,养兵,打造兵仗,用兵,整顿防务,都需要不少的投入。
全靠朝廷调拨,倒是能顶上一阵子,但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李笠想了许多办法来给州廨‘创收’,那就是兴办矿业、产业,靠经商赚钱粮。
简而言之,就是靠煤、铁以及寒山堰的水力资源办实业,来个‘实业兴徐’。
这些实业分官、民,官办作场,主要生产铁锅(生铁锅)、农具等生铁制品,以及各种竹木器、木板板材对外销售。
民办作场的产品,和官办作场差不多,但又有铁针等较为细化的制品。
其中,以铁锅等铁器,为‘拳头产品’之一。
兴办这么多产业,又要开矿,开支极大,需要很多本钱,朝廷调拨一部分(约三成五),另一部分(六成五)由徐州州廨自行筹措。
于是,州廨向商号们(主要是鄱阳背景的商号)借钱,种种措施,和当年鄱阳一样。
李笠、梁森、武祥、彭均以及黄,还有许多鄱阳乡亲,也在寒山办产业。
黄家的商号筹措资金,他们又向其他商号借钱,如今作场已经陆续开工,算是打好了基础,就看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
寒山这里的产品,明面上的销售去向是淮南,及淮北梁国州郡,但实际上,不可避免的销往淮北、河南的齐国州郡。
如今梁、齐梁国交战,齐国是敌国,铁锅、农具等铁器流入敌国,哪怕是生铁器,都可算作资敌。
这种罪名追究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事非同小可,所以得天子首肯,可光讲道理、讲苦衷,天子未必体谅。”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