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对于事态发展,武祥有些期盼,又有些好奇:“寸鲩,万一这些山湖人内讧,决出了新规矩,又仗着有环锁铠,肆无忌惮袭击村落、商旅,怎么办?”
  “他们敢这么做就是找死。”李笠斩钉截铁的说,“癞皮狗占个角落,对着过往行人乱叫,没人管,可癞皮狗开始到处咬人时,死期就到了。”
  “然而,这些亡命之徒有了环锁铠,胆气必然大涨,迟早要作死,官府要讨伐却比较麻烦,届时……”
  李笠看着发小,笑道:“我们作为良民,一旦官府需要,当然是要组织义勇,协助官府清剿水寇的,对不对?”
  武祥也笑起来,想了想,忽然有些底气不足,看看左右。
  房间里就他俩,李笠见状知道发小有见不得人的事情要说,于是眼睛眯起来。
  “寸、寸鲩……”武祥忽然结巴起来,李笠不吭声,等对方把话说完。
  “有个之前买了许多环锁铠的豪商,约我碰面……”武祥说着说着,居然挠起头,李笠促狭的笑起来:“去就去呗,他一定好吃好喝供着,放心吧。”
  “不是,我是……我是担心他、他送女人……那我怎么办?”
  “送女人?送了你就收,怕什么?怕细作?怕女刺客?先睡了再说!”
  “不不,寸鲩,我、我不过是跑腿的,环锁铠是你的作场做出来的,不是我……”
  “你就是我的驵主。”李笠拍拍发小的肩膀,“环锁铠的买卖,你和那些奸商打交道,你做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卖环锁铠的收入,你也有份,对方送的礼,既然是送给你,你就放心收下,不需要转交给我。”
  “对方送你女人,那就是你的女人,与我无关,不过呢,你心里要有数,这种送来的女人,很可能是细作,要用心提防。”
  李笠语气诚恳的说着,武祥听了颇为激动,他不是为了‘女人’,而是为了发小的极度信任。
  卖环锁铠,是杀头的买卖,也正是因为如此,利润很高,可以说是暴利。
  一领环锁铠,能卖十万钱,这在以前,对他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财富。
  而一个月卖出百领,收入十万贯,这可就是传说中的“家财万贯”,经手人武祥只觉得手抖。
  这么高收入、高风险的买卖由他经手,说不慌是不可能的,武祥就怕自己处置不当,把事情办砸了,或者惹得李笠不快。
  如今,李笠把话说到这份上,给予完全信任,让他觉得浑身都是力量。
  “寸鲩,那、那若他送美人给‘东主’,我一定给你送来!”
  李笠听到这里,摆摆手:“别,你莫要什么都推到我身上,我若想女人,自己会去找,环锁铠的销售,你说了算。”
  “你没有凡事都得请示东主的必要,少来这一套!”
  这是李笠的真心话,奸商若送女人,大概率是细作、耳目,他这里已经有了个女细作,再来新的细作,那算什么?
  我和女细作们不得不说的故事?
  “对了,眼见着手头的事情理清楚了,黄档主的忙,我得去帮,过几日就进城,这边的事情,你拿主意,和灰鸭商量着办。”


第十三章 困境(续)
  鄱阳,某私第后院,李笠借助各种工具,模拟铜镜制作的流程,向杜氏分析铜镜的制作成本,并介绍自己的改进意见。
  关于降低成本的意见。
  这是李笠花了数月琢磨出来的成果,为此还做了不少试验。
  对此,杜氏不以为然:这制镜的工艺,是她娘家祖传的,而且其他店家也是如此制镜,李笠凭什么说能够降低成本?
  “杜东主莫非觉得我在糊弄人?”李笠看出杜氏的心思,杜氏赶紧掩饰:“不,我只是想不明白,自古以来,制镜的工艺就只如此,还能怎么改进?”
  “所以说,各家镜店陷入了‘吃不饱,饿不死’的困境。”
  李笠说完,继续讲解。
  这个时代铜镜的制作,是为范铸法,李笠仔细了解过后,觉得不算复杂。
  第一步是制模、制范,先在陶车(转盘)上制作镜体的形状,阴干后在泥质镜体上设计纹饰,加工制作成镜模。
  然后在镜模上夯制泥范,泥范分为上下两半,合在一起时,内部空腔就是镜子的形状。
  第二步是泥范的焙烧。
  泥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阴干,可入窑进行焙烧,经过特定温度及时长的焙烧后,泥范烧结成为陶范,放置在较干燥的地方自然冷却。
  待陶范彻底放凉后,就可以合范准备浇铸。
  第三步是镜料熔化和浇铸。
  把一定比例的铜和锡熔化后,直接浇入陶范之中,一次成型。
  第四步是精加工。
  陶范冷却后,可取出成型的铜镜,但这只是毛坯,需要磨削及平整镜面,使其具备映照能力。
  又要进行纹路的精修,使其变得精致。
  其中涉及的成本,一是镜料,镜料以铜为主,但锡的成本占大头,因为锡很贵,比铜贵多了。
  二是焙烧泥范、熔化镜料所需的燃料,即木材或木炭;三是制范。
  其中,制范的成本最高。
  确定铜镜质量好坏的关键是陶范,陶范做得好,浇铸出来的铜镜,其正面平整、背面花纹精美,后续加工方便,成品的卖相才好。
  背面无花纹的铜镜称为“素镜”,各地售价大概是一千到两千文之间波动,若有花纹(主要是阳纹),售价至少比同样尺寸的素镜贵数百文。
  花纹越复杂,售价就越高,原因就是花纹越复杂,制作铜镜陶范的成本会越高。
  而陶范的使用寿命不长,有时浇铸过一两次后就会报废,得重新制作。
  只有用料上好的泥范,才能烧出上好的陶范,这样的陶范才能浇铸出没有气泡、纹路细腻的铜镜。
  所以,铜镜的制作成本之中,制范的成本占比很大,而且这是工艺特点,根本就无法有效改进。
  由此,各地镜店的铜镜,其实成本上没有太大差别,而镜料基本都是铜锡‘合金’,镜面的光亮度也没有明显差别。
  加上寻常百姓买不起铜镜,于是销售市场的‘容量’不是很大,以鄱阳城为例,许多镜店都是世代传下来的老店,靠口碑吸引顾客,基本上没有‘新人’进入这个行业。
  杜氏经营的镜店,完全是靠杜氏娘家的口碑打开局面,因为杜家几代一直都以制镜闻名。
  杜氏制镜,镜料配方的秘密其实不复杂,那就是铜将近七成五、锡二成五,以及铅些许,也就是含锡量为25%的铜锡合金。
  铜镜制作要加锡,才能保持研磨、‘开镜’后镜面光亮,这是如今的业内常识,各家的区别,无非是锡的含量有多有少。
  李笠这几个月来,仔细比对过其他几家的铜镜,从光亮度来说,没有明显差别,那就意味着,别家镜料的锡比例,其实都差不多。
  锡少了,铜镜的光亮度就降低,锡多了,铜镜就变脆。
  所以锡的含量大多在二到三成,既能保证镜面光亮能够持久,也能确保铜镜不那么脆,但铜镜依旧容易摔烂。
  这是常识,杜氏特地向李笠强调这点。
  所以,经过千年的发展,铜镜用料确定为铜和锡,锡的比例,就稳定在二成到三成之间,没有人可以创新。
  “锡很贵,比铜贵,我也试过改用其他物料取代锡,譬如用铅,可是做出来的铜镜虽然不容易摔坏,但镜面光亮保持不久,需要经常擦拭,且很麻烦。”
  “是么?”李笠拿起一枚铜镜,仔细端详着,“那,杜东主可知道,这是为何?”
  杜氏摇摇头:“不知,谁都不知道。”
  李笠闻言把手一松,手中铜镜跌落地面,‘啪’的一声,裂成两半,化为破镜。
  那年,隋军渡江,攻入陈国国都建康,持续了数百年的南北朝结束,天下,终于统一了。
  那天,陈国驸马徐德言砸破一枚铜镜,自己拿一半,娇妻乐昌公主陈氏拿一半,夫妇俩含泪约定,将来如果有缘,便要以破镜为相认的信物。
  陈国君臣及宗室、公主们,被隋军带往长安接受处置,按照惯例,亡国公主们是最优质的战利品,分发给功臣。
  于是,漂亮的乐昌公主陈氏,成了隋国重臣杨素的宠妾。
  虽得新主百般宠爱,但陈氏忘不了徐德言,将那一半残镜交给仆人,让仆人到长安市集售卖。
  潦倒的徐德言也在长安,看到了那枚残镜,掏出自己手中另一半残镜,合二为一。
  杨素得知此事,便成全了这对苦命的夫妇,让陈氏回到徐德言身边,并赠送钱财,小两口随后返回烟雨江南。
  此即为“破镜重圆”的故事。
  千年后,有学者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于是拿来自己收藏的古镜,往地上一砸,却砸不烂。
  所以,“破镜重圆”故事果然是假的么?
  并不是,因为这个学者用来试验的铜镜,为唐以后的铜镜,徐德言夫妇用的铜镜,是唐以前的铜镜。
  铜镜有上千年历史,却以唐中晚期为界,有着不同的材质:汉唐铜镜,材质为铜锡合金,唐之后的铜镜,材质为铜铅合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