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没有门户之见,却依然不能免俗。
但很快,身为这支精悍兵马主帅的杨沂中便下定决心,然后摇头相对:“不可以!”
众人各自一滞。
而杨沂中却也没有遮掩,反而将道理说的清楚:
“雨水虽小,却未放晴,隔河难以监视清楚,而咱们一旦渡河防守……若我是李成,情知河对岸这支兵马人人带甲,精锐异常,强攻难过,便只留下些许小部队以作疑兵,然后大军直接潜行向下游,自滑家口强渡……届时我们这两千班直岂不是空置?可咱们若留在河这边,李成最少也得分数倍于我的大军监视,甚至说不得存了尽起大军,趁这日雨小强行吞下我们再渡济水的意思,这样一来,咱们固然危急一时,却能在大局中起大作用!”
众军官各自一怔,然后纷纷醒悟,但其中不少人醒悟之后,反而又再度面色犹疑起来。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雨水从盔甲边缘滴落,杨沂中继续扶刀环顾四面,当众言道。“你们以为我这是将官家的两千班直尽数赌在这济水畔、吾山旁,但实际上却没倒那个份上……因为你们莫忘了,伪齐兵马之所以行此番攻势,本是以为岳太尉部正在整编,必然难以出战,所以才敢放肆一搏,来取东平府。换句话说,此番伪齐作态,是没有将岳太尉部计入其中的,甚至也没有计入我们,否则何至于昨日猝然相遇?但你我皆知,岳太尉部是可以出战的,我们也是来了的!换言之,东平府战事,大局在本在皇宋!所以只要我们能撑住两三日,请岳太尉不再顾忌张镇抚形势,直接出兵,那平阴方面必然分出胜负,此处也必然有援军,李成则必走!反倒是我们此时退到河对岸去,却有可能葬送大局!而若那般,回去以后又有何面目对上官家?”
言至此处,不等众人言语,杨沂中直接拔刀出来,对着周围军官冷冷作言:“道理说完,自此时起,便不许再论渡河事宜,安心守营护桥,违令者斩!”
到底是参与过几场血战的,又是骄兵悍将,此时闻言,却也都不再多说,只是低头领命而已。
然而,这边杨沂中刚刚传达完决意,未及众人稍歇,果然,稍微转小的雨势之中,穿着金军衣甲的大量兵马便极速来攻,并在雨水之中糊成黑压压一片,让人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且说,虽然是夏季,但雨水影响还是太大,这个时候拥有营寨的宋军都才刚刚做好准备,而露营在外的伪齐兵马却已经发动了攻击,可见,他们应该是得到了来自最上方的压力,不得已而仓促为之。
所以,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PS:从今天开始重新做人,安心写书,上个月十四万字,这个月要完成十五万字的更新……
然后我就再问一下,真的是我太老了吗?还是你们太年轻?反正没人看过《打渔杀家》和《金瓶梅》?萧恩跟张懋德……
第二十二章 你知我知(修)
雨水确实变缓了,但足以遮蔽身形,沾湿旗帜,并让弓弩失效,阵势也基本难以铺展,所以战事最终还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形式进行的。
而就在吾山南侧的官路上,一人身材雄壮,大马双刀,全副甲胄,正望着前方北新桥前那灰蒙蒙一片的宋军营寨兼战场,却只是在雨中立于马上,肃然不语。
此人,正是李成。
话说,之前宋廷议论伪齐,都认为刘豫以下,便是刘麟、李成、孔彦舟三人最需留意,这当然是没错的。但实际上,单以得军心、有威望而论,孔刘二人实在是逊色李成不止一端,或者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成与其余二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虽然是渡河冒雨奔袭,但不代表李成兵马没有夜宿之处……北新桥作为济水交通要道,旁边大约三四里的地方就有一处因为商贸交通而形成的小集落,只是之前数次金军往来,如今又有平阴大战,此处百姓早已零落而已……不管如何,这是一处理所当然的避雨之所。
然而,李成半夜赶来,虽然占据了这个集落,驱赶了其中的前军,让自己中军精锐前往占据休整,可他本人却亲自出镇,与前军士卒一起露宿于雨中,待到天明,前方一旦交战,虽然明知雨水之中寻常士卒根本看不到他形状,却还是挺身立马,于雨中矗立。
确有大将之风。
当然了,这番作态还是有人能看见的,奉命前来督军的伪齐宰相洪涯自小集落中休息完毕,骑着马撑着伞来寻李成,自对方身后看到这一幕,却是先把伞收起,挂在马上,又兀自淋了一阵子雨,方才打马上前,与李成并马而立。
且说,人家双刀李成的武艺本是天下数得着的,视力何等之好?刚刚他便已经瞥见这位‘宰相’形状,只是佯作不知而已……
毕竟嘛,这洪涯非止是这大齐宰相这么简单,有传闻说此人原本是金国右副元帅挞懒的心腹,与挞懒有救命之恩,甚至当日挞懒败走长社之时根本就是此人收拾残局,一力维持的。
而等挞懒退到河北,此人奉命去大名府与金国国相、都元帅粘罕交涉建立大齐一事时,居然又入了都元帅粘罕的眼,于是此番大齐建立,这洪涯根本就是从大名府接任的大齐宰相……换言之,人家不止是一个大齐宰相,也不是此番李成青州兵的监军,更像是大金国派往大齐的监军!
对上此人,连大齐皇帝刘豫都要礼让七分,那么照理说,李成也该礼让三分才对。
不过,这青州、密州、潍州三州之主,所谓齐国大都督的李成却不是个寻常武夫,他一开始便晓得自己这种毫无根基的军阀军头须得政治上有所倚仗方能真正存身长久,然后寻得良机渐渐做大……所以,他对这位洪相公,根本就是存了五分礼让之态。
“大都督辛苦了。”洪涯打马来到李成身侧,从容相对。“前方战事如何?”
“洪相公也辛苦!”李成同样平静。“前方战事不利。”
洪涯微微一怔,却是望着前方混沌一片的营盘稍显犹疑:“何以见得?大都督这也能看清战况?还是说有些在下不懂的门道?”
“并非什么玄虚道理。”李成继续凛然道。“只是我治军极严,清晨便下军令与杜彦,只要突入对方营寨百步,占据栅栏、营门,便当极速吹动号角,届时我整休了一夜的中军便会趁势涌上,一鼓作气,而杜彦也不敢不听……但迄今为止,尚未听到号角之声。”
“原来如此,看来还是在拉锯争夺。”洪涯微微捻须感叹。“经长社一战,宋军士气大涨,便是对上金人都已经去了三分畏惧,何况昨日雨中猝然相逢,咱们伪作金军之策没能起效……”
“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在栅栏前后拉锯,”李成没有理会对方后面那些废话,却是直接做出了进一步分析。“最坏的情况却是这股宋军精锐异常,直接将杜彦的密州兵堵在了营寨边缘,有序杀伤……那样的话,密州兵怕是马上就要承受不住伤亡,杜彦也要赶在军势溃败前来请罪了!”
“原来如此。”
洪涯忍不住多看了李成一眼,却并未因为对方言语而失态……毕竟嘛,战败这种事情谁没经历过?关键是李成这人如此从容说出这般话,倒是让人猜疑他心思之余愈发有几分敬意了。
不管如何,大将之风总是有的!
不过,就在洪涯若有所思之际,前面打脸的事情便来了——微微雨幕之中,无数齐军,也就是杜彦的密州兵了,却忽然间如潮水般倒卷而来,动静之大,即便是雨中也能稍微窥到其中声势。
李成明显一怔,继而面色阴沉,却又朝身侧微微挥手。
而随着这位齐国大都督的示意,数百名一直在官道两侧候命的骑兵,忽然从雨幕中闪出。且说,洪相公当然早就看见李大都督这支亲卫骑兵,但到此时他才注意到,这些骑兵非但甲胄完备,手上却还都各自持一柄长杆单刃大刀,那刀刃足有两尺有余……而此时亮出刀刃,虽是雨天,却也明晃晃一片,端是惊人!
紧接着,这批骑兵不顾雨天泥泞地滑,直接排成横列,纵马向前。其中,军官押后,放声呼喊,要求前方溃兵即刻折返列队,而绝大部分长刀骑兵,却是迎着溃兵不急不缓,从容向前,然后甫一接触到溃兵军阵,便大肆砍杀。
一时间,吾山南峦下的官道之上,断肢残躯洒落一片,引发的动静犹然胜过之前交战时的响动,尤其是其中哀嚎之声更是瘆人。
但不管如何,溃兵却是迅速得以整顿,前方桥前宋军营寨内追逐出来的士卒也即刻放弃追击,回身固守。
局面稍微稳定了下来,李成不慌不忙,却居然先瞥了一眼身侧洪涯,见到对方面色不变,反而捋须感叹,却是顺势又起了两分敬意。
“洪相公稍待。”片刻之后,数名长刀骑兵拎着明晃晃的大刀,将一名甲胄精良的军官驱赶过来,李成见状,却是先跟洪涯道了声乏,方才回头朝着马前那军官凛然出声。“吴顺,杜彦呢?尔等为何败到如此地步?”
“杜大兄死了!”那吴顺伏于马前泥泞之处,身上淋雨,脚下崴泥,偏偏又气喘吁吁,端是狼狈不堪,却又因为数柄长刀在侧,李成在前,不得不匆匆解释。“好教大都督知道,不是我们不尽心尽力,乃是这股宋军不是寻常所在,乃是赵官家心腹的御前班直!所以虽只两千,却前后两日将我们五六千密州兵顶的严严实实……”
相似小说推荐
-
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起点VIP2021-05-25完结84.92万字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明末的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
-
铁血宋徽宗 完结+番外 (文绎) 2021-04-30完结8171 6206 石虎箭馆李广杯安慰奖八连冠·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内家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