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以为读过圣贤书就可以蔑视别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其实读书人里也有大量的败类,比如前宋的秦桧,比如前朝的严嵩,多不胜数。人的高低贵贱不应该以行业和职业来划分,而是与每个人的自身学识、品德相关。即便是太监,有魏忠贤、王振这样的祸国殃民之辈,但也不乏舍身救孝宗的张敏、怀恩这样的忠义之人。”
“先贵人,后贵己。只有你先尊重其他人,其他人才会尊敬你。高贵源自你的德行与灵魂,无关其他。”对于柳如是的论点,鲁若麟也一样不认同,别以为你长的漂亮就会让着你。
整个阁楼都在回荡着鲁若麟的那句:“高贵源自你的德行与灵魂”,很多人都深受触动。柳如是更是出席对着鲁若麟深深一礼:“鲁兄之言震耳发聩,如是受教了。”
“不敢当,有感而发而已,有得罪之处还请诸位多多见谅。”鲁若麟也赶紧对着柳如是和众人施礼道。
“你这个色中恶鬼也敢自称高尚之人,谁不知道你在松江和江南大肆购买青楼歌妓,数量之多简直令人发指,连彩袖都落入你的魔手,简直如禽兽之举。”既然说不过了,杜君默就拿鲁若麟赎买青楼女子的事来污蔑报复。
“你亲眼见到我糟践那些女子了吗?”鲁若麟反问道。
“这还用看吗?若非如此你如何肯花大笔钱财购买那些女子。”杜君默一脸得意的说道。
阁楼上的众人也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鲁若麟。坊间早有传闻,有一个富贵公子在大肆赎买青楼女子,有好事者因此YY这个公子哥一定是在某地建了豪宅大院,日日笙歌。说的是有鼻子有眼,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我说了不算,先前跟我回去的那些女子中有人已经回到了松江,正在府城里继续赎买青楼女子,你们可以找她去核实。”鲁若麟不为所动,神色未见丝毫慌张或者愤怒,非常平静的说道。
“怎知你不是早就收买串通好了那些贱婢?”杜君默死扛到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女子过得究竟如何,欢迎大家去我那里看看,也欢迎大家到我那里去置业或者居住,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鲁若麟巴不得他们都去看看。
“既然鲁兄赎买了那么多姐妹不是为了享乐,那究竟是为了什么?”柳如是好奇的问道。
“当先生,教我工坊里的工人还有他们的孩子读书识字。”鲁若麟的话犹如石破天惊,震的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滑天下之大稽,居然让工人读书,还是用青楼女子教书,简直是不可理喻。”杜君默又找到了一个攻击的借口。
“为什么不能?我愿意让底下的人都读书识字,知书达礼,无非是花些钱罢了,我愿意出。至于用那些青楼女子,很简单,因为她们有知识,有文化,愿意听我的话给那些工人和娃儿讲课。我供她们吃穿住,她们帮我教学生,就是这么简单。”鲁若麟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
“一群青楼女子,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诗词文章,圣人大道,是她们可以讲的清楚的吗?简直就是乱弹琴!”马上就有其他的文人开始出言驳斥了。
“我也没准备把他们都培养成秀才、举人、进士啊,只要会读书写字,不是睁眼瞎就可以了,至少比起以前大字不识一个好很多吧。当然,如果真有天赋卓越的学生,我也不介意请名师指导一下。”鲁若麟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让这些文人很是牙痒痒。
教化世人一直是儒家的最高追求,凡是在这上面做出了一点成绩的人无不名留青史。但是读书的成本太高,普及一直是个大问题,所以很难惠及劳苦大众。现在鲁若麟这个冤大头愿意花钱做善事,却让一群青楼女子做先生,简直就是浪费机会啊,这群文人无不一幅痛心疾首的样子。
“而且我也找不到文人愿意前去做先生啊。去岁山东兵乱,民不聊生,我带着一群父老只得逃到了朝鲜占了个岛活了下来。那里远离中原,环境恶劣,我们也是历经万难才坚持了下来。如今已经度过了危难期,所以才会来江南重沐皇恩。岛上这样的条件又有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远赴海外做先生?如果诸位有这样的贤达推荐,我将感激不尽。”鲁若麟无辜的说道。
居然要远赴海外,去那蛮荒之地,这确实比较为难。众位文人马上就苦了脸,相顾无言。
“诸位姐妹当真都在做先生吗?你底下的人会接受吗?”柳如是追问道。
“当然不是,岛上现在有两三万人了,而且前来的流民越来越多,我一个人肯定管理不过来,但是岛上能书会写的人实在太少了,像彩袖姑娘她们几个比较优秀的就在帮我处理公务,实在是没有人手啊。”鲁若麟一脸无奈的样子说道。
“至于底下那帮人会不会接受,那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上了岛有吃有喝有活干,可以活下来,又不用担心刀兵之灾,不愿意接受可以离开,又没人拦着他们。况且我建的学堂不要学费,还包一日吃食,他们凭什么有意见?有意见自己去找一个免费的试试。”鲁若麟嘚瑟的说道。
“不要束脩吗?还包吃的?那你如何承担的起?”柳如是惊奇的问道。
“我孤家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嫖不赌,要那么多钱财又有什么用?况且这也花不了多少钱。”鲁若麟一幅我乐意,你奈我何的样子,让人恨的牙痒。
“鲁兄高义,请受如是一拜。”不管鲁若麟出于什么原因才这样做,但是这是实打实的好事,让人敬佩。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吧。”鲁若麟一脸感叹的说道。
第59章 发泄不满
“哼,说的好听,谁知道说的是真是假?”杜君默犹不服输的嘀咕道。
“鲁兄的行事确实让人佩服,不过我辈还是应该读圣贤书,应科举,然后位列朝班,报效朝廷,造福百姓,这才是正途啊。”主位上一个年纪较大的文人说道。
“敢问先生大名?”鲁若麟拱手问道。
“这是瑷公,是我松江府的前辈,万万不可失礼。”李定成连忙在旁边答道。
这个瑗公叫夏允彝,字彝仲,是松江华亭人,万历四十六年的举人了,是科场老前辈。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在松江甚是有影响力。此次因故没有参加崇祯七年的会试,留在了松江。
今日被徐家邀请前来参加醉白池的聚会,因照顾好友陈子龙的知己柳如是,来到了这个青年士子居多的阁楼,被众人推举为主客。不想竟然碰到了鲁若麟这个意外的来客,很是被他惊艳了一番。
历史上夏允彝和陈子龙一样抗清殉国,没有屈服于清朝的统治,可谓壮烈。只是鲁若麟只知道一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对夏允彝和陈子龙不是太了解,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要不肯定会好好结交一番。
其实江南像夏允彝这样复杂的文人很多,在大环境下他们享受明朝的各种权利,腐蚀和破坏了明朝的根基。但是在气节上又非常令人佩服,起义殉国的也非常多。如果一定要分个是非,那只能说是制度出了问题。
既然是坐在主位上的,一定是地位最高的,所以鲁若麟也比较客气。
“见过瑷公,小子妄言,多有得罪。”
“无妨,大家畅所欲言,何罪之有。”夏允彝很是温和的说道。
“既然瑷公问起,小子就放肆了。”鲁若麟也没有因为夏允彝而有所收敛,依然在那里口吐狂言。
“朝堂上饱读诗书之人那么多,权阉魏忠贤也已经伏诛,可外有鞑奴肆虐,内有流寇四起,国事非但没有起色,却愈发颓废了。即使能够位列朝班又如何?还不是人言微轻,于事无补,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实事吧。一万年太久,吾辈只争朝夕。”朝政就是你们这些文人败坏的,只是这句话在这里实在不方便说出来,地图炮开大了鲁若麟也受不起。
“人各有志,我等也不能强求,只希望你能保持初心,造福一方。”夏允彝叹息道。
“听你谈吐也知你是读过书的,可有诗词文章问世?”夏允彝问道。
“回瑷公,晚辈不曾有什么诗词文章,在下对诗词文章可谓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鲁若麟两手一摊,无奈的说道。
“就你这样的也敢妄称是读书人?”可算是找到机会了,杜君默立马讥笑道。其他人也是一副惋惜的神情,刚才看鲁若麟侃侃而谈,以为是一个饱学之士,所谓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鲁若麟突然抛出一个问题问得大家一愣。
“上则报效朝廷,治国理民;下则光大儒学,教化百姓。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杜君默终于找到了一丝优越感,昂着头说道。
鲁若麟没有理他,自顾自的说道:“儒家一直宣扬教化,开民智,这是孔圣赋予读书人最大的责任与意义。孔圣以前,学问只在权贵中间传播,所以当权者都是那些贵族,且世代相传。是孔圣不问出身,广收弟子,才使得平民百姓、寒门庶族能够出人头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光耀千古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