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各方势力在济州城都有耳目,陈新甲到来的消息根本瞒不过有心人,所以鲁若麟干脆大张旗鼓的举行欢迎宴会,敞开来给大家看。
不排除有人或者势力对兴汉军与大明靠拢不满,想要蓄意破坏双方的关系,比如说满清。所以兴汉军对于陈新甲一行的安全防护也是非常严密的,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陈新甲真要在济州岛出了事,锅还得兴汉军来背,会严重影响鲁若麟的计划。
参加宴会的不但有兴汉军的官员,还有众多的商户代表。这些商户不但有汉人,还有朝鲜人、日本人、西洋人,里面肯定也有满清的探子。这次的宴会更像是一次大型的新闻发布会,告知大家兴汉军与明王朝的关系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宴会开始前,陈新甲向众人宣读了明王朝封赏鲁若麟的圣旨,册封鲁若麟为济州伯,兴汉军对济州岛的统治得到了大明王朝的认可。
这个济州伯属于外爵,与明朝内部的爵位是不一样的。就像明朝册封的朝鲜王、琉球王一样,并不怎么值钱,也不会有俸禄,只是代表着明王朝对你的认可,有资格去京师朝贡。这是华夏独特的朝贡体系,就像小弟打下一块地盘,需要得到老大的认可和承认一样。
一旦兴汉军真正纳入到明王朝的体系内,鲁若麟的爵位就会发生变化,具体如何变化就看怎么和朝廷谈了。
无论怎么说,大明册封鲁若麟为济州伯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兴汉军的地位也得到了大明的承认,对于岛上的商人来说也是一个利好,除了满清以外。
鲁若麟欣然接受了明王朝的封赏,让陈新甲非常满意,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有了这道开胃菜,宴会的气氛就更加的热烈了。
鲁若麟为陈新甲一一引荐了在场的重要人士,身为大明兵部侍郎、三品大员,在这些商人眼里那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恭维和奉承自然少不了,让陈新甲重新找到了在京师里的那种感觉,整个人如沐春风。
对于会场内众多的女官、外族,甚至西洋人,陈新甲都保持了难得的克制,没有给什么脸色。
在来济州岛的船上,陈新甲就兴汉军的情况好好的补了课。
兴汉军与大明的情况完全不同,工商业是支柱,农业只是补充,商人与工匠在兴汉军的地位和重要性与大明完全不同。虽然陈新甲在心底里鄙视这群唯利是图的商贾之人,但是又暗暗羡慕兴汉军靠着商贸大发横财。在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前,陈新甲是绝对不会贸然得罪他们的,所以陈新甲对所有人都是笑脸相迎,甚至是那几个前来拜见的红毛西洋人也不例外。
至于场内众多的女官,陈新甲已经麻木了。
都说鲁若麟因为手中没有人才,以致用青楼女子做官,让人贻笑大方。不过兴汉军用了这么多的女官,统治不但没有崩溃,反而蒸蒸日上,其中肯定有独特的门道。那些女官也绝对不是士林中说的一无是处,肯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陈新甲本人并不是一个特别在意出身的人,更看重个人的本事,书读得好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做官、做好官,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是举人出身,但他自认为比绝大多数进士都要强的多。只是兴汉军用女人来做官还是有点极端了,还都是青楼出身,这就有些惊世骇俗了。
也就是在这海外莽荒之地,要是在大明本土,哪怕鲁若麟有王霸之气、惊世之才,也绝对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宴会上的食物确实像鲁若麟说的那样好吃,酒也很好喝。心情大好,不知不觉中有点喝多了的陈新甲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了礼宾院的床上,这里是专门用来招待重要外宾的。
第202章 相互利用
今天陈新甲的主要日程安排就是考察,参观兴汉军的主要部门,这也是他要求的,他需要在正式谈判前了解兴汉军的具体情况。
这个要求鲁若麟并没有拒绝,除了一些要害部门和技术部门,兴汉军的很多东西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外展示的。
随着兴汉军的主力留在了辽南,济州岛的部队严重不足,为此鲁若麟重新征召了一万六千人,建立了四个新的陆军旅。
按照鲁若麟的想法,其中两个个旅会与一师、近卫师里的其中一个旅进行调换,用老加新的办法组建两个新的陆军师,四师和五师。
目前新兵还在训练营,新的师长还没有任命,很大的可能会从此次辽南战役中表现出色的旅长中提拔两位。这两个师的下级长官也会从原有体系中优先提拔人才,这样的调整引起的连锁反应是非常大的,涉及的岗位非常多,是后期鲁若麟和参谋司需要头痛的问题。
虽然是新军,但是士兵们以前就进行过准军事训练,进入状态非常快,所以在陈新甲视察军队的时候,士兵们的表现完全不像一群刚进军营新兵蛋子。
陈新甲按照朝廷的意思前来收编兴汉军,看中的就是兴汉军的军事能力,所以陈新甲第一站就选择了军队。
兴汉军的士兵没有经过完整的训练,掌握熟练的战斗技能,形成初步的团队凝聚力,是绝对不会轻易拉上战场的。士不教而战谓之诛,这点比大多数的封建军队要强的多。
兴汉军士兵最短的训练时间也是三个月,这还是因为已经在预备役里经过了长期的训练才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一般的正常训练时间是六个月。技术兵种,比如骑兵和炮兵,训练的时间更长。所以兴汉军专门建立了训练营,专门进行士兵的训练,训练完毕之后再分配到相应的部队。
何况每年,因为年龄到了,或者伤残、战死等原因每个部队都会有一些缺额,需要补充新兵,所以训练营里一直就没有空过,只是像这样一下子填满的情况比较少见罢了。
陈新甲来到的训练营是济州岛最大的一个,里面足有一旅三千五百人在这里训练。看着眼前阵容整齐、精神抖擞、雄壮有力的部队,陈新甲很难将他们与新兵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这样的军队,放在大明的部队里,做家丁亲军都是绰绰有余的。
因为是第一天视察,鲁若麟给足了陈新甲面子,亲自作陪,正在为陈新甲介绍新军的情况。
“陈大人也知道,辽南即将迎来大战,京畿之地的鞑子也还没有清除干净,各地战火连连,兴汉军要应付着两个战场,还要留一些部队震慑宵小,兵力上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因此不得不扩大部队,稳住阵脚。为了这万五新军,兴汉军连吃奶的力气都拿出来了,好不容易才筹齐。”鲁若麟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
“济州伯治下人口百万,银钱不缺,不过是新增万五新军,为何显得如此艰难?”陈新甲好奇的问道。
“兴汉军治下百姓不到七十万,其中女子占去小半。除去孩童、老弱,真正适合上阵的男子不过三、四十万。这还是因为兴汉军招收的都是流民,本就以青壮局多。而且因为时间紧急,征召的都是有过训练基础的,来源就更少了。现在兴汉军已经有近十万青壮身披战甲,严重影响了工商农事,实在不能再征召新兵了。否则钱粮收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得不偿失了。”关于人口的具体数目对任何势力来说都是机密,鲁若麟对陈新甲也没有讲实话,其实兴汉军的治下的人口刚刚破百万。
“国家有难,凡成年男丁都应该拿起武器抵御外辱,济州伯召兵的要求太严苛了。”对于鲁若麟这样的练兵方式陈新甲不太认同,真要这样算的话,大明九成的军队都可以裁撤了。在陈新甲眼里,只要钱粮充足,军队的数量根本不用愁。
“兵贵精不贵多,再多的军队不能打也只是徒耗钱粮。何况都去当兵了,这武器铠甲、衣服粮食又从何来?说到底还是缺人啊。”鲁若麟一脸无奈的叹息道。
“听闻济州伯从朝鲜、日本那边也招收了不少的人口,怎么会还缺人呢?”陈新甲知道鲁若麟一直在从大明招收流民,这是在挖大明的根子,从他心底里对此是非常警惕的。
“非我族人,其心必异。在他们没有彻底的化夷为汉、入我名教之前,是万不能大量引入的。至少,在兴汉军,必须保证主体是我们汉人,否则就有萧墙之祸。汉为主,夷为辅,这个绝对不能含糊。”鲁若麟和陈新甲身边此时都有大量的陪同人员,所以鲁若麟说这个话的时候适当的放低了音量,只有陈新甲可以听到。
对于鲁若麟的话陈新甲非常认同,夷夏大防可不是开玩笑的,否则被外族来个雀占鸠巢那就悲剧了。
“我听闻兴汉军中多有朝鲜、日本官员,百姓中朝鲜人和日本人也不少,还以为济州伯只注意海纳百川,忘了唐玄宗之旧事和安史之乱。”陈新甲说完突然想起鲁若麟似乎没怎么读过书,不知道媚眼是不是抛给了瞎子看。
“怎么会呢。五胡乱华,华夏百年泣血。安史之乱,盛唐戛然而止。此间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夷狄之人不是不能用,只是要把握好分寸。特别是军队,必须牢牢掌握在我汉人手中。只要有军队在手,也不怕他们敢喧宾夺主。”毕竟问题比较敏感,鲁若麟挥手将周围的人打发的远远的,陈新甲见状也非常给面子的将自己的手下支开。
相似小说推荐
-
文唐 (步兵长) 起点VIP2021-06-01完结238.59万字 2.33万总推荐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此时玄武门...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