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五万兵力,是因为沈兵记得汉武帝第一次派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大宛就是带了三万大军,但却久攻不下无功而返。
当时的汉军已是不弱,三万大军攻不下大宛,是否意味着秦军就需要五万?
不过当时西域各国其实还没打服,李广利一路要粮要水都不是很顺利,因此影响了战局也说不定。
现在沈兵的远征就不一样了,西域各国尤其是龟兹理所当然的要成为此战的坚强的后盾。
大军开拔那天兹阳公主和扶苏一同来送行。
扶苏被沈兵安排在龙城统筹后勤及坐镇各国……毕竟此时草原刚下,局势未稳,沈兵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若有扶苏和魏呴领着大梁军在此防守,沈兵相信龙城很安全。
沈兵朝兹阳公主拱了拱手,道:
“圣旨在身,沈兵不敢有违,请公主见谅!”
兹阳公主幽幽的回了句:
“只怕这圣旨……正合大将军之意吧!”
扶苏瞪了她一眼,说道:
“兹阳,不得无礼!”
兹阳公主低下了头,接着便取下挂在脖上的雕花玉衍为沈兵戴上,小声说道:
“兹阳在此静候大将军凯旋而归。”
“至时,希望大将军不再嫌弃兹阳!”
看着兹阳那一副我见尤怜的样子,沈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好在这时王贲策马而来,叫道:
“大将军,时辰已到!”
沈兵再朝兹阳和扶苏一拜,然后便翻身上马挥手下令道:
“出发!”
牛角号带出长声,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形,举着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朝西而去。
兹阳公主望着沈兵远去的背影,问着身边的扶苏:
“公子,兹阳是否配不上大将军?”
扶苏不由一愣,道:
“你可是大秦公主,为何会觉得配不上大将军?”
“若你配不上,又有何人能配得上?”
兹阳叹了口气,回道:
“以大将军之勇武,便是公主又能如何?”
“兹阳好生羡慕那无忧公主。”
扶苏无言以对。
他其实能理解兹阳公主说的这些话,因为像大将军这样既能带兵打仗又会治理天下还会经商、治农、经营作坊……天下只怕再难找第二个了。
所以,就连扶苏都觉得,兹阳若是能嫁了大将军便是她的福气。
扶苏此时算是确定了兹阳公主的心意,于是便扬了扬头,说道:
“兹阳放心。”
“既然如兹阳之意,那么此事便包在大兄身上了。”
“大将军乃性情中人,定不会负了你的!”
另一边的沈兵,在行军中却不时往两侧张望,每每有马匹从远处而来,他都会忍不住希望那是无忧公主。
然而现实却让他一次又一次失望。
部队沿着燕然山前进,用了几天时间穿过戈壁到达姑师。
革庾的一万屠各兵已经在这里等着与大军会师,他们见到沈兵之后便高举着弓箭发出一声声有若狼嚎般的欢呼。
革庾上前拱手对沈兵拱手说道:
“属下拜见大将军!”
“他们正以屠各的习俗向大将军效忠!”
沈兵点了点头,然后朝屠各兵挥手致意,这立时让屠各兵士叫得更响了。
这时五万三千大军已全部到齐,大军继续西进。
一路途经各国都会事先备好牛羊和饮水……
这就是沈兵此时的优势,西域三十六国虽说都不强,但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在西域却是寸步难行甚至可以说无法久战。
因为西域就相当于秦军的后勤,无论是水还是食物都得由它们提供。
不过当然,这不是让他们白供给。
因为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任何事若是短期的还好,时间一长就必须要有一套稳定的制度而不是靠强制或是讲感情、讲忠心。
比如现在,若秦军出西域之后要打三年、五年呢?
西域各国是不是就要毫无怨言有去无回的提供三、五年的补给?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沈兵就下令将西域各国提供的补给包括饮水在内尽数记下,改日就是布匹或是丝绸偿还。
西域各国也乐于这么做。
因为反正秦国的商队来了,他们也是要用这些牛羊与商人交换丝绸,此时甚至连饮水都能换,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沈兵其实就是将后勤的压力转嫁到了商队身上。
经过龟兹时沈兵去拜访了下龟兹王。
此次沈兵与龟兹王见面,与之前使节身份受的接待规格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龟兹王甚至用地毯在皇宫走道前一直铺到宫门,沿途还一路洒着鲜花直到见到龟兹王。
这或许是西域最高规格的接待仪式。
虽说龟兹心下对沈兵有气,但此时以沈兵的身份且还带着五万余大军出现在城外,他又哪敢怠慢。
龟兹王一见沈兵就热情的迎了上来,赔着笑道:
“大将军,之前不知是大将军驾临龟兹,本王多有怠慢,大将军恕罪!”
沈兵就不再跟龟兹王客套了,直截了当的问道:
“不知大王可知无忧公主去向?”
龟兹王摇头道:
“有劳大将军挂心,本王也一直在寻找公主。”
“只是此女自幼周游各国,若是成心在外,只怕……”
说着龟兹王就摇了摇头,道:
“是本王教导无方,让大将军见笑了!”
“若公主有朝一日返回龟兹,本王定会让她即刻去向大将军赔罪!”
沈兵“唉”了一声,道:
“无忧定是不想再见到我了,于是连龟兹也不回。”
“罢了!”
“大王可贴出告示,告知无忧,若是不想见沈兵,沈兵也不愿强人所难。”
“她回龟兹便可,莫要在外受奔波之苦了。”
龟兹王躬了下身,道:
“本王马上照办。”
沈兵没有多说什么,跟龟兹王道别后转身就离开了。
倒是龟兹王望着沈兵离开的背影面露喜色。
部下看着龟兹王的样子就有些奇怪了,问:
“大王,我等的确不知公主去向,为何大王还如此高兴?”
龟兹王回答:
“你懂什么?”
“你可见到那沈兵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了?”
“这便是他对无忧用情已深,如此一来,我等还担心他跑了不成?”
第四百九十五章 蓝氏
沈兵一行用了二十余天赶到大宛。
实际上此时还没到达大宛,沈兵在距大宛三十余里时下令扎营。
王贲有些好奇,问道:
“大将军,此时才刚过午时,而我等距大宛不过三十余里,何不赶到目的地再扎营?”
沈兵回答:
“你可了解大宛?”
王贲摇了摇头:
“属下只听闻大宛有六万兵。”
“敌军六万而我军五万余,又何必怕了他们!”
沈兵又问:
“你还记得我等攻楼兰之险么?”
王贲回道:
“当然记得。”
沈兵问:
“那为何楼兰一小国,却让我等进退失据,险些无法在西域立足?”
王贲回答:
“皆因沙洲距西域路途遥远且饮水不足。”
沈兵点了点头就没再说话了。
接着王贲突然就明白了:
“大将军英明,今趟我军远征大宛便有若远征西域一般。”
“且大宛附近也同样缺水,我等应先攻占一地以立足。”
沈兵点了点头。
中亚这片地区的问题就盐碱化严重,许多地方虽有湖但却是不可饮用的咸水湖。
因此大军急需夺得一地作为前进基地而不是急着与强大的大宛开战。
李广利第一次进攻之所以失败就是这原因。
第二次李广利就聪明了,先占了一处水源养了大批的牛羊然后再进攻,据说有牛羊十万头马三万匹,还有驴和骆驼等数以万计。
在这基础之上围攻大宛四十余日才算打了下来。
沈兵既然知道这些,而且有之前楼兰的经验当然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缺水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找个地方立足。
但看了看地图,王贲就皱眉说道:
“可是,我等该取哪里才好?”
“有水源之地大多都有百姓或它国占着,我等总不能师出无名一来便灭了几国吧!”
这的确是个问题。
这一带的国家不多,比如乌孙、康居等,但其实力却比西域三十六国要强得多。
这其中尤其是安息。
“安息”一词是中原知道此国时取的国名,罗马则称其为“帕堤亚”,也就是将来打得克拉苏罗马大军大败并让克拉苏命丧于此的帝国。
所以,若沈兵带来的这五万人马不分青红皂白上来随便捡一个就打,很可能会成为各国的共同威胁于是会逼着这些国家形成联盟将沈兵赶出去。
但沈兵心下却早有主意。
他指着大宛西南的蓝氏城道:
“我等可取此国立足。”
王贲大惊,道:
“师出何名?”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起点VIP2021-06-03完结192.21万字 1.03万总推荐天宝十年,一个后世宅男穿越到了怛罗斯之战的战场上。他从战场...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