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道民君拱手回答:
  “本君所知不多,只知秦国百姓多以耕种为生,国力与月氏相若。”
  “还知中原与秦一般的国家还有七个……”
  沈兵笑了笑。
  道民君会这么说是正常的。
  因为月氏知道的秦国不是现在的秦国……月氏印像中的秦国还是战国七雄中偏安一隅的秦国。
  何况月氏与姑师还隔着一千里的沙漠信息严重滞后,道民君又哪里知道此时的秦国已统一中原成为中原的唯一大国了。
  道民君见沈兵脸上的表情有异,就问了声:
  “不知本君所言是还不是?”
  这话倒不需沈兵回答,做为翻译的剺解释道:
  “道民君有所不知,秦国已击败且合并了其余六国,已一统中原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复国
  道民君脸色微微一变,然后马上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若一个秦国就能与月氏一般强大,那一统中原后就意味着是七个月氏的体量。
  要知道那月氏对西域而言,就是除了匈奴之外最恐怖的力量。
  这是实话,因为月氏随便也有七万兵,而西域最大的国家拥有八万人口的龟兹也勉强只有两万兵。
  且月氏往后一退就把一个西域大国乌孙给打得溃不成军迁到了中亚。
  因此秦军当初以三万兵力击败月氏和匈奴联军并占领沙洲,这事传到西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许多人以为这是因为意外,且匈奴全程没有直接参与。
  因此西域各国依旧以为匈奴才是这世上最强的,道民君也不例外。
  但如今一听秦国居然灭了六国统一中原,那体量……只怕就不是匈奴所能比的了。
  愣了一会儿,道民君就微微点头说道:
  “本君明白了!”
  接着道民君就再次举杯,道:
  “本君敬大将军一杯!”
  然后就绝口不再提辅佐乡善君一事。
  等道民君离开后,剺就好奇的问道:
  “大将军,道明君明白了什么?”
  “他为什么突然……”
  沈兵回答:
  “他明白姑师在大秦面前不值一提,这就够了!”
  剺恍然大悟,然后点了点头,叹道:
  “属下何尝不是明白蒲类在大秦面前不值一提!”
  剺语气中有些无奈。
  虽然带领蒲类归顺大秦是正确的选择,但难免还是有些惆怅。
  沈兵拍了拍剺的肩膀,说道:
  “大秦不会负了蒲类!”
  剺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拱手道:
  “多谢大将军。”
  “属下不过是有感而发并非心有不甘,大将军明鉴!”
  沈兵交待道:
  “你我之间勿需如此小心。”
  “若有外人在时这些话便要少说!”
  剺赶忙拱手道:
  “属下铭记于心!”
  这时就有一名探子进帐来报道:
  “大将军,匈奴已撤军了!”
  沈兵有些意外:
  “撤军?”
  沈兵以为匈奴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不过似乎也没区别,因为坚持一段时间还是这样的结果,所以早些撤军也不奇怪。
  消息传出去后,军营中就是一片欢声雷动。
  这其中尤其兴奋的是那些姑师贵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复国成功了。
  不过贵族们还关心另一个问题,于是不一会儿又聚到沈兵跟前。
  因为语言不通,当然还是道民君发问:
  “大将军,可有姑师王的消息?”
  沈兵把目光转向探子。
  探子回答:
  “匈奴毁坏城墙后离去,姑师已为一座空城,并未见姑师王等一干人。也未见尸首。”
  道民君叹了口气,脸上有些遗憾:
  “或是让匈奴给掳了去了!”
  其余贵族也各自嗟叹,甚或还有掩面而泣。
  沈兵知这其中或许只有道民君是真的,其它人不过是在做戏。
  道民君之所以希望姑师王能活着回来,更多的是因为不希望姑师分裂。
  而其它人……只怕更希望姑师王死了。
  接着道民君就朝沈兵拱手道:
  “大将军,请准许我等带兵前往姑师复国。”
  沈兵没有回答,他感觉道民君依旧没有死心。
  沈兵猜的没错。
  这道民君是何许人也,他不仅老谋深算且多年来因出使各国而见多识广,他适才虽是被沈兵一番话给吓着了,或也可以说是被秦国的强大给震摄住。
  但回头往细里一想:
  这秦国虽是强大,但距离西域却是路途遥远。
  且一路不只高山险阻还到处是沙漠戈壁。
  匈奴是由北面草原策马而来,秦国若是以种田为生少有骑兵……那岂非山高皇帝远?
  这也是秦军在姑师只有数千兵士的原因之一。
  虽说秦军强大,但若能将姑师各部团结为一处且在匈奴与秦国之间斡旋,说不定姑师还有转机。
  这就是一名使者的惯性思维,他的专长就是借力打力,就算匈奴是敌人也不例外。
  最后道民君还考虑到了一点,沈兵之所以不将姑师收为己有,为的就是能在西域树立起宽于待人的榜样。
  因此沈兵其实也不敢把他们这些贵族怎么样,否则在楼兰所做的一切便前功尽弃了。
  道民君这可以说是在刀锋上游走,是在玩火。
  然而,此时的纵横家、说客哪个又不是在玩火?
  沈兵迟疑了一会儿,就点头回答道:
  “难得道民君复国心切,沈兵若是不允,那便不尽人情了。”
  “复国之事便由道民君做主吧!”
  “秦军会留在此地不干涉你等行事!”
  道民君不由大喜,拱手拜道:
  “多谢大将军,大将军此恩此德,本君没齿难忘。”
  “大将军放心,往后我等必会将秦军恩情铭记于心。”
  “姑师的大门随时向秦军敞开。”
  沈兵回答:
  “如此甚好。”
  “不过道民君应谨慎行事。”
  “匈奴或许会留下一部侦骑。”
  “是以,沈兵以为你等应昼伏夜行才妥当。”
  这是为什么就不用说了,姑师这些贵族多的兵力不过一千,少的只有数十,这要是随随便便派出去复国……只要被匈奴侦骑杀个回马枪就完了。
  道民君拱手道:
  “多谢大将军,我等自会小心。”
  说着就带着一众贵族离开了。
  道民君等前脚刚走,王贲就担忧着上前对沈兵说道:
  “大将军切不可尽信道民君所言。”
  “此子若是此时都在想着将秦军排除在外……”
  沈兵举手阻止王贲继续说下去,道:
  “我自有分寸!”
  王贲应了声就退了下去。
  另一边的道民君及一众贵族就像打鸡血似的兴奋起来,个个都争着要回姑师。
  因为谁都知道,姑师不仅是最大的绿洲,更是王权和地位的向征,谁能先一步收复姑师几乎就意味着成为下一代姑师王。
  然而到此时道民君却有些犹豫了。
  因为他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过容易。
  沈兵不是傻瓜,如何肯放任他们这么自由的复国?
  不过看了看正磨拳擦掌带着期盼的眼神望向自己的一众贵族,道民君还是放下了顾虑。


第四百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
  贵族及大臣虽然有身份有兵权,但手段却不及道民君。
  于是最终讨论……或者也可以说是利益交换的结果,就如道民君所愿,他带着乡善君及安国侯前往姑师复国。
  通善君和辅国侯则分别前往姑师城外另两片绿洲,奇台和吐峪。
  道民君为什么选定乡善君就不用多说了,乡善君是他希望辅佐的未来的姑师王。
  至于为什么选择安国侯而不是辅国侯,则是与沈兵一样的想法“扶弱压强”。
  区别只是沈兵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各贵族,而道民君则是站在贵族之间以乡善君的角度去考虑:
  若是辅国侯手中有一千兵力,安国侯只有八百。
  虽说多出的兵力不多,只有两百名。
  这两百名放到秦军或匈奴中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但放在基数少得可怜的姑师就是不小的差距。
  同时乡善君要想收复姑师的话,没有兵将显然又是不行的,就像沈兵说的……随便几队匈奴侦骑就能将他们给灭了,还复什么国?
  于是二选一,道民君当然选择实力较弱的安国侯。
  有一点道民君是按沈兵的意思做,那就是昼伏夜行。
  这也不能说是按沈兵的意思做,而是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得这么做……毕竟此时的姑师完全没有与匈奴对抗的本钱,一个不小心便要真的亡国灭种了。
  同时,道民君因为担心百姓被沈兵扣押,复国是带着百姓一同前往。
  其行军序列是这样的:
  前方三队各十人的侦骑,负责三个方向的侦察。
  六百主力紧跟其后,负责占领姑师城要地。
  最后两百兵力带着四千百姓朝姑师进发,只等主力占领姑师后便进城重建。
  道民君甚至连人手都分配好了,哪些百姓负责食物,哪些百姓负责城防,哪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